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城市群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功能分工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爱君 朱瑜珂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经历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区域整合发展起始阶段、以战略叠加为重点的区域带状发展阶段和以“大保护、大治理”为内涵的区域... 区域协调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流域区域协调发展经历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区域整合发展起始阶段、以战略叠加为重点的区域带状发展阶段和以“大保护、大治理”为内涵的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阶段。城市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功能分工深化对于促进形成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将起到重要作用。基于此,通过对2003—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功能分工指数的特征事实分析,城市群功能分工能够从提升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区域空间格局重塑和探索区域府际合作治理新模式三个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要继续以功能分工深化促进黄河流域城市群在错位分工中良性发展,以网络一体化为指引构建黄河流域区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以制度化、多层次的合作契约机制推进黄河流域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城市 城市功能分工 区域协调
下载PDF
从“反磁力中心”到“区域节点城市”——论新时代大城市新城建设的功能迭代与规划策略
2
作者 徐素 赵民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8,66,共7页
新时代的新城建设,在应对大城市(含超大、特大城市,下同)发展挑战中的作用与规划策略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田园城市、区域多中心主义、全球城市网络和“流空间”等理论概念,以“基础性”和“战略性”为视角,对国内外新城建设历程作回... 新时代的新城建设,在应对大城市(含超大、特大城市,下同)发展挑战中的作用与规划策略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田园城市、区域多中心主义、全球城市网络和“流空间”等理论概念,以“基础性”和“战略性”为视角,对国内外新城建设历程作回溯,并对发展趋势作阐释:一方面,新城作为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反磁力”中心的作用仍在延续;另一方面,新城的功能亦不断迭代,以至蜕变为“区域节点城市”。鉴于此,本文最后探讨新时代的新城认知更新和规划策略。由于大城市往往具有全球城市的链接特性,而先进生产服务业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和分散两种趋势,可在不同等级中心布局;某些重点新城作为市域的副中心,则可成为全球/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网络中的节点城市。因而,在新时代的规划中,要主动谋划和引导新城功能迭代,发挥新城作为大城市的功能疏解与区域节点城市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新城规划建设 反磁力中心 区域节点城市 规划策略
下载PDF
基于空间特点的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重划分研究
3
作者 张芸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38-40,54,共4页
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变得陈旧和不安全,重划分研究有助于改善小区的绿化、照明、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感。为此,该研究分析了老旧居民小区空间特点,基于此,以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交通便利性、绿... 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可能因年久失修而变得陈旧和不安全,重划分研究有助于改善小区的绿化、照明、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安全感。为此,该研究分析了老旧居民小区空间特点,基于此,以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交通便利性、绿化覆盖率为目标函数,结合目标权重,构建老旧居民小区同功能区域重划分模型。引入免疫机制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实例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方法应用后同功能区域利用率明显升高。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的空间资源,通过合理布局和功能整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特点 老旧居民小区 功能区域 改进免疫粒子群算法 重划分
下载PDF
超大城市外围乡村地域功能的演化路径及定位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帆 赵之枫 胡智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6-285,共10页
掌握功能演化规律,合理确定功能定位,有助于乡村多元价值的挖掘和实现,是乡村地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该研究以超大城市北京的外围乡村地域作为典型案例,基于乡村地域功能的内涵和分类,构建了适用于长时间序列乡村地域功能强度测度的评... 掌握功能演化规律,合理确定功能定位,有助于乡村多元价值的挖掘和实现,是乡村地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该研究以超大城市北京的外围乡村地域作为典型案例,基于乡村地域功能的内涵和分类,构建了适用于长时间序列乡村地域功能强度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和识别了2000—2020年北京不同乡村地域的功能强度及功能结构,分析和总结了研究期间北京乡村地域的功能结构演化过程及形成路径。结果表明:1)超大城市乡村地域不同功能的强度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功能结构整体呈现从单一优势功能主导向多种优势功能主导的演化趋势;2)功能结构能够反映不同类型乡村地域发展的差异,基于功能结构的演化特征,可以将超大城市外围乡村地域的功能结构演化过程归纳为“功能强化升级式路径”、“功能调整转换式路径”“功能综合完善式路径”3类发展路径;3)强化生活服务功能是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下推动超大城市外围乡村地域功能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举措;4)通过分析优势功能及功能结构的演化过程,可以明确不同乡村地域的发展特征并指导其功能定位的制定,有利于分类推动超大城市外围乡村地域的多元化发展。研究结果丰富了乡村多功能理论的典型地域案例,可为超大城市外围乡村地域的功能定位设定及发展路径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 功能评价 功能结构 演化路径 超大城市
下载PDF
城市景观功能的区域协调规划——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33
5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2 位作者 景娟 宋治清 韩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14-1719,共6页
城市景观功能的完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与区域景观功能的相互协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的整体持续发展。在分析城市景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景观功能区域协调规划的基本思路,以城市景观为... 城市景观功能的完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与区域景观功能的相互协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和区域的整体持续发展。在分析城市景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景观功能区域协调规划的基本思路,以城市景观为规划对象,以人类社会的功能需求为立足点,依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将城市景观的功能划分为生物生产功能、环境服务功能、文化支持功能和信息输运功能,对体现这些基本功能的景观类型进行区域协调规划。以深圳市为例,实证分析了其景观功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功能 区域协调规划 深圳市
