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干预破骨细胞条件培养基促进内皮细胞血管的生成
1
作者 黄宏莉 聂闻 +2 位作者 麦昱颖 覃媛 廖红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10-2217,共8页
背景:聚乳酸作为可降解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被广泛用于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在促进组织愈合与新骨形成、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对破骨细胞的作用,以及乳酸干预后破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背景:聚乳酸作为可降解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被广泛用于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在促进组织愈合与新骨形成、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聚乳酸降解终产物乳酸对破骨细胞的作用,以及乳酸干预后破骨细胞条件培养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功能的影响。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贴壁后分别加入含0,5,10,20 mmol/L乳酸的破骨诱导培养基(含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5 d后分别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细胞骨架纤维状肌动蛋白染色,培养24h后采用RT-PCR检测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m RNA表达。(2)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贴壁后分2组培养:对照组加入破骨诱导培养基,实验组加入含10 mmol/L乳酸的破骨诱导培养基,培养5 d后更换为无血清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离心取上清液,分别与等体积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混合后作用条件培养基备用。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与对照组、实验组条件培养基共培养,通过CCK-8、Transwell、划痕、成管实验观察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与肌动蛋白染色结果显示,5,10 mmol/L乳酸可促进RAW264.7细胞破骨向分化,其中以10 mmol/L乳酸的促进作用更显著;RT-PCR检测结果显示,5,10,20 mmol/L乳酸均可提高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 m RNA的表达,其中以10 mmol/L乳酸的提高作用最显著;(2)与对照组条件培养基相比,实验组条件培养基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与成管能力(P<0.05),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的m RNA和蛋白表达(P<0.05);(3)结果表明,乳酸诱导分化的破骨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促进内皮细胞的血管生成,机制可能与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条件培养基 乳酸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内皮细胞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外泌体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金凯 唐婷 +1 位作者 李美乐 谢裕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0-1355,共6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泌含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外泌体的细胞外囊泡调节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行精准调控。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外泌体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分泌含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外泌体的细胞外囊泡调节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行精准调控。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外泌体对肝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通过高速离心并过滤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收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通过超高速梯度离心法提取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使用PKH26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肝癌细胞MHCC97-H共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MHCC97-H细胞摄取外泌体情况。通过CCK-8增殖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以及流式凋亡实验评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肝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被MHCC97-H细胞摄取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01,P<0.05,P<0.01),凋亡能力显著下降(P<0.001);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处理后,MHCC97-H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P<0.001),迁移、侵袭及凋亡能力显著增强(P<0.001);(3)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具有促进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抑制凋亡的能力;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则具有促进MHCC97-H细胞迁移、侵袭及凋亡和抑制增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条件培养基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下载PDF
两种培养基应用于蜡样芽孢杆菌的计数效果比较
3
