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0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董照樱子 孙思琪 +3 位作者 夏楚瑜 周辰溪 赵晶 张蔚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142-6153,共12页
城市扩张所导致的绿地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双修”通过对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和土壤的固碳作用,以及优化城市及社区更新方式,改变... 城市扩张所导致的绿地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实现。“城市双修”通过对被破坏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和土壤的固碳作用,以及优化城市及社区更新方式,改变居民出行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城市碳汇能力提升和碳排放的降低。基于2005—2021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政策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1)“城市双修”政策使城市碳排放显著降低了5.6%,但该效应有3年的滞后期;(2)机制分析揭示了城市绿地的增加是“城市双修”政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绿地面积每增加1000hm^(2),城市碳排放降低1.5%;(3)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双修”政策会扩大碳排放最高和最低城市之间的碳排放差距,城市的生态基础、财政基础以及政策执行力度会影响“城市双修”政策的碳减排效力,并对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城市的碳减排助推作用更强。研究据此提出了充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系统推进城市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开展“城市双修”工作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 城市碳排放 交错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以苏州市S228、广济北路沿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梦茜 刘海潮 《现代园艺》 2024年第4期88-90,共3页
以苏州市S228、广济北路沿线为例,探讨了“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分析场地的现状交通、绿化环境、水文特点、景观与配套设施、建筑情况,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现代农业为根本、以生态游憩为补充、以多元融合... 以苏州市S228、广济北路沿线为例,探讨了“城市双修”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通过分析场地的现状交通、绿化环境、水文特点、景观与配套设施、建筑情况,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现代农业为根本、以生态游憩为补充、以多元融合为途径,提出“一园、三区、二十四景”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从修复场地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连接田园与自然的对话,重建漕湖水畔的生态绿廊,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以期为今后城市生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廊道 景观规划设计
下载PDF
基于街区小气候环境冬夏协同优化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精准修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敏 潘文钰 《园林》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进入存量更新和结构性优化并存发展的阶段,生态安全优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风景园林实践研究的重要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导致的人居环境... 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进入存量更新和结构性优化并存发展的阶段,生态安全优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风景园林实践研究的重要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导致的人居环境宜居性下降问题,目前基于气候适应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关注促进自然通风以缓解夏季热岛效应,尚忽视了其冬季可能带来的负效应。从气候调节视角切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在协同冬夏季小气候环境中的低效空间识别与精准修复技术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密集城区的189个街区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反演的方法对其冬、夏季小气候环境进行分析,聚类获得7类小气候特征街区。之后,叠加现状绿地生态网络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风环境结果,提取现状适于通风的生态廊道,从宽度、方向、类型等方面分析其潜在通风效能,耦合街区冬夏小气候环境特征,识别研判现状绿地生态网络在冬夏温湿环境调节上存在的低效问题,并提出冬夏协同的精准修复策略,为优化人居环境宜居性、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气候调节 温湿环境 生态修复 遥感反演 数值模拟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以海城市为例
4
作者 白自龙 王世东 +1 位作者 范沁河 张合兵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188,共10页
生态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地识别重点生态修复区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难题。以辽宁省海城市为例,以遥感手段获取的海城市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数字高程数据等为基础,综合运用MSPA景观格局分析、InVEST生... 生态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地识别重点生态修复区域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难题。以辽宁省海城市为例,以遥感手段获取的海城市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数字高程数据等为基础,综合运用MSPA景观格局分析、InVEST生境质量评价进行初步生态源地的选取,再叠加海城市自然保护区数据确定最终的生态源地。运用电路理论和MCR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及生态夹点、生态断裂点、生态障碍点与破碎生态空间。将电路理论融入到生态网络的建设中,能够更科学、合理地识别得到海城市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结果显示:1)海城市生态源地总面积面积485.89 km^(2);识别源间生态廊道73条,总计长度394.81 km,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共同构成海城市生态安全格局。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海城市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出生态夹点区域29处,总计长度达到71.63 km;生态障碍点16处,面积39.70 km^(2);生态断裂点34处;待修复破碎空间总计40.78 km^(2)。3)结合各类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分别提出不同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下的具体修复方针,加强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研究结果可为海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以期达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电路理论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究——以裘家洲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闵淑云 张博阳 张玉梅 《现代园艺》 2024年第6期108-110,共3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对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场所。