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夫妻电子健康素养对自我感知老化影响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1
作者 张宝凤 杨展 +2 位作者 唐姗钐 赵珂 张利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469-3473,共5页
目的基于成对样本数据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探讨老年夫妻双方电子健康素养和自我感知老化的主客体模式。方法便利抽取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的老年人及其配偶(共248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 目的基于成对样本数据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探讨老年夫妻双方电子健康素养和自我感知老化的主客体模式。方法便利抽取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的老年人及其配偶(共248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建立电子健康素养对自我感知老化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老年夫妻电子健康素养得分(22.72±6.12)分,自我感知老化得分(49.49±7.42)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夫妻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感知老化及各维度呈负相关。丈夫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为(22.73±6.20)分,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49.77±6.85)分;妻子电子健康素养得分(22.71±6.05)分,自我感知老化得分为(49.20±7.95)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妻子与丈夫之间的电子健康素养呈正相关;在主体效应层面,妻子的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感知老化呈负相关,丈夫的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感知老化呈负相关;在客体效应层面,妻子的电子健康素养与丈夫自我感知老化呈负相关,丈夫的电子健康素养与妻子自我感知老化呈负相关。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老年夫妻的电子健康素养负向预测自身自我感知老化(主体效应),同时也负向预测配偶自我感知老化(客体效应)。丈夫电子健康素养对自我感知老化影响路径系数为-0.561(P<0.001),妻子电子健康素养对其自身自我感知老化影响路径系数为-0.702(P<0.001);丈夫电子健康素养对妻子自我感知老化影响路径系数为-0.161(P<0.05),妻子电子健康素养对丈夫自我感知老化影响路径系数为-0.144(P<0.05)。结论老年夫妻的电子健康素养和自我感知老化具有主客体互倚性,这种互倚性不仅表现为明显的主体效应,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客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模型 电子健康素养 自我感知老化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自我分化与焦虑抑郁关系的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
2
作者 梅凌寒 周雁荣 +4 位作者 王兰 张舵 王萧萧 赵娅 赵睿怡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 基于鲍温家庭系统理论,使用主客体互倚模型探查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的交互传递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简版自我分化量表、广泛焦虑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210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建立自我... 目的 基于鲍温家庭系统理论,使用主客体互倚模型探查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的交互传递情况。方法 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简版自我分化量表、广泛焦虑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对210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建立自我分化、焦虑及抑郁的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的自我分化水平分别为(79.95±4.43)分和(81.31±4.55)分,焦虑程度分别为(11.74±3.55)分和(10.98±3.04)分,抑郁程度分别为(12.33±3.34)分和(10.98±3.04)分。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自我分化水平与自身及对方的焦虑、抑郁水平呈负相关,家属的自我分化水平与自身的焦虑、抑郁和患者的抑郁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抑郁受双方自我分化水平的共同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的传递情况,积极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患者 家属 鲍温家庭系统理论 主客体模型 自我分化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关于自我的太极模型的三个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5,共9页
正由于阴与阳可以表征宇宙万物中任何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它才能作为自我太极模型的根逻辑,构成自我太极模型的深层结构。不过,阴阳思维落实到自我的太极图模型中的子模型中,已换成一对对纯粹的心理学术语,自然可建构出吻合儒、道、佛... 正由于阴与阳可以表征宇宙万物中任何一对相反相成的概念,它才能作为自我太极模型的根逻辑,构成自我太极模型的深层结构。不过,阴阳思维落实到自我的太极图模型中的子模型中,已换成一对对纯粹的心理学术语,自然可建构出吻合儒、道、佛等诸家的自我太极模型的子类型。自我的太极模型至少有三个优势,从而能统合现有几种有代表性的中式自我理论。为了提升自我太极模型的科学性,未来实证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一是编制出信效度良好的《自我的太极模型量表》;二是以自我的太极模型为理论依据,至少可开展行为实验、质性研究和干预研究等三类实证研究;三是自我的太极模型内蕴含高度心理学,可用来有效指导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的太极模型 高度心理学 抽象继承法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下载PDF
自我的太极模型:提出背景与核心观点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3-64,共12页
目前中国心理学界主要有五种有一定影响的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用评判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是否具有良好文化生态效度的三个标准进行衡量,它们虽各有优势,但均无法全面、深入、圆润地描述和解释中式自我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受太极图的启发,... 目前中国心理学界主要有五种有一定影响的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用评判中式自我理论或模型是否具有良好文化生态效度的三个标准进行衡量,它们虽各有优势,但均无法全面、深入、圆润地描述和解释中式自我的类型和呈现方式。受太极图的启发,假若说从精神分析眼光看,西式人格结构图是三明治式立体结构,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西式自我主要是特质型、单子论式的独立自我,那么,深受阴阳思维影响的中式人格结构图是像一张大饼样的太极图式,中式自我具有多元文化汇聚性和情境性特点:将太极图外面代表“太极”的最大圆指自我,将太极图里面的阴与阳用来表征一对对具体的自我概念,自我太极模型就可形象地表征中国人受儒、道、佛和西方文化而形成的四种具体自我类型,从而能让人们直观、形象地看清四种子类型中式自我的样式,并能贴切地用来描述和解释分别受儒、道、佛与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人的自我类型和自我修炼历程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的太极模型 儒家自我的太极模型 道家自我的太极模型 佛家自我的太极模型 基于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的自我太极模型