作者 陆峥 崔霞 +2 位作者 张诣 牟椿頔 段佳丽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使用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B(mannitol-yolk-polymyxin-B,MYP)培养基和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对于包括蜡样芽孢杆菌在内的10株芽孢杆菌的标准菌株、8株非芽孢杆菌标准菌株、30株... 目的比较两种蜡样芽孢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检测效果。方法分别使用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B(mannitol-yolk-polymyxin-B,MYP)培养基和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对于包括蜡样芽孢杆菌在内的10株芽孢杆菌的标准菌株、8株非芽孢杆菌标准菌株、30株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分离株进行生长率、特异性及选择性比对,并应用两种培养基对737件实际食品样品进行计数效果对比。结果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与MYP培养基虽然在生长率和实际样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异性及选择性均优于MYP,特别是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更具优势。结论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较传统的MYP培养基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及选择性,建议在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计数检测时增加显色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 甘露醇卵黄多黏菌素B(MYP)培养基 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 计数效果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增殖培养基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丽金 陆兆新 袁勇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1,共5页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MR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12种乳酸菌生长促进因子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等13个因素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X2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筛选出Ca...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增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以MRS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法,对12种乳酸菌生长促进因子以及培养基的初始pH等13个因素对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X2生长的影响进行评价。筛选出CaCl2与豆粕水解液为STX2的生长强化因子,且培养基的初始pH值也是影响该菌体生长的关键因子,而其他物质对STX2增菌量的影响不显著。然后用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强化因子的最佳浓度以及最佳的培养基初始pH值。在优化培养基中,STX2的菌体浓度达到6·8×108cfu/mL,比优化前的1·5×108cfu/mL提高了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 增殖培养基 响应面法 初始PH值 MRS培养基 生长促进因子 响应面分析法 中心组合设计 强化因子 响应面方法 基础培养基 CACL2 优化培养基 关键因子 菌体生长 最佳浓度 菌体浓度 设计法 乳酸菌 水解液
下载PDF
不同性状培养基在菌种保存上的优劣势分析
5
作者 唐筱荣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5期132-134,共3页
保持菌种原有的生物学特征可以确保研究、检验、交流和使用实验菌种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验菌种的保存对于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至关重要,而其中培养基的选择对于菌种的存活率、纯度、长期保存的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直接影响。... 保持菌种原有的生物学特征可以确保研究、检验、交流和使用实验菌种时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验菌种的保存对于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至关重要,而其中培养基的选择对于菌种的存活率、纯度、长期保存的稳定性等方面都有着直接影响。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性状培养基在菌种保存上的优劣势,为微生物学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下载PDF
基于D-optimal法优化香菇菌种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任爱民 包玉政 +7 位作者 韩爱民 李通 刘明军 王晓巍 杨建杰 杨琴 杨仁录 付爱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24-733,共10页
为了筛选和优化香菇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质配方,采用D-optimal设计方法,以麦粒和木屑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原种培养基质,以木屑、玉米芯、麸皮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栽培种培养基质,以香菇品种L808作为供试菌种,分别以其菌丝萌发期... 为了筛选和优化香菇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质配方,采用D-optimal设计方法,以麦粒和木屑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原种培养基质,以木屑、玉米芯、麸皮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栽培种培养基质,以香菇品种L808作为供试菌种,分别以其菌丝萌发期、菌丝长速、满袋期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各评价指标的测量,建立了各配比基质与香菇培养基质配方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科学的优化出香菇原种及栽培种栽培基质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原种栽培基质最优配方为50%麦粒+50%木屑;香菇栽培种栽培基质最优配方为37.69%玉米芯+23.33%麸皮+38.98%木屑。在以上2个配方的栽培基质接种后,香菇菌丝的生长旺盛,萌发期短、满袋期短,且理化性质较优,说明优化得到的栽培基质配方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法也在优化培养料配比上是科学并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timal法 香菇 原种 栽培种 培养基 配方
下载PDF
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培养基的筛选与优化
7
作者 冷飘 金拂晓 +5 位作者 黄毅 张婵娟 单志慧 杨中路 袁松丽 陈海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7,共7页
为了促进广谱高效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的高效生产与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与优化。首先比较了Y63-1在YMA、TY、SM、PA和BSE 5种根瘤菌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Y63-1在TY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以TY为基... 为了促进广谱高效大豆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菌株的高效生产与推广应用,本研究对其培养基进行了筛选与优化。首先比较了Y63-1在YMA、TY、SM、PA和BSE 5种根瘤菌基本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结果表明Y63-1在TY基本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以TY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素碳源及无机盐利用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是Y63-1生长的最佳碳源,CaCl_(2)为必要的培养基成分,Rh微量元素对菌株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粉及Rh微量元素4种组分进行正交优化,获得了适宜Y63-1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1 L)为:8 g蛋白胨、10 g葡萄糖、3 g酵母粉、0.1 g CaCl_(2)·6H_(2)O、3 mL Rh微量元素,pH7.0。此培养基也能显著提升USDA110的生长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慢生根瘤菌菌剂的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埃氏慢生根瘤菌Y63-1 培养基筛选 培养基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颗粒状培养基自动定量给料装置设计