以裘家洲湿地公园为研究区,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对保持生态平衡、提高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场所。以裘家洲湿地公园为研究区,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分析公园现存的问题,依据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提出5个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洪水适应性和水系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提升,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增值,可持续设计与动态管理和功能优化与利用。探究生态修复理念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以期促进南昌市同类型湿地公园的发展,实现南昌市城市建设发展与市中心生态景观的和谐共存,提升南昌市居民生活环境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景观设计 生态修复 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滨湖城市河网N_(2)O溶存浓度、空间分布及对生态修复的响应
6
作者 李玲玲 闫人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2-1424,共13页
随着快速城市化人为氮输入强度的增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逐渐成为大气N_(2)O的重要排放源。目前,针对滨湖城市典型河网N_(2)O的监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仍然不足,特别是缺乏量化评估其对目前普遍开展的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响应研究。本研究选... 随着快速城市化人为氮输入强度的增加,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逐渐成为大气N_(2)O的重要排放源。目前,针对滨湖城市典型河网N_(2)O的监测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仍然不足,特别是缺乏量化评估其对目前普遍开展的水生态修复工程的响应研究。本研究选取无锡市滨湖区为典型滨湖城市河网区,揭示了城市河网溶存N_(2)O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阐明了其对生态修复的响应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滨湖城市河网溶存N_(2)O浓度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低值区主要位于入湖河口区及生态修复后水质改善明显的河段;(2)N_(2)O浓度主要受到河流溶解态氮,尤其是硝态氮的影响;(3)河网水质及溶存N_(2)O浓度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排放及生态修复的水质改善效应双重影响,重污染河段的生态修复可同时达到营养盐去除和N_(2)O减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城市河网 生态修复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生态修复机制与实践效果
7
作者 陈文龙 吴琼 李一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厘清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的水生态修复机制,开展了垂向监测水和底泥理化指标、定量监测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微生物活性等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泥-水界面环境因子及底泥溶解氧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底泥主要污染物和功能微生物的变化特征,... 为厘清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的水生态修复机制,开展了垂向监测水和底泥理化指标、定量监测微生物功能基因、测定微生物活性等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泥-水界面环境因子及底泥溶解氧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底泥主要污染物和功能微生物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低水位运行下污染底泥上层硝化和下层反硝化的协同耦合过程。结果表明:低水位运行可改变底泥的“源-汇”属性,高水位时的“源”转变成低水位的“汇”,继而实现水质的提升;伴随着污染底泥的修复,可逐步形成“底栖动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昆虫-鸟类”的多营养级完整水生态系统;污染底泥治理是生态修复的关键,城市河流在低水位运行模式下可实现底泥自修复和生态系统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低水位运行 底泥污染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修复措施浅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勇 唐雨语 梁瑶瑶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3期260-262,281,共4页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也给城市河流造成了诸多压力,如水体污染、河道侵占、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文章以凭祥市凭祥河... 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也给城市河流造成了诸多压力,如水体污染、河道侵占、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文章以凭祥市凭祥河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整治工程为例,探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及生态保护措施结合下的新时代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治理设计,为城市河道设计提供生态治理与修复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生态治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农业农村空间生态修复质量测算方法研究——以辽宁省凤城市为实证
9
作者 王心茹 关鑫 +2 位作者 魏琨翔 张帆 谢能付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3期67-76,共10页
文章在探讨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与进展的基础上,参考文献计量分析与政策分析结果,结合土地碳汇模型,构建了基于“比重法-均方差法”的农业农村空间生态修复质量测算方法,包括庭院空间生态、生态农业空间质量、农村空间生态改建、... 文章在探讨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与进展的基础上,参考文献计量分析与政策分析结果,结合土地碳汇模型,构建了基于“比重法-均方差法”的农业农村空间生态修复质量测算方法,包括庭院空间生态、生态农业空间质量、农村空间生态改建、农业空间生态恢复4个维度、19项具体指标,并以辽宁省凤城市为实证对象,对该测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基于实证分析做出的问题识别,提出凤城市农业农村空间生态修复的对策:(1)庭院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等;(2)生态农业空间质量保护修复:实施野生动植物种群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工商品林建设等;(3)农村空间生态改建修复:实施生态基础和生态网络建设,提升农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4)农业空间生态恢复修复:大力实施“固碳工程”,推进碳汇交易,探索拓展场外交易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农业农村空间 生态修复质量测算 城市
