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整理与城镇上山的地理学解读——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明庆忠 王嘉学 张文翔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3,共6页
山地占陆地地表面积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广泛,因而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山地及山地整理;随着全球性城镇化的发展,山地城镇建设越来越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日益增多,山地城镇拓展方向是其中之一。文章对云南城镇上山进行了地理学解读:... 山地占陆地地表面积大,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广泛,因而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山地及山地整理;随着全球性城镇化的发展,山地城镇建设越来越普遍,需要研究的问题日益增多,山地城镇拓展方向是其中之一。文章对云南城镇上山进行了地理学解读:山地区地貌特征决定了可资利用的平坦用地少;城镇建设场址选择难度较大;城镇拓展发展方向受限等。同时,认为城镇上山必须是科学地上山:既要考虑山地整理的总体特征,又要考虑山地的基本地学特征;既要考虑山地城镇建设的经济适宜性,又要考虑其土地价格等。城镇上山实质上是山地城镇向山前低缓丘陵和台地等方向拓展,使其组团型发展,构筑独特景观的山地型城镇,促进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谐与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城镇 山地整理 拓展方向 地理学解读:城镇上山 科学上山 云南
下载PDF
城镇上山的驱动机制与政策效应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曹洪华 王荣城 张广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原城镇蔓延的驱动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3个层次的分析,构建"城镇上山"政策效应评价框架,识别并判断"城镇上山"政策的可行性。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文明阶段高原坝区城镇空间蔓延的驱...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原城镇蔓延的驱动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3个层次的分析,构建"城镇上山"政策效应评价框架,识别并判断"城镇上山"政策的可行性。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文明阶段高原坝区城镇空间蔓延的驱动机制进行比较,得出生态文明下的"城镇上山"驱动特征;利用德尔菲法,构建"城镇上山"政策驱动的指标体系;采用倍差法,构建基于DID模型的"城镇上山"政策效应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原地区"城镇上山"驱动特征具有政策驱动属性,应基于政策驱动的特征,构建直接与间接驱动要素的"城镇上山"政策效应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政策驱动是"城镇上山"的原始驱动力;从政策作用的主体,可以构建"城镇上山"政策效应指标体系;基于倍差法构建的DID政策评价模型能够识别政策空间差异与政策时间差异,且具有指标预测与检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驱动机制 政策效应 DID模型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上山压力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许明军 杨子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4,50,共6页
在提出城镇上山压力概念的同时构建了城镇上山压力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测算和分析了2020年云南各州(市)的压力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耕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不同,云南省... 在提出城镇上山压力概念的同时构建了城镇上山压力指标体系,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测算和分析了2020年云南各州(市)的压力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耕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发展不同,云南省城镇上山压力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2将云南城镇上山压力分为4个等级:Ⅰ等超高压主要位于滇中中部地区,Ⅱ等高压主要分布于滇中西部和东部、滇东南西部以及滇西南南部,Ⅲ等中压主要分布于滇中中部、滇西南大部分地区、滇西北的东部地区和滇东北北部,Ⅳ等低压主要分布于滇东南的东部和滇西北的西北部;3通过差异化的上山政策可以缩小城镇上山压力的非均衡性差距,云南省未来城镇上山的重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滇中中东部、滇东南西部以及滇西南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区耕地保护 城镇上山 压力指标 云南省
下载PDF
“城镇上山”: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耀波 孙红昆 方琳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城镇上山"是新形势下省委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云南省破解城市化瓶颈的一条新路径,对云南省、对曲靖市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曲靖市推行"城镇上山"战略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城镇上山"是新形势下省委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云南省破解城市化瓶颈的一条新路径,对云南省、对曲靖市的城市化、城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曲靖市推行"城镇上山"战略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靖市 城镇上山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路径
下载PDF
滇东高原地理环境分异与城镇上山空间资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嘉学 王教元 +1 位作者 肖梦景 余洁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3,共6页
"城镇上山"是云南近年来为保护为数不多的坝区优质耕地而实施的重大战略,空间资源的规模、位置等是城镇上山的基础。本研究在认识滇东高原不同地貌小区地理环境特征和识别城镇上山地理环境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 "城镇上山"是云南近年来为保护为数不多的坝区优质耕地而实施的重大战略,空间资源的规模、位置等是城镇上山的基础。本研究在认识滇东高原不同地貌小区地理环境特征和识别城镇上山地理环境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获取相关地理环境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滇东高原城镇上山的空间资源总量为217.23km2,且与城镇化发展趋势及要求在空间上大致吻合,即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上山需求量大的原上缓丘盆地小区和斜坡台地丘陵小区空间资源量较大。但城镇上山空间资源相对较为分散,连片分布斑块不多且面积不大。这意味着滇东高原城镇上山战略的推进,可节约的优质耕地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但上山过程中的山地整理任务仍十分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高原 地理环境 城镇上山 空间资源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上山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评估与保障措施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丁文荣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9-63,共5页
分析云南省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基于30m分辨率的DEM提取坝区和集水区范围,叠加地表径流深度、地下水径流模数等数据,计算云南省6大地貌区内不同坝区的水资源供给量,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区域间和部门间的水资源协调、水利... 分析云南省水资源的总体状况及存在问题,基于30m分辨率的DEM提取坝区和集水区范围,叠加地表径流深度、地下水径流模数等数据,计算云南省6大地貌区内不同坝区的水资源供给量,从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区域间和部门间的水资源协调、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及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云南省城镇上山进程中的水资源支撑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水资源保障 水资源供给量 DEM 云南省
