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典型城市林地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莉 李铖 +3 位作者 谭皓泽 韦家怡 程炯 彭桂香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1-350,共10页
大气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威胁着城市居民健康。城市林地在削减大气颗粒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不同林分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有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和华南国家植物园... 大气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威胁着城市居民健康。城市林地在削减大气颗粒物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不同林分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作用有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典型城市林地为例,选取火力楠-灰木莲林(Michelia macclurel-Manglietia glauca)、白千层林(Melaleuca leucadendron L.)、湿地松-山油柑-柯林[Pinus elliottii-Acronychia pedunculata(L.)Miq.-Lithocarpus glaber(Thunb.)Nakai]、尾叶桉林(Eucalyptus urophylla S T Blake)、木荷-锥林(Schima superba Gardn.et Champ.-Castanopsis chinensis(Sprengel)Hance)等5种林分类型,分别对林内外大气颗粒物(TSP、PM_(10)、PM_(2.5)、PM_(1.0))进行人工对比观测,探讨不同林分类型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并结合气象因素和林地植被特征,分析削减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总体上,除了(火力楠-灰木莲)林对4种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率均为负值,其他林分类型对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PM_(2.5)和PM_(1.0))具有正削减效应,对总颗粒物和粗颗粒物(TSP和PM_(10))具有负削减效应;针阔混交林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率显著高于其他阔叶林;(2)不同林分的削减效率,在日尺度上多呈“W”或“V”型,峰值与谷值出现的时间与上班通勤高峰与低谷期重合;(3)城市林地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效应与气象因素(尤其温度和风速)以及植被特征(如冠幅和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负相关。该研究中细颗粒物(PM_(2.5)和PM_(1.0))对林外大气含尘量较敏感,与林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细颗粒物更容易达到峰值(或饱和)有关。在高质量林地建设中,可适当增加针叶树种的种植,优先选择叶面积指数较大的物种,增大林地削减大气颗粒物的能力,改善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城市林地 削减 影响因素 PM_(10) PM_(2.5)
下载PDF
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顾兵 吕子文 +3 位作者 梁晶 黄懿珍 周立祥 方海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5,共7页
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在试验设计的6120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 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尤其是非毛管孔隙度;在试验设计的6120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覆盖用量与这些土壤肥力指标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显著增加,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显著正相关,能有效评价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改良效果。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提高城市土壤质量、降低绿地养护费用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植物废弃物 覆盖 城市林地 土壤肥力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2种城市林地PM2.5质量浓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建超 齐实 +1 位作者 申云康 吴俊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8-93,100,共7页
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杨树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环境粉尘仪Dustmate观测PM 2.5质量浓度和手持式Kestrel 4500气象仪实时记录气象因子,选择典型天气研究2种城市林地PM 2.5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与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杨树林和油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环境粉尘仪Dustmate观测PM 2.5质量浓度和手持式Kestrel 4500气象仪实时记录气象因子,选择典型天气研究2种城市林地PM 2.5质量浓度变化规律与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林地不同对PM 2.5质量浓度的影响变化不同,杨树林和油松林的PM 2.5质量浓度变化走势类似,而不同时段的质量浓度变化却有所不同:在8:00-10:00最大,11:00-17:00最低,17:00-20:00又逐渐回升。(2)当风速在0.3~8 m/s时与林内PM2.5质量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4,而正北风、偏北风、正南风和偏南风对林内PM 2.5质量浓度影响最为显著。(3)林内PM 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油松对PM 2.5的吸附阻止作用较杨树强,且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质量浓度 城市林地 气象因子
下载PDF
绿化植物废弃物对城市林地土壤微生物量和养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罗萌 刘长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为了探明绿化植物废弃物对城市林地土壤的培肥作用,测定和比较了不同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量(0、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kg·hm^(-2))及覆盖年限(1、2、3、4、5年)处理下城市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绿化植物废弃物对城市林地土壤的培肥作用,测定和比较了不同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量(0、1 500、3 000、4 500、6 000、7 500 kg·hm^(-2))及覆盖年限(1、2、3、4、5年)处理下城市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养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能够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增加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并且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覆盖量越大,其增加的幅度越大;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降低了土壤p H值,土壤p H值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覆盖量越大,其降低的幅度越大。