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树木活力度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区——以吉林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千庆兰 《热带地理》 2002年第1期90-92,96,共4页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环境质量分区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在以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常采用单一的环境污染指标 ,难以全面综合的反应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植被的面貌是一定时期内...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环境质量分区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在以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通常采用单一的环境污染指标 ,难以全面综合的反应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植被的面貌是一定时期内大气、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树木有生命而又不能移动 ,它的健康状态便是一定时间因素内 ,综合地反映其生活环境条件的最好尺度。借鉴国外环境诊断的研究方法 ,提出“树木活力度” ,即树木的枝、叶、梢、树形等各个部位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这一新的综合生态指标 ,并结合实际 ,以吉林市为例 ,对运用这一指标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原理、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运用树木活力度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区 ,具有迅速目测、计算简便 ,快速经济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活力度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区 环境诊断 城市景观 吉林市 植被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区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崇宝 刘敏 王秋影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6年第1期59-62,共4页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环境质量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城市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从环境质量分区的概念阐述入手,在分析传统分区方法的同时,提出城市环...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环境质量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性工作,是进行城市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从环境质量分区的概念阐述入手,在分析传统分区方法的同时,提出城市环境质量分区的遥感技术法,证明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环境质量分区,具有精度高、快速和省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 分区 遥感技术 环境质量
下载PDF
沿海城市陆海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耦合协调度 被引量:2
3
作者 程飞飞 李洪庆 +1 位作者 宋红艳 陈明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55-3867,共13页
沿海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陆海统筹的背景下,科学了解陆海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探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提升陆海生态安全统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中国沿海53个城市为例,采用“活力... 沿海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土地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陆海统筹的背景下,科学了解陆海生态环境质量演变和空间分布特征,探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提升陆海生态安全统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中国沿海53个城市为例,采用“活力-组织-恢复力(VOR,Vitality-Organization-Resilience)”模型评价陆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采用TOPSIS法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陆海生态环境质量耦合协调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2010—2020年沿海城市陆地生态系统健康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以杭州湾为主要分界线;2)2010—2020年沿海城市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呈现趋好的态势,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沿东海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沿黄海经济区<沿南海经济区;3)2010—2020年沿海城市陆海生态环境质量耦合程度进一步加强,且南部城市协调度高于北部。研究为中国沿海地区陆海生态环境管理、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陆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系统健康 耦合协调度 陆海统筹
下载PDF
基于遥感绿色指数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4
作者 潘金胤 王世东 范沁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5,共8页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我国近海发达城市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该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2021年Sentinel-2A遥感影像,利用绿色空间、蓝色空间、建筑及不透水地表面构建了一种新的遥感绿色指数(...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我国近海发达城市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该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2021年Sentinel-2A遥感影像,利用绿色空间、蓝色空间、建筑及不透水地表面构建了一种新的遥感绿色指数(remote sensing green index,RSGI)模型,并初次将模型应用于南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对南京市Sentinel-2A遥感影像进行神经网络监督分类,构建RSGI,用于评价南京市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其次,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RSGI与城市各生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聚合层次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南京市各区之间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结构,其中六合区RSGI值最高(0.86),秦淮区最低(0.38),相差0.48;RSGI与绿色空间密度呈现0.01级别正相关趋势,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透水地表面密度呈现0.01级别负相关趋势;南京市11个区在城市生态要素方面以70%相似度为阈值可划分为4个集合,第一集合为秦淮区、鼓楼区和建邺区,第二集合为雨花台区和栖霞区,第三集合为玄武区和高淳区,第四集合由其他4个区组成。研究结果可为南京市未来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生态环境质量 皮尔逊相关系数 城市蓝绿地 南京市
下载PDF
“三水”统筹的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与实践
5
作者 杨洋 汪自书 +3 位作者 吕春英 靳明 谢丹 刘毅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21-28,共8页
基于“三水”(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展流域空间精细化管控对推进新时代流域协同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三水’问题识别—‘三水’分区划定—质量目标确定—管控单元集成”的思路,构建了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 基于“三水”(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统筹,开展流域空间精细化管控对推进新时代流域协同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三水’问题识别—‘三水’分区划定—质量目标确定—管控单元集成”的思路,构建了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技术方法。以白洋淀流域为实践对象,识别出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衔接现有水生态环境管理分区与政策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及资源利用上线;明确“三水”分区域差异化生态环境管理目标与资源环境承载约束,聚类叠“三水”分区并综合划定水生态环境综合管控单元、制定结构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统筹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环境质量底线 白洋淀流域