下载PDF
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城市为实证 被引量:72
6
作者 徐维祥 张凌燕 +2 位作者 刘程军 杨蕾 黄明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59-1667,共9页
利用区位熵、耦合协调模型、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2004~2014年,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三大连绵... 利用区位熵、耦合协调模型、趋势面分析、引力模型等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与区域创新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算,并对其空间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2004~2014年,各个城市单元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渐形成三大连绵较高协调集聚区,长江经济带总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趋势;空间联系的最大引力线联结格局比较稳定,长三角城市群是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基地和优势集聚区;长江下游地区空间联系的网络密度与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远高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并且逐渐形成由以长三角为核心城市圈,牵引长江中上游城市多极化发展的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区域创新 耦合协调 空间联系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4
7
作者 冯长春 谢旦杏 +1 位作者 马学广 蔡莉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8-655,共8页
城市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功能多中心是城市区域最为重要和本质的特征以及最为关键的演化阶段。以流动空间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的研究可以从城际功能联系展开,通过定量测度... 城市区域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功能多中心是城市区域最为重要和本质的特征以及最为关键的演化阶段。以流动空间和城市网络理论为基础,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的研究可以从城际功能联系展开,通过定量测度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具有实践与理论意义的成果。以珠三角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以城际轨道流为功能联系的数据基础,对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基于城际轨道交通流功能联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高的功能多中心性,在世界上典型的城市区域中处于中上水平;对于东西两翼多中心度的测度与分析发现,东西两翼城市间缺乏有效的城际轨道交通功能联系,对于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度进入离心发展阶段。随着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推进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的功能多中心将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多中心 城市区域 城际轨道交通流 珠三角
下载PDF
粮食功能区视角下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辉 张竹 习凯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 基于2016—2020年省级农业发展数据,综合运用改进后的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测算了全国及粮食功能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从一级指标入手,分析了引起区域差异产生和波动的原因。结果表明:(1)三大粮食功能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按水平由大到小依次为“主销区、主产区、平衡区”。(2)三大粮食功能区存在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内差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动。(3)主销区内部差异波动与产业升级指标相关,主产区内部差异波动主要受产出高效和产业升级指标影响,平衡区内部差异波动源于产业升级指标中的追赶效应。(4)区域间差异主要源自产业升级指标,成果共享指标也起到部分影响作用,三大区域各具发展短板。因此,为提升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均衡性,应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以水平最低的平衡区为发力点,以产业升级指标为抓手,以各区域发展短板为突破,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功能 农业高质量 区域差异 改进后的熵值法 Dagum基尼系数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伟 王浩 +1 位作者 张永伟 赵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呈现波动上升、中稳外变和混合主导的演变特征,商服功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商服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正向影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负向影响。规划期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期地区经济水平成为关键因素,运营期商业服务业则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力量。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探究,有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站点功能演变 影响因素 西安市
下载PDF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研究——以江苏徐州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霄 孟召宜 +1 位作者 李群 黄泽虎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调控作用,对于实现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功能犹显重要。在分析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具有的集散、交通枢纽... 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调控作用,对于实现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其功能犹显重要。在分析其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所具有的集散、交通枢纽、创新、创意等功能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产业水平、整合区位优势、提升城市创意等对策,旨在对我国同样面临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提升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 功能提升 江苏徐州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物流与城市群物流功能建设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赵莉琴 刘敬严 訾红兵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19,共7页