在7 500 kg·hm^(-2)覆盖量范围内,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且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覆盖量越大,其增加的幅度越大。在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较养分的变化更为敏感,能有效评价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改良效果。覆盖后土壤微生物周转速率加快,周期缩短,转移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循环和保持。回归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随覆盖用量增加而增加,而土壤p H值、容重和毛管孔隙度随覆盖用量增加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覆盖后土壤p H值和容重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的贡献值为负,而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植物废弃物 城市林地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城市林地叶片与冠层尺度CO_(2)浓度、水汽密度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修信 高凤飞 +2 位作者 刘馨 胡玉梅 朱启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公园林地的小气候作用,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架设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林地的冠层尺度数据,利用光合作用仪Licor 6400观测林地较大面积树种的叶片尺度数据,比较夏季日间叶片尺度与冠层尺度CO_(2)浓度和水汽密度。结果表明,...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公园林地的小气候作用,在北京市海淀公园架设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林地的冠层尺度数据,利用光合作用仪Licor 6400观测林地较大面积树种的叶片尺度数据,比较夏季日间叶片尺度与冠层尺度CO_(2)浓度和水汽密度。结果表明,两个尺度观测的CO_(2)浓度和水汽密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叶片尺度CO_(2)浓度高于冠层尺度数据10%~20%,叶片尺度水汽密度高于冠层尺度数据40%~70%。冠层尺度数据的双峰“午休现象”不明显,或弱于叶片尺度数据和存在时间上的滞后。叶片尺度CO_(2)浓度与净辐射、净光合速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尺度水汽密度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空气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冠层尺度CO_(2)浓度和水汽密度数据均与垂直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城市林地冠层与叶片之间CO_(2)和水汽的湍流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地 CO_(2)浓度 水汽密度 叶片尺度 冠层尺度
下载PDF
废弃物覆盖对城市林地土壤肥力与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子文 顾兵 +3 位作者 梁晶 方海兰 周立祥 黄懿珍 《园林科技》 2010年第3期15-20,共6页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废弃物覆盖对城市林地土壤肥力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而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废弃物覆盖对城市林地土壤肥力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而全钾含量的增加要在覆盖160天后且覆盖量高时才出现;覆盖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也显著增加;在实验设计的6120kg·hm-2的覆盖范围内,土壤关键性养分指标与覆盖量呈显著正相关,覆盖量越多,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也越显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主要肥力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能有效评价废弃物覆盖对土地的改良效果。弃物覆盖对提高城市土壤质量、降低绿地养护费用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覆盖 城市林地 土壤肥力 微生物生物量
下载PDF
城市林地的综合节能效应
7
作者 张晓理 《中国林业经济》 2012年第5期42-45,53,共5页
城市森林有效削弱热岛效应、促进低碳交通、土壤热能利用、吸纳有机垃圾,起到降低能耗的多重作用,城市湿地也具有部分功能。林地、水面改变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式,形成人口与建筑的非均衡布局,以利产业重组、建筑节能、交通减碳,即轨道交... 城市森林有效削弱热岛效应、促进低碳交通、土壤热能利用、吸纳有机垃圾,起到降低能耗的多重作用,城市湿地也具有部分功能。林地、水面改变城市形态和发展方式,形成人口与建筑的非均衡布局,以利产业重组、建筑节能、交通减碳,即轨道交通协同非机动交通排斥和替代能耗高的机动车辆;城市林地还吸纳交通碳排放,增强碳汇能力。宏观调控旨在利用城市林地综合效益形成的内在机制,出台与城市森林和热岛效应挂钩的外在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地 节能效应 热能
下载PDF
城市林地与非林地大气SO_2季节动态变化 被引量:18
8
作者 闫文德 田大伦 +1 位作者 项文化 黄志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67-1374,共8页
SO2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与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导致酸雨后危害更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省区污染严重.对长沙和株洲市区内2种类型区域--城市林地与城市非林地空气SO2浓度通过近1 a(2004-01~2005-01)的同时进行对比定位观测,用... SO2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对人体与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导致酸雨后危害更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省区污染严重.对长沙和株洲市区内2种类型区域--城市林地与城市非林地空气SO2浓度通过近1 a(2004-01~2005-01)的同时进行对比定位观测,用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分析,结果表明:从两市2种类型采样地空气SO2浓度水平总体与分别来看,SO2浓度年内变化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波动特征(p=0.001),冬季最高,秋季最低;除冬季二者SO2浓度较为接近外,其他各季株洲非林地观测区SO2浓度均高于同季节长沙非林地观测区SO2浓度.空气SO2浓度季节性变化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采暖期与工业生产布局等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其中,燃煤、降水、风速风向和气温是影响空气SO2浓度变化主要的污染源与气候条件因素.空气SO2浓度水平还与所在地有无林木覆盖关系密切.无林地空气SO2浓度年均值(0.18±0.08)mg/m^3,有林地空气SO2浓度年均值(0.09±0.07)mg/m^3,二者间存在极其显著差异(p=0.001).林木生理活性季节性变化对植物调节空气SO2浓度季节变化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按林地SO2浓度减缓效应大小排序,依次是夏季(55.4%)>冬季(54.1%)>秋季(49.3%)>春季(29.6%).城市森林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措施在控制和治理城市大气SO2污染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高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应着力提高城市森林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地 城市林地 大气SO2浓度 季节变化
