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解蔽”的共同体实践:中国城市底层电影的人民性与人民影像记忆重塑 被引量:3
1
作者 姜山 《天府新论》 CSSCI 2023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作为以“底层”为方法、“空间”为路径的生活影像政治和视觉理性启蒙,中国城市底层电影从底层史观的视野建立了一种新的银幕文化主体性,重构了当下大众文化书写脉络中人民影像的错位表征,以社会解剖学的文化政治立场重塑核心观众关于... 作为以“底层”为方法、“空间”为路径的生活影像政治和视觉理性启蒙,中国城市底层电影从底层史观的视野建立了一种新的银幕文化主体性,重构了当下大众文化书写脉络中人民影像的错位表征,以社会解剖学的文化政治立场重塑核心观众关于人民生活现实日趋偏狭的视觉经验与记忆认知,为其重新敞开关于城市底层生存媒介感知的银幕视野。基于情感共通、现实批判价值归同、异质性叙事审美认同的城市底层电影,试图以批判性姿态“解蔽”社会系统结构内部的不公、失衡与非正义,由此触发作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跨阶层大众相似生命体认的共鸣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电影 人民影像 身体—空间 现实批判 共同体叙事
下载PDF
“洞察”与文化生产:城市底层青年的社会再生产 被引量:9
2
作者 秘舒 苏春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78,65,共7页
本文以威利斯的"洞察"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方式,通过对沈阳市城市底层青年进行质性研究,对该群体的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城市底层青年基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体验,"洞察"教育文凭贬值、工业衰落、产业结构调... 本文以威利斯的"洞察"作为行动者的能动性方式,通过对沈阳市城市底层青年进行质性研究,对该群体的社会再生产机制进行分析。城市底层青年基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的体验,"洞察"教育文凭贬值、工业衰落、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并据此围绕知识、工厂、城乡身份进行文化生产,形成以工作经验弥补教育劣势、逃离工厂的行动策略。但是,这种选择最终使其通过不断变换工作寻求经验的积累,职业轨迹碎片化。城市底层青年正是在洞察与文化生产的过程中完成了阶层地位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青年 社会再生产 洞察 文化生产
下载PDF
城市底层空间:想象与实践——西方底层空间研究述评及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
3
作者 高云红 尹海洁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58-68,128,共11页
城市底层群体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边缘通过聚居形成的底层空间,受到中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从"清除贫民窟"到"贫民窟升级"、"城市绅士化"及以"多样化"为核心的"混合社区",对底层空间... 城市底层群体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边缘通过聚居形成的底层空间,受到中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从"清除贫民窟"到"贫民窟升级"、"城市绅士化"及以"多样化"为核心的"混合社区",对底层空间的想象与实践,经历了极大的转变。立足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底层空间的研究,首先应该转变对底层空间的想象与实践并从底层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出发,认识其对城市底层群体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其次应该打破对城市底层群体"无差异"的认识,深化对其内部复杂性和分化的研究;最后应该引入"行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空间 城市底层群体 贫民窟
下载PDF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位城市底层青年的心路历程
4
作者 张维达 《北方论丛》 2021年第6期150-158,共9页
从事五金业的上海青年颜滨的日记是从微观层面考察城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在抗战时期,鄙夷侵略者的颜滨曾因经济凋敝感到生活困苦,萌生前往国统区之意,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的腐化和通货膨胀逐渐磨灭了他对政府的信任。上... 从事五金业的上海青年颜滨的日记是从微观层面考察城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史料。在抗战时期,鄙夷侵略者的颜滨曾因经济凋敝感到生活困苦,萌生前往国统区之意,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的腐化和通货膨胀逐渐磨灭了他对政府的信任。上海解放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颜滨一改建国初疑虑态度,发自内心赞誉人民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滨 日记 城市底层青年 心路历程
下载PDF
论王安忆新世纪小说中的城市底层书写
5
作者 王纯 周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6-49,共4页
21世纪以来,底层写作成为当代文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和书写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王安忆在其小说中,以民间性的视角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的城市底层人物形象,书写了城市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她以女... 21世纪以来,底层写作成为当代文学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关注和书写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王安忆在其小说中,以民间性的视角塑造了众多血肉丰满的城市底层人物形象,书写了城市底层平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她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去体察城市底层女性的生存状态,丰富了底层叙事的审美内涵。此外,她在对城市底层的书写中表达了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体现了作家浓厚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城市底层 民间 温情 现代性