下载PDF
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咪 吴艳妮 +5 位作者 黄秀娥 杨晶 王润 杨玲莉 赵慧慧 周春兰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2年6月对我国7个省(自治区)的1086对失能老人与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 目的探讨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2月—2022年6月对我国7个省(自治区)的1086对失能老人与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日常生活功能指数量表、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路径关系。结果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的健康素养、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中位数分别为79.00、20.00、378.33,85.00、20.00、548.11。模型结果显示,双方的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均能够正向预测自身的生活质量,即主体效应显著(β=0.389,β=0.267,β=0.340,β=0.222;均P<0.05);客体效应,失能老人的健康素养正向预测配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β=0.138,P<0.001),配偶照顾者的健康素养对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50,P=0.078);双方的自我效能对对方生活质量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34,P=0.259;β=0.032,P=0.276)。结论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受自身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失能老人的健康素养与配偶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提示我们应将失能老人和配偶照顾者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捆绑式”健康赋能以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效能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配偶照顾者 健康素养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主客体模型
下载PDF
独立自我和互依自我:从文化历史演化看中式自我的诞生、转型与定格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77,共17页
中式自我在诞生之初本也是独立自我,它主要是伴随武器与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与他族、他人抗争过程中诞生的,而非是在种小麦的过程中诞生的.互依自我是公元前521年后伴随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独立自我与互... 中式自我在诞生之初本也是独立自我,它主要是伴随武器与私有财产的出现,在与他族、他人抗争过程中诞生的,而非是在种小麦的过程中诞生的.互依自我是公元前521年后伴随儒学的创立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开启了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但独立自我占优期.自公元前304年前后到最迟不晚于公元前233年之前是中式自我的重要转型期,转型的结果是具独立人格的互依自我最终彻底战胜了独立自我,中式自我进入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但互依自我占绝对优势期,这个转型过程并非是种水稻引起的,而是儒学经过艰辛传播最终取得胜利的结果.秦汉至清代是中式自我定格的阶段,定格的结果是中式自我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的外显式多元文化主义时代进入内隐式双元文化主义时代.从生态理性角度看,中式自我的形成与演变是适应环境的结果.中式自我的演化过程证明并非长期的水稻种植史才让中国人形成了互依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理论 独立自我 依自我 道德自我 柔我 皇帝制度 三纲思想
下载PDF
对独立/依互自我构念与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蕙 魏青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70-574,共5页
文中将心理学所提出的自我构念理论融入到了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的研究中,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说明自我构念的不同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若对自我构念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则会产生消极影响,易形成自我中心论和盲目崇拜论的误区,... 文中将心理学所提出的自我构念理论融入到了跨文化交际障碍成因的研究中,通过对跨文化交际案例的分析说明自我构念的不同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若对自我构念缺乏正确认识和理解则会产生消极影响,易形成自我中心论和盲目崇拜论的误区,最终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引发交际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自我构念 自我构念 跨文化交际 障碍 成因
下载PDF
文化框架的神话:对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独立/互依自我构念的思考(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茜 苏彦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7,共9页
在解释美国人和亚洲人心理活动的差异时,心理学家们最常使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框架,以及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独立/互依自我构念。综述了这两个文化框架各自的概念体系及测量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已有... 在解释美国人和亚洲人心理活动的差异时,心理学家们最常使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框架,以及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独立/互依自我构念。综述了这两个文化框架各自的概念体系及测量方法,探讨了两者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已有跨文化研究中关于这两个文化框架在解释美国人和亚洲人心理活动之异同时,有效性与实用性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指出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文化心理学研究在沿用这两个文化框架时可能做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框架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独立 依自我构念
