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1
作者 马福军 钱征 +1 位作者 杨阳 李倩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1期2357-2360,2368,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代谢参数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KRAS)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对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预测价值。结果75例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型39例,野生型36例。肿瘤直径﹥4.5 cm 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_(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均高于肿瘤直径≤4.5 c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3~4期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MTV及TLG均高于T1~2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_(max)、SUV_(mean)、MTV及TLG均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MTV、TLG均与T分期呈正相关(P﹤0.05)。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SUV_(max)、SUV_(mean)及TLG均明显高于KRAS野生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_(max)、SUV_(mean)、MTV及TLG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696、0.681、0.629,以SUV_(max)最高。SUV_(max)、SUV_(mean)、MTV及TLG预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的灵敏度分别为0.883、0.753、0.724、0.676,特异度分别为0.817、0.714、0.694、0.659。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一定程度上反映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可作为预测KRAS基因突变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sten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 基因突变 结直肠癌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ct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湘平 梁勇 +2 位作者 刘雄 王全师 吴湖炳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 探讨18氟 脱氧葡萄糖 (18 fluorinefluorodeoxyglucose ,1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 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 探讨18氟 脱氧葡萄糖 (18 fluorinefluorodeoxyglucose ,1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 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 7例已确诊头颈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癌 ,进行18F FDGPET CT全身显像 ,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 鼻咽癌组治疗前 4例PET CT均查出原发灶 ,其中 2例确诊有颈淋巴结转移 ,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鼻咽癌放疗后 12例中 4例PET CT检查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均为阴性表现 ,符合临床和病理诊断 ;2例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经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 1例查出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多处转移经随访证实 ;6例鼻咽原发灶PET CT检查阴性表现 ,但 4例颈部显示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检查证实 ,2例肺部、纵隔等有转移灶未经病理检查证实。未知原发肿瘤颈淋巴转移组4例患者PET CT均检出原发灶 ,3例病理检查证实 ,另 1例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他头颈肿瘤组 7例治疗后患者中 ,2例患者无复发转移表现 ,5例不同部位肿瘤检出原发部位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 ,有 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 ,1例放弃治疗未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18F FDGPET CT将PET提供的肿瘤代谢图像和CT提供的解剖图像结合 ,对头颈原发肿瘤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融合显像 头颈肿瘤 诊断 治疗 ^18氟-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技术在亚实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郑启元 徐芳 申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0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多模式对亚实性肺结节(SSPN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SSPNs(已经病理或随访证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PET-CT扫描及胸部薄层CT扫描,比较并评价两... 目的:探究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多模式对亚实性肺结节(SSPN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SSPNs(已经病理或随访证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PET-CT扫描及胸部薄层CT扫描,比较并评价两种方法对SSPNs的诊断效能。结果:34例患者中有12例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炎性结节,2例肺结核;11例高代谢,23例低代谢。PET-CT融合图像诊断恶性SSPN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81.3%、85.6%、93.4%和66.5%,均高于胸部薄层CT(77.4%、81.2%、78.5%、91.7%和51.2%)。结论:结合SSPNs的形态学及代谢特点,PET-CT可以提高SSPNs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亚实性肺结节 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ct技术(pet-ct) 诊断效果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CT融合显像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雄 李湘平 +2 位作者 李晓华 王全师 吴湖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6例,肺癌治疗后3例,甲状腺癌手术后3例,下咽癌放疗后1例,不明原发灶4例,行全身或颈部PET-CT检查,其结果与临床病理报告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28处PET-CT显像阳性20例,阴性8例;对照病理结果,假阳性1例,假阴性1例,18F-FDGPET-CT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0%,87.5%,92.9%。结论18F-FDGPET-CT结合PET提供肿瘤代谢图像,CT提供解剖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及监测复发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转移癌 显像诊断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临床病理报告 放射治疗后 不明原发灶 诊断价值 融合显像 颈部肿块 甲状腺癌 CT检查 病理结果 CT诊断 临床价值 FDG MRI 鼻咽癌 手术后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开合 吴亮 田有勇 《医学综述》 2020年第3期559-564,共6页
