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3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空间“再生产”——城市边缘区生态价值的耗散机制与捕获路径
1
作者 梁晨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4,共10页
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衰退与价值耗散。由此引发的区位比较优势削弱限制了边缘空间的资本积累和价值创造潜力,导致存量难更新和增量不经济的双向发展困境。本文在回溯城市边缘区生态资本化历程的基础上,构建生态价值耗散的... 快速城市化伴随着城市边缘区的生态衰退与价值耗散。由此引发的区位比较优势削弱限制了边缘空间的资本积累和价值创造潜力,导致存量难更新和增量不经济的双向发展困境。本文在回溯城市边缘区生态资本化历程的基础上,构建生态价值耗散的空间表征和认知局限解释框架,最终提出城市边缘区生态价值捕获的空间规划响应策略。研究得出:城市边缘区的生态价值耗散强化了空间要素替代,延缓了土地更新时机,并衍生了生态成本多尺度扩散;价值核算偏差、增长脱钩困局与生态管制悖论是制约城市边缘区生态价值认知的关键因素;在规划实践中,通过“时空统筹”的资源梳理、“城绿融合”的价值创造和“刚柔互补”的系统运营维护能促进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空间生产 生态价值 空间表征 规划响应
下载PDF
基于1990—202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巩义市城市边缘区空间研究
2
作者 黄懿 杨若楠 冯艳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以郑州市下辖且接壤的巩义市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和2020年两期TM/OLI影像和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使用1 km×1 km网格划分样区并提取各样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数值,借助数学模型分析确定城市边缘区范围,分析巩义市近30年来城市边缘... 以郑州市下辖且接壤的巩义市为研究对象,以1990年和2020年两期TM/OLI影像和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使用1 km×1 km网格划分样区并提取各样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数值,借助数学模型分析确定城市边缘区范围,分析巩义市近30年来城市边缘区用地变化特征及扩展机制。结果表明,自然条件是用地扩张的基础因素,政策与经济是边缘区外扩的核心驱动力,交通对扩张具有指向性作用;边缘区内的土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农业用地锐减,同时受距离和开发时序影响,用地类型交错复杂,破碎化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遥感影像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土地扩展机制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的城市边缘区生境服务评估与分区
3
作者 夏哲一 刘黎明 +3 位作者 袁承程 魏雪 黄家嗣 王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1513,共13页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交接的社会-生态脆弱区,科学评估其生境服务,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境服务评估中将社会和生态视角进行整合,有利于制订具有接受度和包容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和乡村交接的社会-生态脆弱区,科学评估其生境服务,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境服务评估中将社会和生态视角进行整合,有利于制订具有接受度和包容性的保护与管理策略。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基于社会-生态耦合视角构建“生境质量-生境感知”的生境服务评估框架,综合InVEST模型和SolVES模型开展评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生境质量和生境感知的耦合协调关系,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协调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生境服务分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境质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空间分布呈“西高东低”格局;生境感知空间分布则多临近水系呈“条带状”格局。(2)生境质量与生境感知的耦合协调程度为轻度失调,且失调单元较多。(3)社会经济因素为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多与景观格局因素共同作用。(4)基于生境质量和生境感知的匹配与耦合协调关系,可将研究区划分为4大类、12小类生境服务区,以进行针对性保护与管理。研究结果可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境综合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生境质量 感知 InVEST模型 SolVES模型 城市边缘区
下载PDF
趋同与共生:城市边缘区社区治理从模仿到自主的演进逻辑与发展因应
4
作者 李长健 姜瑜 《长白学刊》 2024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城市边缘区社区因寻求社区集体的发展权益、制度配置的优势地位、要素流动的空间正义而选择模仿城市或乡村的社区治理方式,逐渐与城市或乡村社区在治理方式上呈现“趋同”样态。社区治理方式趋同程度加深使城市边缘区社区治理陷入“选... 城市边缘区社区因寻求社区集体的发展权益、制度配置的优势地位、要素流动的空间正义而选择模仿城市或乡村的社区治理方式,逐渐与城市或乡村社区在治理方式上呈现“趋同”样态。社区治理方式趋同程度加深使城市边缘区社区治理陷入“选择定式”困境,而走出此困境的逻辑是适配自洽所趋同的社区治理方式,引导城市边缘区社区走向与城市、乡村社区治理方式“共生”样态。达成社区治理方式共生的前提是城市边缘区社区实现自主治理,而真正实现自主治理需要对妨碍自主治理实现的弱项展开多维剖析。以身份构建、资产管理、产业运营、职能框架为着力点,明确城市边缘区社区法律地位,规范城市边缘区社区资产管理结构,鼓励城市边缘区社区产业发展,明晰城市边缘区社区共治联系,从而为城市边缘区社区实现自主治理提供保障,为推动城市边缘区社区治理方式与城市、乡村社区治理方式共生创设前提条件,为深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模仿与趋同 自主与共生 治理 发展因应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多元治理机制与优化路径——以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为例
5
作者 李玏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2期47-56,共10页
