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域外思想参鉴——卢梭的“人民法治”思想论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顺 何勤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8,共1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和任务,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加快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我们不仅需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本土资源,也需要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和任务,阐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所能够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加快实现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我们不仅需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之本土资源,也需要借鉴域外的思想成果与经验。卢梭作为西方思想史特别是法律思想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之一,其法律思想中有着浓厚的“人民法治”意蕴。系统解读卢梭“人民法治”的思想,把握卢梭“人民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内涵,不仅可以全面深入了解卢梭这位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作品和思想,也有助于传承数千年人类法治文明的精华,从而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起点,投身于全面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 域外思想借鉴 卢梭 人民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下载PDF
域外思想中国化第一人——牟子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耀华 李凯旋 毛廷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0,共6页
从牟子之前的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来看,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实际上是域外思想首次成功进入以儒道学说为根本的华夏。而牟子之前的佛经翻译尽管也称得上佛教传播的一个里程碑,但其深度和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中国化的高度。牟子的《理惑论》... 从牟子之前的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变迁来看,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实际上是域外思想首次成功进入以儒道学说为根本的华夏。而牟子之前的佛经翻译尽管也称得上佛教传播的一个里程碑,但其深度和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中国化的高度。牟子的《理惑论》主要围绕儒佛、佛道关系及佛教自身的特性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化的阐释,初步实现了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奠定了牟子作为古代中国域外思想中国化第一人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思想 中国化 《理惑论》 牟子
下载PDF
作者“死”后理论往何处去——布朗肖的“域外思想”及其书写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子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0-159,178,共11页
布朗肖是“反—理论”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既“反—哲学”亦“反—文学理论”的思想基于其否定性的语言观。布朗肖批判“语言的暴力”,反对概念性的表象语言,质疑存在的连续性,提出了“域外思想”。“域外”的侵入瓦解了主体的内在性... 布朗肖是“反—理论”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既“反—哲学”亦“反—文学理论”的思想基于其否定性的语言观。布朗肖批判“语言的暴力”,反对概念性的表象语言,质疑存在的连续性,提出了“域外思想”。“域外”的侵入瓦解了主体的内在性,“域外思想”的言说必须回到语言的否定性力量之前。“域外思想”的书写是“中性写作”,其中“主体之死”孕生着思维的最大强力。“文学空间”是独立的他异性存在,它使语言成为“语言的作品”。布朗肖的这一系列思想表明:事物本身是碎片式、多样化、复杂而不无神秘的,写作目的和文学空间必须尊重事物本身,必须拒绝语言暴力、拒绝主体暴力。布朗肖的思想归属于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一脉。国内不少研究者对此缺乏充分的认识,而简化了以布朗肖思想为源头的“作者之死”理论,未能真正把握其理论意义与价值所在。布朗肖的思想一方面凸显了语言之“暴力”,另一方面则通过“中性写作”揭示了语言的丰盈性。在布朗肖那里,“作者之死”构成其理论演化发展的动力学因素,其文学适应性扩大到理论适应性,而预示了作者“死”后与东方哲学互鉴融合的一种理论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的暴力 域外思想 俄耳甫斯的目光 中性写作 语言的作品
下载PDF
河北省高校外籍教师域外思想传播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康巍巍 杨洋 刘东峰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以河北省高校外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其域外思想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内容为研究和核心问题,研究目标为在实证研究结果下制定相应对策,既发挥我省高校外籍教师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我省教育国际化的贡献者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又守护... 本文以河北省高校外籍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其域外思想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内容为研究和核心问题,研究目标为在实证研究结果下制定相应对策,既发挥我省高校外籍教师的积极作用,使之成为我省教育国际化的贡献者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又守护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让高校外籍教师在尊重中国文化,遵守中国规则的前提下传递本国优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思想 文化传播 对策研究
原文传递
域外科学理性思想与康有为的现代中国建构
5
作者 刘星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年第3期27-33,共7页
值康有为诞辰16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对康有为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康有为立足于传统,吸纳域外科学理性思想进行的社会政治实践与理论建构,均对中国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有... 值康有为诞辰16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对康有为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康有为立足于传统,吸纳域外科学理性思想进行的社会政治实践与理论建构,均对中国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有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里,深刻思考儒学与西方科学理性思想,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并试图用之改变中国,其学术思想与观点对域外科学理性思想影响下的现代中国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性思想 现代中国建构 康有为 经世致用
下载PDF
20世纪前期留学生与中西美学的交流互鉴
6
作者 周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91,154,共8页
中国现代美学的萌芽与发展,与中国留学生关系极大。从20世纪初开始,留学生取代西方传教士成为传播域外美学、推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主体:通过译介,推动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等多种美学在中国传播;借鉴域外美学理论,挖掘、整理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的萌芽与发展,与中国留学生关系极大。从20世纪初开始,留学生取代西方传教士成为传播域外美学、推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主体:通过译介,推动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等多种美学在中国传播;借鉴域外美学理论,挖掘、整理中国传统美学的宝库;埋头研究,坚韧译著,弘扬中华美学;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发展,促进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留学生传播域外美学理念,不仅催生并发展了中国现代美学,探索并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本土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西不同文明在美学领域的互鉴,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自主知识体系的当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中国现代美学 美学思想 交流互鉴 20世纪前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