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9,5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培养“人”的哲学——《哲学通论》作为哲学教育的人类学维度
1
作者 盛进洪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从哲学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孙正聿教授讲授和撰写《哲学通论》(除引用外,以下简称《通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建一种培养“人”的哲学。具体地说,作为为何培养“人”的《通论》,它指出了“教科书哲学”僵化“人”的缺陷、实践唯物主义改... 从哲学教育这个角度来看,孙正聿教授讲授和撰写《哲学通论》(除引用外,以下简称《通论》)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建一种培养“人”的哲学。具体地说,作为为何培养“人”的《通论》,它指出了“教科书哲学”僵化“人”的缺陷、实践唯物主义改造“人”的特性以及21世纪“人文教育”培养“人”的使命等原因;作为培养什么“人”的《通论》,它明确了要以对哲学有全面了解的“人”、对哲学有深入思考的“人”以及对哲学“学养”有内化养成的“人”等为目标;作为怎样培养“人”的《通论》,它论述了要以“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以及“提升理论境界”等为途径。由此可知,也正是由于这些重要原因、目标和途径,从而使《通论》有必要、才可能将受教者培养成作为人并成为“人”,即使之作为“人”本身的以及具有“学养”和“现代教养”的“创造性的头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论》 哲学教育 培养“人” 现代教养
下载PDF
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 被引量:103
2
作者 扈中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年第3期24-29,共6页
建国以来 ,我国教育目的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 ,其最终定位的几种典型表述是 ,培养成“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这些提法应该说都各有其时代性、针对性因而也有其合理性 ,但又都不够确切 ,内涵不... 建国以来 ,我国教育目的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 ,其最终定位的几种典型表述是 ,培养成“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公民”等。这些提法应该说都各有其时代性、针对性因而也有其合理性 ,但又都不够确切 ,内涵不够丰富 ,外延不够完整 ,不能充分表达教育总目的的本质和追求。本文认为 ,作为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宗旨的教育总目的 ,定位于培养“人”更合理 ,因为这更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终极性 普适性 丰富性 价值观念
下载PDF
从定制“农民”回归培养“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审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红霞 《教育视界》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无论从政策层面、学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定制"农民"的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都存在争议,从教育公平、终身教育背景和新时期农村及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的角度来看,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既不能丢失培养理想人格的终极价值... 无论从政策层面、学理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对定制"农民"的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都存在争议,从教育公平、终身教育背景和新时期农村及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殊性的角度来看,农村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既不能丢失培养理想人格的终极价值追求,同时也应该允许它留有区域层面的调适空间,并最终和城市基础教育"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基础教育 培养目标
下载PDF
教育须均衡培养“人”与“才”
4
作者 车文荃 《成才之路》 2014年第25期I0001-I0001,共1页
当全社会都在关注和畅谈人才培养的时候,明确人才培养的理念,提出科学合理的多维培养体系,同时构建人才培养的平台和条件,并以务实耐心的态度去实施,应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一种理性态度。为此,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才” 教育 理性态度 培养体系 科学合理 耐心
下载PDF
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
5
作者 卫崇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2-112,共1页
何为大学?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学的理念是什么?什么又是大学的灵魂?自从大学创立,人们便从未停止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大学教育 人才培养 教育学 教育方法
下载PDF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小林 金衍 +2 位作者 李景叶 詹亚力 耿娇娇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2,共5页
行业特色高校由其办学属性决定,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油气能源特色高校,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双重使命挑战,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 行业特色高校由其办学属性决定,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等高端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一所油气能源特色高校,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战略转型发展双重使命挑战,坚持“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学科建设思路,构建了学科发展新格局,以此为龙头,依托产学研合作办学优势,打造“思政引领、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建立了“内部保证、外部认证、智能赋能”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效,其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学科体系 培养模式 质量保障体系 行业高校
下载PDF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敏 王耀南 +1 位作者 江未来 何赟泽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34-37,共4页
为顺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现阶段存在的校企合作不稳定、产学相对脱节、多主体协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 为顺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现阶段存在的校企合作不稳定、产学相对脱节、多主体协同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两翼支撑-三维协同-四链贯通”深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构建校内校外双实践平台为两翼支撑,完善学校、企业、政府三维协同机制,贯通产业链、教育链、实践链及人才链,将产教融合贯通产学研全过程,全面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新时代高层次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上取得显著的成效,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产业迭代双统筹发展,可供国内外高校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专业 研究生人才培养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产教融合 多元主体协同
下载PDF
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8
作者 苏晓杰 薛方正 +1 位作者 马铁东 王楷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目前,高校还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足、创新创业教学融入度不高、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发展战略的有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入快速发展新时期。目前,高校还存在着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足、创新创业教学融入度不高、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匮乏、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等问题。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该文以高校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特点和现存问题,提出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赛教融合、理实融合”四个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利用科研团队的优势资源、学术氛围、实践经验,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形成和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相关措施在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及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中取得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基于行企校协同育人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岳鹍 易艳明 高月辉 《高教学刊》 2024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针对无人机技术高速迭代、专业融合度强及创新要求高的行业特征,为解决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更新不及时,难以支持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的问题,构建行企校多元主体办学的格局,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专... 针对无人机技术高速迭代、专业融合度强及创新要求高的行业特征,为解决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更新不及时,难以支持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的问题,构建行企校多元主体办学的格局,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协同育人功效,从专业布局、培养体系、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改革,分级分类培养会装、会飞、能应用和能创新的“两会两能”的全产业链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我国无人机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无人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体系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人”
10
作者 牛定国 《社科纵横》 2005年第1期179-179,共1页
素质教育在全社会推行 ,作为语文教师 ,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动的读说写能力 ,还学生以人的本色 ,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学生能动的读说写能力 培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学博 刘依蒙 杨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该文分析创新实验层次的构建,研究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5种方式,推出将创新实验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案,最后,...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教育体系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该文分析创新实验层次的构建,研究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途径,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5种方式,推出将创新实验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案,最后,为推进高效实验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创新改革,配备合适的创新实验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实验 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实验教学体系
下载PDF
语文教材培养“人”的作用刍议
12
