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生态用地分类及其规划的一般原则 被引量:113
1
作者 邓小文 孙贻超 韩士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03-2006,共4页
城市生态用地的规划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难点之一,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城市生态用地定义,指出城市生态用地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依据这个特点,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服务型生态用地和功能型生态用... 城市生态用地的规划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难点之一,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给出了城市生态用地定义,指出城市生态用地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依据这个特点,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服务型生态用地和功能型生态用地两大类型,并结合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对各种类型的生态用地规划进行了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功能型生态用地 服务型生态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分类、功能及其保护利用研究——以山东聊城市为例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振健 李如雪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6-308,共3页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分,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介绍城市生态用地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两大类、四个亚类,并阐述了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最后以山东聊城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生...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分,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介绍城市生态用地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两大类、四个亚类,并阐述了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最后以山东聊城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生态用地的保护利用作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湿地 服务功能 聊城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石忆邵 周蕾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1期5-9,共5页
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具有密切动态关系,但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各因子之间的具体作用和相关性关系很少被研究。本文通过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生态用地规模和结构与城市竞争力各组成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部分大... 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具有密切动态关系,但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各因子之间的具体作用和相关性关系很少被研究。本文通过相关性实证分析,探讨生态用地规模和结构与城市竞争力各组成因子间的动态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部分大城市生态用地的规模与城市竞争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城市竞争力组成因子中的经济规模、经济效益、经济结构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正相关性;部分国际大城市的生态用地规模与城市竞争力、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从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体制三方面解释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园林绿地空间分布、因地制宜开发城郊生态空间、将生态文明作为城市新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来培育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城市竞争力 组成因子 实证分析
下载PDF
聊城市城市生态用地开发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振健 李如雪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6年第4期356-357,共2页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分,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介绍城市生态用地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2大类、4个亚类,并简单介绍了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最后以山东聊城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组分,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介绍城市生态用地的基础上,将城市生态用地划分为2大类、4个亚类,并简单介绍了城市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最后以山东聊城市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生态用地的开发与利用作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湿地 服务功能 聊城
下载PDF
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宫雪 张晟源 李明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4-30,共7页
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本研究以延吉市为例,对延吉市1990、2005和2013年3个时段城市生态用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用地结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 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本研究以延吉市为例,对延吉市1990、2005和2013年3个时段城市生态用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用地结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并对结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希望能为延吉市未来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景观格局 空间结构评价 延吉市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石忆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1,共7页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但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却往往被忽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分别探讨了部分中国内地城市及若干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变化特征。结... 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日趋密切,但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却往往被忽视。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分别探讨了部分中国内地城市及若干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的中国内地城市的生态用地面积与比重总体上趋于减少;此时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速度相对较快,表明农用地的减少与城市园林绿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2)处于后工业化和高度城市化时期的国际大都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结构均达到较高水平,并大体趋于稳定;此时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速度亦非常缓慢,表明城市生态用地的规模和结构变化与城市竞争力的变化存在直接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城市竞争力 演变趋势
下载PDF
低碳目标下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特征识别与优化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禹 安淇 +1 位作者 董慰 谭卓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被视为降低城市CO_(2)浓度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和其对CO_(2)浓度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了低碳目标下耦合优先尺度与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的城市生态用地规划优化综合研究框... 低碳发展背景下,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优化被视为降低城市CO_(2)浓度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和其对CO_(2)浓度的影响关系,尝试构建了低碳目标下耦合优先尺度与空间格局特征识别的城市生态用地规划优化综合研究框架,并以哈尔滨市为例,提取与计算了2000—2020年城市生态用地与CO_(2)浓度的多年空间分布数据。基于多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与CO_(2)浓度相关性变化,识别研究二者影响关系的优先尺度为10km。在优先尺度下,通过划分城市生态用地空间格局类型单元、筛选特征指数,明确高碳汇单元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格局特征与阈值范围,并以此提出了城市生态用地合理发展与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低碳规划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用地 优先尺度 空间格局特征 二氧化碳浓度 格局优化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变化及其利用与开发——以山城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曾黎 类延忠 +1 位作者 邓昕 周宝同 《绿色科技》 2013年第9期7-10,共4页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重庆主城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对重庆2001、2004、2007和2010年4个时期的Landsat~5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城市生态用地变化较大,农用地和林地在逐年...