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颗粒细胞和培养微滴大小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禹学礼 邓雯 +1 位作者 庞有志 李晓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7-90,共4页
以屠宰场牛卵巢为材料,研究了颗粒细胞单层(GCM)和培养微滴大小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培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试验1从卵泡抽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并根据卵母细胞外面卵丘细胞的层数将其分为3类,分别在体外成熟(IVM)和早期... 以屠宰场牛卵巢为材料,研究了颗粒细胞单层(GCM)和培养微滴大小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和培养后发育潜力的影响.试验1从卵泡抽取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并根据卵母细胞外面卵丘细胞的层数将其分为3类,分别在体外成熟(IVM)和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IVC)培养液中添加GCM,与不添加的对比;添加GCM对1级卵母细胞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无明显影响,但添加GCM的2级、3级卵母细胞,受精后的卵裂率、6~8细胞发育率和囊胚率分别高于未添加组(P<0.05).试验2将取自每头牛的约20枚卵母细胞,分别置于不同大小的微滴(30μl,50 μl,100μl和200μl)中培养、受精,30μl和50 μl组的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100 μl和200 μl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颗粒细胞单层 培养微滴 体外受精
下载PDF
烟草原生质体微滴培养及细胞早期分裂的定点观察
2
作者 夏惠君 周嫦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477-481,共5页
原生质体培养的常规技术是群体培养。而建立单个(或少数)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则可以跟踪每一原生质体的动态变化与研究不同类型原生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有关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更加精确深入;还可以有选择地单独培养细胞融合体、突变体。
关键词 烟草 原生质体培养 培养
下载PDF
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系统的微生物教学实验设计
3
作者 麻彩萍 李玉明 +2 位作者 王欢 张贵友 王宏英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2年第5期37-41,共5页
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需要长时程、持续性对培养中的微生物进行取样检测,这严重依赖人力,存在染菌等风险。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 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了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需要长时程、持续性对培养中的微生物进行取样检测,这严重依赖人力,存在染菌等风险。清华大学现代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基于全自动微生物微液滴培养系统(microbial microdroplet culture system,MMC)搭建了教学用实验平台并系统开发了微生物生长特性评价教学实验: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菌化学因子耐受性研究以及细菌适应性(定向)进化等。经教学实践检验,基于MMC的教学实验设计达到了优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率、扩充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挑战度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物培养系统 MMC 生物培养 教学实验
下载PDF
微滴培养技术的新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霍龙 张岩 吴应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9-62,共4页
微滴培养技术在卵母细胞培养和胚胎早期发育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近期研究发现这项技术又有新的应用范围。有科学家发现将该技术应用于胚胎干细胞可以实现高效传代,在精原干细胞培养和精子发生相关过程的研究方面也可取得很好效果,同时... 微滴培养技术在卵母细胞培养和胚胎早期发育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近期研究发现这项技术又有新的应用范围。有科学家发现将该技术应用于胚胎干细胞可以实现高效传代,在精原干细胞培养和精子发生相关过程的研究方面也可取得很好效果,同时,对早期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过程的监控和对精原干细胞生长过程的观察也相对容易。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微滴培养技术在这些新领域的研究与常规培养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回顾微滴培养技术的主要发展过程,重点探讨微滴培养技术的最新应用及其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技术 新应用 体外培养 胚胎干细胞 精原干细胞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选育几丁质脱乙酰基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9
5
作者 马钦元 申雁冰 +3 位作者 丁盼盼 屠琳娜 毕心宇 王敏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0-174,共5页