构建和保护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政策性生态空间发展现实需要,多元协同治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市场、集体和社会组织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 构建和保护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控制性规划建设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政策性生态空间发展现实需要,多元协同治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市场、集体和社会组织在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理体系中分别发挥着核心性、主体性、协同性和制衡性作用,维持着空间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针对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理面临的生态、经济、社会各维度治理实效差异大,多元主体职能尚未完全发挥,各主体空间权利不平等的现实困境,应建立多维度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治理绩效评价体系,以科学分工为准则厘清多元治理主体职能定位,并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机制,以实现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绿色空间 空间治理 多元治理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综合公园安全性设计研究
6
作者 曹珂 李雪莲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城乡融合发展促使城市边缘区综合公园大量新建和快速发展。作为城市与乡村过渡区域中的重要绿色斑块,城市边缘区综合公园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这里,相邻的空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公... 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城乡融合发展促使城市边缘区综合公园大量新建和快速发展。作为城市与乡村过渡区域中的重要绿色斑块,城市边缘区综合公园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这里,相邻的空间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融合,公园定位较为模糊,人口组成结构复杂,社会监控力度不够,因环境空间的不良规划设计导致的犯罪死角和犯罪氛围感会使边缘区公园的不安全事件增加。因此,有必要在城市边缘区综合公园空间环境设计中引入并实践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通过合理设计来提升公园整体安全感,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综合公园 安全性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概念演化与分类体系重构
7
作者 薛冰 付博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03-1914,共12页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变化最活跃的区域,科学认知边缘区的体系架构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与规划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以1991—2021年相关主题词文献为依据对边缘区的概念演化进行了深入阐述。在辨析关联概念本质...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化进程中变化最活跃的区域,科学认知边缘区的体系架构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地理与规划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以1991—2021年相关主题词文献为依据对边缘区的概念演化进行了深入阐述。在辨析关联概念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特征要素-研究视角-衍生概念”为主线对城市边缘区体系的理论内涵进行阐释,并构建了城乡边缘区、城城边缘区、城野边缘区的分类体系。研究发现,学界对边缘区的关联概念与内涵认知基本统一。相较于其他概念,城市边缘区具有更均衡的分析视角和更好的国际统一性。通过对城乡社会经济要素流动分析,土地、人口和经济成为聚焦边缘区特征的关键要素。今后及未来的一段时期,城市边缘区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架构体系,加强数据信息的采集以构建多要素、多尺度与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亟待扩充中小型规模城市及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化研究,以充分挖掘区域间的关联耦合,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规划布局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内涵辨识 认知体系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基于城市边缘区生态网络构建的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以贵州省习水县为例
8
作者 李和平 林涛 《城市学报》 2023年第5期99-104,共6页
约束城市扩张、全域全要素管控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目标。城市边缘区承担着城市建成空间和生态空间内外要素、能量的渗透功能,围绕城市边缘区构建稳定的生态格局,是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的关键。本文遵循“源地识别-阻面计算-廊道识... 约束城市扩张、全域全要素管控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目标。城市边缘区承担着城市建成空间和生态空间内外要素、能量的渗透功能,围绕城市边缘区构建稳定的生态格局,是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的关键。本文遵循“源地识别-阻面计算-廊道识别”的基本逻辑,尝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结合Linkage Mapper工具,建立渗透城镇开发边界内外的生态网络,建立复合城市发展诉求、契合“建成区-边缘区”生态格局的城市国土空间格局,进而提出“结构刚性”与“形式弹性”结合的管控方法。以贵州省习水县为例,对本文的方法进行实证。本文提出基于生态格局构建的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管控路径,可为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国土空间可持续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边缘区 生态格局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口子镇街道空间优化更新研究——以武汉江夏区湖泗镇福桥街、南墩街为例
