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州地方文化与城市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
1
作者 董丽英 《沈阳文旅》 202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本文探索常州独特的地方文化如何与城市旅游发展相互作用,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面貌。常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展示了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的动态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地方文化的保护与旅游... 本文探索常州独特的地方文化如何与城市旅游发展相互作用,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面貌。常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展示了文化与现代旅游之间的动态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地方文化的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是常州面临的挑战,也是全球众多城市共同关注的话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常州的案例,为城市文化与旅游业的和谐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融合 城市旅游发展 旅游 文化遗产 互动关系 全球化 城市面貌 常州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旅游发展的耦合——评《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理论与应用》
2
作者 王婧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城市旅游业态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旅游业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然而,城市旅游本身植根于城市的巨大复合系统中,它作为一种经济业态在承担经济发展使命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城市生态、维系城市健康的职责。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 随着城市旅游业态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旅游业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然而,城市旅游本身植根于城市的巨大复合系统中,它作为一种经济业态在承担经济发展使命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城市生态、维系城市健康的职责。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如何促进城市生态与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性研究课题。杨延风所编著的《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便对该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了城市旅游的生态可持续框架,并提出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经营和管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态 城市旅游发展 可持续发展 复合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可持续
下载PDF
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效率时空分异与驱动因素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淑娟 周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8-15,共8页
本研究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效率... 本研究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效率呈提高趋势;研究区内各城市的效率水平及其变动出现分异;2006-2012年,7个城市综合效率的空间关系由不相关逐渐发展为正相关关系;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相关经济政策、旅游需求、重大事件、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交通区位共同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 城市旅游发展效率 DEA模型 时空分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学峰 张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2期157-163,共7页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是指城市在旅游资源、旅游区位、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地位等自然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与其他城市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潜在的、能够发挥出来并能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关于城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研究日...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是指城市在旅游资源、旅游区位、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地位等自然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与其他城市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潜在的、能够发挥出来并能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目前关于城市旅游发展潜力的研究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与重视,笔者以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例,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和归纳,从旅游发展基础、能力和未来发展空间3个维度选取6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运用离差最大化法对各城市进行旅游发展潜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广州与杭州在15个副省级城市当中旅游发展潜力最大,研究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以期对中国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潜力 发展基础 发展能力 评价
下载PDF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小波 邸明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99,104,共6页
城市旅游发展是由人参与的耗散结构自组织过程,探求城市旅游自组织规律并以其为指导是城市旅游再发展的根本要求。24个旅游中心城市实证分析揭示出:1)目前我国已形成功能型、资源型、口岸型、沿海型4类旅游城市;2)城市旅游发展整体上经... 城市旅游发展是由人参与的耗散结构自组织过程,探求城市旅游自组织规律并以其为指导是城市旅游再发展的根本要求。24个旅游中心城市实证分析揭示出:1)目前我国已形成功能型、资源型、口岸型、沿海型4类旅游城市;2)城市旅游发展整体上经历了前增速期、增速期、后增速期,各时期城市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的弹性;3)整体上特定区域内城市旅游发展日趋协同,以区域为单元的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4)今后一段时期内功能型、资源型城市将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城市旅游发展较快;5)城市旅游发展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不一致,需要统筹考虑发展结构与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 耗散结构 自组织 旅游中心城市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子评价: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袁鹏 曾艺桥 陈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9-63,共5页
文章构建了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选取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六大动力因子,及各因子相对应的指标,采用TOPSIS法,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六大动力因子分析,长沙的旅游... 文章构建了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选取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基础设施、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六大动力因子,及各因子相对应的指标,采用TOPSIS法,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六大动力因子分析,长沙的旅游发展在各方面占有优势;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对岳阳、株洲、常德、湘潭、衡阳的旅游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旅游资源对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市的旅游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在各方面处于中等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 动力因子 TOPSIS法 湖南省
下载PDF
试论城市旅游发展的“涨落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小波 樊志敏 《旅游论坛》 CSSCI 2008年第6期398-403,共6页
自组织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隐藏着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内部规律。耗散自组织通过涨落作用推动动态非平衡的无序系统逐步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相对平衡和有序,最终体现为一种具有"波"的属性的"涨落效应"。城市旅游系统具... 自组织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特征,隐藏着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内部规律。耗散自组织通过涨落作用推动动态非平衡的无序系统逐步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相对平衡和有序,最终体现为一种具有"波"的属性的"涨落效应"。城市旅游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性质,我国24个旅游中心城市反映了我国旅游再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中观尺度上,城市旅游发展具有"短程通讯"特征,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较好发展态势,中部城市也具有一定同一性,而环渤海地区则需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在宏观尺度上,我国旅游体现出"东和西兴、由中向边"的发展格局。东部旅游应向纵深化、高端化发展;西部内陆城市应加强基础建设与合作,借鉴东部先进经验和理念,稳步推进,最终实现宏观发展的"整体统筹、迭代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 涨落效应 耗散自组织 旅游中心城市
