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型1b及6a慢性丙型肝炎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对比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宝桐 范蕴明 +1 位作者 李德明 刘晓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17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140例采用PEG-IFN-2b(佩乐能)治疗,1.5 g/kg皮下注射,1次/周;31例采用PEG-IFN-2a(派罗欣)治疗,180 ... 目的对比两种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分别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法共收集17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140例采用PEG-IFN-2b(佩乐能)治疗,1.5 g/kg皮下注射,1次/周;31例采用PEG-IFN-2a(派罗欣)治疗,180 g皮下注射,1次/周。两组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剂量:PEG-IFN-2b组≥10.6 mg.kg-1.d-1,PEG-IFN-2a组为800~1 200 mg/d,口服,总疗程为48周。定期随访,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 171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联合治疗后血液系统明显的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中性粒细胞≤0.75×109/L发生率为12.87%,血红蛋白≤10 g/L发生率为16.96%;血小板≤50×109/L发生率为12.28%,经调整用药方案后血象均改善,患者均能坚持完成疗程。PEG-IFN-2b组和PEG-IFN-2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性粒细胞≤0.75×109/L为12.06%vs.12.90%(P=1.000);血红蛋白≤10 g/L为17.02%vs.16.12%(P=0.892);血小板≤50×109/L为11.35%vs.16.12%(P=0.544)。HCV基因1b和6a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性粒细胞≤0.75×109/L为12.41%vs.15.38%(P=0.750);血红蛋白≤10 g/L为16.56%vs.19.23%(P=0.137);血小板≤50×109/L为11.72%vs.15.38%(P=1.000)。结论 PEG-IFN-2b与PEG-IFN-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种PEG-IFN比较无明显差异,基因型1b和6a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患者均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HCV基因型1b 6a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GB病毒C/G型肝炎病毒基因型1的新亚型
2
作者 蒋琳 陈锦荣 《生物制品快讯》 2004年第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GB病毒C G肝炎病毒 基因型1 新亚 GBV—C/HCV
下载PDF
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研究
3
作者 李兴泉 杨春 +2 位作者 李诗源 翁凯 彭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基因1b型CHC患者,其中观察组53例接受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对照组53例接受达塞布韦单药治疗,两组治疗持续12... 目的探讨应用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基因1b型CHC患者,其中观察组53例接受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对照组53例接受达塞布韦单药治疗,两组治疗持续12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考核超快速病毒学应答(SRVR)、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和随访12周时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观察组SRVR、RVR、ETVR和SVR分别为88.7%、94.3%、100.0%和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7.9%、75.4%、83.0%和90.5%,P<0.05);在治疗12周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30.8±4.6)U/L和(29.7±2.4)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2.2±5.1)U/L和(48.1±3.6)U/L,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P<0.05)。结论应用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治疗基因1b型CHC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清HCV RNA转阴率,且安全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肝炎 HCV基因1b 奥比他韦 帕立瑞韦 利托那韦 达塞布韦 病毒学应答 治疗
下载PDF
ABCB1基因型对紫杉烷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疗效和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张恕芳 李妍 +4 位作者 刘伦 耿晓宁 周波 张仲涛 刘富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4-1259,共6页
目的评价ABCB1基因型对紫杉烷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收集紫杉烷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7月。筛选文献、提... 目的评价ABCB1基因型对紫杉烷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收集紫杉烷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7月。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共计1321例患者。3种基因型与有效率及发生骨髓抑制、神经毒性(除ABCB1 C1236T等位基因和隐性基因外)、超敏反应均无关(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蒽环类药物+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紫杉烷类药物时,ABCB1 C1236T显性模型与有效率有关(P<0.05);使用紫杉烷类药物+曲妥珠单抗时,ABCB1 C3435T隐性模型与有效率有关(P<0.05)。样本量≥100、使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紫杉醇或环磷酰胺+表柔比星+紫杉醇+曲妥珠单抗或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曲妥珠单抗+紫杉醇方案的ABCB1 C1236T等位基因模型和隐性模型以及非洲地区、样本量<100的隐性模型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隐性模型与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均有关(P<0.05)。