9
作者 翁雯霞 郭孟宇 《艺术科技》 2023年第24期205-207,225,共4页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边缘区的建设和更新逐渐受到关注。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的延伸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口子镇作为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更新和优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边缘区综合发展水平。然而,受历...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边缘区的建设和更新逐渐受到关注。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的延伸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口子镇作为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更新和优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边缘区综合发展水平。然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街道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是边缘区更新的重要内容。如何优化更新设计口子镇街道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等方式,在城市边缘区的更新和优化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挖掘区域特色,强调恢复边缘区城镇风貌,突出沿街商铺的立面与场地设计,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需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和人性化的街区设计,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结果:加强居民参与和管理,形成共同维护的意识,将城市边缘区的更新和发展纳入长期规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结论:文章以武汉江夏区口子镇福桥街和南墩街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城市边缘区街道空间优化更新的设计策略和建筑立面的更新问题,并为城市边缘区的更新和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和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街道空间 优化更新 设计 建筑立面
下载PDF
缝隙中生长——浅析城市边缘区幼儿园设计
10
作者 杨春虹 刘旭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179-182,共4页
近40年的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城市周围土地不断被开发建设,形成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错地带——城市边缘区。一方面,这一区域的土地性质和规划建设动态发展,存在部分零散、闲置的... 近40年的城市化进程,使我国大多数城市的规模、范围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城市周围土地不断被开发建设,形成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错地带——城市边缘区。一方面,这一区域的土地性质和规划建设动态发展,存在部分零散、闲置的剩余土地可以被整合利用;另一方面,区域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尤其是幼儿园建筑,数量与质量均与片区内居民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本文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边缘区幼儿园的实际案例,探索如何合理利用现有闲置剩余空间,为在缝隙中生长的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提供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剩余空间 幼儿园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豪 冯长春 郭永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8-488,共11页
以北京朝阳区为例,识别城市边缘区的“三生”空间,并借助转换矩阵和空间分析工具刻画“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在此基础上,优选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三生”空间转换的驱动因素,得到如下结果。1)2005—2020年,按照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的空间... 以北京朝阳区为例,识别城市边缘区的“三生”空间,并借助转换矩阵和空间分析工具刻画“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在此基础上,优选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三生”空间转换的驱动因素,得到如下结果。1)2005—2020年,按照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生产空间规模缩减并集聚,生态空间在城市外围形成绿色环带,生态-农业生产空间和生活-农业生产空间快速缩减,生活-非农生产空间按照点-线-面顺序快速扩张。2)2005—2020年,生产空间转为生活-非农生产空间是首要转换方向,生活-非农生产空间持续获得大量转入,已成为区域内占比最大的“三生”空间类型。3)2005—2010年,在人口、经济与产业因素的驱动下,生产空间转为生活-非农生产空间,同时生态-农业生产空间转为生产空间;2010—2015年,人口与经济因素进一步驱动生产空间转为生活-非农生产空间;2015—2020年,在政策和产业因素的驱动下,生产空间转为生活-非农生产空间或生态空间。研究结果证实城市边缘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存在距离和政策驱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城市边缘区 驱动因素 空间计量模型 北京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以北京市海淀区李家坟村为例
12
作者 孙晨 王菲 +1 位作者 冯丽 马晓燕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12期59-66,共8页