下载PDF
谈城市林地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兆军 《林业勘查设计》 2010年第4期49-51,共3页
阐述了城市林地建设的意义、价值及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城市林业建设资金不足、管理粗放及缺乏协调、缺乏合理的总体规划。提出城市林地建设要做好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林地建设相... 阐述了城市林地建设的意义、价值及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了目前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城市林业建设资金不足、管理粗放及缺乏协调、缺乏合理的总体规划。提出城市林地建设要做好城市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林地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遵循物种多样性和林木自然生长需求规律、保持植物自然形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城市林地 生态城市 植物群落
下载PDF
林地类型和城市化梯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李祎宸 井乐刚 +1 位作者 赵杨 冯树丹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56,共5页
为考察人类活动对哈尔滨市城区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在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选取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带、大学校园和生态公益林等4种类型的林地土壤,分析了其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并对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 为考察人类活动对哈尔滨市城区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文章在中心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选取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带、大学校园和生态公益林等4种类型的林地土壤,分析了其中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并对其相关影响因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林地类型和城市化梯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很大,但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使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表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土壤理化性质与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影响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脲酶活性的主要理化性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城市林地 城市化梯度 哈尔滨
下载PDF
城市游憩林地的生态景观价值评价——扬州蜀冈西峰生态公园的植物种类与群落组成分析
11
作者 汤朝晖 刘超 +1 位作者 何小弟 董俪 《中国园艺文摘》 2009年第11期40-43,62,共5页
蜀冈西峰生态公园总面积40万m^2,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由扬州市人民政府花巨资搬迁有关单位,在保留原生态地貌的基础上建成。公园内主要以树木配置为主,按生物多样性原则植有乔灌木60余万株、铺设草坪9.4... 蜀冈西峰生态公园总面积40万m^2,是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由扬州市人民政府花巨资搬迁有关单位,在保留原生态地貌的基础上建成。公园内主要以树木配置为主,按生物多样性原则植有乔灌木60余万株、铺设草坪9.4万m^2,初步显露出城市游憩林地的气势。扬州蜀冈西峰生态公园在改造城市绿地环境的同时,集生态、旅游、休闲于一体,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被市民推举为扬州新十大城市景观,2009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城市永久绿地予以建设、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蜀冈西峰生态公园 城市游憩林地 生态景观价值评价
下载PDF
关于城市与城市森林同步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冬辉 《规划师》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森林对于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城市林业建设中,我们必须明确城市需要哪些林地、以及城市的空间扩展应该规划出什么样的土地供森林发展之用,否则,城市的林地建设只能是盲目的、见缝插针的和滞后性的。因此,文章提出城市的空... 森林对于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城市林业建设中,我们必须明确城市需要哪些林地、以及城市的空间扩展应该规划出什么样的土地供森林发展之用,否则,城市的林地建设只能是盲目的、见缝插针的和滞后性的。因此,文章提出城市的空间扩展与城市林业同步发展的观念,即按照自然演进的原则,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制定相应的城市林业发展空间,保持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林地 城市规划 生态功能
下载PDF
上海市林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青青 张桂莲 +6 位作者 伍海兵 仲启铖 何小丽 陈平 朱清 徐冰 梁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7-1095,共9页
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含量和密度的高低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上海市7种典型林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 土壤有机碳影响着全球气候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林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含量和密度的高低是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上海市7种典型林地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林、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针阔混交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经济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林地、不同土层(0~10,10~30,30~100 cm)的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密度分布特征,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和逐步剔除回归法探讨了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其他软阔林、樟树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水杉林、针阔混交林、其他硬阔林。