样本量≥100时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与ABCB1 C3435T隐性模型,样本量<100、使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时发生白细胞计数减少与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发生感染与显性模型均有关(P<0.05)。样本量<100时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与ABCB1 G2677T/A等位基因模型,样本量≥100时发生水肿与等位基因模型和隐性模型,发生感染与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均有关,尤其在中性粒细胞计数伴发热患者中(P<0.05)。结论ABCB1基因型与紫杉烷类药物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无相关性,但ABCB1 C3435T与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和感染有关,ABCB1 C1236T与发生神经毒性和皮肤不良反应有关,ABCB1 G2677T/A与发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感染和水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BCB1基因 基因多态性 紫杉醇 多西他赛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两处基因杂合突变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5
作者 李春芳 袁佳雨 +1 位作者 李亚洲 刘玉昌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病儿NF1基因c.2033delC(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8Rfs*10,为移码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c.2029C>A(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7T,为错义突变,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NF1基因c.2033delC是导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原因,基因c.2029C>A拟进一步扩充NF1基因变异谱,其是否能独立致病、能否影响该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医师的深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基因 神经纤维瘤病1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下载PDF
接受达拉他韦和阿舒瑞韦治疗的初治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评价
6
作者 张珂瓈 童静 李昌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达拉他韦(DCV)联合阿舒瑞韦(ASV)治疗初治的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诊治的初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53例,均接受DCV和ASV联合治疗24周,随访24周。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 目的观察应用达拉他韦(DCV)联合阿舒瑞韦(ASV)治疗初治的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诊治的初治的基因1b型CHC患者53例,均接受DCV和ASV联合治疗24周,随访24周。采用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采用测序法分析HCV NS5A耐药相关突变(RAS),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结果在治疗1周、2周、4周、8周、12周、24周和随访时,53例CHC患者血清HCV RNA转阴率分别为3.7%、9.4%、43.3%、69.8%、83.0%、94.3%和94.3%,血清HCV RNA载量分别为(5.8±0.1)lg IU/ml、(5.3±0.6)lg IU/ml、(3.5±0.5)lg IU/ml、(2.2±0.6)lg IU/ml、(1.0±0.2)lg IU/ml、(0.7±0.5)lg IU/ml和(0.7±0.4)lg IU/ml,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6.1±0.4)lg IU/ml,P<0.05】;在治疗24周和随访时,血清AST水平分别为(22.7±11.4)U/L和(20.9±9.9)U/L,显著低于基线水平【(63.5±6.6)U/L,P<0.05】,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9.3±10.7)U/L和(19.2±8.5)U/L,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80.2±65.3)U/L,P<0.05】;在治疗过程中,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P)和血常规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在治疗结束和随访时,血清Pc-Ⅲ、HA和Ⅳ-c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P<0.05);3例(5.6%)患者出现NS5A耐药位点突变,其中1例(1.8%)患者同时存在L31Y和Y93H位点突变,2例(3.7%)患者存在Y93H突变。结论DAC联合ASV治疗初治治疗的基因1b型感染的CHC患者近期疗效良好,无肾功能损伤表现。个别病例出现的NS5A耐药位点突变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肝炎 1b基因 达拉他韦 阿舒瑞韦 治疗 初治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与胶质瘤IDH-1/1p19q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孙鹏飞 牟福玲 +1 位作者 马莉 付正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ADC值与胶质瘤IDH-1/1p19q基因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69例WHOⅡ/Ⅲ级神经胶质瘤患者的MRI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采用ROC曲线评估ADC值对胶质瘤基因型(IDH-1、1p19q)的诊断性能。结果ID... 目的探讨ADC值与胶质瘤IDH-1/1p19q基因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69例WHOⅡ/Ⅲ级神经胶质瘤患者的MRI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采用ROC曲线评估ADC值对胶质瘤基因型(IDH-1、1p19q)的诊断性能。结果IDH-1突变组ADC_(mean)、ADC_(min)、rADC_(mean)、rADC_(min)均分别显著高于IDH-1野生组(P<0.05、P<0.01、P<0.05、P<0.01),以rADC_(min) 0.979×10^(3) mm^(2)/s为阈值诊断IDH-1突变型与IDH-1野生型胶质瘤的效能最高(AUC=0.770),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4.61%和59.09%。