8
作者 肖文兵 范艺超 +1 位作者 刘明德 王江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1期33-38,共6页
为提升实验室培养基配制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配制的精确性,在称重环节引入自动化精确定量给料装置。本研究设计并制造了一种颗粒状培养基自动定量给料装置,综合考虑了颗粒状培养基物料特性、料仓结构、输送方式、称重控制及... 为提升实验室培养基配制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配制的精确性,在称重环节引入自动化精确定量给料装置。本研究设计并制造了一种颗粒状培养基自动定量给料装置,综合考虑了颗粒状培养基物料特性、料仓结构、输送方式、称重控制及用户界面等多个方面。颗粒状培养基具有稳定的颗粒质量和均匀的粒径分布,适合自动化给料;装置采用二级料仓结构,有效平衡了大储量需求与高精度称量之间的矛盾;螺旋输送机适用于颗粒状物料的连续给料,螺旋轴转速由步进电机和驱动器调节控制,可实现快速给料和慢速高精度给料;高精度称重传感器实时精确计量给料量,通过微控制器对进料与给料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优化算法和参数来提升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系统提供清晰的运行状态和关键参数显示,便于用户实时监控与操作。该装置实现了颗粒状培养基的精确、高效和自动化供给,同时减少了操作人员与培养基等物料的直接接触,有效降低了培养基受污染的风险,满足了实验室对培养基配制效率和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状培养基 培养基配制 精确称量 自动给料 料仓 螺旋给料机
下载PDF
一株野生肺形侧耳的鉴定及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9
作者 龚娜 刘国丽 +3 位作者 陈珣 马晓颖 肇莹 肖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5-2545,共11页
为优化肺形侧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以采集到的野生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该野生肺形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质量浓度;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玉... 为优化肺形侧耳液体发酵的培养基配方,以采集到的野生侧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该菌株为肺形侧耳,利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该野生肺形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及其质量浓度;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玉米粉、豆粕粉、MgSO_(4)·7H_(2)O为考察因素,以肺形侧耳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采用Box-Benhnken设计优化肺形侧耳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肺形侧耳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分别是玉米粉、豆粕粉和MgSO_(4)·7H_(2)O。Box-Benhnken设计试验结果显示:响应面回归模型拟合系数可达0.9684,肺形侧耳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4.36 g·L^(-1)、豆粕粉9.98 g·L^(-1)、MgSO_(4)·7H_(2)O 2.66 g·L^(-1);在最佳培养基中,肺形侧耳菌丝体的理论生物量为11.15 mg·mL^(-1),实测生物量为11.09 mg·mL^(-1)。优化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比PDA培养基发酵时间缩短4 d,产量提高1.2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形侧耳 发酵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培养基 生物量
下载PDF
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10
作者 刘国丽 陈珣 +5 位作者 肖军 马晓颖 张敏 张鹏 张曼 龚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0,共8页
以卵孢长根菇菌株H1为试材,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碳氮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生物量的主效因素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 以卵孢长根菇菌株H1为试材,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碳氮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生物量的主效因素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期获取优良液体菌种,为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卵孢长根菇提供保障。结果表明,适合卵孢长根菇的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豆粕粉。当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为25℃时,优化后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5.8 g/L、玉米粉26.0 g/L、KH_(2)PO_(4)1.0 g/L、豆粕粉1.5 g/L、酵母粉1.0 g/L、MgSO_(4)0.4 g/L、维生素B1(VB1)0.01 mg/L,其卵孢长根菇菌丝生物量可达23.2 g/L。与常规培养基对比,培养周期缩短3 d,菌丝活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孢长根菇 Plackett-Burman试验 响应面 液体菌种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液体增菌培养基的优化
11
作者 李明阳 吴文章 +1 位作者 杨洋 何艳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0-195,共6页
