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Klobuchar模型背景场的电离层插值方法研究
1
作者 权冉冉 黄劲松 +1 位作者 孟凡效 伍晓勐 《导航定位学报》 2016年第4期36-41,103,共7页
为了提高网络RTK中电离层插值的精度,提出一种具有背景场的电离层插值方法:在建立电离层模型时将Klobuchar模型作为背景场,结合基站实测的电离层数据,采用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最终确定流动站电离层信息。这种方法利用了背景场所提供... 为了提高网络RTK中电离层插值的精度,提出一种具有背景场的电离层插值方法:在建立电离层模型时将Klobuchar模型作为背景场,结合基站实测的电离层数据,采用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最终确定流动站电离层信息。这种方法利用了背景场所提供的电离层时空变化特征,可提高电离层插值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目前典型的基站间距条件下,该方法能将电离层插值精度提高10%左右,同时将网络RTK流动站定位精度也提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RTK 电离层延迟 KLOBUCHAR模型 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
下载PDF
产卵迁徙对金沙江黑水河下游鱼类群聚结构变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志 唐会元 +2 位作者 龚云 朱迪 赵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3-762,共10页
鱼类作为河流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干支流之间的迁徙或移动不仅是常见的,而且通常与鱼类的繁殖活动相联系.金沙江下游支流作为金沙江下游河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有较为丰富的集合生境以及较高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鱼类在金沙... 鱼类作为河流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干支流之间的迁徙或移动不仅是常见的,而且通常与鱼类的繁殖活动相联系.金沙江下游支流作为金沙江下游河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有较为丰富的集合生境以及较高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鱼类在金沙江下游干支流的产卵迁徙对支流鱼类群聚结构变动的影响以及支流生境维持对区域鱼类种群维系的意义,对金沙江下游干支流鱼类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选择黑水河下游江段作为典型研究区域,通过2014年在该区域的逐月渔获物调查,采用聚类分析、基于距离的线性模型以及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等多种多元分析方法,确定黑水河下游群聚结构的逐月变动是否严重依赖于鱼类在干支流之间的产卵迁徙以及黑水河下游自然生境的维持对区域鱼类种群的维系是否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果表明:黑水河下游鱼类群聚结构在金沙江雨季和旱季显著分离的同时,表征这种分离的8种指示种的性成熟个体丰度也在雨季和旱季间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动.7种指示种鱼类性成熟个体丰度的变动能够解释黑水河下游鱼类群聚结构变动77.20%的变异,其中齐口裂腹鱼、大鳞副泥鳅和犁头鳅性成熟个体丰度的变动是影响黑水河下游鱼类群聚结构变动的3个最显著的因素,7种指示种鱼类在干支流的产卵迁徙对黑水河下游鱼类群聚结构的变动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金沙江干支流严重水电开发背景下,维持黑水河现有的自然生境面积对区域鱼类种群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为实行上述目标,建议在白鹤滩水电站蓄水运行后,拆除黑水河的部分小型水坝,并采取其他河流再自然化措施以维持黑水河现有的自然生境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 黑水河 栖息地保护 河流连通性 指示种 基于距离的线性模型
下载PDF
网络RTK对流层拟合模型分析
3
作者 琚兴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84,共3页
为了拟合网络RTK中用户端双差对流层延迟,本文分析了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DIM)、线性内插模型(LIM)原理,提出了指数拟合模型:以主参考站为原点,系数项与用户端和辅参考站间夹角成反比,指数底数值为0.35,用户端到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 为了拟合网络RTK中用户端双差对流层延迟,本文分析了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DIM)、线性内插模型(LIM)原理,提出了指数拟合模型:以主参考站为原点,系数项与用户端和辅参考站间夹角成反比,指数底数值为0.35,用户端到主参考站与辅参考站到主参考站间距离比值被1减为指数。通过分析上述模型的误差系数给出了模型优缺点,试验验证了指数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卫星拟合精度一般优于2cm,实现了单历元平面定位精度优于2cm,高程精度优于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对流层延迟 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模型 线性内插模型 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