结论ADC可以作为无创性预测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Ⅱ/Ⅲ级胶质瘤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C 胶质瘤 Ⅱ/Ⅲ级 IDH-1/1p19q基因 弥散加权成像(DWI)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云云 吴万锋 李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基因1b型CHC合并T2DM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 评价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及其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2018年5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基因1b型CHC合并T2DM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片方案治疗,均连续治疗观察24周,随访24周。疗效判定包括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检测肝功能、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和空腹C肽,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组EVR、ETVR和SVR分别为87.1%、100.0%和9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1%、71.0%和64.5%,P<0.05);在治疗24 w末,观察组血清ALT、AST和GGT水平分别为35(23,47)U/L、31(19,47)U/L和62(38,81)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9(36,57)U/L、42(34,64)U/L和80(47,104)U/L,P<0.05】;观察组FPG、HbA1c、HOMA-IR和空腹C肽水平分别为6.1(5.0,7.9)mmol/L、7.1(6.0,9.2)%、2.2(1.8,3.1)和1.6(1.2,2.2)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1(5.5,9.4)mmol/L、7.8(6.4,9.4)%、2.8(2.1,3.4)和2.2(1.6,2.4)ng/ml,P<0.05】。结论 应用索磷布韦联合维帕他韦治疗基因1b型CHC合并T2DM患者疗效确切,同时血糖控制也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肝炎 基因1b 2糖尿病 直接抗病毒药物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 持续病毒学应答 治疗
下载PDF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miR-205-5p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
9
作者 肖小丽 谢瑶 龙志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和miR-205-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丙型肝炎患者141例,根据基因分型将其分为丙型肝炎病毒(HCV)-1b组(92例)和非HCV-1b组(49例),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41例为对照组。比较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和miR-205-5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丙型肝炎患者141例,根据基因分型将其分为丙型肝炎病毒(HCV)-1b组(92例)和非HCV-1b组(49例),另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41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血清miR-155、miR-205-5p水平;根据肝炎活动度分级,将丙型肝炎患者分为G0、G1、G2、G3、G4级,比较5组血清miR-155、miR-205-5p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55、miR-205-5p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为G1—G4级的临床价值。结果HCV-1b组和非HCV-1b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非HCV-1b组和HCV-1b组血清miR-155水平依次升高,血清miR-205-5p水平依次降低(P<0.05);随着肝炎活动度分级的增加,血清miR-155水平依次升高,miR-205-5p水平依次下降(P<0.05);miR-155、miR-205-5p以及两者联合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为G1—G4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793和0.913,联合优于二者各自单独诊断(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155水平上升,miR-205-5p水平下降,两者联合对肝炎活动度为G1—G4级的诊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微RNAS 肝炎病毒 微小RNA-155 微小RNA-205-5p HCV-1b基因 肝炎活动度
下载PDF
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初治患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曾忠远 李显勇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9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探索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134例HCV基因1b型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 目的:探索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134例HCV基因1b型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12周。根据是否有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予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12周,采用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多重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及病毒基因型,并监测肝肾功能,了解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E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结果:治疗结束、停药12周与基线相比,两组患者ALT、AST、总胆红素明显降低,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73、6.686、6.573、6.686、2.494、2.719、-3.685、-4.014,P<0.05)。无肝硬化患者RVR达82.30%,cEVR、SVR分别为99.11%、98.23%,代偿期肝硬化患者RVR高达80.95%,cEVR、SVR均为100.00%。在治疗初期出现头痛6例,食欲下降5例,关节疼痛1例,未经特殊处理,上述症状数日后逐渐消失,在治疗观察中未发现肝功能损害明显加重病例,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结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b型初治患者,疗效显著,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尔巴韦/格拉瑞韦 肝炎病毒 基因1b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作用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巨噬细胞分泌TNF-α、MIP-1α及MIP-2的影响
