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海岸带环境管理模式优化研究——以青岛市胶州湾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舒鸿 郭越 +1 位作者 李逸超 宋马林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19年第2期69-75,79,共8页
我国的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势在必行。科学、有效的海洋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海洋环境并不是一维线性的系统,涉及系统的多维耦合,而海岸带又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重要... 我国的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政府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势在必行。科学、有效的海洋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海洋环境并不是一维线性的系统,涉及系统的多维耦合,而海岸带又是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重要部分。本文尝试以青岛市胶州湾海岸带环境管理模式为例,构建包含有"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安全-行政(EPRESA)"六个子系统的多维耦合系统模型,并绘制出总流图,然后以此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前提性分析,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要改善现有的海岸带环境管理体系,应该制定综合性管理政策,建立可持续的融资机制,推进海岸带灾害与风险管理以及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海岸带 管理模式 多维耦合系统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海岸带城市蓝绿空间碳汇基础设施网络分析——以广西北部湾为例
2
作者 李萱 龚苑红 +1 位作者 覃盟琳 朱梓铭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为探讨蓝绿基础设施(Blue-Green Infrastructure,BGI)碳汇服务功能有益于指引城市碳中和目标建设,本研究以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城市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法、连通性分析法以及电路理... 为探讨蓝绿基础设施(Blue-Green Infrastructure,BGI)碳汇服务功能有益于指引城市碳中和目标建设,本研究以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城市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法、连通性分析法以及电路理论,构建蓝绿基础设施碳汇网络,讨论对应的固碳增汇对策。结果表明:2020年研究区蓝绿空间碳汇总量为735524.09 tC·a^(-1),其中绿色空间碳汇总量为588680.06 tC·a^(-1),蓝色空间碳汇总量为146844.03 tC·a^(-1),单位面积碳汇量“蓝”高于“绿”;共提取63个碳汇源地斑块,20个核心源地斑块,绿色空间核心源地总面积为6814.31 km^(2),蓝色空间为899.05 km^(2),核心源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及南部沿海地带;共提取出24条生态廊道,绿廊共长122.21 km,蓝廊为52.75 km,呈环状分布,中南部地区分布较密,连通性强。本研究结果可为“碳达峰与碳中和”(简称“双碳”)背景下海岸带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城市 蓝绿空间 碳汇基础设施 广西北部湾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电路理论
下载PDF
海岸带城市环境—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及应用——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远 李芬 +2 位作者 郑丙辉 王西琴 刘鸿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2期53-56,共4页
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对趋于协调,但1995年... 在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海岸带城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天津市为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对趋于协调,但1995年后天津市的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已从经济增长滞后型发展为环境质量滞后型。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天津市未来15年的经济协调度和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发现天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在未来将显现下降趋势,从2 0 0 0年的0 .95下降到2 0 15年的0 .5 9,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在2 0 0 5年之后也开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城市 经济-环境系统 协调度 天津市
下载PDF
正渗透-膜蒸馏集成工艺处理海岸带城市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洁 李红岩 王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8,共8页
为考察正渗透-膜蒸馏(FO-MD)集成工艺用于海岸带城市污水处理的可行性并提高工艺性能,系统研究了FO-MD集成工艺运行参数及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FO-MD集成装置考察工艺通量性能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D过程能够实现FO汲取剂的高效回... 为考察正渗透-膜蒸馏(FO-MD)集成工艺用于海岸带城市污水处理的可行性并提高工艺性能,系统研究了FO-MD集成工艺运行参数及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FO-MD集成装置考察工艺通量性能及污染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D过程能够实现FO汲取剂的高效回收,较高的汲取液温度有利于提高FO-MD集成工艺产水量,集成工艺对生活污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截留性能,去除率均达90%以上。该集成工艺将FO技术低污染倾向和MD技术高截留率的优势叠加,同时有效地缓解了FO过程驱动力下降及MD膜润湿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膜蒸馏 集成工艺 海岸带城市污水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流通业发展对区域经济集聚的影响及溢出效应——以海岸带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霞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7-160,共4页
文章借鉴Feder模型的基本思想,选取渤海湾海岸带城市群、长三角海岸带城市群、珠三角海岸带城市群三个样本,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集聚的影响及溢出效应。从总体来看,流通产业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 文章借鉴Feder模型的基本思想,选取渤海湾海岸带城市群、长三角海岸带城市群、珠三角海岸带城市群三个样本,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集聚的影响及溢出效应。从总体来看,流通产业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发挥了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从横向比较来看,长三角海岸带城市群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最高,珠三角次之,渤海湾最低。此外,海岸带城市群流通业增长对经济集聚的边际影响效应仍弱于其他部门带来的整体边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 经济集聚 溢出效应 海岸带城市
下载PDF
海岸带城市地下水分布特征
6
