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白色念珠菌的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曾同 赵民 +3 位作者 张济 唐国瑶 吴岚 石建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建立口腔白色念珠菌的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方法,并探讨其型别在口腔黏膜病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提取21株临床菌株的DNA,PCR扩增ITS1-ITS2区域,并依据该区域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用PCR ITS1-ITS2方法将21株白... 目的:建立口腔白色念珠菌的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方法,并探讨其型别在口腔黏膜病中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提取21株临床菌株的DNA,PCR扩增ITS1-ITS2区域,并依据该区域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用PCR ITS1-ITS2方法将21株白念分为13型。结论:PCR ITS1-IT S2基因分型法可作为一种有用的流行病学调查的工具以预防和监测口腔白念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基因分型法 口腔黏膜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随机引物PCR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在MRSA医院感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韦莉萍 《医学综述》 2001年第2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PCR基因分型法 MRSA医院感染 应用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型特异抗体与基因分型方法的比较
3
作者 谢启贤 《职业与健康》 CAS 2004年第10期79-79,共1页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血清分型的特异性与基因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 (PCR)基因分型法和血清特异性抗体分型对同一批病例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12 0例抗 -HCV阳性血清用PCR基因分型检出率为 80 % ,血清型特异抗体分型...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血清分型的特异性与基因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 (PCR)基因分型法和血清特异性抗体分型对同一批病例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12 0例抗 -HCV阳性血清用PCR基因分型检出率为 80 % ,血清型特异抗体分型检出率为 62 5 % ,两者检出率的比较 χ2 =7.83 ,P <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提示血清分型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如基因分型法。对 65例两种方法均阳性的结果比较符合率达 90 8%。结论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免疫学方法对HCV分型符合程度尚好 ,对HCV检测在方法学的应用上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基因分型法 血清型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分型法行HPV分型检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龙秀荣 兰建云 +6 位作者 耿建祥 阚延静 范雪梅 夏林 王宏景 梅静 赵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3期3385-3387,共3页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荧光定量法)与基因芯片分型法(简称基因芯片法)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灵敏度,分析两者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111例行液基细胞学诊断、135例行组织学诊断,采用荧...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荧光定量法)与基因芯片分型法(简称基因芯片法)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中的灵敏度,分析两者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111例行液基细胞学诊断、135例行组织学诊断,采用荧光定量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所有受试者15种高危HPV基因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荧光定量法检测HPV的灵敏度为55.28%,基因芯片法灵敏度为55.6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κ=0.745);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上升。结论荧光定量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HPV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检测灵敏度都较高,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芯片分型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应用对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席雅娟 肖海燕 李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96-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和基因芯片分型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各自检测效果。方法:选择生殖系病变患者208例,采集其病变组织进行冻存,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进行HPV的检查,并同时对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阳性的182例患者的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HPV16,18型进行检测。结果:使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查出的HPV阳性率为87.5%,荧光定量法对HPV18,18型的阳性检查率为79.67%,具有统计学差异;阳性检出率均以22~40岁的患者最多,且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基因芯片检查法对HPV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法对HPV的敏感度较基因芯片检查法低。HPV阳性多发生于22~40岁及宫颈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基因芯片分型 HPV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全玲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3期189-190,188,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人类条件致病菌,尤其在医院内感染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耐药PA的增加使临床治疗日趋困难.长期以来因外源性感染PA所致的院内感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棘手问题.对PA进行分型研究是临床进行流行病...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为人类条件致病菌,尤其在医院内感染中占重要地位,特别是耐药PA的增加使临床治疗日趋困难.长期以来因外源性感染PA所致的院内感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棘手问题.对PA进行分型研究是临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手段,也为切断传染途径、控制院内感染暴发流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对PA的分型方法既有表型分型方法如血清学分型、抗菌谱分型、噬菌体分型、生物分型、绿脓素分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分型 研究进展 表型分型 基因分型法
下载PDF