11
作者 路艳林 李方琴 +6 位作者 周明 彭进 万昌武 梁静伟 陈灿 王杰 夏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888-894,共7页
目的探讨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DEL-1)作用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株至对数生长... 目的探讨发育型内皮基因座-1(DEL-1)作用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株至对数生长期,分为佛波脂(PMA)组(PMA诱导为贴壁的巨噬细胞)、OX-LDL组(OX-LDL诱导为泡沫细胞)、si-NC组(50 nmol/L siRNA-NC的小干扰转染细胞)及小干扰RNA-DEL-1(siRNA-DEL-1)组(50 nmol/L siRNA-DEL-1转染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泡沫细模型、并检测各组细胞中脂质积累,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DEL-1的表达,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DEL-1、MIP-1α、MIP-2及TNF-α信使RNA(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DEL-1蛋白表达与上述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靶向敲低DEL-1泡沫细胞胞质内脂质积累减少;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OX-LDL组、siRNA-NC组细胞中DEL-1及下游炎性因子MIP-1α、MIP-2及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较PMA组上调(P<0.05),siRNADEL-1组细胞中上述因子表达较OX-LDL组及siRNANC组下调(P<0.05)。结论DEL-1介导了OX-LDL源性泡沫细胞分泌MIP-1α、MIP-2及TNF-α,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病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发育内皮基因座-1基因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
下载PDF
CYP2C19*1/*2基因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晚期急性支架内血栓栓塞1例
12
作者 陶永军 王文敏 徐小辉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8期40-42,共3页
患者,女,69岁,因“头晕半天”于2021年6月2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脑梗死病史多年。入院前两个月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7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 ... 患者,女,69岁,因“头晕半天”于2021年6月21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及脑梗死病史多年。入院前两个月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7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1次”等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1/*2基因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栓栓塞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学应答对复发率的预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冬梅 金根娣 +2 位作者 张青 林之莓 谢青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6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完全病毒学应答(cEVR)、早期部分病毒学应答(pEVR)和早期无应答(NonEVR)对复发率的预测及影响病毒应答的因素...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后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完全病毒学应答(cEVR)、早期部分病毒学应答(pEVR)和早期无应答(NonEVR)对复发率的预测及影响病毒应答的因素。方法:应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芯片检测103例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并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第4、12、48周和随访24周时检测患者的HCVRNA。分析在治疗12周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PEG-INFα-2a、RBV剂量的情况。结果: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患者达RVR者为71例(68.9%)、cEVR为20例(19.4%)、pEVR为7例(6.8%)及NonEVR为5例(4.9%),治疗终点的病毒应答率(EOT)分别为95.8%、95.0%、74.4%及40.0%;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分别为92.9%、80.0%、42.9%及20.9%;复发率分别为5.9%、15.8%、60.0%及100.0%。12周内PEG-INFα-2a和(或)RBV剂量减少与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明显相关(P<0.05)。结论:PEG-INFα-2a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不同模式对复发率有一定预测价值。治疗12周内PEG-INFα-2a和(或)RBV减量可能使病毒清除减少,是导致病毒复发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肝炎 基因型1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预测
下载PDF
我国弓形虫Chinese 1优势基因型感染对小鼠组织中微量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
14
作者 幸忆恩 蔡亦红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4期210-215,共6页
