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掏空了的”腺病毒载体推动了基因治疗法
1
作者 陈锦荣 《生物制品快讯》 2003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掏空了的”腺病毒 载体 基因治疗法 腺病毒载体 遗传病
下载PDF
癌胚抗原基因转录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在肿瘤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崔龙 曹广文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肿瘤特征性蛋白“看家基因”转录调控序列(TRS)是肿瘤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癌胚抗原(CEA)基因TRS的克隆、鉴定过程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尤其是前药转换基因治疗的应用并对应用CEA基因TRS开展大肠癌... 肿瘤特征性蛋白“看家基因”转录调控序列(TRS)是肿瘤组织特异性基因治疗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癌胚抗原(CEA)基因TRS的克隆、鉴定过程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尤其是前药转换基因治疗的应用并对应用CEA基因TRS开展大肠癌、肺癌等特异性基因治疗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调控 大肠肿瘤 基因治疗法
下载PDF
基因治疗触发免疫反应
3
作者 孙雷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8-29,共2页
改造细胞的排斥作用是基因疗法中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在95年对囊纤维化(CF)基因疗法研究的结果。在研究中,最高剂量组CF缺陷病人由于对输送CFTR基因的病毒载体产生局部免疫排斥而患粘膜性炎症。在以前的试验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是程度... 改造细胞的排斥作用是基因疗法中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在95年对囊纤维化(CF)基因疗法研究的结果。在研究中,最高剂量组CF缺陷病人由于对输送CFTR基因的病毒载体产生局部免疫排斥而患粘膜性炎症。在以前的试验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是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基因 病毒载体 免疫系统 免疫排斥 排斥作用 基因转移 造细胞 研究人员 基因治疗法
下载PDF
基因疗法 前景看好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昆 《劳动安全与健康》 2000年第8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基因治疗法 治疗
下载PDF
“修理”基因堪称最前卫治病方法
5
作者 孙文德 《科学之友》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幸运的"泡泡女孩" 1990年9月,美国科学家安德森等人为一位名叫德西尔瓦的4岁小女孩成功地进行了基因治疗,挽救了她的生命.德西尔瓦出生后不久,医生便告诉她的父母,可爱的小女孩天生缺乏一种腺苷脱氨酶,因而免疫功能极其脆弱,... 幸运的"泡泡女孩" 1990年9月,美国科学家安德森等人为一位名叫德西尔瓦的4岁小女孩成功地进行了基因治疗,挽救了她的生命.德西尔瓦出生后不久,医生便告诉她的父母,可爱的小女孩天生缺乏一种腺苷脱氨酶,因而免疫功能极其脆弱,或许一次普通的感冒就能夺走她幼小的生命.所以,德西尔瓦只能住在特级病房内.在这里,所有的医生和护士都小心翼翼,甚至连空气都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小德西尔瓦只能望着病房外的郁金香静静地开放,也许她的一生也将像这些美丽的花儿一样,静悄悄地度过.因此,可怜的她被人们称为"泡泡女孩"--一不小心就会被"击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法 安全性 修理基因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下载PDF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鲁凯伍 陈哲宇 +4 位作者 曹莉 侯铁胜 傅强 李明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48-650,F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 ,观察外源性 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利用 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 DC- Chol和重组质粒p EGFP- ... 目的 :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基因在大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 ,观察外源性 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利用 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 DC- Chol和重组质粒p EGFP- GDNF c 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采用 RT- PCR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 GDNF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 ,并通过辣根过氧化酶 (HRP)顺行追踪技术和神经微丝 (N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 GDNF基因转染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经脂质体 DC- Chol介导 GDNF基因可有效地转染脊髓组织并得到表达。GDNF转基因 4周后可明显增加 NF阳性轴突数目 ,促进皮质脊髓束再生并通过损伤区。结论 :外源性 GDNF在损伤区局部高表达具有神经损伤保护作用 ,提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 GDNF体内转基因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胶质细胞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 脂质体 基因治疗法 神经再生 SCI
下载PDF
Neuroglobin 基因体内转染对水杨酸钠给药后小鼠下丘核神经元听反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尹时华 龚树生 +3 位作者 鄢开胜 李穗 陈沛 陈广理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9-536,共8页