下载PDF
“苦力”:民国时期城市底层社会研究——读《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 被引量:4
6
作者 秦洁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3期141-149,共9页
通过追溯民国时期"苦力"调查,对早期社会调查的得失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在城市底层移民研究和边缘职业群体研究的脉络中推进城市底层社会研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当代城市底层社会现状,为进一步展开对城市底层社会的... 通过追溯民国时期"苦力"调查,对早期社会调查的得失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在城市底层移民研究和边缘职业群体研究的脉络中推进城市底层社会研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当代城市底层社会现状,为进一步展开对城市底层社会的研究提供一些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力” 民国时期 城市底层社会
原文传递
女性及其城市底层的欲望表达——浅析哈罗德·品特剧作《回家》 被引量:1
7
作者 萧萍 《都市文化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75-82,共8页
《回家》是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品特式"的手法描绘了住在伦敦北工业区的麦克斯一家的生存状态与欲望。本文通过对《回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城市边缘底层社会人们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 《回家》是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品特式"的手法描绘了住在伦敦北工业区的麦克斯一家的生存状态与欲望。本文通过对《回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城市边缘底层社会人们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在一种逼近日常真实和荒诞的秩序人伦中,揭示出城市底层女性的身份宿命,以及她们的成长轨迹和欲望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 母亲 妓女 欲望
原文传递
21世纪中、日、韩城市底层电影空间叙事比较
8
作者 姜山 孙慰川 《艺术学界》 2022年第2期96-123,共28页
21世纪以来中、日、韩的城市底层电影叙事创作,从各自的社会时代语境出发,以不同的话语路径和影像表述搭建起一个多元的、与现实底层图景互为投射的“底层”镜城。其以“身体—空间”为视听符号的空间叙事设计,受之于差异化的民族性和... 21世纪以来中、日、韩的城市底层电影叙事创作,从各自的社会时代语境出发,以不同的话语路径和影像表述搭建起一个多元的、与现实底层图景互为投射的“底层”镜城。其以“身体—空间”为视听符号的空间叙事设计,受之于差异化的民族性和历史文化逻辑,显现出截然不同的美学思维和话语意识——或是与国家历史进程同构的历时性流变展示,或是以冷峻的间离直视铺展集体经验性的人间观察,或是用类型与诗意的复调勾绘展演社会性批判。某种程度上它们又共同构成了基于本土现实结构问题自觉反思所书写的影像议论集,提供了一种区别于大众文化的日常空间经验,以一种否定性力量和镜城突围的方式,试图破除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力征服与流行文化的幻象遮蔽,以“历史性叙事”尽可能使“真实的”底层空间重新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城市底层电影 空间生产 影像设计 叙事比较 现实反思
原文传递
《龙须沟》与城市底层社会治理
9
作者 邵宁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2年第6期216-216,共1页
老舍《龙须沟》是当代中国第一部以城市底层社会治理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所谓“龙须沟”的存在,不应仅被看作是一段已然逝去的历史,而更应看作是某些犹然存在的现实。而对有关问题的解决之道的思考,也不应仅着眼于已然发生过的革命实践,... 老舍《龙须沟》是当代中国第一部以城市底层社会治理为表现对象的作品。所谓“龙须沟”的存在,不应仅被看作是一段已然逝去的历史,而更应看作是某些犹然存在的现实。而对有关问题的解决之道的思考,也不应仅着眼于已然发生过的革命实践,而更应联系至今仍在进行的改革探索。对剧作长期被遮蔽的深层主题的发现,不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老舍,而且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长期性、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 深层主题 《龙须沟》 龙须沟 中国现代化进程 老舍 革命实践 被遮蔽
原文传递
城市“底层人”犯罪多发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汉涛 赵娴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85-192,共8页
近年来,城市“底层人”以报复社会的方式制造恶性事件呈多发态势,表明城市“底层人”犯罪已经上升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导致城市“底层人”犯罪多发有深层的社会原因,生活艰辛而得不到必要的救助,可能使他们感到绝望与无助;贫富分化... 近年来,城市“底层人”以报复社会的方式制造恶性事件呈多发态势,表明城市“底层人”犯罪已经上升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导致城市“底层人”犯罪多发有深层的社会原因,生活艰辛而得不到必要的救助,可能使他们感到绝望与无助;贫富分化、阶层固化使他们感到失落,进而产生心理失衡;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现象突出,可能激发了少数人犯罪的冲动。当前,着眼于宏观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难以发挥有效遏制这类犯罪的功能,而针对城市“底层人”犯罪的具体刑事政策尚处于空白。在社会政策方面,城市“底层人”中的农民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被遗忘的人”,城市“底层人”进入了脱贫攻坚的“盲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一名言启示我们,要遏制城市“底层人”犯罪,除采取严厉的刑事政策实现正义之外,还要构建针对城市“底层人”的社会支持体系,改变社会失序的状况,改变阶层固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人” 犯罪原因 报复社会 刑事政策 社会政策 社会支持体系
