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玛格丽特·爱特伍《羚羊与秧鸡》的末世地景想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雅兰
-
机构
台湾华梵大学外文系
-
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1,共7页
-
文摘
玛格丽特·爱特伍的小说《羚羊与秧鸡》所创造的末世地景表达了作者对理性科学推至极致的批判态度。从印度裔文化人类学家阿帕度拉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景观说出发,作品中存在着三处地景的象征意义及流动的概念:灾难前充满强烈排外感的基因工程控管的世界,以顶尖的雷吉文·埃森思园区的权力景观为代表;相对于园区的戒备森严、严密监控,"杂市",一个科技文明的实验处,剩余残渣倾倒处,病毒、罪恶滋生的温床所在,正是绝望景观的写照;灾难后全数灭绝、废墟般一片荒芜的荒原地景,透过先进的基因工程打造出来的科技乌托邦面貌,是否真是人类永无止境追求的日常生活景观。
-
关键词
《羚羊与秧鸡》
基因工程灾难
科技景观
金融景观
绝望景观
-
Keywords
Oryx and Crake
bioengineered catastrophe
technoscape
financescapes
landscape of despair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