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重庆主城区生态用地的变化发展进行了探究,主要通过对重庆2001、2004、2007和2010年4个时期的Landsat~5遥感影像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城市生态用地变化较大,农用地和林地在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城镇工矿用地逐年膨胀;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有阶段性,且在研究时段内一直呈现负增长,在2001~2007年,生态用地减少幅度有所变小,而在2007年以后,随着城镇工矿建设速度加快,生态用地面积进一步减小;城市生态用地空间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受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结构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规划模型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海鹰 秦奋 +2 位作者 张新长 张传才 李培君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6-436,共11页
城市生态用地规划是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传统空间规划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规划模型。研究对蚁群优化算法的空间禁忌策略、选择策略进行改进,考虑了城市生态用地的生态效益和空间集约... 城市生态用地规划是城市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针对传统空间规划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规划模型。研究对蚁群优化算法的空间禁忌策略、选择策略进行改进,考虑了城市生态用地的生态效益和空间集约性,在规划目标函数中引入生态适宜性、空间紧凑度和最邻近距离指数,并设计最邻近距离指数的栅格计算方法。以广州市为例,分别模拟城市生态用地占广州市面积15%,30%和50%情景下的生态用地规划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城市生态用地空间规划模型能够合理的对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布局进行配置,明显提高了城市生态用地生态效益和空间集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优化算法 城市生态用地 空间规划模型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管控:问题及规划管理建议——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金杰 黄伟坚 《城市观察》 2018年第3期131-138,共8页
针对城市生态用地遭到快速侵蚀的问题,以在全国率先划定城市生态用地保护边界的深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的管理困境及其原因。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管理面临规... 针对城市生态用地遭到快速侵蚀的问题,以在全国率先划定城市生态用地保护边界的深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土地利用情况和规划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的管理困境及其原因。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管理面临规模减小和质量退化的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建设空间需求强劲和空间精细化管控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实施精细化的规划管控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规划管理 深圳
下载PDF
基于GF-2的喀斯特城市生态用地监测研究——以七星关城区为例
11
作者 解金滔 任金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6期79-83,共5页
掌握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变化对保护生态用地、建设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取毕节七星关城区为研究区,以2016年、2021年的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以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生态用地遥感监测及变化分析。研究... 掌握城市生态用地结构变化对保护生态用地、建设新型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取毕节七星关城区为研究区,以2016年、2021年的GF-2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以及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生态用地遥感监测及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对高分影像分类,其中,监督分类中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为80.47%,非监督分类中ISODATA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为65.56%,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总体精度可达到91.82%;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结合了光谱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以及对象之间的拓扑信息,当分割尺度为20时可以将影像对象很好地分割,解译结果更精准,分类效果更好;2016—2021年间,七星关区生态用地范围持续减小,共减少面积19.32 km^(2)。其中生态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为17.78 km^(2),占比92.03%;生态用地转化为道路的面积为1.54 km^(2),占比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二号 城市生态用地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监督分类 非监督分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差别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杨静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7年第6期17-19,共3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城市生态用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用地建设,既可以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总体服务价值,又可以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城市空间。然而,受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城市生态用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用地建设,既可以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总体服务价值,又可以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美丽城市空间。然而,受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影响,城市生态用地面临着诸如内涵不明、现状用地易被蚕食、规划用地难落实的困境,研究在明确城市生态用地划定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已建生态用地按非建设用地管理、规划生态用地"只征不转"的差别化管理思路,以期可以加快城市生态用地的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差别化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如何实现精细化管控——以深圳市为例
13
作者 邓金杰 黄伟坚 《中国土地》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用地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措施基本停留在划定保护空间范围这个层面。对于保护空间范围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精细化管控,尤其在规划编制方面,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则较为薄弱。对此,笔者通过对深圳的...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用地保护问题,但所采取的措施基本停留在划定保护空间范围这个层面。对于保护空间范围内城市生态用地的精细化管控,尤其在规划编制方面,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则较为薄弱。对此,笔者通过对深圳的情况分析认为,可从实施精细化规划管控的角度出发,开展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精细化 深圳市 管控 保护问题 用地规划 空间范围 编制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冷效应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14
作者 刘前媛 周苑媛 李云鹏 《四川建筑》 2022年第6期10-14,共5页
研究城市生态用地冷效应为改善城市热环境问题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定量分析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降温幅度及强度,界定其产生有效冷效应的临界面积与形状特征。研究发现,城市生态用地对外降温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存在作... 研究城市生态用地冷效应为改善城市热环境问题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定量分析深圳市城市生态用地降温幅度及强度,界定其产生有效冷效应的临界面积与形状特征。研究发现,城市生态用地对外降温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存在作用阈值;城市生态用地冷效应的降温强度及幅度分别为:城市水体(2.5℃,500 m)>绿地(1.2℃,200 m);城市生态用地的斑块面积、形状指数与斑块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基于分段线性回归显示,绿地形状指数阈值为4.19,水体为1.77;绿地面积阈值为162.88 hm^(2)、水体面积阈值为24.48 hm^(2)。城市生态用地冷效应显著,阈值的识别能为缓解热环境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规划提供科学、定量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冷效应 景观指数 阈值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6
15