下载PDF
区位同构城市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厦—泉与广—深—莞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邹永广 李强红 朱尧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9-63,共15页
两个或多个区域在空间地理分布上相似,且存在资源禀赋、政治背景、产业结构等一个或多个特定属性趋同的区位同构现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典型区位同构城市福—厦—泉与广—深—莞为例,从旅游业对区位同构城市经济贡献率、旅游经济空... 两个或多个区域在空间地理分布上相似,且存在资源禀赋、政治背景、产业结构等一个或多个特定属性趋同的区位同构现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典型区位同构城市福—厦—泉与广—深—莞为例,从旅游业对区位同构城市经济贡献率、旅游经济空间联系视角,采用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等分析方法,对福—厦—泉与广—深—莞的旅游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发现:(1)福—厦—泉旅游业对各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广—深—莞;(2)广—深—莞城市群经济联系量和旅游综合实力高于福—厦—泉地区;(3)广—深—莞旅游经济发展的梯次结构优越于福—厦—泉地区;(4)区位同构城市旅游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各异,其中人均GDP和A级景区数量的影响最显著。区位同构城市应借鉴相互比较优势和发展策略,发挥核心节点城市作用,因地制宜并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同构 城市旅游发展 旅游经济差异 旅游经济联系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8
9
作者 郭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文对国内现有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 ,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决定应该以城市旅游空间、旅游者行为、旅游业行为三维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依据。其基本研究框架是 :城市旅游空间的尺度、层次和形态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 本文对国内现有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 ,提出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决定应该以城市旅游空间、旅游者行为、旅游业行为三维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依据。其基本研究框架是 :城市旅游空间的尺度、层次和形态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 ;旅游者的行为类型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模式的市场方向 ;而旅游业行为决定了城市旅游发展模式中产品开发的重点。作者认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模式 城市旅游空间 旅游者行为 旅游业行为 市场方向 产品开发
下载PDF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以南京市为例
10
作者 李冠英 张建新 马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90-94,共5页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模型判别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得到南京市旅游发展驱动力得分及结构并与理想旅游城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供需脱节、品牌形象缺失等问题.然...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模型判别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得到南京市旅游发展驱动力得分及结构并与理想旅游城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供需脱节、品牌形象缺失等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升级方向: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打造高端旅游产品,挖掘特色产品,添加参与性、体验性要素,引入另类旅游产品,培育生态旅游产品,并注重产品整合和规模效益、集聚效益的发挥.本研究首次将客源地旅游需求系统纳入城中旅游发展驱动力指标体系,利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南京城市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发达地区面临竞争的旅游城市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 旅游产品开发 南京
下载PDF
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发展因果关系的判定及生成机理研究——张家界案例 被引量:33
11
作者 马晓龙 李秋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5-101,共7页
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到底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还是单向影响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论,但这个问题的回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旅游如何因应这种关系而采取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为案例,将... 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到底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还是单向影响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论,但这个问题的回答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旅游如何因应这种关系而采取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旅游城市张家界市为案例,将城市化率和旅游总收入占城市GDP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的变量指标,采用Eviews软件,在对这两项指标198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先后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确定了城市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两个变量关系的滞后阶数,并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张家界城市化与其旅游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在滞后阶数为1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最为理想的向量自回归模型,且张家界城市化水平与其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同时存在长期和短期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张家界的城市旅游发展影响其城市化进程,但城市化进程并不影响其城市旅游发展。从城市化和城市旅游发展过程入手,认为旅游发展水平提高使旅游从业机会增多,在旅游业附加值大于农业附加值的作用下,农业人口迅速转化为城镇人口,是城市旅游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这一因果关系生成的内在机理。而城市化以当地农村居民转化为主,所形成的旅游收入小于GDP增长的特征是导致城市化与旅游发展之间没有形成因果关系的原因。该文最后提出了张家界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紧紧依托旅游产业构建新型城镇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旅游发展 因果关系判定 生成机理 张家界市
下载PDF
基于BSC法的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以广东省21地市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程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4,共6页
基于平衡计分卡法(BSC)原理,结合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从顾客、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BSC法与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的有机结合;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广东省21地市... 基于平衡计分卡法(BSC)原理,结合城市旅游发展实际,从顾客、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BSC法与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的有机结合;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广东省21地市旅游发展质量的综合水平及单方面水平.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有效, BSC法适用于城市旅游发展质量评价;广东省21地市旅游发展质量整体水平较低,仅26%城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广东省21地市城市旅游发展质量类型可划分为高型、较高型、一般型、低型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法(BSC) 主成分分析 城市旅游发展质量 评价 广东省
下载PDF
环渤海城市旅游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评判
13
作者 刘诗涵 王庆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第4期4-8,共5页
根据城市旅游竞争力与新时代旅游发展理念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环渤海17个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排序,采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各城市旅游发展阻碍因素。研究表明:环渤海... 根据城市旅游竞争力与新时代旅游发展理念构建城市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环渤海17个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城市旅游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排序,采用障碍因素诊断模型分析各城市旅游发展阻碍因素。研究表明:环渤海城市旅游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为,天津、青岛、大连、烟台,其他城市均处于略低水平阶段,区域旅游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城市环境、公共服务与经济水平为大多数城市第一障碍因素,开放程度与旅游发展也制约着部分城市旅游发展。针对各城市旅游发展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建议,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城市旅游发展水平 障碍度 环渤海区域