传统村落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的主体。本研究旨在自然要素、聚居要素、人文要素、产业要素4个层面构建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和语义差异法(SD法)的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模... 传统村落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的主体。本研究旨在自然要素、聚居要素、人文要素、产业要素4个层面构建一套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法)和语义差异法(SD法)的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李家坟村进行景观风貌评价。将AHP法与SD法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和全面性。结果表明:人文景观对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最大,就李家坟村而言,村落自然景观风貌整体表现较好,村落人文景观风貌可提升空间最大,整体建设有待加强。通过试验,建立了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景观风貌评价体系并对李家坟村景观进行科学评价,为指导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传统村落 景观风貌评价 层次分析法 语义差异法 李家坟村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社区空间失序风险的整合性治理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晨虹 《公共治理研究》 2023年第1期30-36,共7页
在城乡空间急剧转型中,城市边缘区成为社会失序相对集中的“风险空间”,并在自然空间、政治空间与生活空间等多维度上呈现出社区空间失序的风险表征。基于空间与风险的互动关系及其所蕴含的公正价值,构建空间治理与风险治理统合于社区... 在城乡空间急剧转型中,城市边缘区成为社会失序相对集中的“风险空间”,并在自然空间、政治空间与生活空间等多维度上呈现出社区空间失序的风险表征。基于空间与风险的互动关系及其所蕴含的公正价值,构建空间治理与风险治理统合于社区治理实践的整合性治理框架,可以实现城市边缘区的社区空间秩序重建。城市边缘区整合性治理的具体路径,包括促进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政策协同、完善全方位的政府跨部门治理协同机制、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加强大数据等高科技与跨学科知识支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空间失序风险 空间治理 风险治理 整合性治理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交通拥堵成因、优化路径与规划反思——以上海市高境镇殷高西路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凯 王雪微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以上海市高境镇殷高西路为例,提出城市边缘区交通拥堵的成因、优化路径与规划反思。研究表明:人口的不断集聚与中心城区扩张的外部性是交通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原有乡镇水平的交通本底、土地利用与交通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则制约了交通供... 以上海市高境镇殷高西路为例,提出城市边缘区交通拥堵的成因、优化路径与规划反思。研究表明:人口的不断集聚与中心城区扩张的外部性是交通需求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原有乡镇水平的交通本底、土地利用与交通建设缺乏合理规划则制约了交通供给;优化路网结构,构建多元化的交通出行体系,降低铁路、五岔路口及沿线出入口的制约作用是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路径;城市边缘区应注重人口、产业与基础设施的综合转型,其交通建设应具有先行性,同时需要加强对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过程的全程管控,推进镇改设街道是实现全程管控的重要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城市边缘区 优化路径 上海市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人居环境需求的系统建构
15
作者 时孜腾 任克强 余婕 《人口与社会》 2023年第4期53-61,共9页
基于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人居环境需求的生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提出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需求建构的逻辑遵循,即达到生存安全、生活安定、价值实现。将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的人居环境需求归类为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表达需求。从“寄居者”向... 基于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人居环境需求的生成条件及影响因素,提出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需求建构的逻辑遵循,即达到生存安全、生活安定、价值实现。将城市边缘区流动人口的人居环境需求归类为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表达需求。从“寄居者”向“安居者”的身份转变,不单单是个体感受的变化,也牵涉个体意识、能力和行动场域,是一个不断递进和变化的过程。对于人居环境需求的分析与介入需要遵循人本化、差异化与个性化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流动人口 人居环境 环境需求 环境治理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山东寿光市五里墩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明睿 刘茜悦 《重庆建筑》 2023年第2期12-14,共3页
对城市边缘区进行更新改造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挖掘城市存量资源、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客观需要。该文聚焦城市边缘区,系统论述城市边缘区的内涵和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更新思路的转变,从功能、交通、设施、风貌四个方面提出了城... 对城市边缘区进行更新改造是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挖掘城市存量资源、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客观需要。该文聚焦城市边缘区,系统论述城市边缘区的内涵和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更新思路的转变,从功能、交通、设施、风貌四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更新策略,并以山东寿光市五里墩片区为例进行实践验证,可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存量规划 城市边缘区 城市更新 寿光市五里墩片
下载PDF
嵌入大都市区,城市边缘区地方政府的区域策略——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17
