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与POI数据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植秋滢 陈洁莹 +1 位作者 付迎春 郭碧云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4-456,共13页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对夜光强度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潜在中心范围,结合POI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识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多中心分布,并从多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具...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对夜光强度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潜在中心范围,结合POI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识别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多中心分布,并从多角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广佛、深莞、香港、澳珠、中山5个主中心和花都、增城、从化、惠城、端州、新会、石岐等14个副中心,5个主中心的功能结构均以混合功能区为主,14个副中心围绕主中心外围分布;2)基于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计算的5个城市群主中心与9个城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关联强度呈现“东强西弱”的特征,并形成“内强外弱”的圈层结构;3)基于城市群主中心分布及其空间关联强度特征,以及主中心服务的三个组团范围(广佛肇组团、港-深莞惠组团和澳-珠中江组团),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的规划要求,建议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构建“五心一带三组团四轴”的区域空间结构,实现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组团合作,促进湾区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珞珈一号 POI 粤港澳大湾区 城市群多中心 空间关联 夜间灯光数据
下载PDF
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多中心研究
2
作者 李刚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3年第2期180-196,共17页
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应。具体而言,当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处于单中心模式时,人口与功能分工的集聚效应显著;当集聚效应发挥到一定程度后,拥挤效应显现,此时,城市群... 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会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效应。具体而言,当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处于单中心模式时,人口与功能分工的集聚效应显著;当集聚效应发挥到一定程度后,拥挤效应显现,此时,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的回馈效应不再显著。当城市群空间结构由单中心模式向多中心模式转变时,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的回馈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利用2015年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横截面数据,文章建立了空间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认为:京津冀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的回馈效应不显著,为单中心结构,发育水平较低;长三角城市群人口集聚与功能分工的回馈效应和溢出效应显著,为多中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多中心 空间效应 空间联立方程模型 人口集聚 功能分工
下载PDF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多中心结构的增长效应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磊 李成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31-2240,共10页
多中心城市群是要素在经过多重集聚扩散后形成的空间均衡,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目标。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时间较短,地区差异较大,因此需结合具体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研究其空间优化问题。基于2005~2014年中部六大城市群的市域数据,从人... 多中心城市群是要素在经过多重集聚扩散后形成的空间均衡,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政策目标。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时间较短,地区差异较大,因此需结合具体城市群的发展阶段研究其空间优化问题。基于2005~2014年中部六大城市群的市域数据,从人口规模分布和产业空间布局两个维度出发,定量分析其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之后,城市群人口空间结构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即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2)产业布局的空间集中对城市群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对中部地区如何合理有效引导要素等资源流动来拓展发展新空间、优化发展新格局和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和城镇化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人口规模分布 产业空间布局 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从“温州模式”到多中心城市群发展模式——以浙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智清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10期31-34,43,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浙中地区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已逐步发展成以多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浙中城市群。通过分析浙中城市群的特征、问题、背景和机制,明晰在强县扩权体制背景下、在"温州模式"的经济模式下,县域强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浙中地区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已逐步发展成以多中心为主要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浙中城市群。通过分析浙中城市群的特征、问题、背景和机制,明晰在强县扩权体制背景下、在"温州模式"的经济模式下,县域强中心、区域多中心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的优越性。指出应将"小的是美好的"作为未来浙中城市群空间引导的核心理念,在浙江人多地少的宏观条件下引导城市空间的有机集聚,通过"TOD模式与串珠状发展空间、绿核与优质生活圈"等战略措施实现"城乡融合、整体融合"的空间引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城乡融合 小的是美好的 绿核与优质生活圈 TOD模式 串珠状发展空间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瓶颈与“子城市团”构建对策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孟祥林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3-130,共8页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核心城市。三个中心城市虽然空间上邻近,但在构建城市群过程中的整合程度不高。长株潭城市群需要按照"多核+多子"的城市体系采取"分步走"方式发展,长株潭是城市群的核心圈层,...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核心城市。三个中心城市虽然空间上邻近,但在构建城市群过程中的整合程度不高。长株潭城市群需要按照"多核+多子"的城市体系采取"分步走"方式发展,长株潭是城市群的核心圈层,益阳、萍乡、娄底是城市群的中间层,岳阳、常德、邵阳、衡阳是城市群的外围层。城市群需要打破行政区划将赣西的萍乡纳入城市群的第二层,将宜春、新余和吉安纳入城市群的第三层,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长沙子团、湘潭子团和株洲子团,形成高效互动的多中心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 城市 多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下载PDF