帕金森病(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缺乏有效的早期生物标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的发展为这一临床需求提供了可能。PET神经突触多巴胺能显像及葡萄糖代谢显像能直观地显示突触前、突触间隙及突触后膜多巴胺的存贮、释放、转... 帕金森病(P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缺乏有效的早期生物标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的发展为这一临床需求提供了可能。PET神经突触多巴胺能显像及葡萄糖代谢显像能直观地显示突触前、突触间隙及突触后膜多巴胺的存贮、释放、转运、结合及相关脑区能量代谢变化;淀粉样蛋白显像及微管相关蛋白Tau显像则反映PD相关认知障碍标志性蛋白的分布特点;而炎症细胞显像可反映PD脑内胶质细胞活化规律。该技术从不同侧面呈现PD相关脑区结构、功能及物质代谢差异,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多巴胺能神经元 TAU蛋白 炎症反应 显像技术
下载PDF
我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配置及使用情况抽样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超 霍力 +4 位作者 王也 单广良 赵春元 巴建涛 李方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抽样调查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配置及使用情况。方法:抽样调研2016年12月底已装机且装机时间≥1年的24个省、市和自治区123家PET-CT使用单位,采用文献调查法调研了解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PET-CT科研使用情况,... 目的:抽样调查全国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配置及使用情况。方法:抽样调研2016年12月底已装机且装机时间≥1年的24个省、市和自治区123家PET-CT使用单位,采用文献调查法调研了解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PET-CT科研使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用表格设计问卷,电子邮寄法发放回收问卷,了解设备配置及2008-2015年临床使用情况。结果:文献调研123家单位共发表临床PET-CT应用研究类文章733篇(肿瘤、脑功能研究及心脏相关文章分别为674篇、50篇和9篇),图像技术相关文章37篇。问卷调查123家有81家单位参与调研(回收率65.9%),日最大工作量12~15人,设备年能力利用率46%~54%,全身显像及躯干显像为主要显像方法,特殊显像主要为肺部薄层CT及放射治疗图像;肿瘤显像相关配件使用情况良好,分析软件配置不足;心脏显像相关软硬件以及神经系统图像分析软件使用情况欠佳;对PET-CT中文报告系统、科研软件包及高速度服务器的需求强烈。结论:目前PET-CT临床使用能力尚未完全发掘,根据临床及科研的要求进行选件功能与配件配置评估有助于改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正电子发射 设备配置 抽样调查 pet-ct 问卷调查法 临床使用 图像技术
下载PDF
逆向静脉穿刺在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丁有玲 沈赛娟 吴佳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34-435,共2页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功能代谢显像(PET)和解剖结构显像(CT)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融合,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目前常用示踪剂为18F-FDG,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是将功能代谢显像(PET)和解剖结构显像(CT)两个已经相当成熟的技术融合,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目前常用示踪剂为18F-FDG,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在受检人群中,绝大多数为长期输液及放、化疗的患者,其上肢静脉破坏严重,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为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我中心为受检者进行了逆向静脉穿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逆向静脉穿刺 计算机断层成像 应用 pet-ct 18F-FDG 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双江 董江华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7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采取PET-CT与MRI检查,比较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对直肠...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0例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采取PET-CT与MRI检查,比较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非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PET-CT检查显示,转移淋巴结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最小标准摄取值(SUV_(min))均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MRI检查显示,转移淋巴结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_(standard))、最慢表观弥散系数(ADC_(slow))、最快表观弥散系数(ADC_(fast))均明显低于非转移淋巴结,PET-CT联合MRI检查显示,转移淋巴结长径、短径均明显长于非转移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CT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85.00%(68/80),MRI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77.50%(62/80),PET-CT联合MRI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为95.00%(76/80)。PET-CT联合MRI检查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ET-CT或MRI单独检查。结论PET-CT联合MRI具有较高的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也是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重要依据,可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ct MRI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磁共振全身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联合局部常规扫描对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探查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欧阳友萍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9年第5期489-491,共3页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临床医疗设备及技术水平也随之不断升高。尤其是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方面,出现飞跃式的发展[1]。以往临床中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评估时,最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就是常规磁共振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临床医疗设备及技术水平也随之不断升高。尤其是在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方面,出现飞跃式的发展[1]。