下载PDF
城市中的漂泊人生——评王安忆小说《富萍》中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7-90,共4页
《富萍》以上海作为人物生活的场景,反映的是上海底层社会一群保姆的生活画卷,小说同样以王安忆擅长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主角,以扬州乡下女孩富萍凭借自身努力留在大城市上海生活的经历为主线,摹画出一个个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为留在城市... 《富萍》以上海作为人物生活的场景,反映的是上海底层社会一群保姆的生活画卷,小说同样以王安忆擅长塑造的女性形象为主角,以扬州乡下女孩富萍凭借自身努力留在大城市上海生活的经历为主线,摹画出一个个对城市生活充满向往,为留在城市而经受住种种漂泊生活的磨砺与艰辛的女性形象,是王安忆对城市女性"韧"的生活的又一首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底层 女性形象 漂泊人生 隐忍坚韧
下载PDF
何真宗诗歌的“底层”情怀 被引量:1
12
作者 熊辉 《中外诗歌研究》 2015年第3期9-12,共4页
何真宗是一位勤奋而具有普适情怀的诗人,他创作出版的多部诗集曾获各类奖励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何真宗的诗歌表现题材十分丰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对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的关注,以及挖掘那些蕴藏在底层生活中的文化礼仪,这些作品是... 何真宗是一位勤奋而具有普适情怀的诗人,他创作出版的多部诗集曾获各类奖励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何真宗的诗歌表现题材十分丰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对进城务工人员生活的关注,以及挖掘那些蕴藏在底层生活中的文化礼仪,这些作品是在中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对城市底层人群生活的同情和体验所激发抒写的篇章,体现出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良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情怀 诗歌 进城务工人员 城市底层人群 社会良知 表现题材 文化礼仪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举家迁徙者的“尴尬”处境——新城底层的形成
13
作者 陈莉娟 孙萍萍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大连外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举家迁徙。总体来看,他们的城市想象与生活实况存在很大差异,自身学历和素质相对较低,又缺少返乡和迁往其他城市的能力。因此,他们既难以获得理想的城市生活,又无法离开城市,最终沦为城市底层。这种尴... 大连外来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举家迁徙。总体来看,他们的城市想象与生活实况存在很大差异,自身学历和素质相对较低,又缺少返乡和迁往其他城市的能力。因此,他们既难以获得理想的城市生活,又无法离开城市,最终沦为城市底层。这种尴尬处境可以通过《我们在大连——大连市外来人口生活质量调查问卷》的数据得以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人口 举家迁徙 城市底层
下载PDF
济弱正义的缺失:当代西方民主国家权力运行的困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华华 《岭南学刊》 2023年第2期49-57,共9页
理论上,当代西方民主国家的权力应循民主、法治、秩序的轨迹“向善”运行。实践上,西方民主国家的权力运作并没有朝向社会大众“期许”的方向发展,它很自然地循着“两个优先”定律滑行,一是优先服务于掌权者和统治阶级的利益,二是优先... 理论上,当代西方民主国家的权力应循民主、法治、秩序的轨迹“向善”运行。实践上,西方民主国家的权力运作并没有朝向社会大众“期许”的方向发展,它很自然地循着“两个优先”定律滑行,一是优先服务于掌权者和统治阶级的利益,二是优先放弃社会弱者的利益。恰是后者“弃弱”的“优先性”容易激发人民群众的不满和游行示威,引发民主国家权力运行的正当资格渐行失据和合法性危机。事实上,当代民主国家权力的运行缺乏“济弱的正义”,不具有帮扶城市社会底层、边缘群体的“韧性”,增加了民主国家运营的政治成本,撕裂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难以建构民主国家的合法秩序,并由此彰显了民主国家权力合法性可持续再生产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弱正义 城市社会底层 民主 权力 “两个优先”定律 利益竞夺
下载PDF
中国特色和谐型城镇化战略与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庆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85,共8页
中国正处于现代城市化与全球城市化并行的压缩型城市化阶段,在城市化率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的同时,城市社会不和谐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城市体制之外的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城市体制内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 中国正处于现代城市化与全球城市化并行的压缩型城市化阶段,在城市化率超过50%进入城市型社会的同时,城市社会不和谐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城市体制之外的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城市体制内低收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大规模房地产开发为特征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强拆问题等方面。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生存权、共用权、环境权、参与权以及城乡均衡发展等5个方面。确立以社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由经济发展主导型向社会建设主导型转变,把社会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和创新发展的新突破口,是实现和谐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与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型城镇化 农民工市民化 城市底层 城市拆迁 市民生活基准