下载PDF
皖江城市带近2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6
作者 周振宏 周敏 +3 位作者 刘东义 胡琦 汤伟宏 王诗琪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 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集,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同时结合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网格单元分析方法及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贡献率,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皖江城市带土地利用转移主要为耕地和森林之间的相互转移,以及人造地表对耕地的侵占;(2)皖江城市带森林的生态价值重要性最大,最高达到55.29%,人造地表用地的变动对该区域的生态影响较大,生态价值贡献率为28.20%;(3)皖江城市带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稳定且有下降趋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4)耕地向森林及草地的转换是导致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森林转向耕地及耕地转向人造地表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皖江城市
下载PDF
城市群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协同作用——以成渝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亮洁 秦丽双 +1 位作者 杨永春 潘竟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035-7046,共12页
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议题。选取成渝地区36个市县为研究单元,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为主要研究时间节点。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理念构建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 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议题。选取成渝地区36个市县为研究单元,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为主要研究时间节点。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理念构建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测度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各因子交互作用类型及强度。结果表明:(1)成渝城市群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度高,交互影响作用显著;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以低水平耦合协调为主,呈现明显的双核心空间结构。(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两系统间的因子交互作用强于各系统内部因子交互作用,系统间的因子交互作用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增强,系统内因子以双因子增强为主,系统间存在较强交互协同效应,各子系统交互作用存在明显的"涌现现象"和"蝴蝶效应"。(3)生态环境系统在与城镇系统的交互作用中发挥主导作用,生态环境水平、生态环境压力为关键交互因子;资源禀赋、生态保护、资源消耗、环境水平、创新力量、文化传承等为主要子因子。研究深刻解析成渝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协同模式,以期为成渝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质量 耦合协调度 交互协同 成渝城市
下载PDF
环鄱阳湖城市群“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地形梯度分析
8
作者 丁孝媛 叶长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5-326,共12页
[目的]准确评估“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土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 [目的]准确评估“三生”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为国土空间优化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环鄱阳湖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使用土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形分布指数等方法,分析了“三生”用地转型过程、生态环境效应及其梯度分异特征。[结果](1) 2000—2020年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活用地大幅增长(1 063.45 km^(2)),生态用地持续减少(997.41 km^(2)),生产用地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的用地转型模式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对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侵占。(2)时序变化上,2000—2010年,随着工矿生产用地和城乡生活用地的扩张,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8下降至1.424;2010—2020年,伴随着生态用地的恢复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内部格局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由1.424升至1.447。(3)空间分布上,整体上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了以南昌大都市圈为中心的中部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和以宜春市、景德镇市、上饶市为中心的东西部生态环境质量高值区。(4)随着地形梯度的上升,低质量区的分布指数下降,高等级质量区逐渐呈优势分布;2000—2020年,低质量区趋向于向高地形梯度转移,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的下移趋势明显。[结论]20年间研究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土地利用转型导致了用地属性及其空间格局的双重变化,建议在布局各类用地时,既要注重对生产、生活用地的“总量控制”,又要保证生态用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质量 梯度分异 环鄱阳湖城市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矿业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然 唐亚萌 姜久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6期62-73,共12页
水生态环境安全对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长江经济带涵盖中国40%的矿业城市,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研究其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9个典型矿业城市2012... 水生态环境安全对长江经济带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长江经济带涵盖中国40%的矿业城市,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研究其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9个典型矿业城市2012—2021年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对其水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矿业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前期水生态环境指数、常住人口数量、地方人均GDP、年矿石产量、R&D投入量和产业结构的影响。(2)从区域来看,年矿石产量、产业结构对中上游城市影响显著,R&D投入量对下游城市影响显著。(3)从发展阶段来看,年矿石产量对成熟型城市影响显著,产业结构对衰退型城市影响显著,R&D投入量对再生型城市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为改善长江经济带矿业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业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 STIRPAT模型
下载PDF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0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1期96-96,共1页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公布了2023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上升4.9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3.3%,... 生态环境部今日向媒体公布了2023年12月和1—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9%,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上升4.9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3.3%,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上升0.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2%,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下降16.4%;O3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8%,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上升5.1%;PM10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1%;SO2平均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NO2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7%;CO平均浓度为1.3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空气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 平均浓度