EDN1和CFH的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冬冬 靳荷 +2 位作者 郑柳 杨彬彬 丁芝祥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74-382,共9页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00名T2DM患者,分为无糖尿...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00名T2DM患者,分为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386)与PDR组(n=314)。收集临床基本资料,抽取患者外周血,使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KASP)基因分型检测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内皮素-1(endothelin 1,EDN1)基因的rs5370位点和补体因子H(complement factor H,CFH)基因的rs800292位点基因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这2个基因位点的多态性与广西汉族T2DM患PDR的关系。结果:收缩压、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_(收缩压)=0.025,P_(胰岛素)=0.001,P_(GFR)=0.013)。排除以上混杂因素后,EDN1基因的rs5370位点上TT基因型与PDR易感性呈正相关(P=0.03,OR=2.973;adj.P=0.011,OR=2.718);CFH基因的rs800292位点上AA基因型与PDR易感性呈正相关(P=0.037,OR=1.949;adj.P=0.044,OR=2.058)。结论:收缩压增高、GFR降低可能与T2DM患者发生PDR相关。EDN1基因的rs5370位点与CFH基因的rs800292位点的多态性与广西汉族人群的PDR易感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型法 内皮素-1 补体因子H
下载PDF
32例子宫内膜癌基因表达谱的层次聚类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蔡斌 刘玲 +2 位作者 万小平 席晓薇 杨懿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层次聚类分析,寻找子宫内膜癌“高危”患者。方法:以32例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为实验组,3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混合作为对照组。分别用Cy3和Cy5标记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含有13 824个基因的人全基因表...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层次聚类分析,寻找子宫内膜癌“高危”患者。方法:以32例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为实验组,3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混合作为对照组。分别用Cy3和Cy5标记实验组和对照组。用含有13 824个基因的人全基因表达谱cDNA芯片分析32例内膜癌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表达谱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按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以及分化分期相结合进行分组,分别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46、12和138个(P<0.001)。对32例内膜癌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的结果与肿瘤的分化、FIGO分期分类基本相符,并且能够发现一些子宫内膜癌“高危”患者。结论:对子宫内膜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可以发现与子宫内膜癌浸润、转移相关的基因;基因表达谱的聚类分析可以在术前帮助判断子宫内膜癌的“高危”病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基因表达分型 聚类分析 CDNA微阵列
下载PDF
人的味觉敏感性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邱慧敏 廉嘉欣 +4 位作者 程巧芬 许行新 侯帅 陈军 赵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01-408,共8页
味觉感知是决定人们摄食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味觉敏感性与食物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饮食性健康问题中最具创新性的策略之一,而测量人类受试者的味觉敏感性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关键。本文从味觉敏感性测定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及应用... 味觉感知是决定人们摄食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味觉敏感性与食物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饮食性健康问题中最具创新性的策略之一,而测量人类受试者的味觉敏感性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关键。本文从味觉敏感性测定的工作原理、操作过程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包括心理物理测定法、生物电位测定法、菌状乳头计数法和基因分型法等国内外关于人的味觉敏感性测定的方法。心理物理测定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但主观性和误差较大;生物电位测定法减少了主观误差,但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受试者一直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否则会影响电极稳定性;菌状乳头计数法和基因分型法需要与其他方法并用,此外,基因分型法所需技术含量和成本较高。通过对以上方法的分析和评价,为选择不同的味觉敏感性测定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敏感性 心理物理测定 生物电位测定 菌状乳头计数 基因分型法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丽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7期534-535,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基因芯片分型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198例CINⅠ患者,取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然后行Leep刀...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基因芯片分型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198例CINⅠ患者,取宫颈分泌物,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然后行Leep刀宫颈锥形切除,标本进行基因芯片分型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40.91%;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阳性率78.79%,其中HPV-16/-18阳性率为60.10%;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16/-18阳性率为38.89%。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阳性者,在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中也呈阳性。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阳性率较其他两组高,差异显著(P<0.05),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PV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因芯片分型法检测HPV敏感性高,简便易行且能分亚型,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荧光定量PCR 基因芯片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劲平 王培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750-751,共2页
1995年,斯坦福大学的Schena M和Brown PO等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基因表达谱芯片以来,在世界上兴起了一股基因芯片的大浪潮,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AIDS病研究、癌症研究、疾病诊断、基因治疗、中西新药开发、新食品开发以及... 1995年,斯坦福大学的Schena M和Brown PO等在Science 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基因表达谱芯片以来,在世界上兴起了一股基因芯片的大浪潮,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为AIDS病研究、癌症研究、疾病诊断、基因治疗、中西新药开发、新食品开发以及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纷纷对基因芯片的出现进行评价,并对基因芯片的应用前景作了一些大胆的预测.1999年Nature Genetics杂志出版增刊,邀请专家学者对基因芯片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本文就基因芯片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希望能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 1 基因芯片简介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叫DNA微阵列技术(DNA microarray),也称为DNA芯片.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它横跨生命信息、生物物理、生命科学、化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众多学科.基因芯片是从传统的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杂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在尼龙膜、玻璃、硅片或瓷片上的一微小区域内(1cm2),将成千上万条DNA探针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然后与标记了的待检样品进行杂交(hybriding),通过芯片扫描仪对芯片进行扫描,检测每一点杂交信号的有无及强弱,由相应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就可以检测出待检样品基因表达的种类和基因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分型 寡核苷类排列序列分析 基因芯片 中医药研究 应用 中医 中药
