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城镇化乡村社区的“德”治与“法”治
1
作者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城镇化乡村社区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组 王策之 +4 位作者 王伟 刘振亚 李秀萍 王菲菲 宋蔚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9,共4页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新型乡村社区越来越多,它不同于原来的村庄,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种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千年来"村庄"意识的惯性仍在影响着新型社区管理,新生活的要求与人们传统习俗会发生一些矛...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新型乡村社区越来越多,它不同于原来的村庄,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各种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千年来"村庄"意识的惯性仍在影响着新型社区管理,新生活的要求与人们传统习俗会发生一些矛盾。新型社区的管理应"德"治、"法"治相结合,以"法"治为主,规范人们的行为,并冷冻固化,使之成为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乡村社区 “德”治 “法”治
下载PDF
融合、共享与共富:乡村城镇化与新型城乡关系重塑逻辑
2
作者 曹前满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中资源要素配置的社会的和地理的现象,由此形成经济社会结构的地域功能特区化及行政区化,呈现城乡关系层面的社会结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城乡融合则是破解社会结构问题的钥匙,立足城镇化内涵,推进乡...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趋势,是经济发展中资源要素配置的社会的和地理的现象,由此形成经济社会结构的地域功能特区化及行政区化,呈现城乡关系层面的社会结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城乡融合则是破解社会结构问题的钥匙,立足城镇化内涵,推进乡村城镇化,依据融合、共享与共富的底层逻辑与发展取向,强化区域型政府角色与使命,构建基于发展初衷的融合体制机制,拓展共享形式与层次。基于价值、配置与结构逻辑,架构新型城乡关系,重塑城乡融合与均衡发展结构,给予共享的帮助。基于城乡平衡发展,选择乡村城镇化的路径,实行共享的平衡策略,矫正偏离初衷的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城镇 融合 共享 共富
下载PDF
新自下而上进程--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 被引量:66
3
作者 罗震东 何鹤鸣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40,共10页
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是信息化时代的新自下而上进程。这一进程是对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与物质空间的系统重构,体现为跃迁的就业非农化、全面的生活现代化以及集约的空间城镇化特征。其与30多年前的自下而上过程有着许多共同点... 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是信息化时代的新自下而上进程。这一进程是对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环境与物质空间的系统重构,体现为跃迁的就业非农化、全面的生活现代化以及集约的空间城镇化特征。其与30多年前的自下而上过程有着许多共同点,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进步。乡村草根创业者将低成本的创业环境、本地非农产业基础以及农特产品的资源优势等乡村本土要素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结合,使得乡村得以突破传统区位约束,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分工,实现规模与职能的跃迁式发展。资本下乡和人才培育为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升级提供了重要保障。在这一进程中同样需要精明收缩的乡村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下而上 电子商务 乡村城镇 特征 空间模式 机制
下载PDF
论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被引量:105
4
作者 陈美球 吴次芳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7-100,共4页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其对乡村城镇化的影响分析,提出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优化用地配置,是实现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乡村城镇 农村居民点 用地整理 中国
下载PDF
乡镇撤并是乡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8
5
作者 黄瑛 龙国英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的发展对我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规模小,质量不高,尤其是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等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适当精简撤并小乡镇,将极大促进现阶段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发展,... 本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的发展对我国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规模小,质量不高,尤其是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等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适当精简撤并小乡镇,将极大促进现阶段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提高我国城市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乡镇 乡村城镇 乡镇撤并 城市
下载PDF
乡村城镇化:农村市场开拓的新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红 郑娅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在对农村市场开拓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了城镇化在实现人口集中、构建农村发展极、推进城乡市场对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市场 乡村城镇 市场开拓 农民收入 中国
下载PDF
基于TOPSIS模型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子琳 冯年华 汤澍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3期380-384,共5页
讨论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旅游的有效助力。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作为实践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在... 讨论了乡村旅游与乡村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乡村旅游是乡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旅游的有效助力。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作为实践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在其自身遵从旅游业基本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能力与程度。在此基础上,定义了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概念,构建了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TOPSIS法构建了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测算模型,并以江苏省句容市的白兔、后白两镇为案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新型城镇 乡村旅游新型城镇 TOPSIS
下载PDF
人口城镇化不是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贾绍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2,共5页
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哪种提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人口城镇化必然要求较大规模的人口乡→城异地迁移,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更强调人口的就地转化。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农村... 人口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哪种提法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人口城镇化必然要求较大规模的人口乡→城异地迁移,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更强调人口的就地转化。人口城镇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只适用于部分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大部分现有的农村是不可能工业化、也不可能城镇化的。所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针,必须提人口城镇化,而不是农村工业化或乡村城镇化。并且,人口城镇化还肩负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等多重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 农村工业 乡村城镇 城乡一体
下载PDF
迁村并点——必行又难行的乡村城镇化之路 被引量:3
9
作者 运迎霞 万汉斌 《小城镇建设》 2001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发展各类城市,有序建设一批小城镇,逐步形成规模适度、构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至关重要,但是相当部分的村镇建设盲目攀比、重复建设、沿路建镇、乱占耕地、管理失控的现象很严重。笔...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发展各类城市,有序建设一批小城镇,逐步形成规模适度、构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至关重要,但是相当部分的村镇建设盲目攀比、重复建设、沿路建镇、乱占耕地、管理失控的现象很严重。笔者认为,进行适当的迁村并点取得合理的城镇规模、构筑合理的城镇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必行又难行的现实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城镇 乡镇企业 区域经济 迁村并点 城镇规模
下载PDF
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村庄集聚的时空方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之枫 《小城镇建设》 2002年第10期32-33,共2页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地纷纷进行迁村并点,开展小城镇及中心村庄的建设,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忽视自身特点搞"一刀切"的情况,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高瞻远瞩... 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地纷纷进行迁村并点,开展小城镇及中心村庄的建设,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出现忽视自身特点搞"一刀切"的情况,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高瞻远瞩,延续和拓展传统村落自发式发展方式,同时又因地制宜地区别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村镇问题,选择适当的建设方式和时机,以促进乡村居民点规模化集聚的健康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城镇 村庄集聚 城市 乡村居民点 居住环境