该研究将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MMC)技术应用于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构建高产CDA菌株的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结果表明,经过4轮的ARTP诱变及MMC筛选,从200个不同的液滴中共筛选出5个发酵产酶明显... 该研究将室温等离子(ARTP)诱变与微生物微滴培养(MMC)技术应用于几丁质脱乙酰基酶(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构建高产CDA菌株的诱变及高通量筛选方法。结果表明,经过4轮的ARTP诱变及MMC筛选,从200个不同的液滴中共筛选出5个发酵产酶明显提升的液滴,并通过进一步的平板筛选、24-深孔板复筛,获得了17株产酶提高300%以上的诱变菌株。通过对比分析17株高产菌株产CDA的能力,确定了1株最佳CDA高产菌株B4,其CDA最大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15倍,发酵产酶总量达到419.11 U/mL,为原始菌种的3.90倍。该研究为CDA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高通量筛选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 选育 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 生物培养
下载PDF
ARTP-MMC高通量筛选耐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抑制物酿酒酵母的研究
6
作者 古永红 付少虎 +4 位作者 廖蓓 龚大春 吕育财 王昕 李志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104,共6页
为了提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所产生的甲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的耐受性,保障酿酒酵母产乙醇能力不受影响,该文以安琪超级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研究了一种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微液... 为了提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所产生的甲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抑制物的耐受性,保障酿酒酵母产乙醇能力不受影响,该文以安琪超级酿酒酵母为出发菌株,研究了一种常温常压等离子体(ARTP)诱变和微液滴细胞培养(MMC)相结合的适应性进化和高通量筛选耐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抑制物的酿酒酵母方法,获得抗性强的酿酒酵母优势突变株,并评价其耐抑制物、耐高温和产乙醇能力。结果表明,菌株最佳诱变条件为:诱变功率110 W,诱变时间140 s,培养12 h,微液滴微生物培养的适应性进化复合抑制剂梯度组合为CI4~CI6,经过高通量筛选获得最佳的突变株M8;该菌株可耐受体积分数16%乙醇,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55℃热激5 min可正常生长;经过10 L发酵罐培养,其最大乙醇产量为56.29 g/L,糖醇转化率为0.49 g/g,达到理论值的96.67%。该研究对木质纤维素高质化利用提供了优良的酿酒酵母,对推动纤维素乙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 细胞培养 高通量筛选 耐抑制物 酿酒酵母
下载PDF
简易的单个肿瘤干细胞分离及其培养方法
7
作者 邓永键 蒋强 +4 位作者 于莉娜 王红霞 胡纯婷 刘超 丁彦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2-806,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有效的单个肿瘤干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提高研究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在火焰上轻烤拉伸后的毛细管,与无菌塑料管连接建立口控毛细管单细胞分离装置。分离单个SW480细胞无血清培养筛选出克隆球,CD133、CK7荧光标记鉴定;消...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有效的单个肿瘤干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提高研究的效率与质量。方法在火焰上轻烤拉伸后的毛细管,与无菌塑料管连接建立口控毛细管单细胞分离装置。分离单个SW480细胞无血清培养筛选出克隆球,CD133、CK7荧光标记鉴定;消化克隆球吸取单个肿瘤干细胞并移至石蜡油封闭的微滴及96孔板中培养对比观察。结果 SW480细胞克隆形成率约为1.04%,其CD133表达强CK7表达弱;口控毛细管单细胞分离装置分离单个肿瘤干细胞的有效率可高达98.99%;单个肿瘤干细胞在微滴中培养与在96孔板中培养的比较:在分裂时间点上,前两次分裂时间相差无几(P>0.05),在微滴中培养的细胞后续分裂需时较长;在持续扩增的数量上,微滴培养为11.5%(22/192)而96孔板为9.2%(17/18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个SW480细胞无血清培养可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口控单细胞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分离单个肿瘤干细胞,石蜡油封闭微滴培养法和96孔板培养法均能够有效扩增单个肿瘤干细胞。但石蜡油封闭微滴培养法操作灵活、观察便捷、环境稳定,可作为培养单个肿瘤干细胞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单细胞分离 培养
下载PDF
IVF/ICSI周期中≥3PN胚胎用于囊胚培养方案优化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秦祖兴 唐永梅 +5 位作者 牟联俊 徐丽湘 梁明明 罗婷 李楠 李忻琳 《新医学》 201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单个囊胚培养滴中培养的胚胎数目和囊胚培养滴体积对囊胚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助孕治疗过程中细胞数≥6、碎片≤30%、原核数≥3的多原核(≥3PN)异常受精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将授精第3日3PN胚胎随机分为1、2、3、4个的组合分别置... 目的探讨单个囊胚培养滴中培养的胚胎数目和囊胚培养滴体积对囊胚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助孕治疗过程中细胞数≥6、碎片≤30%、原核数≥3的多原核(≥3PN)异常受精胚胎进行囊胚培养,将授精第3日3PN胚胎随机分为1、2、3、4个的组合分别置于体积为30μl的单个囊胚培养滴中,或将授精第3日3PN胚胎随机置于体积为10、20、30、40、50μl的囊胚培养滴中培养,观察囊胚形成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胚胎数目组间的3期以上囊胚或早期以上囊胚的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不同囊胚培养滴体积组间的3期以上囊胚和早期以上囊胚形成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单个囊胚培养滴中培养的胚胎数目和培养滴体积对囊胚形成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胚培养 培养 异常受精胚胎
下载PDF
熔体结晶应用于药物多晶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淑婷 李澳 +1 位作者 刘彬彬 陆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2,共12页