下载PDF
论“城镇上山”在云南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新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钱明辉 吕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1-95,共5页
"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对云南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变革"功效在于:"城镇上山"扩展了美丽云南建设所需的地理空间,"农民进城"促升了美丽云南建设所需的人口质量。地理空间拓展人口素质提高奠定... "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对云南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变革"功效在于:"城镇上山"扩展了美丽云南建设所需的地理空间,"农民进城"促升了美丽云南建设所需的人口质量。地理空间拓展人口素质提高奠定美丽云南建设的两大基石。因此,"城镇上山、农民进城"要真正奠定美丽云南建设的两大基石,应探索完善云南特色城镇化路子;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新理念这样才能迎难而上破解美丽云南建设中的突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农民进城 美丽云南 基石
下载PDF
城镇上山“三规”衔接方法探讨
8
作者 陈国平 吴晓伟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20-25,共6页
针对云南省城镇上山的城乡统筹格局,以宜良县为研究区,运用GIS、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对土地规划、城市规划、林地规划(简称"三规")的衔接方法进行探索。以城镇上山为视角,以保护坝区耕地/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为目的,以与土地资源... 针对云南省城镇上山的城乡统筹格局,以宜良县为研究区,运用GIS、空间数据库等技术对土地规划、城市规划、林地规划(简称"三规")的衔接方法进行探索。以城镇上山为视角,以保护坝区耕地/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为目的,以与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土地规划、城乡规划、林地规划的"三规"衔接为切入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实现了宜良县坝区耕地/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同时满足城镇化建设和林地资源的最大保护。结果表明,以空间衔接为主,规划管制及实施为辅的"三规"衔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三规”衔接 GIS空间分析 宜良县
下载PDF
“城镇上山”是云南省城镇化的新路径选择
9
作者 贾红海 袁秀芸 《中国商论》 2014年第3Z期130-131,176,共3页
云南省城镇化的基本现状与全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在省内差异也呈现两极化,城镇化的步伐亟待加快。通过积极推动"城镇上山"这一途径实现城镇化是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进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 云南省城镇化的基本现状与全国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在省内差异也呈现两极化,城镇化的步伐亟待加快。通过积极推动"城镇上山"这一途径实现城镇化是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进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城镇上山 小康社会
下载PDF
基于云南城镇上山运营成本的指标研究
10
作者 刘华 崔红茶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第13期169-171,共3页
云南省作为一个山区面积占94%的省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需求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必须调整当前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在稳住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将城镇化的发展转移到坡度较小的荒山上,本文由此提出"城镇上... 云南省作为一个山区面积占94%的省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需求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必须调整当前的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在稳住耕地面积的基础上,将城镇化的发展转移到坡度较小的荒山上,本文由此提出"城镇上山"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运营成本 核算方法
下载PDF
云南城镇化的“新型”与“特色”——基于“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晶 《经济师》 2013年第9期23-24,共2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随着走集约...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在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同时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随着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云南省也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新型""特色"城镇化之路。文章基于"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思考:从山地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的角度说明城镇上山的成效;从"盖两床被子、穿十件衣服"的具体实施说明农民进城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最后对云南城镇化道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城镇 城镇上山 农民进城
下载PDF
产业转型助推城镇上山——以云南省文山市三七产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山 《小城镇建设》 2014年第7期78-86,共9页
"城镇上山、产业上山"是云南省重要的战略部署以及突破城市与工业区建设用地瓶颈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市三七产业园区发展变迁为例,通过类似案例分析,从产业转型、功能复合、山地特色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试图... "城镇上山、产业上山"是云南省重要的战略部署以及突破城市与工业区建设用地瓶颈城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市三七产业园区发展变迁为例,通过类似案例分析,从产业转型、功能复合、山地特色营造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试图分析山地城市产业园区在转型过程中推动城镇上山的积极作用,探索城镇上山新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产业转型 产城融合 发展模式 城市设计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上山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根鹏 朱庆华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88-91,共4页
云南省针对坝区耕地日益减少而建设用地需求剧增的矛盾提出"城镇上山"的用地新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过从外部环境、配套措施、资金保障、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等方面对城镇上山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云南省针对坝区耕地日益减少而建设用地需求剧增的矛盾提出"城镇上山"的用地新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过从外部环境、配套措施、资金保障、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等方面对城镇上山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可望能起到消除疑虑、提振信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可行性 分析
下载PDF