下载PDF
独立型与互依型自我构念差异研究简述
9
作者 刘翳菲 余兵兵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71-172,共2页
近年来,关于自我构念的研究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心理学家对其研究的兴趣已涉及到了各个领域。自我构念主要分为独立型和互依型两个维度。不同自我构念的个体在认知、自尊、归因以及动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实验法的运用... 近年来,关于自我构念的研究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心理学家对其研究的兴趣已涉及到了各个领域。自我构念主要分为独立型和互依型两个维度。不同自我构念的个体在认知、自尊、归因以及动机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实验法的运用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二者必将为自我构念差异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自我构念 互依自我构念 差异
下载PDF
夫妻共情对青年乳腺癌患者与配偶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蕾 陈丽 吴春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75-78,共4页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乳腺癌患者与其配偶的共情对双方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及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对28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采用主-... 目的 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乳腺癌患者与其配偶的共情对双方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及Locke-Wallace婚姻调适量表对281例青年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进行调查,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处理成对数据。结果 患者的共情及自我表露总分显著高于其配偶(均P<0.05),但二者的亲密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客体互倚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及配偶的共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患者的共情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配偶的亲密关系(均P<0.05),但不能显著预测其自我表露(P>0.05),配偶的共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患者的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P<0.05);路径分析显示,配偶自身的共情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自我表露影响其亲密关系(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及配偶的共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两者的共情影响自身和对方的自我表露及亲密关系。应基于共情的夫妻二元干预视角制订相关的改善措施,提升两者的共情能力,从而促进患者与配偶的自我表露并提升亲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青年 配偶 共情 自我表露 亲密关系 主-客体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居家失能老人及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佳乐 孔韵怡 +1 位作者 沈梦圆 王安妮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0-1555,共6页
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探讨居家失能老人自我照护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家属照护能力量表(FCTI-25)、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对214名居家失能老人... 目的: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探讨居家失能老人自我照护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ASAS-R-C)、家属照护能力量表(FCTI-25)、心理弹性量表(CD-RISC-10)对214名居家失能老人及其家庭照顾者进行调查。基于主体-客体互倚模型分析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结果: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51.76±7.75)分,照顾者照护能力总分为(39.70±7.1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22,P<0.05)。居家失能老人心理弹性总分为(34.59±7.19)分,照顾者心理弹性总分为(37.79±5.9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6,P<0.05)。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自身及对方的心理弹性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为0.287~0.571,P<0.05)。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都能够正向影响自身的心理弹性(β值为0.528,0.228,P<0.05),即主体效应显著。失能老人的心理弹性不受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影响(β=0.109,P>0.05),而照顾者心理弹性还受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影响(β=0.196,P<0.05),即只有照顾者的客体效应显著。结论:居家失能老人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照顾者照护能力与心理弹性存在交互影响,居家失能老人心理弹性仅受自身照护能力的影响,但照顾者心理弹性受到自身和对方的影响。医护人员可将失能老人和照顾者视为一个共同单元,制订二元成对的照护能力培训策略,鼓励失能老人多参与到自己的照护工作中,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指导照顾者更好地适应照顾者角色,从而提升二者应对长期照护时的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老人 照顾者 自我护理能力 照护能力 心理弹性 主体-客体模型
下载PDF