各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0~10和10~30 cm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经济林,其余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在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逐渐降低。②上海市林地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樟树林、其他软阔林、经济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水杉林、其他硬阔林。上海市林地0~3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对0~100 cm土层的贡献率较低。③上海市7种林地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全氮和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电导率、全磷的相关性不显著。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容重显著负相关(P<0.05)。阔叶混交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樟树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速效磷显著正相关(P<0.05)。除阔叶混交林、水杉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全氮,樟树林、其他软阔林、其他硬阔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的主控因子为碱解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城市林地 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容重 全氮
下载PDF
全尺度林地景观的创造性管理--基于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阿尔纳普风景实验室项目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罗朗·古斯塔文森在阿尔纳普校区创建风景实验室,融汇三脉斯堪的纳维亚风景园林的历史源流,即农林、早期自然保护与城市公园,系统性、全尺度地探索一片幼林地风景的创造性管理。风景实... 20世纪80年代,瑞典农业科学大学风景园林系教授罗朗·古斯塔文森在阿尔纳普校区创建风景实验室,融汇三脉斯堪的纳维亚风景园林的历史源流,即农林、早期自然保护与城市公园,系统性、全尺度地探索一片幼林地风景的创造性管理。风景实验室将林地规划为多林分组合,作为营林、风景园林设计与教学,以及公共游览的同一场所,因循植物景观的自然形态与活态结构,善用林室氛围景观,实践一种协同营林、生态保育和风景审美效用的管理式设计,为发展多用途城市林地提供创新实验场所。在风景实验室教研组发表的项目论文与报告书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说明主要实验原则与方法,解析创造性管理的风景园林设计主线,简述由风景实验室延伸出的设计概念与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营林 植物景观 城市林地 风景园林教学 风景实验室 创造性管理
下载PDF
城市林业发展之必然
15
作者 马志新 《国土绿化》 1999年第4期21-23,共3页
城市林业可以说是“从城市森林(城市规划区内天然林、次生林及人工景观林和环保卫生林等)中获取产品、服务和效益的一系列的复杂活动”。应当包括造林、管林、卫生间伐、林产品的采集及其初加工与深加工,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城市空间... 城市林业可以说是“从城市森林(城市规划区内天然林、次生林及人工景观林和环保卫生林等)中获取产品、服务和效益的一系列的复杂活动”。应当包括造林、管林、卫生间伐、林产品的采集及其初加工与深加工,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城市空间境内生态失调。环境质量下降,促使人们心理趋向热爱大自然。近二十年来,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花了非常高昂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 城市林地 人工植物群落 业发展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效益 可持续经营 绿色植物 生态平衡 综合效益
下载PDF
上海城市森林建设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丽华 《上海经济》 2003年第3期44-46,共3页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由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而构成的,与城市社会、经济融为一体的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森林建设的范围因城市的规模而不同.1974年,在英国举行的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城市森林是作为... 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地域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主,由以林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而构成的,与城市社会、经济融为一体的复杂森林生态系统.城市森林建设的范围因城市的规模而不同.1974年,在英国举行的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城市森林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城市整体来考虑森林的结构和功能;它不仅包括城市内部绿地,也包括城市周围的城郊林带,还包括城市外围以森林为主体的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森林建设 城市内部绿地 城郊林带 城市外围林地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棕地再生中的生态思辨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郑晓笛 吴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2,共6页
回溯棕地生态价值被认知的历程,包括生态学初步认知、IBA实践、荒野价值及再利用辩论,梳理历程中"工业自然""城市-工业林地""城市野境"等核心概念,指出棕地中自然演替而形成的生境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 回溯棕地生态价值被认知的历程,包括生态学初步认知、IBA实践、荒野价值及再利用辩论,梳理历程中"工业自然""城市-工业林地""城市野境"等核心概念,指出棕地中自然演替而形成的生境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呈现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甚至成为稀有物种的栖息地,具有生态、游憩、审美、荒野等多方面价值。公众对棕地的感知与接受度因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背景、棕地自然演替阶段等因素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其改造与再利用并非易事。基于已有的成功实践,根据工业自然保护与游憩功能之间的侧重程度,归纳出德国的棕地改造与再利用实践3种再生策略,包括工业自然主导型策略、设有工业自然保护地的城市公园型策略、工业自然与游憩利用并置型策略。为中国棕地再生提供新的视野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棕地再生 生态智慧 工业自然 城市-工业林地 城市野境
下载PDF
扬州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林地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俐 刘超 +1 位作者 何小弟 陈凤林 《林业实用技术》 2012年第9期3-6,共4页