作者 高茂生 史贵军 薛振宇 《地下水》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我国城市海岸带地下水类型和分布主要受控于陆地地质作用,尤以大地构造作用和河流地质作用为主导。松散沉积物类海岸带地下水为孔隙水,含水介质单一,空间变化大,地下水的赋存和分布规律亦相应复杂。以距今78万年晚更新世为界线,可将第... 我国城市海岸带地下水类型和分布主要受控于陆地地质作用,尤以大地构造作用和河流地质作用为主导。松散沉积物类海岸带地下水为孔隙水,含水介质单一,空间变化大,地下水的赋存和分布规律亦相应复杂。以距今78万年晚更新世为界线,可将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含水层组划分为上(浅)下(深)两层(部)。下部的全新统(Q4)和上更新统(Q3)含水岩组以微咸水、咸水多见;上部的中更新统(Q2)和下更新统(Q1)分布有淡水,部分地下淡水资源有一定的供水意义。基岩类海岸带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和岩溶水,多为淡水,其水资源量与当地的降水量和基岩入渗系数的大小有直接关系。除砂砾石台地的基岩类海岸带、少数溺谷型泥质海岸带的河谷内和碳酸盐岩分布区外,一般无集中供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城市 地下水类型 水资源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途径的海岸带城市规划——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坛南湾组团规划为例
7
作者 于洪希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5年第2期63-69,共7页
论文在论证海岸带城市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坛南湾组团规划,把生态系统途径引入到城市规划过程。在分析了海岸带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途径探讨... 论文在论证海岸带城市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坛南湾组团规划,把生态系统途径引入到城市规划过程。在分析了海岸带城市生态系统特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途径探讨了规划区的发展目标、功能布局、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优化规划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途径 城市规划 海岸带城市 平潭综合实验区 坛南湾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新加坡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研究
8
作者 王璇 丁叶 陈志禄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新加坡沿海区域开发强度高,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提出城市海岸带综合治理模式(IUCM),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本研究基于协同治理视角,分析新加坡海岸带治理的启动条件、制度设计、领导力建... 新加坡沿海区域开发强度高,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加坡提出城市海岸带综合治理模式(IUCM),强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本研究基于协同治理视角,分析新加坡海岸带治理的启动条件、制度设计、领导力建设与协作过程。研究发现,协同治理的启动源于海岸环境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对海岸空间利用的权力相对失衡;制度设计方面,新加坡相关法律体系完善,建立政策及时审查制度;构建统筹沿海和海洋区域的领导组织;通过将共识目标纳入相关规划、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完善技术支撑体系,推进沿海区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协同治理 城市海岸带综合治理模式(IUCM) 一体化管理 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ICM)
下载PDF
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城市风暴潮淹没风险空间评估体系构建研究——以青岛市为例
9
作者 王宁 于格 +3 位作者 江文胜 王尚 耿爱玉 林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青岛市是中国北方典型海岸带城市代表,常年受到风暴潮灾害影响。本文以青岛风暴潮淹没风险为例,以适应策略制定为出口,构建一种基于适应的城市气候风险空间评估体系,该体系将风暴潮淹没从风险辩识、风险整合到风险分区有机关联到一起,... 青岛市是中国北方典型海岸带城市代表,常年受到风暴潮灾害影响。本文以青岛风暴潮淹没风险为例,以适应策略制定为出口,构建一种基于适应的城市气候风险空间评估体系,该体系将风暴潮淹没从风险辩识、风险整合到风险分区有机关联到一起,有效评估基于中长期尺度的海岸带城市风暴潮淹没风险。通过研究发现,在未来各种情景下,淹没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别为大沽河、洋河、墨水河及其沿岸,对于上述区域在未来中长期时间尺度内,在考虑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并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淹没带来的风险。从某种程度上基于适应的风险空间综合评估体系,可以将未来不同情景下的风暴潮淹没风险与未来城市发展规划、国家宏观适应方针等有机结合,有效评估基于中长期尺度的海岸带城市风暴潮淹没风险,并为实现从气候风险评估到适应策略制定的转变奠定一定的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淹没 气候风险 风险评估 海岸带城市
下载PDF
海岸带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演化及空间收敛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领娣 孙兆旭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9-129,240,共12页
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基于2003—2020年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同模型测算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度,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采用... 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基于2003—2020年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同模型测算经济发展质量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度,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空间收敛模型考察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特征。研究发现:①整体及三大区域(渤黄海岸、东海岸、南海岸)的协同发展度呈波动上升,且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极化现象;②协同发展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具有“勉强协调区逐渐消失、初级协调区成为主体、中级协调区团块状发展”的演化特点;③协同发展度总体及区域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且程度各异,超变密度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④整体及各区域协同发展具有σ收敛、绝对和条件β收敛特征,空间收敛性表现存在区域差异。基于此,在补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板、坚持一体化发展、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城市 经济发展质量 生态韧性 协同发展 演化特征 一体化发展 区域差异化政策
原文传递
流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 被引量:3
11
作者 袁平红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67,共9页
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已获得国内众多学者关注,但流通产业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海岸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用流通密度、流通规模和流通结构来刻画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对流通产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两者... 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已获得国内众多学者关注,但流通产业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却鲜有研究。本文以中国海岸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用流通密度、流通规模和流通结构来刻画流通产业的溢出效应,对流通产业溢出效应与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两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流通密度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2)在当前条件下,流通规模并未显示出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而制约了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的提高。(3)流通结构对海岸带城市群经济集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但是在目前情况下其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密度 溢出效应 海岸带城市 经济集聚