综述了熔体结晶应用于药物多晶型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常规熔体结晶、聚合物诱导熔体结晶、纳米限域熔体结晶和熔体微液滴培养单晶技术,以期助力药物多晶型和固态化学研究。
关键词 熔体结晶 药物多晶型 聚合物诱导结晶 纳米限域结晶 熔体培养单晶技术
下载PDF
大鼠精原干细胞的微滴培养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霍龙 罗奋华 +2 位作者 张岩 全祺玮 吴应积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1-678,共8页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作为成体干细胞的一类,既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又可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阐明其增殖过程及分化特性对SSCs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小鼠SSCs的微滴培养研究显示,微滴培养技术与常规...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作为成体干细胞的一类,既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潜能,又可向子代传递遗传信息。阐明其增殖过程及分化特性对SSCs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小鼠SSCs的微滴培养研究显示,微滴培养技术与常规培养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其他物种的SSCs能否实现微滴培养尚有待证实。该研究旨在利用微滴培养法建立大鼠SSCs体外培养技术。5、8、10、20、40个大鼠SSCs分别置于20μL微滴中培养,用丝裂霉素处理的STO细胞作为滋养层。倒置显微镜观察记录大鼠SSCs的增殖状态。一个月后,对微滴培养的SSCs进行免疫荧光双标记染色鉴定。结果显示,一个微滴内接种5个SSCs就能实现扩增培养;培养一个月后,SSC仍然表达其特异的标记基因分子如CDH1、OCT4、PLZF、Thy1和Gfra1。体外诱导分析显示,微滴培养的大鼠SSCs具有分化为精母细胞的能力。大鼠SSCs微滴培养法的建立,为其他物种SSCs的培养提供了借鉴,也为再生医学和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干细胞 培养技术 免疫荧光染色 体外分化
原文传递
微滴单细胞培养技术应用于白色念珠菌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一海 陈耀 +6 位作者 石星亮 麦惠简 谭有将 蔡乃增 戴尽波 陈静 梁惠尧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886-890,896,共6页
目的为提高白念菌感染的检出率及建立微滴单细胞培养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分别接种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将临床标本加入到含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的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在营养肉汤培... 目的为提高白念菌感染的检出率及建立微滴单细胞培养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分别接种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培养,将临床标本加入到含青霉素和链霉素(双抗)的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生长最快。临床样本在含双抗的培养基的生长速度6 h后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样本经过18 h的微滴单细胞培养和液态培养,细胞数量大于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样品在含双抗的营养肉汤培养基微滴单细胞培养18 h后再进行检测能够提高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白色念珠菌 单细胞培养
原文传递
PeroxiredoxinⅡ在小鼠早胚发育中的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世鄂 黄威权 +1 位作者 孙岚 吕葆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观察PeroxiredoxinⅡ对小鼠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昆明种小鼠的1细胞胚,采用微滴培养法连续培养48h,观察不同浓度PeroxiredoxinⅡ抗体对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以胚胎发育到各期的比例为判断发育效果的标准... 目的观察PeroxiredoxinⅡ对小鼠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昆明种小鼠的1细胞胚,采用微滴培养法连续培养48h,观察不同浓度PeroxiredoxinⅡ抗体对植入前胚发育的影响,以胚胎发育到各期的比例为判断发育效果的标准。同时,应用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术结合特异性荧光探针2′,7′二氯氢化荧光素双乙酸酯,检测小鼠胚中氧自由基水平。结果抗体添加组和未添加组的1细胞胚经24h培养后96%以上发育成2细胞胚,但经48h培养,抗体添加组的胚发育明显受抑,多数停滞于2细胞期。激光共聚焦成像的结果表明,PeroxiredoxinⅡ抗体添加组的2细胞胚内荧光强度明显增强。结论PeroxiredoxinⅡ抗体可引起2细胞胚发育阻滞,这可能与胚内的氧自由基水平升高有关,提示植入前胚内PeroxiredoxinⅡ可减少或消除细胞内氧自由基,促进植入前胚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iredoxinⅡ 植入前胚 氧自由基 培养 共聚焦扫描显 小鼠
下载PDF
山羊不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吕丽华 岳文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51-252,共2页
实验对山羊不同分级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行了微滴法培养,得出A、B、C三级卵母细胞成熟后,第一极体排出率分别为71 8%;43 3%和10 9%(P<0 01)。结果表明,卵母细胞胞质均一致密,外围至少有3层以上的颗粒细胞包裹,而且包裹致密的卵母细胞... 实验对山羊不同分级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行了微滴法培养,得出A、B、C三级卵母细胞成熟后,第一极体排出率分别为71 8%;43 3%和10 9%(P<0 01)。结果表明,卵母细胞胞质均一致密,外围至少有3层以上的颗粒细胞包裹,而且包裹致密的卵母细胞能用来生产体外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