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探讨肺癌病机及治疗
1
作者 史梦蓉 张念志 +1 位作者 褚文丰 金纯纯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096-1100,共5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预后不佳。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将古代医家记载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明确“少火”“壮火”内涵,气与火两者关系,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切入到肺癌的发病机制,指出“少火衰”是...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我国恶性肿瘤之首,其预后不佳。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将古代医家记载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明确“少火”“壮火”内涵,气与火两者关系,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切入到肺癌的发病机制,指出“少火衰”是其病机的本质,“少火”不行,正气渐虚,“壮火盛”是其病机的关键,痰热瘀毒内生,虚实兼夹,气火失调,“食气”为表象,贯穿病程始终。从病机探讨中得出治疗思路,“培少火,清壮火,防传变”是论治肺癌的核心,包含三方面:益气温阳,培土生金以助少火生气;泻火解毒,凉血养阴以平壮火食气;消痰散结,祛瘀生新,谨防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生气 食气 病机 培少火 清壮
下载PDF
少火壮火理论指导2型糖尿病的养生保健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杰 孙晓生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598-1601,共4页
少火壮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不仅体现了食、火与气的关系,而且概括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也可作为指导防治疾病、日常养生保健的原则。少火可以使元气强固,壮火会损伤元气;湿热、气郁均可促使少火化为壮火;过食大辛大热的壮火之品... 少火壮火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不仅体现了食、火与气的关系,而且概括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也可作为指导防治疾病、日常养生保健的原则。少火可以使元气强固,壮火会损伤元气;湿热、气郁均可促使少火化为壮火;过食大辛大热的壮火之品会耗气伤阴,常食性质温和的少火之品则可以温阳化气。根据少火壮火理论,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养生保健中应该以'清壮火,培少火'为养生总则。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长期过食肥腻甘甜之品以及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则水谷不化,郁而成热,热成壮火,壮火食气,则进一步伤津耗液,终成消渴。因此,规律饮食应防食郁化火。长时间少动而过逸,则身体内精微不布,全身之气不足,而局部之气有余,积聚日久,则会造成全身少火不足,局部郁而化热。适当运动以防过逸而气余化火,舒展心情以防气郁化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养生保健 “清壮 培少火 食郁化 气余化 气郁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