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现代域外汉语传播中的方言记录
1
作者 李春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7-23,共7页
随着近年来海外汉语文献的逐步发现和整理,域外汉语传播史脉络也以国别化形式逐渐清晰。韩中日研究者多将近现代汉语在韩国的教育纳入世界汉语教育史及汉语史研究中,并逐步整理校勘出版了相关汉语文献及书目等;学界也开始以“域外视角... 随着近年来海外汉语文献的逐步发现和整理,域外汉语传播史脉络也以国别化形式逐渐清晰。韩中日研究者多将近现代汉语在韩国的教育纳入世界汉语教育史及汉语史研究中,并逐步整理校勘出版了相关汉语文献及书目等;学界也开始以“域外视角”重新审视其从内容到形式上的价值。目前所见近现代韩国汉语教育文献特殊一类为“满洲语”会话教科书,主要包括《满洲语速成会话讲义录》《速修满洲语自通》《满洲语讲座》《无师速修满洲语大王》《实用官话满洲语问答会话集》五本。作为早期现代汉语域外传播的特殊语料,其词汇呈现出鲜明的口语质素,方言词汇数量众多,体现了东北官话方言与北京官话方言的杂糅,反映了民国时期现代汉语词汇的过渡性及时代特征,为近现代汉语域外教育史提供了珍贵语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语教育 汉语会话书 北京官话 东北官话 语言接触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东亚域外汉语教材研究综述
2
作者 骆园园 廖华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7期71-76,共6页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2003年以来有关东亚域外教材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区图等知识图谱,得出以下结论: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是研究的核心机构...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国知网)收录的2003年以来有关东亚域外教材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核心作者、主要研究机构、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关键词时区图等知识图谱,得出以下结论: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是研究的核心机构,陈榴是被引最高的作者,《朴通事》是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语教材 可视化 东亚
下载PDF
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美兰 陈思羽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73,共11页
本文选择清末至民国初年几部外国人学习北京口语的教材,重点讨论其中北京口语的话题句,考察话题专用标记的分布、结构作用等。今天北京口语中引进话题的多种手段,从虚词性成分、语序、半虚化成分到实词性成分等,在早期北京话口语教... 本文选择清末至民国初年几部外国人学习北京口语的教材,重点讨论其中北京口语的话题句,考察话题专用标记的分布、结构作用等。今天北京口语中引进话题的多种手段,从虚词性成分、语序、半虚化成分到实词性成分等,在早期北京话口语教材中已经运用,且特点基本一致,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北京口语中话题的语法化过程以及句子的话语化特征。但早期北京口语教材中的话题句结构形式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一些特殊类型的话题句几乎见不到,话题和话题结构的语法化程度不高,拷贝式话题类型中的重复式、同位式话题结构句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语教材 北京 口语 清末民初 话题标记
原文传递
域内外汉语协调问题刍议 被引量:38
4
作者 郭熙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9,共7页
国际性的汉语热正在兴起。我们在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同时 ,也要关注海外华人族语 (域外汉语 )的使用问题。域内外汉语出现了许多差异。要正确认识域内外汉语的差异 ,积极开展协调工作。这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确... 国际性的汉语热正在兴起。我们在积极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同时 ,也要关注海外华人族语 (域外汉语 )的使用问题。域内外汉语出现了许多差异。要正确认识域内外汉语的差异 ,积极开展协调工作。这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协调的原则 ,调查域外汉语的分布情况 ,建立相关的语料库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域外汉语 协调 可能性 必要性 任务
下载PDF
从中国戏曲到域外汉语口语教材——《伍伦全备记》的双重身份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彬晖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1-175,共5页
明代戏曲《伍伦全备记》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当作汉语学习的材料使用,而后又进一步成为官方认定的汉语口语教材。它从戏曲文本身份转化为域外汉语教科书身份,是在中国戏曲域外传播形式发生改变、异国读者阅读心理差异、戏曲域外刊刻形式变... 明代戏曲《伍伦全备记》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当作汉语学习的材料使用,而后又进一步成为官方认定的汉语口语教材。它从戏曲文本身份转化为域外汉语教科书身份,是在中国戏曲域外传播形式发生改变、异国读者阅读心理差异、戏曲域外刊刻形式变化,以及戏曲本身内容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相适应等条件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同时,它顺应了当时李氏朝鲜的儒学思潮。作为域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伍伦全备记》,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域外传播过程中多身份、多角色的特点,也为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带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 《伍伦全备记》 域外汉语教材
原文传递
域外汉语教育文献词类术语“字”的多义性
6
作者 李春红 《汉字文化》 2018年第16期59-61,共3页
域外汉语教育文献的词类划分及其命名多受汉语语法观念的影响。韩国汉语会话教科书《满洲语速成会话讲义录》(1934)的词类命名最具时代性,其承继了《马氏文通》词类命名中的"字",并呈现出多义性,不仅呈现出域外汉语教育文献... 域外汉语教育文献的词类划分及其命名多受汉语语法观念的影响。韩国汉语会话教科书《满洲语速成会话讲义录》(1934)的词类命名最具时代性,其承继了《马氏文通》词类命名中的"字",并呈现出多义性,不仅呈现出域外汉语教育文献语法观念所受中国语法的影响,也为早期现代汉语语法观念的域外传播提供了语料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语 词类术语 “字”的多义性
原文传递
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视角下的《原本老乞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治理 周丹 《海外华文教育》 2016年第6期828-836,共9页