下载PDF
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被引量:1
12
作者 Lee W.R. 吴佳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40-40,共1页
Background. Atopic dermatitis (AD) is a common chronically relapsing skin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lper 2 cell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olymorphisms in the genes for interleukin (IL)-4, t... Background. Atopic dermatitis (AD) is a common chronically relapsing skin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the activation of T-helper 2 cell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olymorphisms in the genes for interleukin (IL)-4, the IL-4 receptor, IL-13, an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6 (STAT6) may contribute to susceptibility of AD. To date, no cytokine gene polymorphism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o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 Aims. To determine whether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the cytokine genes migh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AD. Methods. DNA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94 patients and 186 control subjects. Using direct sequencing and microsatellite genotyping, we examined 22 polymorphisms in eight cytokine genes including the genes for IL-4,-10,-12B and-13,the IL-4 receptor, tumour necrosis factor (TNF)-α , STAT6, and interferon (IFN)-γ . Results.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llelic and genotypic distributions of the cytokine gene polymorphisms could be found between patients and controls. Moreover, no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with disease onset, gender, the presence of elevated serum total IgE level or blood eosinophilia. Conclusion.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 e analysed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cytokine genes do not appear to be associate d with AD susceptibility in our Chinese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分型法 嗜伊红细胞增多 直接测序 激活子 遗传
下载PDF
在英国人群中编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插入/缺失多态现象与泛发型白癜风无关
13
作者 Akhtar S Gavalas N.G +2 位作者 Gawkrodger D.J E.H. Kemp 李政霄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期33-34,共2页
Vitiligo is an acquired hypomelanotic skin disorder characterised by circumscribed depigmented macules resulting from the loss of functional melanocytes from the cutaneous epidermis and autoimmunity has been suggested... Vitiligo is an acquired hypomelanotic skin disorder characterised by circumscribed depigmented macules resulting from the loss of functional melanocytes from the cutaneous epidermis and autoimmunity has been suggested to play a role in th 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Recently, an insertion/deletion (I/D) polymorphis m of a 287-base pair repetitive sequence in intron 16 of the angiotensin conver ting enzyme (ACE) gene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utoimmune disease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itiligo. In this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ACE gene I/D genotyp es was investigated in a population of 106 English patients with generalised (no n-segmental) vitiligo and 174 ethnically matched healthy controls using 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genotyping metho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requ encies of II, ID and DD genotypes was detected between vitiligo patients and con trol subjects (P=0.35). The same result was evident for the genotype distributio n in vitiligo patients with an autoimmune disease and for those without when com pared with controls (P=0.33 and P=0.53,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 allele was not significantly over-represented in the group of patients with vitiligo compared with controls (P=0.42) and that this was als o the case fo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ssociated autoimmunity (P=0.40 and P=0 .6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发型 基因插入 多态现象 节段型 自身免疫病 黑色素细胞 基因型分布 基因分型法 发病机制 皮肤表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多倍体作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乾浩 丹尼.卢埃林 印.威尔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5-369,共15页