作者 王翠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63-164,共2页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培养对象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格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材,当然也就成了最有效的载体。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人格过程中的作用,是广大语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评价培养对象的基本内容,对学生进行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人格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材,当然也就成了最有效的载体。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人格过程中的作用,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材 人格培养 个性 课程改革
下载PDF
跨越边界: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霞 周凝 +3 位作者 朱林 牛淑锋 马艳 李爱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创新型企业家为目标,以“三高”“三有”“三在”为人才培养原则,以跨越组织边界促进“政产学研用”相互渗透和深度互动为主线,以提升研究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抓手,构建了“双选择、双导师、双课程、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的“六双”协同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案例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扬子江菁英计划 协同培养
下载PDF
新药科背景下药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蓉 侯爱君 +2 位作者 刘燕 孙海英 章文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4-207,共4页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新”建设的深化推进,医学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发展机遇。作为新医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药科,将“懂医精药、善研善成”作为其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大健康观和具有创... 随着“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四新”建设的深化推进,医学教育正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发展机遇。作为新医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药科,将“懂医精药、善研善成”作为其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服务生命全周期大健康观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药学人才。在新药科背景下,应建立和实施“多链融合、协同育人”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从而提升药学生以临床为导向的新药研发观,促进“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教育 实践能力培养 健康中国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果 李小川 +1 位作者 张祥 刘梦麒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出发,探讨了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路径。进而,结合笔者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提出了一套“一二三... 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文科背景下管理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内涵出发,探讨了人才培养的逻辑与路径。进而,结合笔者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提出了一套“一二三”式培养理念,即以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和产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与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两个平台,以德育知识、专业知识和素质拓展三个模块协同培养,并从课程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角度构建了“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管理学科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N+2+3”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小米 加小双 王彦妍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78-84,106,共8页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标准化领域关联密切,随着信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逐渐凸显。本文旨在基于当前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查对国内外... 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与标准化领域关联密切,随着信息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逐渐凸显。本文旨在基于当前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文献研究、网络调查对国内外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对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典型案例进行实地调研,继而进行案例分析。该典型案例中,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采用“N+2+3”模式,即“标准驱动、两层培育、三维协同”。通过比较该模式与国内外标准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发现该模式存在教学主体不够多元、忽略产业和市场需求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模型,以促进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人才 信息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模式 标准化教育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涵意蕴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扬 牛彦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强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为核心,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内外相关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以“强就业”为导向,以“高技能”为核心,以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载体,以服务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为目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国内外相关实践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和范本,后续推进过程中应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性与实践性;坚持以能力与素质提升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与高端性;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责并重,突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坚持以服务终身教育为类型特征,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与终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内涵与路径
下载PDF
组织行为学视角下某医院青年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屹 徐燕玲 +1 位作者 陈皞 苏昕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青年人才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后备力量。现实中,青年人才培养离不开工作(岗位)设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组织内部行为和客观环境,需要找到适宜的培养路径和方法增强青年人才工作动力、提升青年人才发展主动性和创新... 青年人才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后备力量。现实中,青年人才培养离不开工作(岗位)设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等组织内部行为和客观环境,需要找到适宜的培养路径和方法增强青年人才工作动力、提升青年人才发展主动性和创新性、筑牢青年人才秉持医院公益性理念,更好地服务医疗卫生战略需求。北京天坛医院基于组织行为学,积极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根据医、药、技、护、管各岗位特点,基于青年人才岗位培养历练等组织要素,打造应用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的“苗圃工程”,大力推动实施“青年科学家计划”,为不同类型青年人才提供高质量培养与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青年人才培养 工作(岗位)设计 组织结构 组织文化
下载PDF
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的类群特征、培养逻辑与培养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银云 胡新岗 丁越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在类群特征上应具有健全的“复合性”职业人格、全面的“共识性”职业素养和典型的“职业性”类型特征。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创新型...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在类群特征上应具有健全的“复合性”职业人格、全面的“共识性”职业素养和典型的“职业性”类型特征。高职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是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是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现实选择。在培养策略上,应科学制订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特色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合理组建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特色班,实施人才培养的因材教育;高水平打造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奠定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高标准建强产教研创融合型技术平台,夯实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条件;高质量建立政行校企研协同育人机制,保障拔尖创新技术人才培养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拔尖创新技术人才 类群特征 培养逻辑 培养策略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 被引量:27
20
作者 戴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共23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这类人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引导。本文旨在对创新潜能、发展、成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识别、培养、文化支持等社会实践做一个系统概...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话题,但关于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如何选拔和培养这类人才,尚缺乏成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引导。本文旨在对创新潜能、发展、成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识别、培养、文化支持等社会实践做一个系统概要的阐述。首先,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上,本文提出了创新的五种形态和创新人才的两种不同类型。第二,在创新人才的识别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人才动态发展观并结合“总体筛选”和“个体考察”的人才识别模式。第三,在发展和培养问题上,本文提出兼顾成长阶段和领域具体性同时突出“探索未知”和“开放性”的培养模式。第四,在创新成就的文化支持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创新实践中营造兼容认知多样性和鼓励自由探索的生态环境。第五,本文进一步针对现有教育体制提出了五个实践策略上的着眼点。最后,关于教育实践的政策导向,本文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和四种认知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类型 创新潜能 心智发展 人才识别 培养模式 创新文化 教育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