下载PDF
中欧城市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对比分析——以中国淮北市和德国盖尔森基兴市为例
10
作者 孙振凯 王成 金佳莉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是重要的治理内容。欧美国家矿山生态修复开始较早,在理论、技术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大多是单方面介绍,缺乏对比分析。文章选取矿山生态修复类型... 中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是重要的治理内容。欧美国家矿山生态修复开始较早,在理论、技术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但是目前我国研究大多是单方面介绍,缺乏对比分析。文章选取矿山生态修复类型相似的中国淮北市和德国盖尔森基兴市(位于鲁尔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两个城市采煤塌陷地发展概况,以及各自国家、省、城市等不同尺度在生态修复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进展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实践与经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和德国建立法律法规、政策机制等方面的生态修复治理体系在时间上较为同步,但是中国实践进度落后;淮北市和鲁尔区均注重通过矿山生态修复恢复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居民提供生态休闲空间;淮北市资金投入来源少,管理效率和工程效益有待提升;鲁尔区的近自然生态修复和管护技术值得借鉴;两个城市的生态修复质量均有待提升,需要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工程监督和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城市对比 矿山废弃地 棕地 受损弃置地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城市水环境治理中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多平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环境治理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效果和影响因...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水环境治理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效果和影响因素,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决策和实践指导,推动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深入研究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将为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建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水环境 治理 多方位生态修复
下载PDF
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云清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70-72,共3页
阐述了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结合城市污染河道特殊性,从方法手段、治理成效、监测评估论述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机理,并以典型河道为例,简要介绍了河道污染情况治理措施和治理成效。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城市河道 生态治理 生态修复技术
下载PDF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丽 杨梦蝶 张卫军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城市河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宁波市中塘河黑臭河道段环境治理为例,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根据水流及蓄水状态进行河道形态挖掘整治,增强蓄水能力;合理部署排水管网,利用... 城市河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宁波市中塘河黑臭河道段环境治理为例,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提升改造,根据水流及蓄水状态进行河道形态挖掘整治,增强蓄水能力;合理部署排水管网,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地下排水管网进行日常监测和维护,提升水质;保持植物护岸及水下生物状态平衡,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 污水治理 生态修复 数字智治
下载PDF
“双修”背景下的城镇生态空间更新研究——以杭州闲林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14
作者 章明辉 郑军 张雪妍 《浙江建筑》 2024年第5期83-88,共6页
城镇生态空间作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重要支撑空间之一,其更新设计已经成为我国诸多城镇实现品质升级、活力提升的重要依托。在“城市双修”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优化城镇生态空间更新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将有力支撑我国城镇... 城镇生态空间作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重要支撑空间之一,其更新设计已经成为我国诸多城镇实现品质升级、活力提升的重要依托。在“城市双修”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优化城镇生态空间更新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将有力支撑我国城镇有机更新。在此,基于“双修”背景,针对城镇生态空间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空间破碎、生态本底受损、功能单元孤立、文化印记缺失”等典型性问题,总结出“两个重心转变”的更新思路及“四个修补”的整治对策,这对城镇生态空间更新的探索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空间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城市湿地如何提升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水平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春晓 罗朝练 陈家裕 《中国林业产业》 2024年第4期122-123,共2页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投入。在城市生活环境中,湿地生态环境是关键构成,其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本文主要分析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意义,重点探究城市... 近年来,我国越发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投入。在城市生活环境中,湿地生态环境是关键构成,其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本文主要分析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意义,重点探究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城市生活环境 生态保护与修复 人类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保护修复 可持续发展水平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探究城市河湖黑臭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
16
作者 缪春波 《湖南水利水电》 2024年第5期49-51,共3页