下载PDF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镇化之路——基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调研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澜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共6页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成功发展否定了西方城市化进程中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代价的必然性,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一是体现为乡村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生共长的基本特点;二是体...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的成功发展否定了西方城市化进程中以牺牲农业、农村、农民发展为代价的必然性,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一是体现为乡村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生共长的基本特点;二是体现为乡村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既统一于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又统一于和合文明的塑造之中。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集中于农村产业转型、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利用与开发、城乡公共资源开发与享有等方面的若干问题将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乡村城镇 大王镇
下载PDF
旅游引导的乡村新型城镇化模式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莫志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45,共3页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可以不断发展下去,如何在旅游资源充足且丰富的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表示以后城镇化发展要进行转型,努力找出能够帮助拥有丰富旅游... 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可以不断发展下去,如何在旅游资源充足且丰富的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工作,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这表示以后城镇化发展要进行转型,努力找出能够帮助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法,以此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争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引导 乡村新型城镇 模式 效应
下载PDF
乡村城镇化:农村市场开拓的新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永红 郑娅 《南方农村》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农村市场以其巨大的潜力,而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城乡消费断层,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乏力,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乡村城镇化滞后所造成的。只有积极推进乡村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市场的对接,才能从根本上... 农村市场以其巨大的潜力,而成为众目关注的焦点。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城乡消费断层,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乏力,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乡村城镇化滞后所造成的。只有积极推进乡村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市场的对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市场开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城镇 农村市场 市场开拓 农民收入 城镇建设
下载PDF
评《走出香巴拉——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乡村城镇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绍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8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而面对地广人稀的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是否是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西藏人民...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8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而面对地广人稀的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是否是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12月出版的<走出香巴拉--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乡村城镇化研究>一书即通过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乡村城镇化的研究,探讨、并回答了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当前不仅具有理论探讨意义,无疑也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香巴拉 城市道路 乡村城镇 西部民族地区 必由之路 城市进程 出版社 西藏 实践意义
下载PDF
河南省乡村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冰华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2-34,共3页
乡村城镇化是资源、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主体在空间组织规律作用下 ,形成空间组织实体的过程。经济活动主体在其目标利益的驱动下 ,对经济要素和资源进行空间组合 ,这种组合行为受其激励机制及空间集聚机制的制约。
关键词 乡村城镇 动力机制 空间组织
下载PDF
新形势下四川羌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策略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利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3-49,共7页
新形势下四川羌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过于依赖政府投资、旅游特色产业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推动力不足、生态脆弱性缺陷日益突出等问题。新形势下的四川羌族地... 新形势下四川羌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过于依赖政府投资、旅游特色产业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推动力不足、生态脆弱性缺陷日益突出等问题。新形势下的四川羌族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不仅要实施风险预防策略、动力策略,还要实施环境评估策略、监督策略,通过大力建立新形势下的市场化的新型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投资体系、加快制定新形势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规划纲要和实施体系、将路面交通网络的修建与新形势下的异地搬迁密切结合、严格规范区域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等措施来把握新形势下的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加快新形势下羌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步伐,争取早日实现四川羌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高效率、生态环保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四川羌族地区 新型城镇乡村振兴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城镇化的发展轮廓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维词 刘瑞 《贵州科学》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地区,“三农”问题突出;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城镇发展的轮廓,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子,提出了加快贵州城镇化...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我国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地区,“三农”问题突出;加快城镇化发展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城镇发展的轮廓,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子,提出了加快贵州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城镇 驱动因子 贵州喀斯特山区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以旅游业为助推的乡村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以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左光之 赵粒栋 《智能城市》 2016年第4期226-,共1页
近年来,有两大趋势影响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质量和结构:一是移动互联网,二是全民旅游。这两大趋势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可能与可行。本文以古墨为例,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助推型乡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 “互联网+” 旅游助推型乡村就地城镇 策划营销
下载PDF
山西省乡村城镇化地域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卫红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根据城镇化动力、区域基础的差异、城镇与区域的关系等因素 ,可以把山西省乡村城镇划分成都市郊区型、工矿区型、传统农业区型以及贫困山区型等地域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城镇化的特点、发展阶段和发展道路 ,应采取不同模式城镇化的发展... 根据城镇化动力、区域基础的差异、城镇与区域的关系等因素 ,可以把山西省乡村城镇划分成都市郊区型、工矿区型、传统农业区型以及贫困山区型等地域模式。针对不同模式的城镇化的特点、发展阶段和发展道路 ,应采取不同模式城镇化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乡村城镇 地域模式 类型 发展 工矿区 传统农业 贫困山区 都市郊区
下载PDF
城郊工业化城市化与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辉振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城郊工业化城市化是一种比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更加优越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一般说来,城郊工业化城市化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避免出现“农村病”。郊区农民求富求变的冲动,城区产... 城郊工业化城市化是一种比乡村工业化城镇化更加优越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一般说来,城郊工业化城市化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升级、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和避免出现“农村病”。郊区农民求富求变的冲动,城区产业转移与企业外迁的带动,旧城改造和生活需求的驱动,园区建设和外企、乡企进入的拉动,交通和通讯发展的助动以及制度创新和国家政策的推动,成为城郊工业化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工业城市 乡村工业城镇 比较分析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