为研发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选择性增菌液,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非葡萄球菌属菌株具有选择抑制作用的7.5%氯化钠肉汤作为基础培养基,探索氨基酸、丙酮酸钠、甘露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促生长能力,通过正交试验确... 为研发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选择性增菌液,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非葡萄球菌属菌株具有选择抑制作用的7.5%氯化钠肉汤作为基础培养基,探索氨基酸、丙酮酸钠、甘露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促生长能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并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与原始培养基作用于来源不同的四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对其增菌效果和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在基础培养基上添加L-丙氨酸1.0 g/L、甘露醇6.0 g/L、丙酮酸钠1.2 g/L。菌株在优化后培养基上增菌浊度及转接至Baird-Parker的菌落数上均有促进效果,最终菌株的OD550 nm值有0.28~0.34的增长,转接Baird-Parker后的菌落数也有10~100倍的增长,且在促进目标菌生长的同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性也没有受到影响,表明该增菌培养基选择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肉汤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基优化 增菌培养基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台农一号”杧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董龙 蔡昭艳 +8 位作者 王葫青 黄章保 邱文武 方位宽 邓彪 王小媚 苏伟强 刘业强 任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9,共7页
为筛选“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培养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时间对其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15%蔗糖+25%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为基础培养基,分别设置1、2、3、4、5、6 h... 为筛选“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培养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时间对其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15%蔗糖+25%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为基础培养基,分别设置1、2、3、4、5、6 h培养,不同蔗糖、硼酸、聚乙二醇-4000、钙、镁、钾浓度梯度单因素及蔗糖、硼酸、聚乙二醇-40003个因素正交试验,统计比较不同处理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而钙、镁、钾影响不显著。培养2~3 h即可统计花粉萌发率及测量花粉管长度。随着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浓度的3个组分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则起抑制作用。3个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蔗糖与聚乙二醇-4000的互作效应突出。说明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是花粉体外萌发的必需成分,钙、镁、钾为非必需成分。“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20%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适宜培养时间为3 h,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达到8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农一号” 杧果 离体花粉 培养基组分 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
下载PDF
培养基及其pH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影响
13
作者 王雪艳 王乙茹 +5 位作者 苗华彪 陈德近 何雪 杨睿 安清聪 程志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1-95,共5页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简称北京团标)中的检测培养基及其pH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影响。结果显示:两个团体标准中的特异培养基均可用于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数检测。... 研究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估了两个团体标准(T/YNBX 024,简称云南团标;T/CSWSL 022,简称北京团标)中的检测培养基及其pH对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影响。结果显示:两个团体标准中的特异培养基均可用于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菌数检测。采用云南团标配制的检测培养基,培养基pH 4.9~5.5范围均可用于准确检测凝结芽孢杆菌的总菌数。然而,采用北京团标中的检测培养基,需将培养基pH调整为5.5。以上研究结果旨在为规范饲用凝结芽孢杆菌制剂的菌数检测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凝结芽孢杆菌 菌数检测 培养基 平板计数法 团体标准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香菇菌丝体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志刚 单良 于洋 《国土绿化》 2015年第10期54-55,共2页
通过实验,对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的香菇菌丝体生长速度的比较,明显观察到香菇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得出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证实香菇菌丝体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表明:... 通过实验,对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的香菇菌丝体生长速度的比较,明显观察到香菇菌丝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得出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证实香菇菌丝体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最快。通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小麦琼脂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培养基上香菇菌丝体生长速度最快;在酵母粉蔗糖培养基(ESA)上香菇菌丝体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但菌丝体生长密且白;试验表明,香菇菌丝体在其它培养基上也都能正常生长,只是菌丝体生长速度和质量相对略差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体生长 培养基配方 琼脂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 实验数据 酵母粉 玉米粉 真菌培养 固体培养基 菌种培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褐藻胶降解菌Cobetia sp.20发酵培养基
15