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环境污染问题相伴而生,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水体黑臭现象多发,令人深思。特别是城市人口密集区,因流域周边工厂众多,多年生产生活污水沉积,对流域水质造成严重污染,部分河湖黑臭淤泥堆积,污水排口沿河众多,流域周边区域... 城市建设过程中,水环境污染问题相伴而生,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水体黑臭现象多发,令人深思。特别是城市人口密集区,因流域周边工厂众多,多年生产生活污水沉积,对流域水质造成严重污染,部分河湖黑臭淤泥堆积,污水排口沿河众多,流域周边区域雨污水干管配套未完善,排水系统分布错综复杂,对水生态造成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城市河湖黑臭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水环境整治过程中河湖生态修复技术中的相关经验和做法进行分析总结,对类似工程项目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以期实现河湖水体治理长治久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湖 黑臭水体 成因分析 生态修复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以长沙市梅溪湖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17
作者 牛永康 林飞 毛建平 《湖南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70-72,共3页
城市湖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城市供水、洪水防控、促进景观多样性,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文章以长沙市梅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调查湖区现状,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并通过... 城市湖泊作为城市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城市供水、洪水防控、促进景观多样性,以及保护物种多样性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文章以长沙市梅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水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调查湖区现状,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并通过外源截污、内源消减技术恢复梅溪湖水体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形成健康水体生态体系,剖析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应用,为城市湖泊水生态修复治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 水环境 生态修复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视角下的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识别与分类
18
作者 龚佳丽 李红波 杨和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9-1817,共9页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运用MSPA方法、景观连通性评估、MCR模型和电路理论构建以“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基于VSD模型评价研究区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综合两者识别出的生态... 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运用MSPA方法、景观连通性评估、MCR模型和电路理论构建以“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基于VSD模型评价研究区2010年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综合两者识别出的生态修复区分类提出针对性修复保护措施。研究结果:①共识别出10处生态源地,总面积14 761.9 km^(2),45条生态廊道,19处生态“夹点”,7处生态障碍点。② 2010—2018年研究区生态脆弱度分别以潜在脆弱和轻度脆弱为主,潜在脆弱区面积占比下降12.85%,轻度脆弱区增加4.49%,非常脆弱区与极度脆弱区占比较小,合计占比从12.44%增长至16.89%。③共识别4处生态修复区,总面积3 779.7 km^(2),分为生态景观重塑区、重要廊道贯通区、人工修复区、产业转型区。本文将生态脆弱性评价结果融合到生态安全格局中能够更全面地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区,共同保障城市圈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脆弱性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武汉城市
下载PDF
城市内河典型小河湾生态修复技术与实践探索
19
作者 李艳华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1期230-240,共11页
文章以上海某区城市内河典型小河湾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分析典型河湾水位落差、岸带及基底条件、水质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河湾生态修复技术实践。结果表明:对河湾进行修复后,河湾水质稳定趋近于河道中心线水质,本试验开展的“活性滤解... 文章以上海某区城市内河典型小河湾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分析典型河湾水位落差、岸带及基底条件、水质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河湾生态修复技术实践。结果表明:对河湾进行修复后,河湾水质稳定趋近于河道中心线水质,本试验开展的“活性滤解带+生物飘带”耦合技术系统对河湾处水体的常规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_(Cr)去除率达到32.01%~55.58%,TP的去除率达到29.25%~56.00%,TN的去除率达到28.22%~49.62%,能够有效减少和稳定河湾区域水体的污染物。河湾区域是城市内河污染集中、变化敏感区域,但同时是生态修复可利用的有效空间,从改善河湾局部区域水环境的角度去改善整体河道的水质,是实践探索的主要目的。研究为探索受限空间内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技术的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可为城市内河水环境修复和改善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其他平原河网城市内河的河道环境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河 小河湾 生态修复 工程试验 活性滤解带 生物飘带 河湾底泥 河湾水质
下载PDF
高度城市化背景下围填海区域生态修复的探索与实践——以厦门市筼筜湖综合治理为例
20
作者 陈清福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3期3-15,共13页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围填海已成为沿海地区解决用地紧张和城市扩张的普遍途径,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民生问题。厦门市早年在围填筼筜港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了严峻的环境变迁和生态破坏,为此,厦门市开展了...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围填海已成为沿海地区解决用地紧张和城市扩张的普遍途径,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和民生问题。厦门市早年在围填筼筜港的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了严峻的环境变迁和生态破坏,为此,厦门市开展了数十年卓有成效的筼筜湖综合治理和围填区域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制定法规和城市发展规划、截流污水、底泥清淤、引潮活水、种植红树林、建造生态岛等措施,显著改善围填海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效促进了城市发展、升级和转型,推动了厦门市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并重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形成,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围填海 环境保护 筼筜湖 综合治理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