2014年初中央重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重点是对京津冀城市集群进行功能划分,落实各地在发展中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京津冀城市集群功能划分离不开区域物流的保障。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及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其交通运输布局具... 2014年初中央重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概念,重点是对京津冀城市集群进行功能划分,落实各地在发展中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京津冀城市集群功能划分离不开区域物流的保障。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及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其交通运输布局具有很强的优势,物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两市一省13个城市之间物流发展非常不平衡,依据2012年交通邮电统计数据对各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划分,从强到弱分为5级城市群。根据13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区位商进行城市集群功能划分,指出北京应提升第三产业物流水平,并带动保定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天津、秦皇岛、唐山、沧州完善以海港为中心的立体物流体系,张家口、承德、廊坊应进行补偿性农业物流链建设,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必须根据自身发展优势进行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城市集群 区域物流 物流功能
下载PDF
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周立君 张伟 +5 位作者 张璐 刘蕊 任小栋 尚学栋 曹路 邢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4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区域神经阻滞... 目的:研究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4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64例)和对照组(全身麻醉,40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时、手术30 min、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水平],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VAS评分、镇静Ramsay评分,并于术前1 d、术后1 d和3 d评价患者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L-6、COR水平波动更小(P<0.001)。观察组苏醒时间[(7.11±1.55)min vs(12.28±1.83)min]、拔管时间[(11.09±1.26)d vs(17.43±2.02)d]均短于对照组,且拔管后VAS评分[(1.92±0.70)分vs(3.95±0.71)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拔管后镇静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PSQI评分较对照组有更大改善(P<0.001)。结论: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减少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不损伤术后认知功能,保障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神经阻滞 胫腓骨骨折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从区域城市功能对接看新城发展--以北京新城建设实践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欣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29,共5页
通过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的区域城市的转型,是中国特大城市实现空间拓展的战略选择。北京新城发展在人口聚集和素质、产业选择与功能对接、土地开发与利用、区域统筹协调、公共服务发展等诸多... 通过新城建设促进城市空间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的区域城市的转型,是中国特大城市实现空间拓展的战略选择。北京新城发展在人口聚集和素质、产业选择与功能对接、土地开发与利用、区域统筹协调、公共服务发展等诸多方面面临挑战。新城建设应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的角度,研究促进中心城与新城、与外部区域的功能对接,实现区域功能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功能 新城发展 城市规划 北京
下载PDF
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二级城市的产业功能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前波 马海涛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全球城市区域是21世纪前后的一种重要经济地理现象,并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长江三角洲作为全球城市区域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以国际城市上海为核心的外围二级城市,提出全球城市区域二级城市的概念特征,认为苏州、杭州、... 全球城市区域是21世纪前后的一种重要经济地理现象,并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将长江三角洲作为全球城市区域研究对象,重点关注以国际城市上海为核心的外围二级城市,提出全球城市区域二级城市的概念特征,认为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可以界定为二级城市。参考国内外典型国际城市及二级城市的发展经验案例,对长三角全球城市区域二级城市的产业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相对发达成熟的制造业和趋于优化提升的服务业是其重要特征。以杭州为例,基于城市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施,探索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路径,进而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策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域 二级城市 产业功能:长江三角洲 杭州
下载PDF
我国区域典型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定量分析及对策思考
15
作者 汪来喜 赵梦娟 李世杰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4,共11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开放、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和城市宜居四个层面构建准则层,选取18个指标评价14个区域典型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结果表明:(1)区域典型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总体评分及经济开放指标评价呈现东部最优、西部次优,而中部最靠后;...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开放、科技创新、国际影响和城市宜居四个层面构建准则层,选取18个指标评价14个区域典型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结果表明:(1)区域典型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总体评分及经济开放指标评价呈现东部最优、西部次优,而中部最靠后;(2)科技创新上,东部科技创新实力强劲,中部城市的武汉处于第二位次城市组别,西部城市成都处于第一层次城市群里;(3)国际影响上,第一层次东部占据前三城市,中部4个城市均居于第三层次,西部城市成都处于第一层次里第四位次;(4)城市宜居上,东中西部典型城市分值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国际化 区域典型城市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城市化区域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勇 黄门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11-116,共6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普遍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危机。