下载PDF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城市旅游发展的意见(赣府厅发[2021]7号)
14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年第10期13-16,共4页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城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能。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培育城市经济新动能,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我省城市旅游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城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旅游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能。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培育城市经济新动能,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我省城市旅游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城市和旅游发展规律和正确方向,着力提升城市对旅游产业的集聚、引领和创新作用,促进城市旅游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发展,把城市旅游作为全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新增长极,为我省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城市旅游发展 重要战略支点 差异化发展 省政府各部门 新增长极 高质量发展 精品化
下载PDF
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与障碍因子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智轩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10期35-42,70,共9页
构建了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沈阳市2009-2018年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9-2018年沈阳市三大子系统评价值呈现波... 构建了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沈阳市2009-2018年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并使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诊断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2009-2018年沈阳市三大子系统评价值呈现波动式上升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2009-2018年沈阳市三大子系统耦合协调类型从濒临失调逐步转化为良好协调;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量、国际旅游收入、第三产业比重、人均供水量是影响沈阳市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发展-城市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障碍度 沈阳市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马晓龙 金远亮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4期87-96,共10页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张家界建市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显示:24年来,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地比重均在78%以上,且从趋势上不会有较大...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张家界建市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显示:24年来,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地比重均在78%以上,且从趋势上不会有较大改变。从速度上看,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成为增长幅度和变化幅度最快的用地类型。从变化率的标准差来看,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而在类型上则以林草地和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的转化为主。研究认为,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间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发展目标和性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所形成的反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发展 城市土地利用 作用与反作用机 张家界市
下载PDF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苏洁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87,共3页
本文根据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等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作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政府在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和机遇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竞争优势理论 长江三角洲 城市旅游联合发展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研究——以蚌埠杨氏微雕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菊 高远虎 +1 位作者 胡祎飞 孙丹(指导)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5期58-59,共2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精神品质消费时代,城市旅游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现如今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具有文化性的旅游活动,不仅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蚌埠杨氏微雕的艺术特色和文...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精神品质消费时代,城市旅游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现如今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开发具有文化性的旅游活动,不仅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蚌埠杨氏微雕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意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旅游互动发展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氏微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旅游发展
下载PDF
基于城市旅游理性发展的典型城市比较研究
19
作者 丁蕾 金卫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依据城市旅游理性发展理论,讨论了城市旅游理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包括游客满意指数、协调发展指数、旅游质量指数、产业贡献指数在内的城市旅游理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具体进行评价计算的...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依据城市旅游理性发展理论,讨论了城市旅游理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了包括游客满意指数、协调发展指数、旅游质量指数、产业贡献指数在内的城市旅游理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具体进行评价计算的方法,包括运用信息论中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AHP)测算指标权重、采用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确定了城市旅游理性发展指数,设置了预警线的阈限值.最后通过对南京、杭州、成都与苏州这4个典型城市的比较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城市旅游理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城市旅游的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理性发展 指标体系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发展中旅游城市导游员业务提高瓶颈与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国辉 《大庆社会科学》 2013年第6期89-93,共5页
首次提出的发展中旅游城市的概念,是指年旅游收入低于100亿元的旅游城市。以大庆市为例,通过对数百名导游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专、兼职导游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年均地接讲解次数、收入、参加保险和培训情况、业务水平... 首次提出的发展中旅游城市的概念,是指年旅游收入低于100亿元的旅游城市。以大庆市为例,通过对数百名导游员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专、兼职导游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从业年限、年均地接讲解次数、收入、参加保险和培训情况、业务水平自我评分等24项,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出了各项因素对于导游员业务水平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专职导游员的年收入和兼职导游员的自学时间与导游员业务水平关系最为密切。对于发展中旅游城市地接导游员的业务瓶颈进行了分析,建议加强政府引导,通过立法等形式切实保障导游员合法权益;强制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提高导游员准入门槛,将导游员等级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培训教育,打造导游员的核心竞争力,突破业务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旅游城市 导游员业务 灰色关联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