目的观察弓形虫Chinese 1优势基因型(ToxoDB#9)弱毒株TgCtwh6感染小鼠后,其体内微量金属元素的留存情况,探讨TgCtwh6感染对小鼠各组织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TgCtwh6感染小鼠急性期模型(急性期组)和慢性期模型(慢性期组),同时设... 目的观察弓形虫Chinese 1优势基因型(ToxoDB#9)弱毒株TgCtwh6感染小鼠后,其体内微量金属元素的留存情况,探讨TgCtwh6感染对小鼠各组织金属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TgCtwh6感染小鼠急性期模型(急性期组)和慢性期模型(慢性期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实验小鼠6只/组。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不同组别小鼠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内的Fe^(2+)、Cu^(2+)、Mn^(2+)、Zn^(2+)、Mg^(2+)等金属元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别小鼠肝脏内金属元素转运体ZIP 8(Zrt-and Irt-like protein 8)的蛋白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SOD活性,对不同组别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小鼠肝脏内Fe^(2+)、Mn^(2+)和Zn^(2+)含量均上调[(76.348±11.613)μg/g和(88.545±10.555)μg/g vs.(52.388±6.165)μg/g;(1.298±0.065)μg/g和(1.405±0.066)μg/g vs.(1.141±0.110)μg/g;(17.506±0.824)μg/g和(17.031±0.907)μg/g vs.(15.650±0.305)μg/g];脾脏内Fe^(2+)、心脏内Cu^(2+)和Zn^(2+)含量均下调[(128.519±13.531)μg/g和(120.309±10.023)μg/g vs.(147.720±15.303)μg/g;(5.189±0.255)μg/g和(5.631±0.485)μg/g vs.(6.440±0.740)μg/g;(17.034±0.974)μg/g和(16.858±0.953)μg/g vs.(19.258±0.965)μg/g]。急性期组小鼠心脏内Mn^(2+)和Mg^(2+)含量均低于对照组[(0.605±0.052)μg/g vs.(0.686±0.051)μg/g;(153.346±3.221)μg/g vs.(163.012±8.204)μg/g]。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小鼠肝脏ZIP 8蛋白表达均上调,且慢性期组高于急性期组(F=35.240,P<0.05)。对照组、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小鼠肝脏SOD活性分别为(14.041±0.734)U/mL、(16.463±0.616)U/mL和(15.859±0.780)U/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70,P<0.05)。结论TgCtwh6急性和慢性感染状态下小鼠不同组织中部分微量金属元素含量会发生上调或者下调,同时出现ZIP 8表达上调激活SOD活性,从而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小鼠 Chinese 1基因 微量金属元素 肝脏
下载PDF
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陶西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3月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29例,患者均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目的 观察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3月江苏省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因1b型丙型肝炎患者29例,患者均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载量、应答情况、肝功能指标、HCV-RNA转阴及不良反应。结果 29例患者治疗前HCV病毒载量为(5.89±0.43)×10^(7)U/ml,治疗后4、8、12周,HCV-RNA为未检测出。29例患者中,总应答29例,应答率为100.00%;治疗前、治疗12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9例患者中HCV-RNA转阴29例,转阴率为100.00%;治疗过程中,发生失眠1例、白细胞减少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0%。结论 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治疗基因1b型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早期应答水平高,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基因1b 艾尔巴韦格瑞韦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6
作者 苏静波 曹广华 《肝脏》 2023年第12期1459-1461,1479,共4页
目的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0例,给予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 目的评估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对老年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20例,给予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干预,观察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病毒学应答情况、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探讨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HCV RNA转阴率(66.7%、82.5%、93.3%)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P<0.05)。随着治疗结束时间的延长,持续病毒学反应获得率(93.3%、89.2%、86.7%)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21.6±3.2)μmol/L、(128.7±14.6)U/L、(83.6±9.3)U/L],治疗后均明显降低[(17.1±2.4)μmol/L、(34.2±5.8)U/L、(26.4±4.7)U/L](P<0.05)。部分患者治疗期间伴有不良反应,头晕乏力者10例,占比为8.3%;血压异常、血糖升高者各5例,占比为4.2%;胃肠道反应者4例,占比为3.3%,上述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老年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能够促进HCV RNA转阴,获得持续病毒学反应,并改善肝功能指标水平,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肝炎 基因1b 代偿期肝硬化 直接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
下载PDF
2016年我国3株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洪亮 张晶 +13 位作者 张文立 相丽润 宋帅杰 刘春晓 李真 彭金美 陈家锃 冷超粮 王倩 白云 安同庆 童光志 蔡雪辉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3-517,共5页