以往临床中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评估时,最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就是常规磁共振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但是临床中常规应用的该两种方式不仅价格昂贵,且属于有创性检查,并不适合临床中所有恶性肿瘤患者;磁共振全身类PET是临床医学当中的一种全新型成像检查技术,与常规磁共振及PET-CT检查相比,其特点为费用较低、操作简易且无辐射等[3]。本研究选取2018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0例,全部应用常规磁共振及磁共振全身类PET检查,观察磁共振全身类PET在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灶探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常规扫描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常规磁共振 转移灶 影像学检查 诊疗情况 恶性肿瘤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10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5年第5期959-960,共2页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aphy)显像技术所采用的是正电子核素,就是一系列成对排列的r闪烁探测装置.利用光子准直原理和符合探测技术,在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湮没辐射的光子,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出靶器官... 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aphy)显像技术所采用的是正电子核素,就是一系列成对排列的r闪烁探测装置.利用光子准直原理和符合探测技术,在体外探测示踪剂所产生湮没辐射的光子,采集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出靶器官的断层图像并给出定量生理参数。PET所采用的正电子核素大多是构成人体基本元素的超短半衰期同位素或性质极为相似的核素,如氧、氮、碳、氟等。它们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用它们标记人体的生理物质(如糖、氨基酸和脂肪),可在不影响内环境平衡的生理条件下,显示生物活动的空间分布、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运载这些正电子核素的示踪药物是生命的基本物质如葡萄糖、水、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正电子核素 短半衰期同位素 生理参数 计算机处理 内环境平衡 显像技术 探测技术 探测装置
下载PDF
PET-CT显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1
作者 刘先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探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在肺癌(LC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LCA患者,分别开展PET-CT、螺旋CT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显示,100例LCA患者中,未见淋巴结转移23例,可见淋... 目的探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显像在肺癌(LC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LCA患者,分别开展PET-CT、螺旋CT检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病理显示,100例LCA患者中,未见淋巴结转移23例,可见淋巴结转移77例,其中局部复发病灶33例,77例LAC伴淋巴结转移者检出106枚转移淋巴结,其中6枚转移淋巴结直径<0.5 cm,78枚转移淋巴结直径在0.5~1.0 cm,22枚转移淋巴结直径>1.0 cm。PET-CT诊断LCA阳性98例,阴性2例,诊断准确度为98%;螺旋CT诊断LCA阳性99例,阴性1例,诊断准确度为99%。PET-CT、螺旋CT诊断LCA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78例,淋巴结未转移22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2%(75/78)、90.9%(20/22)、97.4%(75/77)、87.0%(20/23)、95.0%(95/100)。螺旋CT诊断:淋巴结转移62例,淋巴结未转移38例;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9%(57/62)、47.4%(18/38)、74.0%(57/77)、78.3%(18/23)、75.0%(75/100)。PET-CT诊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阴性预测值、灵敏度与准确度高于螺旋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转移淋巴结总检出率94.34%高于螺旋CT的7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直径<0.5 cm、0.5~1.0 cm的转移淋巴结检出率高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螺旋CT对直径>1.0 cm转移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螺旋CT相比,LCA、淋巴结转移诊断时选择PET-CT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手术病理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像-ct 螺旋CT 诊断效能 灵敏度
下载PDF
双探针PET-CT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2
作者 娜姿·伊力哈木 张奇洲 +1 位作者 秦永德 李肖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5-1359,共5页
目的 探讨双探针PET-CT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确诊AD患者(AD组)14例,健康对照者(HC组)8例。均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脑部显像,1 w内行^(18)F-氟贝他吡(AV45)脑... 目的 探讨双探针PET-CT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确诊AD患者(AD组)14例,健康对照者(HC组)8例。均行^(18)F-氟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脑部显像,1 w内行^(18)F-氟贝他吡(AV45)脑部显像。通过半定量法分析两种示踪剂在AD组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两组空腹葡萄糖水平、三酰甘油(TG)、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空腹葡萄糖水平、TG、MMSE及MoCA评分均与AD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两组^(18)F-FDG SUVR值在额叶、顶叶、楔前叶、后扣带回、颞叶及枕叶有统计学差异(P<0.05);^(18)F-AV45 SUVR值在额叶、顶叶、楔前叶、后扣带回、颞叶、枕叶及基底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D组^(18)F-FDG在各脑区的SUVR值与^(18)F-AV45在各脑区的SUVR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联合两种分子探针在AD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18)F-氟贝他吡(AV45) ^(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下载PDF
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研究针刺捻转补泻手法降压的中枢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秋蕾 刘清国 +2 位作者 王赫 杨芳媛 战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应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探讨其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不施手法组、捻转补法组... 目的:应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探讨其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不施手法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10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各组采用相应的针刺手法干预太冲穴20 min,模型组和空白组不进行针刺治疗。所有干预每天进行1次,持续28 d,每两周之间间隔1 d。重复测量大鼠血压,并在第1、28天行18F-FDG-PET扫描。结果:干预28 d后,与针刺不施手法组比较,捻转补法组与捻转泻法组收缩压均显著降低(P<0.01);针刺捻转补泻手法激活的靶脑区主要集中于延髓、海马、小脑、中脑、顶叶皮质、嗅球、隔核、背侧丘脑和视觉皮质。结论: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同时可提高SHR特定靶脑区的葡萄糖代谢水平,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效应的中枢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补泻手法 太冲穴 原发性高血压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中枢机制 降压 葡萄糖代谢 针灸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王舒哲 王雁 +1 位作者 黄芳华 邱云良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661-1667,共7页