林地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具备相当重要的人文景观价值。本研究采用定量测定手段,动态分析林地树种特有的固碳释氧、滞尘抑菌、释放负离子等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环境调节效益... 林地是城市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还具备相当重要的人文景观价值。本研究采用定量测定手段,动态分析林地树种特有的固碳释氧、滞尘抑菌、释放负离子等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环境调节效益,筛选优良的宜居生态保健群落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地 环境效应 生态园林城市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Forest Type and Urbanization on Carbon Storage of Urban Forests in Changchu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9
19
作者 ZHANG Dan ZHENG Haifeng +5 位作者 REN Zhibin ZHAI Chang SHEN Guoqiang MAO Zhixia WANG Peijiang HE Xingy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147-158,共12页
Rapid urbanization has led to dramatic changes in urban forest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nd consequently affects carbon(C) storage in cities. In this study, field surveys were combined with high resolution images to ... Rapid urbanization has led to dramatic changes in urban forest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nd consequently affects carbon(C) storage in cities. In this study, field surveys were combined with high resolution images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bility of C storage of urban forests in Changchun, Northeast China.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quantify the C storage of urban forests in Changchun City, Northeast China and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forest type and urbanization on C storage of urban for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C density and the total C storage of urban forests in Changchun were 4.41 kg/m2 and 4.74 × 108 kg,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 density among urban forest types. Landscape and relaxation forest(LF) had the highest C density with 5.41 kg/m2, whil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est(PF) had the lowest C density with 1.46 kg/m2. These differences demonstrate that urban forest typ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need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the C storage is accurately estimated. Further finding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gradient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mean C density decreased from the first ring(6.99 kg/m2) to the fourth ring(2.87 kg/m2). The total C storage increased from the first ring to the third ring.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 storage by urban forests will be significantly chang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insights for decision-makers and urban plan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forest type and urbanization on C storage of urban forests in Changchun, and make better management plans for urban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forest carbon storage carbon density urbanization gradients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Review of Shadow Detection and De-shadowing Methods in Remote Sensing 被引量:10
20
作者 AmirReza SHAHTAHMASSEBI YANG Ning +2 位作者 WANG Ke Nathan MOORE SHEN Zhangq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4期403-420,共18页
Shadow i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which hampers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change detection.In these images,shadow is generally produced by different objects,namely,cloud,m... Shadow i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which hampers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extraction and change detection.In these images,shadow is generally produced by different objects,namely,cloud,mountain and urban materials.The shadow correction process consists of two steps:detection and de-shadowing.This paper reviews a range of techniques for both steps,focusing on urban regions(urban shadows),mountainous areas(topographic shadow),cloud shadows and composite shadows.Several issues includ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advantages of those algorithms are discussed.In recent years,thresholding and recovery techniques have become important for shadow detection and de-shadowing,respectively.Research on shadow correction is still an important topic,particularly for urban regions(in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data) and mountainous forest(in high and medium spatial resolution data).Moreover,new algorithms are needed for shadow correction,especially given the advent of new satellite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DOW detection de-shadowing URBAN FOR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