下载PDF
困窘和强悍交织中的生命壮歌——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
16
作者 廖晓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文中从城市底层人群生存状态的真实记录,典型形象的塑造,古朴、本真的艺术表现三方面论述了贾平凹长篇新作《高兴》的思想艺术,揭示了《高兴》在当前小说创作中的价值和开拓。
关键词 城市底层 真实 典型 艺术表现
下载PDF
从《装台》里的秦腔谈起
17
作者 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2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2020年底,央视黄金档播出了电视剧《装台》,该剧根据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以西安为背景,讲述了以刁顺子为首的舞台搭建者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故事跌宕起伏,命运看似无常又有常,《装台》以一个城市底层边缘人物的视角,描写了西... 2020年底,央视黄金档播出了电视剧《装台》,该剧根据作家陈彦的同名小说改编,故事以西安为背景,讲述了以刁顺子为首的舞台搭建者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故事跌宕起伏,命运看似无常又有常,《装台》以一个城市底层边缘人物的视角,描写了西京城里的人生百态。在《装台》播出的半个月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台》 城市底层 人生百态 陈彦 边缘人物 同名小说 无常 故事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Water Losses from Badovc Lake, Kosovo: Hydrochemical Implications
18
作者 Skender Bublaku Arjan Beqiraj Agron Shal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5年第5期249-257,共9页
This paper aims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water losses of Badovc Lake-Kosovo based on both water balance of the lake and water hydrochemistry. This attempt was strongly prompt by both the importance of this lake for wa... This paper aims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water losses of Badovc Lake-Kosovo based on both water balance of the lake and water hydrochemistry. This attempt was strongly prompt by both the importance of this lake for water supply of Prishtina city and the lack of water. According to lake water balance, a water loss of 3,738,905 m^3 and 1,722,552 m^3 for the hydrologic year 2014 and the period January-May (2015) was evaluated. These consistent data favour the opinion that a continuous groundwater outflow from the lake is present and it is conditioned by the intensively developed fracture system in the lake basement formations. This was also supported by the chemical data (chloride, sulphate, hardness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etc.) of the water. Water from the leakages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dam shows the same chemical signature as the water from the lake. Whereas, water from the piezometer, monitoring well and the gallery of Hajvalia mine show similar values with those of the water from the lake.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chloride mass balance showed that the fractions of lake and rainfall waters in the water mixture of Hajvalia mine were 67% and 3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ORIDE mass balance RAINFALL lake water balance water inflow and outflow water runoff.
下载PDF
乡村少年的自我确证与道德激情——郑小驴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祁春风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年第2期113-120,共8页
"80后"作家郑小驴的小说创作迄今已呈现出多个面目,从新历史小说、"计生"题材小说到乡土小说、底层青年叙事,驳杂多变而充满生机。他的小说始终隐藏着一个乡村少年的叙事主体,这不仅指叙述上的惯用视角和青春叙事底... "80后"作家郑小驴的小说创作迄今已呈现出多个面目,从新历史小说、"计生"题材小说到乡土小说、底层青年叙事,驳杂多变而充满生机。他的小说始终隐藏着一个乡村少年的叙事主体,这不仅指叙述上的惯用视角和青春叙事底色,更蕴含乡村少年的记忆、情绪和伦理观。他常常运用"犯罪小说"模式,揭示社会深层痼疾和复杂幽深的人性,并完成一种"想象的惩戒",宣泄其淤积多年的愤懑之情,显露出鲜明的艺术个性。但他以后的创作应规避两个误区:一是,沉溺于自我的感伤主义;二是,在文学上远离故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小驴 乡村少年 城市底层青年 犯罪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