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三叠系克下组冲积扇高频基准面旋回与砂体分布型式研究 |
吴胜和
伊振林
许长福
郭建刚
张保国
吴小军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3
|
|
2
|
三级基准面旋回内三角洲砂体骨架模型的建立——以陕北安塞三角洲露头为例 |
张兴阳
罗平
顾家裕
罗忠
刘柳红
陈飞
张玄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0
|
|
3
|
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油层单元划分关系 |
陈景山
彭军
周彦
谭秀成
李凌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4
|
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与沉积演化: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 |
孙雨
马世忠
闫百泉
赵慧
于利民
丛琳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5
|
准噶尔盆地南缘八道湾组扇三角洲露头基准面旋回与储层的响应关系 |
谭程鹏
于兴河
李胜利
瞿建华
魏凌云
李晓路
杜永慧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6
|
胜二区沙二段7砂组地层基准面旋回与沉积微相研究 |
温立峰
吴胜和
岳大力
李艳平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7
|
濮城油田沙三上地层基准面旋回及储层流动单元 |
曾大乾
李中超
宋国英
汤军
张昌民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4
|
|
8
|
基准面旋回对河口坝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影响——以胜坨油田三区沙二段9砂层组河口坝储集层为例 |
梁宏伟
吴胜和
王军
岳大力
李宇鹏
印森林
喻宸
王夏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3
|
|
9
|
油藏开发阶段河流相基准面旋回划分与储层细分对比方法探讨 |
龙国清
韩大匡
田昌炳
刘卓
王守泽
段斌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0
|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 |
倪新锋
陈洪德
田景春
赵俊兴
韦东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1
|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
王家豪
姚光庆
赵彦超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3
|
|
12
|
海域区古近系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识别与对比:以琼东南盆地为例 |
李增学
张功成
王东东
李莹
刘海燕
吕大炜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3
|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
彭军
郑荣才
陈景山
蔡勋育
韦景春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14
|
基准面旋回结构与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 |
郑荣才
尹世民
彭军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25
|
|
15
|
陆相断陷湖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砂体的控制——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西地区为例 |
李跃
李军辉
王子赫
李美芳
娄洪
王琦
孙海雷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6
|
基准面旋回与A/S比值的函数关系及地质意义 |
汪彦
彭军
游李伟
陈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7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下段基准面旋回与聚煤作用 |
梁积伟
李文厚
张峰
林峰
郭艳琴
陈全红
王若谷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8
|
短期基准面旋回叠加样式与储层物性变化模式关系研究——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为例 |
杨华
田景春
夏青松
倪新锋
张翔
聂永生
窦伟坦
付金华
郭正权
邓秀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9
|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洼陷带沙三段基准面旋回变化与岩性圈闭 |
王居峰
蔡希源
邓宏文
苏法卿
|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
2003 |
10
|
|
20
|
苏德尔特油田铜钵庙组—南屯组油层多级次基准面旋回格架中的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王建平
樊太亮
王宏语
刘振兴
李一凡
胡晓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