2016年,本实验室共检测到3株基因1型(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别命名为ZD1株、WK14株和WG9株,本研究对3株PRRSV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遗传演化分析显示,3株PRRSV均属于基因1型I亚型,与基因1型代表株LV的核苷酸同源性... 2016年,本实验室共检测到3株基因1型(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别命名为ZD1株、WK14株和WG9株,本研究对3株PRRSV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遗传演化分析显示,3株PRRSV均属于基因1型I亚型,与基因1型代表株LV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7%~88.9%,与基因2型代表株VR2332的核苷酸同源性为60.7%~60.8%。ORF3与ORF4推导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ZD1株的ORF3提前26个氨基酸(aa)终止,这是首次报道基因1型PRRSV编码的结构蛋白存在提前终止现象,WK14株与WG9株在ORF3的245位存在1个氨基酸的缺失;3株PRRSV在ORF4的66位皆存在1个氨基酸的缺失。Simplot生物学重组软件分析表明,WK14株为重组病毒,供体病毒株为BJEU06-1,提供重组片段的病毒株为NVDC-FJ,重组位置位于第931~3 379位碱基处。ZD1株和WG9株未发现重组现象。本研究发现我国欧洲型PRRSV基因组在缺失、重组等方面正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有必要对该类病毒进行持续监测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基因1 缺失 重组
下载PDF
上海“本地人”正常人群GSTT1和GSTM1基因型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林国芳 马晴雯 +3 位作者 查永林 娄克俭 陈纪刚 沈建华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与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对上海“本地人”正常人群GSTT1和GSTM1基因型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 :上海“本地人”正常人群中GSTT1纯合缺损基因型和GSTM 1纯合缺损基因型的比率分别为 48 5 3 %和 5 4 40 % ,与上海市区正... 目的与方法 :以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技术对上海“本地人”正常人群GSTT1和GSTM1基因型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 :上海“本地人”正常人群中GSTT1纯合缺损基因型和GSTM 1纯合缺损基因型的比率分别为 48 5 3 %和 5 4 40 % ,与上海市区正常人群中两种基因型的分布比率 (分别为 49 32 %和 48 86 % )没有显著差别。GSTT1-GSTM 1综合基因型 4种状态在两个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 :GSTT1和GSTM1基因型多态性在同为上海地区居民的上海“本地人”正常人群和上海市区正常人群中呈均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T1M1基因 多态性 正常人群
下载PDF
牛乳头瘤病毒基因1型贵州GZLZ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海 张军 +7 位作者 杨忠成 廖梅 周碧君 王开功 文明 程振涛 王伟 胡兴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55-757,共3页
为了解牛乳头瘤病毒(BPV)GZLZ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首先提取贵州六枝患病牛皮肤肿瘤样品DNA,以BPV L1基因的简并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构建BPVL1基因进化树确定其为BPV1基因型。根据GenBank中BPV1参... 为了解牛乳头瘤病毒(BPV)GZLZ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首先提取贵州六枝患病牛皮肤肿瘤样品DNA,以BPV L1基因的简并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测序并构建BPVL1基因进化树确定其为BPV1基因型。根据GenBank中BPV1参考株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经扩增、测序、拼接后获得BPV流行株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显示,贵州六枝GZLZ流行株基因组全长为7 946 bp,具有BPV1基因型的结构特征。本研究为贵州地区的牛乳头状瘤的病原鉴定、流行规律以及科学的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头瘤病毒基因1 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下载PDF
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40例麻疹患者分离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及同源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晶波 王敬辉 +2 位作者 崔京辉 于霞丽 陈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0-784,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城区2014年分离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及时发现输入性麻疹病例。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采集的标本进行病毒核酸鉴定、RT-PCR 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014年北...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城区2014年分离的麻疹病毒基因型,及时发现输入性麻疹病例。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采集的标本进行病毒核酸鉴定、RT-PCR 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共采集81例麻疹疑似患者的82份标本,其中咽拭子63份,尿19份。麻疹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0例,RT-PCR 扩增、测序获得基因序列40份,麻疹病毒培养阳性毒株37例。种系进化树分析显示,获得的40份麻疹病毒基因序列与 H 基因簇代表株 Chin9322/H1a,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代表株 MVi/Hunan.CHN/0.93/7/H1在同一分支上,核苷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8%~98.9%、96.9%~97.8%;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7.3%~99.3%、95.3%~98%。结论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病例以本土基因型(H1)病例为主,进一步加强麻疹病例病原学监测对麻疹输入性病例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核酸检测 H1基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