芝加哥多中心模式对中国城市转型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小成 冯刚 侯祥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5-99,共5页
芝加哥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转型,表现出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高端的知识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的演进历程,其特征表现为实施多中心城市群发展,促进城市郊区化拓展,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化... 芝加哥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转型,表现出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高端的知识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的演进历程,其特征表现为实施多中心城市群发展,促进城市郊区化拓展,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化转型.芝加哥多中心模式给中国城市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应该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推动城市服务化转型升级,建立均衡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与生态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 多中心城市 城市转型 低碳发展
下载PDF
基于空间综合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结构评价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悦 韩瑞 +1 位作者 庞添 冯婷 《地理信息世界》 2022年第1期17-22,共6页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可作为我国多中心城市群空间优化的典型样本之一。本文运用多维度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展开现状测度与评价,尊重城市群阶段特征,选取针对性指标对比反映空间内在特征。在采用核密度法分析201... 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可作为我国多中心城市群空间优化的典型样本之一。本文运用多维度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展开现状测度与评价,尊重城市群阶段特征,选取针对性指标对比反映空间内在特征。在采用核密度法分析2013年和2017年湖南省152个区县第二产业与就业指标的空间变化后,得出长株潭城市群已初步形成空间—廊道的空间特征,但核心圈层辐射力增长不明显。本研究通过数据实证解释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现实困境,提出多中心城市群2的应采取“圈层+廊道”的空间范式优化策略,并强调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的协作关系和产业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分析法 多中心城市 空间结构 长株潭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下港口群的响应要求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江华 陈清琪 《交通企业管理》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珠三角地区通过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港口在国际贸易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 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珠三角地区通过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港口在国际贸易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理单元,对以港口群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提出新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港口 立体交通运输系统 多中心城市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0
9
作者 唐常春 李亚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26-2641,共16页
多中心城市群具有交通网络发达、功能联系密切、空间多维复合等特征,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探索城市群LUCC数量结构与时空格局一体化耦合机理,研究用地变化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有助于... 多中心城市群具有交通网络发达、功能联系密切、空间多维复合等特征,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探索城市群LUCC数量结构与时空格局一体化耦合机理,研究用地变化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有助于深入揭示多中心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为同类城市群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典型案例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构建1995—2015年四个时期地学信息图谱,并耦合重心转移模型,在总体量化分析基础上,重点从城际与城乡视角深入解析城市群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和一体化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总体动态加速演变。四期建设用地扩张年动态度分别为1.06、4.10、2.21和7.39,转移强度动态增加,耕地和林地呈加速减少态势。②城际与城乡地类图谱转移呈现多维演变。图谱"15(耕地→建设用地)、25(林地→建设用地)、45(水域→建设用地)"重心由株洲城区(Ⅰ期)向长沙城区(Ⅱ期和Ⅲ期)再向湘潭城区(Ⅳ期)迁移,经历"相对均衡-长沙加速崛起-有机均衡"和"城市加速集聚-城乡相对均衡"演变过程。③近年来,城际转移强度差异缩小,转移结构分异增加,区域主体功能逐步凸显。同时,外围区县加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④城市群土地利用涨落势图谱与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高度耦合,同时耕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城市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地学信息图谱 一体化 长株潭城市
原文传递
中国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常成 阮嘉馨 朱宝清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6,共16页
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其理论对于如何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等问题还存在一定局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空间演化规律等方面的分析能为协调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参考。它强调多... 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化进程,虽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其理论对于如何破解城市化进程中的两极分化等问题还存在一定局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空间演化规律等方面的分析能为协调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参考。它强调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实践需要从把握空间演化的主要矛盾变化出发,在遵循生产力发展逻辑的前提下,注重“空间的生产”观念转变以及“时空修复”逻辑工具的运用。除此之外,在“空间正义”成为协调发展的优先价值情境下,还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内涵。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多中心城市群协调发展空间新格局得以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的生产 多中心城市 协调发展 政治经济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