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热浪对城市的影响及防控缓解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伟武 张圣武 汪琴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4期129-131,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的日趋严重,城市热浪已经成为夏季影响城市人群健康安全的主要气候特征。本文在综合评述城市热浪的产生原因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设计、人为热排放、高温热浪预警、公众意识等多个角度提出城市热浪...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的日趋严重,城市热浪已经成为夏季影响城市人群健康安全的主要气候特征。本文在综合评述城市热浪的产生原因与消极影响的基础上,从城市规划设计、人为热排放、高温热浪预警、公众意识等多个角度提出城市热浪的防控缓解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浪 产生原因 消极影响 防控对策
下载PDF
1961-2020年中国31个城市热浪强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钊 闫凯 +2 位作者 王铸 蔡闻佳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本文利用1961—2020年全国31个主要城市代表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对城市逐次热浪事件的热浪期间温度、热浪发生时间、热浪持续天数以及年均热浪天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来看,热浪期间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是华南、华... 本文利用1961—2020年全国31个主要城市代表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对城市逐次热浪事件的热浪期间温度、热浪发生时间、热浪持续天数以及年均热浪天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来看,热浪期间平均温度最高的地区是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从月尺度看,中国热浪发生最早的地区是华南和西南地区的部分城市,华中和华东的部分城市开始的最晚;从持续时间看,中国南方城市的热浪持续时间普遍比北方长,且南方地区出现超长热浪事件的概率更高,多个城市出现了超过20d的超长热浪。年代际分析表明,近50a来多数城市热浪天数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同时热浪在近20a有增强、增多、延长和提前的趋势,需要引起政府和居民的足够重视,以减少热浪对城市人群健康、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温热浪 热浪强度 热浪频次 时空特征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中国沿海城市热浪时空特征与人口暴露研究
3
作者 韦春竹 弯媛美 +2 位作者 黄耿志 周亮 常影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9-689,共11页
沿海区域既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陆海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又是受径流、潮汐和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作用多重影响的地球表层自然空间单元。结合2003~2018年度精细时间分辨率的近地表气温和地表温度产品,系统对比研究中国沿海城市热岛和热... 沿海区域既是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陆海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带,又是受径流、潮汐和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作用多重影响的地球表层自然空间单元。结合2003~2018年度精细时间分辨率的近地表气温和地表温度产品,系统对比研究中国沿海城市热岛和热浪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协同作用。研究表明:①中国沿海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呈现强度增大、持续时间增长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夏季城市热岛强度均高达2.25°C以上,整个沿海区域基于地温的平均热浪频次为24.59次,基于气温的热浪频次为16.33次,分别占全年热浪频次的90.81%和96.68%;②城市热浪频次与城市热岛强度在沿海的暖温带与亚热带地区呈现显著正相关,且在暖温带地区最为明显。平均地表温度增加1°C能够导致热浪事件平均增加两次。其中,暖温带的热浪频次在三大区域中增加速率最快,基于地温和气温的热浪频次复合增长率均超过5%;③从2003年到2018年,中国沿海区域城区人口增加了59%,而受高温热浪的人数增加近370%,超过总城市人口的5%(约4000万人)。我国沿海地区的城市热环境虽然与海域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呈现时空上较为一致的分布,然而城市总体变化与人口增长如何推动不同区域高温热环境模式的变化,仍待亟需更长时序、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进一步进行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浪 城市热岛 人口暴露 地表温度 近地表气温
原文传递
全过程防灾视角下城市高温韧性提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4
作者 邹滢 翟国方 《中外建筑》 2024年第8期14-21,共8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城市频繁面临极端高温事件的冲击与挑战,提升城市高温韧性是应对城市高温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划案例与技术文本,由全过程防灾视角切入,分析在不同阶段应对高温热...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城市频繁面临极端高温事件的冲击与挑战,提升城市高温韧性是应对城市高温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研究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规划案例与技术文本,由全过程防灾视角切入,分析在不同阶段应对高温热浪风险的有效方式与技术路径,总结出从灾前准备、灾中应对、灾后短期恢复与灾后长期适应四个环节增强城市高温韧性的具体举措与城市管理方法,并对我国高温韧性提升策略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温热浪 城市高温韧性 高温应对 高温适应 全过程灾害管理
下载PDF
榕树遮阳环境下人群的生理健康指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林咏园 税伟 +2 位作者 冯洁 张永永 孙晓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5,共11页
基于树种的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以福州的优势树种——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雅榕(Ficus concinna)等3种榕属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验、物种调查采样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榕属树种遮阳环境下人... 基于树种的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以福州的优势树种——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雅榕(Ficus concinna)等3种榕属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验、物种调查采样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榕属树种遮阳环境下人群的生理指标特征与差异,通过筛选有效指示人群健康的榕树功能性状,预测关键功能性状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相比无遮阳环境,细叶榕遮阳环境下受试者表现出低体温和低脉搏的特征;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叶长宽比等性状因子对细叶榕下受试者的生理指标存在较大影响;细叶榕的叶绿素含量和叶长宽比能够预测受试者体温40.3%的变异量,且存在显著正响应。研究结果能够为人群应对高温热浪风险提供健康出行建议,为热带和亚热带的城市树种选择和景观绿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状 生理健康 榕树 城市高温热浪 现场实验