《原本老乞大》是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末年和李朝时期,为供朝鲜人学习汉语而以当时北京官话为标准音编写的汉语会话教材,对早期域外汉语教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从教材评估的角度对其成功之处予以现代分析,有助于把其符合对外汉语教... 《原本老乞大》是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末年和李朝时期,为供朝鲜人学习汉语而以当时北京官话为标准音编写的汉语会话教材,对早期域外汉语教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从教材评估的角度对其成功之处予以现代分析,有助于把其符合对外汉语教学规律性的东西在当代发扬光大,借鉴到现代对外汉语教材编写领域,突破现有教材编写的框架,寻求教材编写的创新。本文将从语言、词汇、语法、编排体例、教学与文化五个方面对《老乞大》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本老乞大》 教材评估理论 汉语教材 域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朝鲜半岛汉语教科书研究
8
作者 毕信燕 《东疆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8-13,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朝鲜半岛编纂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汉语教科书。这批教科书是《老乞大》、《朴通事》等朝鲜朝时代汉学书的传承,其多为北京官话会话教材,内容涉及衣食住行、学校、通商、通信等,以不分等级的单册居多,并与同时期西人汉语教材... 20世纪上半叶,朝鲜半岛编纂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汉语教科书。这批教科书是《老乞大》、《朴通事》等朝鲜朝时代汉学书的传承,其多为北京官话会话教材,内容涉及衣食住行、学校、通商、通信等,以不分等级的单册居多,并与同时期西人汉语教材共同构成域外汉语教材体系。这批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为朝鲜文字母逐字标音、圈声标调、朝鲜文对译、译官语法随文注解,它们为北京官话研究和早期现代汉语研究提供了新鲜的材料,具有口语化和域外视角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语教科书 朝鲜半岛 北京官话 初期现代汉语
下载PDF
《伍伦全备谚解》的文化价值浅谈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治理 刘丹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4期12-19,共8页
《伍伦全备谚解》是18世纪朝鲜半岛李氏王朝时期一部重要的汉语口语教材,也是李朝科举考试初试、复试的必考书目。它是通过对中国明代戏曲家丘濬所作的传奇《伍伦全备记》谚解而成,对早期的域外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伍伦全备”... 《伍伦全备谚解》是18世纪朝鲜半岛李氏王朝时期一部重要的汉语口语教材,也是李朝科举考试初试、复试的必考书目。它是通过对中国明代戏曲家丘濬所作的传奇《伍伦全备记》谚解而成,对早期的域外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伍伦全备”是指“伍伦全”和“伍伦备”兄弟俩的姓名;“伍伦”又是儒家思想道德规范“五伦”的谐音,“五伦”是中国和韩国传统社会中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关系。从《伍伦全备谚解》的文化价值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把其有益的部分发扬光大,并为当代对韩汉语教学和汉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启示。首先,本文将从谚解的方法和原因对这部教材的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其次,由于《伍伦全备谚解》大量用典,不仅满足了李朝人汉语学习的需要,同时满足了他们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需求,因此对其典型性语言也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此探讨语言中的文化价值。再次,通过分析教材文本人物对话中各个角色的扮演,对教材的戏曲文化价值予以探讨。最后,从教材的编排方式、方法出发,分析其儒学道德教化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伦全备谚解》 域外汉语教材 文化价值
下载PDF
苏联时代东干文新曲子考察
10
作者 赵塔里木 《音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0,I0009,I0010,11,12,I0011,I0012,13,14,I0013,I0014,15,16,I0015,I0016,F0002,共21页
东干人是19世纪末从中国西北迁入中亚俄属地区的回民群体,“曲子”是其文化中的音乐文学体裁,东干人将俄国“十月革命”后产生的曲子称为“新曲子”。经苏联学者收集整理,在1965、1981年先后出版了两种东干文“新曲子”唱词集。通过唱... 东干人是19世纪末从中国西北迁入中亚俄属地区的回民群体,“曲子”是其文化中的音乐文学体裁,东干人将俄国“十月革命”后产生的曲子称为“新曲子”。经苏联学者收集整理,在1965、1981年先后出版了两种东干文“新曲子”唱词集。通过唱词解读及音响的对照分析研究,笔者注意到两种文献的内容和形式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亚东干社会及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为认识同源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历时传续和共时延展现象留存了可证的文本;东干歌手与诗人基于“民人的曲子”特质的新曲子创作,形成了苏联时代东干社会中新老曲子共存、口头与文本并行的音乐文化传承格局;老曲子的词曲构成方式是新曲子表现形式的重要依据,新曲子创作活动曾在苏联时代东干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加固了代际接续环链;东干新曲子创作活动的历史记录可为近现代中国民歌运动研究提供比较与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东干人 苏联时代 东干新曲子 域外汉语文献
原文传递
东干文“老曲子”文献三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塔里木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127,共15页
东干人是19世纪末从中国西北迁入中亚俄属地区的回族人群体,自称“老回回”“中原人”或“中亚回族”。东干人把一切可以演唱的音乐文学体裁称为“曲子”。前苏联官方创制了以西里尔字母拼写陕甘方言的东干文。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 东干人是19世纪末从中国西北迁入中亚俄属地区的回族人群体,自称“老回回”“中原人”或“中亚回族”。东干人把一切可以演唱的音乐文学体裁称为“曲子”。前苏联官方创制了以西里尔字母拼写陕甘方言的东干文。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东干学者利用田野调查资料,用东干文出版了3种东干曲子唱词集。东干老曲子文献的样本透露出清代中国民间音乐传播空间向中亚拓展的历史信息,可为建构中国民间音乐文学史建立比较研究的参照。东干老曲子已成为东干人社会化过程的特有资源。东干人保存的老曲子昭示了历史上西北地区汉、回族共同创造和共享中华音乐文化的事实,为各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中华民族的过程提供了音乐文化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东干人 东干文 东干曲子 域外汉语文献 东干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