就其农业而言,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发展空间萎缩,而且农业环境污染严重,负面功能逐渐突出。为推动经济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可持续发展,非常需要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达地区普遍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危机。就其农业而言,不仅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发展空间萎缩,而且农业环境污染严重,负面功能逐渐突出。为推动经济发达的城市化地区可持续发展,非常需要保持农业的适度发展,因为农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保持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是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采取科学的、生态的农业环境、资源和技术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区域农业 生态功能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河谷型城市功能区发展定位研究——以延安市东关延河南岸区域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军伟 张贵凯 尹怀庭 《规划师》 2007年第10期64-66,共3页
准确、清晰的城市功能区定位,对合理引导该区及所在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河谷型城市功能区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内涵,适宜发展为城市的"绿心"、城市中心区的景... 准确、清晰的城市功能区定位,对合理引导该区及所在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及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河谷型城市功能区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内涵,适宜发展为城市的"绿心"、城市中心区的景观"客厅",为城市中心区市民提供大规模的休憩用地,发挥疏解中心区交通、居住功能的作用,可建设成河谷型城市的生态景观功能性复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功能区定位 延安市东关延河南岸区域
下载PDF
基于区域龙头城市构建的青岛城市功能转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建军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8-772,782,共6页
城市功能转型研究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功能转型的过程及特点;而后分析了青岛城市功能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最后,基于... 城市功能转型研究对于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功能转型的过程及特点;而后分析了青岛城市功能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最后,基于区域龙头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构建,提出了青岛城市功能的转型及对策:进一步强化港口、旅游等特色城市功能;工业制造向重化工业和加工制造方向转型;强化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调整行政区划,为城市功能转型提供承载空间;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青岛向区域经济管理中枢方向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转型 区域龙头城市 科技创新功能 现代服务产业
下载PDF
利用行人轨迹挖掘城市区域功能属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雪涛 蒲英霞 +1 位作者 刘大伟 冯媛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82-88,共7页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遥感技术手段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识别和动态监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城市实际功能的复杂,往往很难从遥感影像中获得城市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或文化等功能属性。互联网技术的发... 城市土地利用功能区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遥感技术手段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识别和动态监测中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由于城市实际功能的复杂,往往很难从遥感影像中获得城市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或文化等功能属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定位设备的普及,极大地便利了行人移动轨迹数据的获取。本文从行人移动规律和模式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高度相关的角度出发,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从大量行人轨迹数据中挖掘隐含的城市功能属性与强度。该方法首先利用矢量栅格化和数学形态学方法,将城市不同等级的路网分割为互不相同的空间单元;其次,根据行人轨迹数据的时空分布特点,定义9个变量并构建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对上述空间单元进行非监督分类,得到7种城市用地类型;随后,结合选定的60个样本区以及人为标识的6种功能区(教育用地、绿地休闲区、一般商业区、政府设施、中心商业区、住宅区),依据样本功能区GPS轨迹时间分布特征,最终对7种城市用地类型进行功能配对;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方法进行功能区强度的可视化。该框架结合机器学习的优势,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移动轨迹 机器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空间数据挖掘
下载PDF
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的功能定位与规范进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敏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入法”后,需要明晰其权力空间与运行规则,提升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地方立法,是功能主义进... 《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为长江、黄河流域的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入法”后,需要明晰其权力空间与运行规则,提升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地方立法,是功能主义进路下解决跨行政区域流域保护难题的一种选择,是流域整体性保护的立法回应。就其功能而言,具有落实国家立法确立的流域保护整体目标的实施性功能,以地方合作为中心,解决那些通过单独地方立法难以解决的跨行政区域地方性流域保护问题的协调性、自主性、创新性功能。在此基础上,应当通过明晰其立法层级,建立地方立法规划协同机制,改、废、释的协同机制,交叉备案与后评估机制,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流域保护区域协同立法的运行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保护 区域协同立法 功能主义 《长江保护法》 《黄河保护法》 《立法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