下载PDF
基于居民健康的城市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与框架 被引量:66
6
作者 谢盼 王仰麟 +1 位作者 彭建 刘焱序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近年来城市高温热浪灾害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给城市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已有的高温热浪灾害研究大多关注热浪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灾害特征,以城市居民健康作...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近年来城市高温热浪灾害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给城市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已有的高温热浪灾害研究大多关注热浪强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灾害特征,以城市居民健康作为承灾体的城市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研究尚不多见,相关的评价框架和方法亟待梳理和完善。本文从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的研究主题、脆弱性框架和定量化方法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国内外研究进展;在广义脆弱性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完善了基于"暴露—敏感—适应能力"的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评价概念框架,并梳理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强调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居民感知等多角度的定性、定量数据综合表征城市居民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以期为高温热浪灾害脆弱性评价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并为规避高温热浪灾害风险、响应高温热浪紧急事件及适应气候变化等提供科学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温热浪灾害 脆弱性评价 居民健康 适应能力
原文传递
地理学视角下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薛倩 谢苗苗 +3 位作者 郭强 王亚男 武蓉蓉 刘琦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5-694,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及快速城市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高温热浪作为其中的典型效应,增加了与热相关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气象学、医学与地理学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梳理了高温热浪的定义,从地理学视角,以空间评估作为切入点,总结分... 全球气候变化及快速城市化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高温热浪作为其中的典型效应,增加了与热相关的健康风险,越来越受到气象学、医学与地理学学者的关注。论文系统梳理了高温热浪的定义,从地理学视角,以空间评估作为切入点,总结分析了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估中的空间指标、空间制图方法与空间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明该领域已从单一视角逐步深入到气象学、医学、地理学等复合学科的交叉研究,地理学作为桥梁将气象学与医学有机结合,为脆弱性评估提供空间指标参数、为制图提供思路与方法,并提供空间对策连接规划和风险预警等实践工作。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空间指标综合各学科研究需要、集成各学科优势进行构建,空间制图在社区小尺度到区域大尺度的耦合机理分析基础上探讨跨区域研究表达方式,空间对策针对不同风险人群采取差异化研究,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温热浪 健康风险 地理学视角 脆弱性评估 空间途径
原文传递
Strong heatwaves with widespread urban-related hotspots over Africa in 2019
8
作者 Eghosa Igun Xiyan Xu +1 位作者 Yonghong Hu Gensuo Ji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2年第5期14-20,共7页
2019 was one of the hottest years in recent decades,with widespread heatwaves over many parts of the world,including Africa.However,as a developing and vulnerable region,the understanding of recent heatwave events in ... 2019 was one of the hottest years in recent decades,with widespread heatwaves over many parts of the world,including Africa.However,as a developing and vulnerable region,the understanding of recent heatwave events in Africa is limited.Here,the authors incorporated different climate datasets,satellite observations,and population estimates to investigate patterns and hotspots of major heatwave events over Africa in 2019.Overall,2019 was one of the years that experienced the strongest heatwaves in terms of intensity and duration since 1981 in Africa.Heatwave hotspots were clearly identified across western-coastal,northeastern,southern,and equatorial Africa,where major cities and human populations are located.The propor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population)exposed to extreme(99 th percentile)heatwav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Southern Hemisphere rose from 4%(5 million people)and 15%(17 million people),respectively,in the baseline period of 1981-2010 to36%(43 million people)and 57%(53 million people),respectively,in 2019.Heatwave patterns and hotspots in 2019 were related to anomalous seasonal change i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above-norm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Without adaptation to minimize susceptibility to the effects of heatwave events,the risks they pose in populated areas may increase rapidly in Af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ICA Temperature Heat wave Urban hotspots POP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