城镇上山土地置换及房屋建设成本与收益指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红茶 刘华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第15期174-177,共4页
城镇上山过程中土地置换与房屋建设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有利于找出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本文首先指出土地置换与房屋建设成本与收益的衡量指标,并进一步说明其含义与核算方法,最后构建出土地置换的相关指标。
关键词 城镇上山 土地置换 房屋建设 成本与收益 核算
下载PDF
城镇上山背景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
15
作者 康博阳 陈杰 +1 位作者 王蓉 叶燎昆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第14期153-154,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政府部门文件以及有关学术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在顺应云南省以"城镇上山"为背景的城镇化建设潮流、全民健身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潮流,为了使城镇更有利于人类长远居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政府部门文件以及有关学术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在顺应云南省以"城镇上山"为背景的城镇化建设潮流、全民健身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时代潮流,为了使城镇更有利于人类长远居住、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的服务于大众,同时为城镇上山与全民健身共同体系的打造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全民健身 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
下载PDF
云南“城镇上山”的途径、成效与经验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青萍 《创造》 2013年第6期40-41,共2页
"城镇上山",是云南正在推行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云南"城镇上山"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并已日益成为走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云南"城镇上山"的意义与必要性 云南"城镇上山"... "城镇上山",是云南正在推行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当前,云南"城镇上山"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并已日益成为走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云南"城镇上山"的意义与必要性 云南"城镇上山"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是云南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云南城镇建设规划指导思想的重大调整,是云南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三个方面.而其必要性,则主要体现在:切合云南实际,符合云南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障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和云南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城镇 规划 城市化 长远计划 山地城镇 云南
下载PDF
试论“城镇上山”的昆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祁迎夏 《青年与社会》 2014年第1期199-200,共2页
文章拟以昆明为切入点,试图探讨城镇上山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使人们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树立农村脆弱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保障城镇化质量、规避城镇化生态风... 文章拟以昆明为切入点,试图探讨城镇上山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使人们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树立农村脆弱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保障城镇化质量、规避城镇化生态风险需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生态保护 意义
下载PDF
云南省城镇上山进程中“度”的解析与运用
18
作者 尹娟娟 丁文荣 《地理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144-150,共7页
自2011年云南省委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提出“城镇上山”的概念以来,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而究其成败关键就在于对“度”的把握和应用上。鉴于此,本文... 自2011年云南省委结合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提出“城镇上山”的概念以来,既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而究其成败关键就在于对“度”的把握和应用上。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城镇上山”的历史背景基础上,探讨了度理念的运用,对推进云南省“城镇上山”及科学决策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城镇上山 “度”的把握
下载PDF
西双版纳州实施城镇上山战略的思考
19
作者 田毅 周玉燕 林海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为适应创新城镇发展模式及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云南省委、政府提出了"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发展战略。大势所趋,西双版纳州的"城镇上山"之路,如今也在这片热土落实展开。本文以西双版纳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为适应创新城镇发展模式及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云南省委、政府提出了"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发展战略。大势所趋,西双版纳州的"城镇上山"之路,如今也在这片热土落实展开。本文以西双版纳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为基础,对西双版纳州"城镇上山"进行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城镇上山 现状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工业城镇朝着山坡建 宜良县“工业城镇上山保护坝区农田”工作纪实
20
作者 胡其军 念承文 可顺祥 《创造》 2013年第7期70-73,共4页
2011年9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大理召开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大理会议"),旋即在全省掀起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推进城镇上山的热潮.宜良县在这场热潮中,主动落实会议精神,树立工业首位意识,以&qu... 2011年9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大理召开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大理会议"),旋即在全省掀起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科学推进城镇上山的热潮.宜良县在这场热潮中,主动落实会议精神,树立工业首位意识,以"工业强县"为指导,找准工作结合点,在"工业城镇上山"、"保护坝区农田"和"工业反哺农业"工作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 加快"工业城镇上山"步伐推动"工业朝着山坡建" 宜良县位于昆明市东南,距昆明主城区45公里,距市级行政中心32公里,在昆明半小时经济圈内,属滇中经济圈的核心连接区,素有"滇中粮仓"、"烤鸭之乡"和"花乡水城"等美誉.全县国土面积286.92万亩,其中坝区面积44.2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5.41%.由于坝区土地面积占比较少,所以,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在宜良显得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上山 工业反哺农业 宜良县 坝区 山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