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基因编辑婴儿看基因优生学的伦理辩护与疑虑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琬琳 李瑞全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7期52-56,共5页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对于研究伦理及可能引发之伦理疑虑的广大讨论。首先从优生学到基因优生学进行了分析,然后就基因干预的道德界线和基因优生学的道德疑虑进行探讨和思考,最后针对基因编辑完美婴儿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从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参赞天道原则""有限度的基因干预"观点做出相应的回应。最后指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若干不符国际伦理规范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优生 基因治疗 基因增强 基因决定论 儒家生命伦理
下载PDF
基因技术对生存世界的重塑及其目标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葛秋萍 殷正坤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基因技术首次使人类有机会改变自身的自然本性提高生命质量 ,以控制和完美自然及人类 ,重塑生存世界。但另一方面 ,生命进一步非神圣化所带来的社会平衡性的破坏 ,引发了生命客体化、人种单一化、社会退化等问题。人类在获得类似上帝般... 基因技术首次使人类有机会改变自身的自然本性提高生命质量 ,以控制和完美自然及人类 ,重塑生存世界。但另一方面 ,生命进一步非神圣化所带来的社会平衡性的破坏 ,引发了生命客体化、人种单一化、社会退化等问题。人类在获得类似上帝般创造生命的自由的同时 ,有丧失自己类本质的危险 ,应寻找个体完美与社会关系的平衡点。基因技术目标选择的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基因优生 人类寿命 目标选择
下载PDF
关于基因平等问题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玉峰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1-43,40,共4页
关键词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 基因歧视 基因优生 基因平等问题 哲学思考
下载PDF
基因技术与伦理关怀:保持必要的张力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俊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
基因技术对伦理学的挑战在于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伦理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引发了对人的本质及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的深刻反思。实体论者出于"人的自然本质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强烈反对人类借助基因技术而充当上帝的行为。而... 基因技术对伦理学的挑战在于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伦理价值赖以存在的基础,引发了对人的本质及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的深刻反思。实体论者出于"人的自然本质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张,强烈反对人类借助基因技术而充当上帝的行为。而主观论者则竭力维护"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类利用基因技术对人自身的操纵看作是人的主体性的自我展现。对基因技术的伦理反思关键在于在实体论与主观论、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追求优雅生存为指归,不断协调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基因优生 克隆人 伦理关怀
下载PDF
哈贝马斯对基因技术医疗应用的伦理思考及其启示
5
作者 任祥伟 《自然辩证法通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88,共9页
当前对基因技术的应用讨论容易陷入误区,我们不但将胚胎生命权的保障问题囿于堕胎争议,而且试图在生物学意义上寻求生命开始的起点来为基因技术的医疗应用划定合法界限。为了走出以上误区,哈贝马斯强调“自然”和“人为”的区分关乎人... 当前对基因技术的应用讨论容易陷入误区,我们不但将胚胎生命权的保障问题囿于堕胎争议,而且试图在生物学意义上寻求生命开始的起点来为基因技术的医疗应用划定合法界限。为了走出以上误区,哈贝马斯强调“自然”和“人为”的区分关乎人类的自由基础,并试图以康德式的先验论证为基因技术的医疗应用划定道德界限。这样一来,基因技术的医疗应用应该进一步遵循商谈伦理学的“医疗逻辑”,即以“康复”和“可同意性”为原则。这样就能够避免教育学论证的误导,而准确划定基因优生学的合理性范围。虽然哈贝马斯的基因伦理思想对已有基因伦理讨论作了有力推进,也对一些基因伦理难题的解决有着积极启示,但其理论仍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基因技术 自然成长 医疗逻辑 基因优生
原文传递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Wheat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al Inbreds in Primary Roots 被引量:10
6
作者 倪中福 孙其信 +1 位作者 吴利民 解超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4期457-462,共6页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basis of heterosis, differential display of mRN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heterotic hybrid A, nonheterotic hyb... T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basis of heterosis, differential display of mRN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heterotic hybrid A, nonheterotic hybrid B and their parental inbreds in the primary roots. By using 5′ end random primers in combination with three one-base-anchored primers, it was found that 22.5% and 22.9% of 877 total displayed cDNAs we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etween hybrid A, B and their parents, respectively.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al inbreds were obvious, indicating that the patterns of gene expression in hybrids alter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arents. On the other hand, by using MADS-box gene specific 5′ end primer for DDRT-PCR, we found that nearly all of the displayed cDNA fragments were polymorphic betwee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and major difference occurred in qualitative level, in which hybrid specific-expressed and silenced genes are the major two patterns, suggesting that MADS-box gene may be important for manifestation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and wheat heterosis. In comparison with our previous results by using seedling leaves, it i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hybrids and parents is dependent on the tissues tested, and mo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ere observed in the primary roots than in the seedling leaves.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pressions of both randomly displayed cDNAs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s, such as MADS-box, alt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which might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bserved het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display gene expression HETEROSIS WHEAT primary roots
下载PDF
基因技术折射当代人文伦理的变迁
7
作者 黄梦洁 《全国新书目》 2006年第10期4-4,共1页
本栏目每期推出10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家从馆藏新书中挑选。本刊聘请顾犇(国家图书馆图书采编部主任)、梁爱民(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采选组组长)、曹玉强(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数据组组长)、万爱雯(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书目数... 本栏目每期推出10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工作在第一线的专家从馆藏新书中挑选。本刊聘请顾犇(国家图书馆图书采编部主任)、梁爱民(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采选组组长)、曹玉强(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数据组组长)、万爱雯(国家图书馆中文图书书目数据著录总审校)、姚蓉(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组总审校)担任专家小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技术 国家图书馆 伦理本质 基因治疗 当代 伦理冲突 生育控制 基因优生 基因专利 伦理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