感知伴侣回应对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自我表露和婚姻调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东梅 罗山泉 +1 位作者 李凯旋 刘利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考察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对双方自我表露及婚姻调适的影响,为提高乳腺癌患者夫妇的婚姻调适,制定基于夫妻二元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考察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对双方自我表露及婚姻调适的影响,为提高乳腺癌患者夫妇的婚姻调适,制定基于夫妻二元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在西安市某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就诊的34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伴侣回应量表(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scale,PPRS)、痛苦表露指数(distress disclosure index,DDI)及Locke-Wollance婚姻调适量表(Locke-Wollance marital adjustment scale,LWMAS)进行调查。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患者夫妇在感知伴侣回应、自我表露和婚姻调适中的差异性;采用Mplus 8.0建立APIM模型,并用Bootstrap置信区间评估法验证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共有291对患者夫妇完成研究。患者的自我表露(t=4.877,P<0.001)及婚姻调适(t=2.107,P=0.036)高于其配偶,两者间的感知伴侣回应无差异(t=-1.235,P=0.217);APIM模型结果显示,在主体效应中,患者及其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均能够正向预测自身的自我表露(β=0.306,β=0.245,P<0.001)及婚姻调适(β=0.322,β=0.332,均P<0.001);在客体效应中,患者的感知伴侣回应可正向预测配偶的婚姻调适(β=0.258,P<0.001),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对患者的自我表露及婚姻调适均存在正向预测作用(β=0.243,β=0.412,均P<0.001);中介效应显示,患者及配偶的感知伴侣回应可借由患者的自我表露影响其婚姻调适[患者效应量=0.055,P=0.006,CI(0.022,0.1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8%;配偶效应量=0.047,P=0.009,CI(0.020,0.09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1.27%];配偶感知伴侣回应可以通过自身自我表露影响其自身婚姻调适[效应量=0.069,P=0.007,CI(0.029,0.130),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29%]。结论乳腺癌夫妇的婚姻调适、自我表露与双方的感知伴侣回应密切相关,因此相关干预方案应基于提升夫妻感知伴侣回应的视角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夫妇 感知伴侣回应 自我表露 婚姻调适 主客体模型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自我概念对两类怀旧广告诉求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柴俊武 赵广志 张泽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21,共14页
在怀旧风潮盛行的大背景下,怀旧广告日益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然而,由于怀旧诉求未能正确匹配目标受众,导致一些怀旧广告的无效甚至是起反面效果。基于此,通过区分个人怀旧诉求和虚拟集体怀旧诉求,并将其联结于消费者的两种自我概念形态... 在怀旧风潮盛行的大背景下,怀旧广告日益受到了广告主的青睐。然而,由于怀旧诉求未能正确匹配目标受众,导致一些怀旧广告的无效甚至是起反面效果。基于此,通过区分个人怀旧诉求和虚拟集体怀旧诉求,并将其联结于消费者的两种自我概念形态(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经由两个实验探查了受众的自我概念形态对不同怀旧广告诉求的反应。实验一采用2(怀旧诉求:个人怀旧与虚拟集体怀旧)×2(自我概念: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组间因子设计,检验自我概念形态是否对个人怀旧诉求广告、虚拟集体怀旧诉求广告的效果起调节作用;实验二通过对自我概念采用不一样的操控方式,对认知反应进行更加有效的测量,对同一被试接触到怀旧广告信息前后的品牌态度进行对比等,重复检验了实验一的研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独立自我程度高的消费者往往偏好于个人怀旧诉求,而互依自我程度高的消费者往往偏好于虚拟集体怀旧诉求。研究结果表明:怀旧虽是一项很好的广告题材,但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注意怀旧诉求与目标受众的匹配性。本研究拓展了自我概念这一重要心理变量在怀旧广告领域的应用;同时,论文研究结果对于怀旧营销、跨文化营销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旧 个人怀旧 虚拟集体怀旧 独立自我 依自我
下载PDF
心理时间旅行的动力机制:自我的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丽珠 刘岩 +1 位作者 周天游 李涵妮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1-977,共7页
选取120名大学生,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机制。研究1以核心自我评价为评估自我概念的指标,发现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对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力。研究2通过启动使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在意识中占优... 选取120名大学生,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自我在心理时间旅行中的动力机制。研究1以核心自我评价为评估自我概念的指标,发现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对指向未来的心理时间旅行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力。研究2通过启动使不同类型的自我概念在意识中占优,发现互倚组比独立组报告出更多具体的事件,且更关注他人和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概念能够引导个体对过去和未来事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时间旅行 预见 情景记忆 核心自我评价 独立自我 倚型自我
下载PDF
认识你自己:自我建构理论相关研究述评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治国 刘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0-167,共8页
自我建构是根据人己关系对自我进行表征、对个体信息进行表征的认知结构。自我建构对于人们的认知、情感、动机与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自我建构的相关因素研究做了系统回顾,讨论了自我建构研究本土化发展趋势,指出当前自... 自我建构是根据人己关系对自我进行表征、对个体信息进行表征的认知结构。自我建构对于人们的认知、情感、动机与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自我建构的相关因素研究做了系统回顾,讨论了自我建构研究本土化发展趋势,指出当前自我建构研究的缺陷和特点所在,并指明了自我建构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建构 独立 互依 变量
下载PDF
关系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自我建构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陈 唐明凤 花冰倩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76,共9页