作者 彭建 汪安 +2 位作者 刘焱序 马晶 吴健生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346,共14页
作为城市地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基本载体,生态用地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内在关联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演替耦合关联在一起,已成为统筹解决城市建设扩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综合途径;城市生态用地的需求测算直接决定供... 作为城市地域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基本载体,生态用地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内在关联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演替耦合关联在一起,已成为统筹解决城市建设扩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综合途径;城市生态用地的需求测算直接决定供需均衡分析结果,是城乡统筹生态用地规划与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在系统梳理生态用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生态需求与生态用地需求的概念异同;提出基于空间与功能的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概念框架,并据此将已有测算方法归并为经验判定法、生态系统服务法、空间格局法3大类,从综合性、代表性、阈值与规模、位置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法定定额法、历史趋势预判法、生态足迹法、碳氧平衡法、生态安全格局法等具体方法的基本特征及其优缺点;最后将下一步研究的重点趋向概括为基于土地生态功能的城市生态用地分类、基于土地生态格局的城市生态用地效益综合测算、基于多目标情景的城市生态用地功能综合权衡、基于生态用地供需平衡分析的城市生态腹地识别4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需求测算 经验判定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安全格局 城市生态腹地 进展与展望
原文传递
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的定量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50
16
作者 李晓丽 曾光明 +2 位作者 石林 梁婕 蔡青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5-421,共7页
构建了适用于突变级数法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对长沙市2007年生态用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基于现状评价结果,探讨了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分布格局的不合理之处,在GIS的支持下,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生态用地的生态廊道,... 构建了适用于突变级数法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对长沙市2007年生态用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基于现状评价结果,探讨了长沙市城市生态用地分布格局的不合理之处,在GIS的支持下,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构建了生态用地的生态廊道,并结合冲突分析,提出了城市生态用地的优化方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生态用地评价系统.结果表明:长沙市2007年城市生态用地现状评价值为0.9416,生态效能一般,其中,数量指标相对较高,而协调指标相对较低;优化后的突变值为0.9618,生态效能处于较高水平.通过Fragstats软件对优化后的生态用地多样性(SHDI)和聚集度(CONTAG)指数等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优化后的数值均有所提高,提高了生态用地的生态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突变级数法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Fragstats软件
原文传递
武汉市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17
作者 姜子璇 柯新利 +1 位作者 陈媛媛 颜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科学认识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对城市内部生态用地优化布局、提升城市居民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三环线内为研究区,借助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内部主要用地类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 科学认识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时空演变特征,对城市内部生态用地优化布局、提升城市居民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以武汉市三环线内为研究区,借助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城市内部主要用地类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从数量、空间及景观格局三方面分析城市内部生态用地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虽然2000-2020年间研究区生态用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增加;(2)生态用地减少区域位于三环线附近的新建成区内,生态用地增加区位于内部改造的已建成区内;(3)生态用地破碎度总体呈升高趋势,且空间差异显著,破碎度升高区域主要位于新建成区,城市内部已建成区近10年破碎度有所缓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府政策是影响生态用地形态变化的三个主要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内部生态用地的优化与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部生态用地 时空演变 景观格局 武汉市
下载PDF
高分一号影像数据城市生态用地监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孟晋杰 王建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3-37,共5页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用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状况下,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城市生态用地覆盖信息的问题,该文以北京部分城区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城市生态用地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分析城市...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用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状况下,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城市生态用地覆盖信息的问题,该文以北京部分城区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提出一种面向对象的城市生态用地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用地5种地物类型的光谱信息和几何信息,建立相应的规则集以提取小尺寸遥感影像中生态用地信息;针对建筑物和裸土难以区分的问题,引入纹理信息来提高提取精度,并将含有纹理信息的规则集应用于北京市遥感影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精度可以满足大面积的城市生态用地信息提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 城市生态用地 多尺度分割 面向对象
原文传递
沈阳城市用地生态布局调整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密 石铁矛 +1 位作者 胡月萍 周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沈阳城市用地生态布局调整方案借助于G I S技术,在全面分析沈阳城市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模型,人工判读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图,从而选择最优势区,此后提出... 城市生态用地是城市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沈阳城市用地生态布局调整方案借助于G I S技术,在全面分析沈阳城市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模型,人工判读获取土地利用类型图,从而选择最优势区,此后提出"固点—连线—组网"的构建方案,通过巩固生态用地斑块、构建生态走廊、组建生态网络等办法,调整城市用地,提高沈阳各个区域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GIS技术 最优势区 沈阳
下载PDF
城市生态用地时空动态及其相关驱动力——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隆杨 刘胜华 李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59-1069,共11页
城市生态用地是维持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屏障,研究其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力,将为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该文以武汉城区为实证区,采用1990、2002、2014年等3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变化矩... 城市生态用地是维持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屏障,研究其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驱动力,将为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该文以武汉城区为实证区,采用1990、2002、2014年等3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变化矩阵量化数量变化,景观格局指数量化空间格局变化,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和InVEST模型量化质量变化,利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和梯度分析法量化相关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生态用地总面积持续下降,累计减少239.55 km^2,其中水域为主要转出地类;生境质量下降24%;生态用地斑块破碎度提高,"孤岛化"现象逐渐显现;坡度、建设用地的最小距离、建设用地增长、GDP增长和道路密度是驱动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城市向三环线外扩张,三环线以外的生态用地面临较高的生态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用地 驱动力 二元逻辑回归 武汉土地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