原文传递
中国海岸带城市环境规制对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兆旭 赵领娣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73-2791,共19页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以ERE属性特殊的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测算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海岸带城市ERE耦合协调度的影... 环境规制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ERE)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以ERE属性特殊的中国53个海岸带城市为研究对象,系统测算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海岸带城市ERE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2003—2020年ERE耦合协调度呈增长态势,但整体仍处于中低水平,区域非均衡状态减弱;(2)命令型环境规制对ERE耦合协调度存在倒“U”型影响,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其存在“U”型影响,多数城市处于命令型环境规制促进和市场型环境规制抑制阶段;(3)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工具对ERE耦合协调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升级在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市场型环境规制影响中存在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城市 环境规制 ERE系统 耦合协调 机制分析
原文传递
Usi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 Analyzing Urbanization Impacts on Stream Habitats in Southern Mississippi Coastal Ecosystem
13
作者 E. Merem S. Yerramilli +6 位作者 C. Richardson J. Wesley T. Walker D. Foster J. Williams C. Romamo E Nwagbos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12期1624-1641,共18页
The prolife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with concentration in population and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has intensified around urban environments.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s, overuse ... The prolifer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with concentration in population and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has intensified around urban environments.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urban environments, over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widespread pollution of ecosystems, The patterns of design initiatives continue to follow unsustainable path with impacts on stream ecosystems. Accordingly, the paper adopt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 principl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tial mapping of stressors impeding natural systems in Southern Mississippi. The results not only reveal that the study area experienced som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ts watershed environments, but the stream habitat ecosystem remains under stress.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mitigating the problems range from policy considerations to the adoption of ecosystem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design ecosystem approac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下载PDF
Urbanization and Flood Risk: Implication for Coping in Coastal Zones of Nigeria
14
作者 Agnes Philip-Ogoh David Babatunde Akinola Regina Umana Udontia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11期889-896,共8页
This study looked at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flood risk it portends with a view to identifying mechanisms for coping in coastal zones of Nigeria. Flooding is one of the various ecological problems that has taken it... This study looked at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flood risk it portends with a view to identifying mechanisms for coping in coastal zones of Nigeria. Flooding is one of the various ecological problems that has taken its toll on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human health, and economic growth in parts of Africa and the coastal zones of Nigeria in particular. Rapid urbanization has been seen to result in changes in land use patterns which can adversely affect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a catchment leading to a deteriorating water environment. warning systems are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in the paper Structural and non-structural approach as well as flood early as flood risks coping mechanisms, It also discusse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that government through its relevant agencies must be up to its game by monitoring precursors, forecasting of probable floods and notification of alerts, It concludes and recommends that an active involvement of communities at risks is required and public education and awareness of risks should be facilitated through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as well as ensuring that there is a constant prepare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FLOODING flood risk coastal zones COP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