药物成瘾是当前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认为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对药物成瘾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显像剂的合成为人们认识药物成瘾的神经药理学机制提供了很大帮助。... 药物成瘾是当前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认为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对药物成瘾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显像剂的合成为人们认识药物成瘾的神经药理学机制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综述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药物成瘾机制研究中的应用,重点总结了使用PET活体成像技术监测药物成瘾过程中神经递质的受体、受体转运蛋白、局部脑血流和脑葡萄糖代谢变化,从而了解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机制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显像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15
作者 马艳 冯雪艳 +1 位作者 刘丽娜 杨蓓蕾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8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临床应用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 分子影像技术 护理 生化代谢 解剖定位 高特异性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医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侯中煜 刘树伟 《山东卫生》 2006年第2期62-63,共2页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定量撮示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所标记的药物在体内的立体分布及其变化,从而提供人体局部功能及各种器官内的化学反应等有关重要信息的现代医学影像尖端技术。由于利用PET技术能直接定量测定发射正电子的...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定量撮示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所标记的药物在体内的立体分布及其变化,从而提供人体局部功能及各种器官内的化学反应等有关重要信息的现代医学影像尖端技术。由于利用PET技术能直接定量测定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所标记的药物或化合物在活体内的分布和变化,直接定量获取药物在人体或实验动物体内的分布、变化、生物利用度、疗效和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因此可用于研究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药理学研究 放射性核素 医技 现代医学影像 定量测定 PET技术 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 化学反应
原文传递
运用PET-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心理安慰对针刺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贵锋 黄泳 +3 位作者 唐纯志 赖新生 徐卫平 单保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1,I0003,共5页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 目的:分析针刺过程中心理安慰与针刺疗效的关系,探索心理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招募4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分别施以外关穴针刺、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非穴针刺和空白对照处理,运用PET-CT收集脑中枢激活信号,所得图像数据采用SP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P<0.001,uncorrected,K>10统计检验显著性标准;与空白对照比较,外关穴针刺激活左侧颞中回(BA22)、颞叶Sub-Gyral(BA21)、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楔前叶(BA7),外关穴不透皮假针刺激活左侧颞上回(BA22)和右侧颞下回(BA20)、角回(BA39),非穴针刺激活左侧枕叶舌回(BA18)、小脑和右侧颞上回(BA22)、枕叶梭状回(BA18);外关穴针刺与不透皮假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颞上回(BA42)、小脑前页和右侧楔前叶(BA19),外关穴针刺与非穴针刺比较激活左侧额下回(BA45)、颞上回(BA22)、顶上小叶(BA7)、楔前叶(BA7)、中央后回(BA40)、顶下小叶(BA40)和右侧额下回(BA47)、楔前叶(BA7、19)、楔叶(BA18)、中脑。结论:心理安慰因素在针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是针刺效应的非特异性效应部分,不同的心理安慰因素对针刺效应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不同,但都不是针刺效应的全部,针刺穴位特异性的激活与穴位主治作用密切相关的脑功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安慰 针刺效应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脑功能成像技术
下载PDF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尚玉真 朱仁娟 +4 位作者 王莉 刘理慧 黄葵红 黄倩 刘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79-379,418,共2页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 X线计算机 显像技术 护理
下载PDF
PET-CT显像剂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华 关锋 林承赫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62-763,共2页
关键词 pet-ct 神经系统疾病 疾病诊断 临床应用 显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分子生物学技术 细胞代谢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郝珊瑚 刘雨宁 +5 位作者 郭佳 陆国秀 陈兰兰 张文文 冯秋伟 张国旭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10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18F-FDG PET-CT显像的胰腺肿物患者96例,结合手术病理及其他临床结... 目的分析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显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18F-FDG PET-CT显像的胰腺肿物患者96例,结合手术病理及其他临床结果,评估18F-FDG PET-CT对胰腺病变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96例胰腺病变患者中,胰腺恶性肿瘤63例,良性病变33例。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6%、90.8%和87.1%,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7.04和0.1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