下载PDF
以调研赋能高质量发展——辽宁省生态环境厅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
11
作者 赵鹏雷 《共产党员》 2024年第6期32-33,共2页
2023年以来,辽宁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干部深入阜新氟化工产业园区调查研究,切实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阜新,因煤而兴... 2023年以来,辽宁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干部深入阜新氟化工产业园区调查研究,切实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阜新,因煤而兴。然而,随着煤炭资源枯竭,阜新市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抉择,需要探寻新的发展方向。2008年,在阜新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唯一的以含氟精细化学品为特色的专业氟化工产业园区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含氟精细化学品 解难题 园区 生态环境 主题教育 质量发展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光哲 王浩 +2 位作者 曹银璇 张晓宇 宁晓刚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准确把握新型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识别其影响因素,对科学引导城市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目前新型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评价研究中,缺乏多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交互影响的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 准确把握新型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识别其影响因素,对科学引导城市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目前新型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评价研究中,缺乏多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交互影响的相关研究,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以长时序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结合Sen斜率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方法,探究1990—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测度不同因素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空间分布总体上遵循“边缘地区较好,核心区较差”的格局。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优”和“良”的面积平均占比超过60%。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了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无序扩张的发展模式,使得RSE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2000年出现拐点。1990—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退化严重,非中心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提升为主。自然地理条件是显著影响长株潭城市群早期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夜间灯光等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逐渐增强,并逐步发挥主导性作用;各因子在交互作用下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显著增强,2010年前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强,而2015年后人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同类型城市群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 Google Earth Engine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生态环境质量
下载PDF
太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晋 陈天伟 +1 位作者 刘鹏 贾相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61,210,共9页
[目的]研究太原城市群2002—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转型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GEE平台与MODIS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绿度、湿度、热度、干度构建生态遥感指数(RSEI),结合稳定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 [目的]研究太原城市群2002—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转型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GEE平台与MODIS影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耦合绿度、湿度、热度、干度构建生态遥感指数(RSEI),结合稳定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太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空间性质,并利用地理探测器量化分析多种因子对RSEI的影响。[结果]各年份第一主成分贡献率均高于75%,表明基于第一主成分提取RSEI能够综合表征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2002—2021年,太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0.433提高到0.488,增长率约为0.0029/a。生态改善面积所占比例为17.1%,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岚县、静乐县;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存在明显空间自相关,Moran’I指数为0.729,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区域与生态改善、退化区域基本重合;太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与气候因子中的相对湿度、气温、潜在蒸散量有显著相关性。[结论]2002—2021年太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和城市扩张因素影响较大,RSEI能够有效监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 RSEI 主成分分析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研究——以大冶市为例
14
作者 孙乃博 曾向阳 陈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0期72-79,共8页
大冶市是典型的矿业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尤为突出,识别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能够及时发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研究区格网数据为样本,根据生态胁迫、生态助力、自然条件3类影响因子计算生态环境... 大冶市是典型的矿业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尤为突出,识别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能够及时发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生态环境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以研究区格网数据为样本,根据生态胁迫、生态助力、自然条件3类影响因子计算生态环境质量,并构建贝叶斯生态环境质量网络分析模型,探讨了3类影响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大小和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大冶市生态环境质量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南北较高而中心较低,生态环境质量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生态胁迫是影响大冶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生态助力次之,二者熵减百分比分别为24.6%和2.31%,而自然条件仅为0.473%;贝叶斯网络较传统评价模型能够更加直观地量化各个变量,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贝叶斯网络 生态胁迫 生态助力 自然条件 评价模型 矿业城市
下载PDF
武汉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5