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互依型自我建构是自我建构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个体心理感知和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将自我建构理论引入关系型虚拟社区研究,探索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互依型自我建构对关系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微信用... 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互依型自我建构是自我建构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个体心理感知和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将自我建构理论引入关系型虚拟社区研究,探索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互依型自我建构对关系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微信用户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表明:两类自我建构对关系型虚拟社区人际互动及知识共享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人际互动在自我建构与知识共享行为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面子意识对互依型自我建构与人际互动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虚拟社区危险感知在独立型自我建构与人际互动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自我建构 互依自我建构 人际 知识共享行为 关系型虚拟社区
下载PDF
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文化启动效应的不对称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杰 纪丽君 +2 位作者 武萍 田颖 包呼格吉乐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64-167,共4页
笔者采用修订后蒙文版自我构念量表对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进行测查,并考察蒙古族大学生在文化启动背景下自我构念转换的效应。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倾向于独立型自我构念;不同文化启动条件下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显示出... 笔者采用修订后蒙文版自我构念量表对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特点进行测查,并考察蒙古族大学生在文化启动背景下自我构念转换的效应。结果表明: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倾向于独立型自我构念;不同文化启动条件下蒙古族大学生自我构念显示出不对称的启动效应。与个人主义文化启动条件相比,蒙古族大学生的自我构念在集体主义启动条件下的启动效果更为明显。研究显示蒙古族大学生以独立型自我构念为主,部分支持文化框架转移效应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独立自我构念 互依自我构念 文化启动效应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构念与自尊回忆主题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乔玉玲 吴任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25-93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自我构念大学生在自尊回忆事件主题方面呈现的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3所院校的大学生218名,依据其在自我构念量表(SCS)的独立和互依2个维度得分中值,分为高、低独立构念组(n=102、104)和高、低互依构念组(n=105、101)。让... 目的:探讨不同自我构念大学生在自尊回忆事件主题方面呈现的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3所院校的大学生218名,依据其在自我构念量表(SCS)的独立和互依2个维度得分中值,分为高、低独立构念组(n=102、104)和高、低互依构念组(n=105、101)。让大学生回忆并记录两件使自己自尊提升或降低的事件,研究者对事件进行主题编码,比较高、低独立构念组和高、低互依构念组自尊事件主题出现频率的差异。结果:大学生自尊回忆中浮现出能力和关系两大主题,能力主题出现在自尊降低回忆中的比例更高,而关系主题出现在自尊提升回忆中的比例更高(P<0.05),高互依构念组较低互依构念组在自尊提升记忆中会描述更多的关系主题(P<0.05),高独立构念组较低独立构念组在自尊提升记忆中会描述更多能力主题(P<0.05)。结论:自尊回忆事件主题的差异性提示,能力认可和关系和谐是影响大学生自尊的两个主要因素,不同自我构念的大学生会倚重不同因素促进自尊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独立自我构念 依自我构念 自传体记忆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世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7,共9页
从中西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自我观的角度,考察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可知:先秦儒家以表现"互倚型自我"之"仁"德为美,道家以表现"无我"为美;秦汉至唐宋时期,以"无我"为美的思想蕴含了以"... 从中西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自我观的角度,考察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可知:先秦儒家以表现"互倚型自我"之"仁"德为美,道家以表现"无我"为美;秦汉至唐宋时期,以"无我"为美的思想蕴含了以"自我表现"为美的思想;明末清初走向以"独立型自我"的自我表现为美。中华文化传统的审美意识在未来若能多一点独立型的自我意识,则更添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倚型自我 独立自我 无我之美 自我表现之美
下载PDF
大学生自我构念与共情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伟芳 陈慧芳 +1 位作者 谢丽银 张佩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构念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构念量表(SCS)、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RI)对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互依自我占优势地位(t=-2.473,P<0.05);②自我构念无显著性别和...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构念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构念量表(SCS)、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RI)对9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独立自我与互依自我并存,互依自我占优势地位(t=-2.473,P<0.05);②自我构念无显著性别和年龄差异(P>0.05);共情能力无显著性别差异,但较大年龄者的共情能力较低(t=2.737,P<0.01);③独立自我构念与整体共情能力无显著相关(P>0.05),但与想象力显者正相关(r=0.231,P<0.05),与个人痛苦显著负相关(r=-0.249,P<0.05);互依自我构念与整体共情能力,以及观点采择、想象力、共情关注均显著正相关(r=0.277~0.542,P<0.01);④不同性别个体的自我构念对整体共情能力的影响基本一致。结论:自我构念与共情能力有密切关系,互依自我对大学生共情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我构念对共情能力的影响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构念 独立自我 依自我 共情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