高通量测序或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并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文总结了NGS在棉花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分析、微小RNA和单核苷酸多态性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NGS在棉... 高通量测序或第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并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该文总结了NGS在棉花基因组测序、转录组分析、微小RNA和单核苷酸多态性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NGS在棉花基因组学和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NGS在棉花中的应用对其他多倍体作物的类似研究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但其更广泛和有效的应用有赖于简便、高效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多倍体 转录组 单核苷酸多态性 测序基因分型
下载PDF
采用基因分型技术分析家庭内结核病的传播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洁 方仁东 +2 位作者 徐鹏 高谦 梅建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由于结核病的潜伏期较长,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传染源的追踪和传播规律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基因分型技术鉴别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并与传统流行病学结合而建立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使人们对结核病的传播有了新... 由于结核病的潜伏期较长,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对其传染源的追踪和传播规律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用基因分型技术鉴别不同的结核分枝杆菌,并与传统流行病学结合而建立的分子流行病学方法,使人们对结核病的传播有了新的认识。我们采用基因分型法对一个家庭内结核病传播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流行病学与分子生物学对于传染源判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技术 传播规律 结核病 家庭内 分子流行病学方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分型法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6年第5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16
作者 陈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论文摘译 结核病控制项目 美国 结核分支杆菌 基因分型法 结核菌素 流行状况 密切接触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配型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泽斌 高飞 +3 位作者 刘湘 兰更欣 李丽莉 黄杰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研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组织配型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方法采集45份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样本,经EB病毒转化,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提取细胞系基因组DNA,分光光度计测定A_(260/280);细胞系基因组DNA反复冻... 目的研制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组织配型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方法采集45份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样本,经EB病毒转化,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提取细胞系基因组DNA,分光光度计测定A_(260/280);细胞系基因组DNA反复冻融3次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采用HLA-A、HLA-B、HLA-C、HLA-DRB1、HLADQB1位点基因高分辨分型试剂盒(测序法)进行全外显子基因分型,并与建系前外周血基因组DNA的分型信息进行比较。将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样本组成国家参考品,采用高分辨基因测序分型法(sequence-based typing,PCR-SBT)进行稳定性和均匀性验证。结果共获得38株永生化HLA细胞系,基因组DNA的A_(260/280)在1.80-2.15之间;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未见拖带或弥散带,条带完整清晰;分型结果与建系前外周血基因组DNA的分型信息一致。以上述38份基因组DNA样本制备的HLA组织配型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结论成功建立了HLA组织配型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可用于基因分型类检测试剂盒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组织配型 基因分型 高分辨基因测序分型 国家参考品
原文传递
口腔微生物与免疫学
18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7年第1期8-11,共4页
体外观察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变形链球菌蔗糖依赖性粘附的影响;免疫抑制剂对口腔白色念球菌的分布及基因分型的影响;血清型变形链球菌低毒力株特异DNA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口腔白色念珠菌的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法的建立及应用;氯化镧... 体外观察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变形链球菌蔗糖依赖性粘附的影响;免疫抑制剂对口腔白色念球菌的分布及基因分型的影响;血清型变形链球菌低毒力株特异DNA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口腔白色念珠菌的PCR ITS1-ITS2基因分型法的建立及应用;氯化镧对口腔内八种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微生物 免疫学 反义脱氧寡核苷酸 蔗糖依赖性粘附 口腔白色念珠菌 变形链球菌 基因分型法 白色念球菌
下载PDF
贵州及广西地区临床新生隐球菌微卫星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颖倩 赵亮 +6 位作者 唐秀文 王梅竹 曹煜 陈玉如 金方 李小玲 牟丽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8-589,共2页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临床上重要的致病真菌,主要可导致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患者发生新生隐球菌病。本文采用多位点微卫星基因分型法(MLMT)对贵州及广西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微卫...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是临床上重要的致病真菌,主要可导致艾滋病、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患者发生新生隐球菌病。本文采用多位点微卫星基因分型法(MLMT)对贵州及广西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微卫星型的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的比较,以帮助临床上深入认识新生隐球菌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基因分型法 广西地区 微卫星 临床 贵州 药物敏感性 致病真菌
原文传递
吉林地区临床新生隐球菌微卫星分型分析
20
作者 高海峰 王有刚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1期309-309,共1页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cN)是临床上重要的致病真菌,主要可导致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免疫抑制患者发生新生隐球菌病。本文采用多位点微卫星基因分型法(MLMT)对吉林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微卫星型... 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Neoformans,cN)是临床上重要的致病真菌,主要可导致器官移植、艾滋病等免疫抑制患者发生新生隐球菌病。本文采用多位点微卫星基因分型法(MLMT)对吉林地区的新生隐球菌临床株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微卫星型的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性的比较,以帮助临床上深入认识新生隐球菌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隐球菌 吉林地区 微卫星 临床 分型分析 基因分型法 药物敏感性 致病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