作者 陈义平 李叙勇 江燕 《水利水电快报》 2023年第5期87-95,共9页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科学认识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武汉城市群为例,基于DPSIR(Driving Forces–Pressures–State–Impact–Responses,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科学认识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以武汉城市群为例,基于DPSIR(Driving Forces–Pressures–State–Impact–Responses,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体系,分析2010,2015,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从2010年到2020年,武汉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呈上升趋势,表征等级由一般、良转变为良、优。其中,咸宁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最高,武汉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最低。②武汉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的变化主要归因于城镇化、污染治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研究基于武汉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的变化给出保护建议,可为武汉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管理决策依据,为相应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DPSIR模型 武汉城市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衔接路径研究——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为例
16
作者 周洁玫 《生态与资源》 2023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基于环评及排污许可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之间缺乏关联的现实问题,文章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为例,通过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研究,测算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目标约束下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建立与环评、排污许可允许排... 基于环评及排污许可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与区域环境质量目标之间缺乏关联的现实问题,文章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为例,通过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研究,测算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目标约束下的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建立与环评、排污许可允许排放量的关联,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于建设项目总量控制,打通建设项目总量控制与环境质量目标的衔接路径,构建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源头预防到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的全过程总量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总量控制 环境质量底线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77
17
作者 万本太 王文杰 +2 位作者 崔书红 潘英姿 张建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8-1073,共6页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城市区域规划、生态管理的基础,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城市生态效能与城市环境各个方面出发,基于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生态服务用地指数、人均公共绿地指...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城市区域规划、生态管理的基础,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城市生态效能与城市环境各个方面出发,基于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生态服务用地指数、人均公共绿地指数、物种丰富指数、非工业用地指数等10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根据专家经验赋权重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选择青岛、上海、长春等7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昆明、上海、成都、长春、重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现状基本相符,可为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生态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南京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被引量:44
18
作者 王平 马立平 李开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以南京市城市环境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重点,确定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层次化处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阐述了该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 以南京市城市环境为例,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重点,确定与城市生态环境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的层次化处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阐述了该指标体系的作用和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划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统计结果显示,评价结果与南京市生态环境的实际状况基本相符,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呈逐步改善的趋势,环境污染状况明显改善,但是自然环境在逐渐恶化,主要是自然灾害的影响。本研究对开展我国城市环境生态化水平的评价以及生态城市的创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指标体系 评价 南京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沈阳市为例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月辉 胡志斌 +1 位作者 肖笃宁 仲夏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3-55,共3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利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分6个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模块、评价标准体系模块、评价权重体系模块、现状值模块、结果值模块和数据综合信息模块。具有数据编辑、打... 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利用MicrosoftVisualBasic6.0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信息系统。系统分6个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模块、评价标准体系模块、评价权重体系模块、现状值模块、结果值模块和数据综合信息模块。具有数据编辑、打分评价、数据报表和专家支持4种主要功能。应用该系统对沈阳"九五"末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沈阳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评价系统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与发展指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夏晖 王晶晶 +1 位作者 金陶陶 许开鹏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3-36,共4页
本文紧密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形势需要,从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类型确定、管制分区特征识别与内涵界定、管制分区综合评价、分区方案确定等环节,选取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作为典型案例区,系统构建了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管制... 本文紧密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的形势需要,从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类型确定、管制分区特征识别与内涵界定、管制分区综合评价、分区方案确定等环节,选取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作为典型案例区,系统构建了城市群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方法,制定了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圈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方案,提出了不同分区的发展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 空间管制 分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