作者 袁奇峰 顾嘉欣 +1 位作者 曾悦 占玮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7,共10页
随着大都市区的城市边界不断扩张,大都市边缘区从农业郊区向城市功能地域演化是普遍规律。珠江三角洲农村社区工业化地区地方政府如何突破既有利益格局锁定的困境,主动参与大都市区演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实证案例地,引入并拓展了“嵌入... 随着大都市区的城市边界不断扩张,大都市边缘区从农业郊区向城市功能地域演化是普遍规律。珠江三角洲农村社区工业化地区地方政府如何突破既有利益格局锁定的困境,主动参与大都市区演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实证案例地,引入并拓展了“嵌入”理论,从空间规划、尺度重组、要素组织三个角度构建分析框架,可以解释地方政府在大都市区演化中提升自身在区域中的竞争力的行为逻辑。南海区通过“战略性功能区”嵌入大都市区,实现自身在大都市区分工等级的跃升,并自下而上地推动了广佛两市层面的尺度重组和空间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 城市边缘区 战略性功能 尺度重组 空间重构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公共产品供给内生性风险研究——以湖北省Z镇为例
18
作者 张燕娣 邵学良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国内外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具体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统一,西方经济结构和国内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异质性,导致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出现两种维度导向的分歧,亦给我国城市边缘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以巨大挑战。研究发现,区域特性上,城市边缘... 国内外关于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具体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统一,西方经济结构和国内呈现出很大程度的异质性,导致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出现两种维度导向的分歧,亦给我国城市边缘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以巨大挑战。研究发现,区域特性上,城市边缘区常伴随村社制度共存的特性,且失衡与失序的政治经济治理结构又致其面临边缘化的问题。空间划分上,我国城市边缘区在空间上可以细分为两类,即具有城市边缘区特征的城郊区和人口聚居区。城市边缘区独特的区域特性和其不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机,最终导致城市边缘区的公共产品供给丛生出诸多内生性风险。结合我国具体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来完善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内涵,并根据公共产品供给的内生性风险产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公共产品供给 内生性风险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19
作者 李季 邓皓月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2-25,共4页
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是城乡居民重要的活动载体,也是人的自然化实践的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优化重构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并根据发展阶段特征构建有机整体式和统筹共生式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体系。从生态建设理念和生态美学思... 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是城乡居民重要的活动载体,也是人的自然化实践的关键环节。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优化重构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并根据发展阶段特征构建有机整体式和统筹共生式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体系。从生态建设理念和生态美学思想出发,探讨两种体系下公共空间设计策略。最终,指导城市边缘区公共空间建设,实现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边缘区 公共空间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中小城镇视角探讨城市边缘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
20
作者 徐婷婷 《广西城镇建设》 2023年第10期38-42,共5页
我国推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小城镇作为大城市后续扩张的优先考虑选项,其发展的好坏影响巨大。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刚性政策约束规划设计及其实施,是详细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重要一环。城市边缘区作为规划设计重心以外的区域,既是... 我国推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小城镇作为大城市后续扩张的优先考虑选项,其发展的好坏影响巨大。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刚性政策约束规划设计及其实施,是详细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以内的重要一环。城市边缘区作为规划设计重心以外的区域,既是城市后续扩张的直接影响之地,又是村庄与城市的分隔“绿化带”。在以往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大多着眼于使用方式稳定性较强的用地,却忽视了城市边缘区这一不稳定性土地特征的存在,对于这类可操作性较大的土地,需要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的政策手段来引导其发展,相应的,城市边缘区规划实践也在影响和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由此,研究城市边缘区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着眼于城市边缘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中小城镇发展中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以此更好地促进中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边缘区 规划实践 开发边界 城市 约束规划 中小城镇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