作者 唐文竹 何玉宁 +1 位作者 张璐 李宪臻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了提高褐藻胶降解菌株Cobetia sp.20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能力,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首先利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发酵培养基中的不同碳源、碳源添加量、不同氮源、氮源添加量以及氯化钠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 为了提高褐藻胶降解菌株Cobetia sp.20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能力,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培养基。首先利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发酵培养基中的不同碳源、碳源添加量、不同氮源、氮源添加量以及氯化钠添加量、磷酸二氢钾添加量、硫酸镁添加量和pH进行探究,研究各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Cobetia sp.20发酵培养基中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Cobetia sp.20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褐藻胶15.00 g/L、硫酸铵7.50 g/L、氯化钠15.00 g/L、硫酸镁0.50 g/L、磷酸二氢钾5.30 g/L、硫酸亚铁0.01 g/L、pH值7.58。优化后酶活为142.7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6.36%。褐藻胶裂解酶活的提高,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裂解酶 发酵培养基 单因素优化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香菇母种培养基优化研究
16
作者 刘明军 包玉政 +4 位作者 王晓巍 韩爱民 李通 杨建杰 任爱民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037-1041,共5页
探究宕昌地区香菇主栽品种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优化其培养基,为甘肃宕昌地区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中母种培养基标准不统一、母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提供参考,以香菇品种L808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的方法,进... 探究宕昌地区香菇主栽品种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优化其培养基,为甘肃宕昌地区香菇菌种生产企业中母种培养基标准不统一、母种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提供参考,以香菇品种L808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_(9)(3^(4))正交试验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香菇L808菌丝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最适培养温度、最适培养pH以及优化其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香菇L808菌种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是: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24℃,最适培养pH为6;其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木屑75 g/L、葡萄糖20 g/L、琼脂粉18 g/L、马铃薯22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母种 培养基 碳源 氮源 温度 PH 优化
下载PDF
野生香菇母种纯化与保藏培养基筛选
17
作者 王旭 王鑫 +5 位作者 胡志强 杜忠伟 李健 朴姬妍 孙秀霞 武文琳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筛选野生香菇的母种纯化与保藏培养基,为培养和保藏野生香菇菌株种质资源提供适宜条件。【方法】将从吉林省安图县采集到的野生香菇菌株培养成母种,再分别设置4种纯化与保藏培养基配方,比较培养后菌丝的生长情况与菌落的颜色差... 【目的】筛选野生香菇的母种纯化与保藏培养基,为培养和保藏野生香菇菌株种质资源提供适宜条件。【方法】将从吉林省安图县采集到的野生香菇菌株培养成母种,再分别设置4种纯化与保藏培养基配方,比较培养后菌丝的生长情况与菌落的颜色差异,筛选适宜的培养基配方。【结果】母种纯化培养基中以配方四(马铃薯200 g、木屑10 g、黄豆粉1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L)表现最优,其菌丝在第3 d开始萌发,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0.51 cm/d,长势旺盛、白色,菌落无色素。母种保藏培养基中以配方A(细木屑78%、麦麸20%、石灰1%、石膏1%)的表现好,其菌丝萌发率高,长势旺盛且整齐,菌落无色素,能保藏15个月。【结论】通过研究筛选出野生香菇适宜的母种纯化与保藏培养基,为香菇野生资源的收集纯化与长期保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母种 培养基 纯化 保藏
下载PDF
大球盖菇颗粒原种培养基筛选及其应用
18
作者 曾志恒 陈文智 +3 位作者 戴建清 曾辉 郭仲杰 蔡志欣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271-277,共7页
【目的】为筛选适宜的大球盖菇原种培养基,研发菌丝活力强、萌发点多、松散均一的颗粒原种,并确立合适的扩繁透气袋栽培接种量。【方法】以‘大球盖菇8号’为试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由小米、细木屑、... 【目的】为筛选适宜的大球盖菇原种培养基,研发菌丝活力强、萌发点多、松散均一的颗粒原种,并确立合适的扩繁透气袋栽培接种量。【方法】以‘大球盖菇8号’为试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由小米、细木屑、玉米芯、菜籽粕等主要组分的不同培养基的颗粒原种扩繁栽培种效果,对比不同接种量对透气袋栽培种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确定最佳大球盖菇颗粒原种培养基配方为XGM(小米50%、蔗糖2%、细木屑20%、硅藻岩26%、轻质碳酸钙2%),培养基的碳氮比是32.5,培养的大球盖菇颗粒原种菌丝生长速度为2.99 mm/d。颗粒原种XGM扩繁透气袋栽培种最佳接种量为1.25%,透气袋栽培种平均满袋时间为13.4 d。【结论】通过研究优化了颗粒原种培养基,初步建立透气袋栽培种生产工艺,为工厂化生产大球盖菇透气袋栽培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颗粒原种培养基 透气袋栽培种 优化
下载PDF
药学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滨州医学院为例
19
作者 侯桂革 耿子凯 +2 位作者 武小清 刘世松 王春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46-146,F0003,共2页
实践基地建设是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国内尚缺乏系统的建设标准。基于多年探索与实践,创新提出了“平台场所标准化、联合互动全程化、培养体系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科学研究规范化、绩效评价多元化”的“六化”建设标准... 实践基地建设是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但国内尚缺乏系统的建设标准。基于多年探索与实践,创新提出了“平台场所标准化、联合互动全程化、培养体系科学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科学研究规范化、绩效评价多元化”的“六化”建设标准及“6+20+65”三级指标体系,建立了科学化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校地协同育人特色,为药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基 建设标准
下载PDF
鼠疫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建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
本试验对鼠疫菌培养基制备过程中涉及鼠疫菌生长的诸因素进行优化并作效果评价,目的在于筛选出适合鼠疫菌生长的优质培养基,从而保证鼠疫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鼠疫菌 培养基 培养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