实验以48只成年健康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GeneJamer转染试剂介导的neuroglobin(NGB)基因体内转染对水杨酸钠给药后小鼠下丘核区听反应的影响。实验分4组,每组12只。A1组:对照组1(阴性对照,将GeneJamer转染试剂6μl和pEGFP-C12μg混... 实验以48只成年健康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GeneJamer转染试剂介导的neuroglobin(NGB)基因体内转染对水杨酸钠给药后小鼠下丘核区听反应的影响。实验分4组,每组12只。A1组:对照组1(阴性对照,将GeneJamer转染试剂6μl和pEGFP-C12μg混合后注入下丘核脑区);A2组:对照组2[阳性对照,将GeneJamer转染试剂(6μl)和pEGFP-NGB(质粒载体pEGFP-C1与NGB基因全编码序列构建的重组子2μg)混合后注入下丘核脑区];B组:水杨酸钠给药组(450mg/kg·d-1)+pEGFP-C1;C组:水杨酸钠(450mg/kg.d-1)+pEGFP-NGB组。以直接注射法将GeneJamer转染试剂和重组质粒pEGFP-NGB混合后注入小鼠下丘核区。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小鼠下丘核区NGB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研究小鼠下丘核区神经元在水杨酸钠给药后转染重组质粒pEGFP-NGB对强度-发放率函数(刺激声强与实验鼠下丘核区神经元在接受声刺激所产生的电发放的关系曲线)、强度-潜伏期函数(刺激声强与实验鼠下丘核区神经元在接受声刺激至产生电发放潜伏期之间的关系曲线)和频率调谐曲线(实验鼠下丘核区神经元在各个频率纯音刺激下起反应的阈值绘制的曲线)的影响。实验观察到:(1)经GeneJamer转染试剂介导NGB基因可有效地转染小鼠下丘核区脑组织并得到表达。(2)水杨酸钠给药后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曲线升高。对照组A1、A2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1、A2和水杨酸钠+pEGFP-NGB组神经元的强度-发放率函数以非单调型(随刺激强度增加时,发放率表现为先降后升呈“V”形或“U”形)为主,分别占74.6%、72.2%和59.3%,水杨酸钠给药组以不规则型强度-发放率函数为主,占47%,与对照组A1、A2和水杨酸钠+pEGFP-NG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P<0.05)。(3)水杨酸钠给药后神经元的强度-潜伏期函数曲线降低。对照组A1、A2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水杨酸钠给药组以非单调型强度-潜伏期率函数为主,与对照组A1、A2和水杨酸钠+pEGFP-NG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4)A1和A2对照组听反应神经元的调谐曲线,Q-10dB值均大于5.00,其调谐曲线为狭窄型。记录水杨酸钠给药组72个听神经元的调谐曲线,有53个神经元的Q-10dB值小于5.00,Q-10dB值最小为2.12,其调谐曲线为宽阔型;其余19个神经元的Q-10dB值大于5.00,属于狭窄型调谐曲线。水杨酸钠+pEGFP-NGB组67个听神经元的调谐曲线,有12个神经元的Q-10dB值小于5.00,Q-10dB值最小为2.87,其调谐曲线为宽阔型,其它的神经元的值大于5.00。它们的调谐曲线均属狭窄型。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NGB基因在水杨酸钠给药后小鼠下丘核区局部高表达,提示GeneJamer转染试剂介导NGB体内转基因治疗水杨酸钠引起的下丘核区的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实验小鼠转染NGB基因后可逆转因水杨酸钠给药引起的强度-发放率函数曲线升高以及强度-潜伏期函数曲线降低,并可逆转水杨酸钠引起的部分听神经元对声刺激强度的编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小鼠 下丘核 基本特性 脑红素 基因治疗法
下载PDF
ndrg2基因2种亚型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秦娜 邓艳春 +2 位作者 车红磊 牛锋 刘新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71-774,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2种亚型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与ndrg2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腺病毒表达系统ViraPowerTM Adenoviral Expression System构建腺病毒载体.首先将ndrg22种亚型(长短2种亚型分别命名为n... 目的:构建表达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2种亚型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与ndrg2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腺病毒表达系统ViraPowerTM Adenoviral Expression System构建腺病毒载体.首先将ndrg22种亚型(长短2种亚型分别命名为ndrg2L,ndrg2S)利用酶切、连接、转化、扩增后提取质粒等方法克隆入入门载体pENTR2B以获得入门克隆pENTR2B-NDRG2L和pENTR2B-NDRG2S,经双酶切及PCR鉴定正确后,用重组酶LR ClonaseTMⅡ Enzyme Mix进行入门克隆与表达载体pAd-CMV/V5-DEST间的重组反应,以获得表达克隆pAd-CMV/V5-DEST-NDRG2L和pAd-CMV/V5-DEST-NDRG2S的质粒.表达克隆经PCR鉴定后用限制性内切酶PacⅠ线性化后转染HEK293A包装细胞得到重组腺病毒(分别命名为Ad-NDRG2L和Ad-NDRG2S),经过反复的感染扩增后,用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检测病毒滴度,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病毒载体是否能正确表达NDRG2蛋白.结果:证实入门克隆pENTR2B-NDRG2L/S和表达克隆pAd-CMV/V5-DEST-NDRG2L/S经酶切鉴定和PCR鉴定质粒构建正确,转染HEK293A细胞并反复扩增后获得的病毒滴度分别为:Ad-NDRG2L,4.0×1012空斑形成单位(PFU)/L;Ad-NDRG2S,6.3×1012PFU/L.且这2个病毒能正确表达NDRG2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ndrg2基因长短2种亚型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扩增病毒,可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RG2 重组腺病毒 基因治疗法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人凝血因子IX基因在人/鼠结肠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泳泳 陈方平 +4 位作者 杜建伟 陈焱 彭建强 吴小兵 解勤之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人凝血因子IX基因(rAAV-2/hFIX)在人/鼠结肠癌上皮细胞(SW480/C26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重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rAAV-2/GFP)感染SW480/C26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计算转染率。rAAV-2/hFIX感...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人凝血因子IX基因(rAAV-2/hFIX)在人/鼠结肠癌上皮细胞(SW480/C26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重组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rAAV-2/GFP)感染SW480/C26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计算转染率。rAAV-2/hFIX感染SW480/C26细胞,检测hFIX基因、FIXAg量及hFIX活性的表达。结果:SW480细胞株/C26细胞株GFP48hr阳性率分别为(57.0±8.5)%和(48.0±5.7)%;转导组14 d和21 d均可见外源hFIX的cDNA片断。SW480细胞转导了rAAV-2/hFIX后在第2天和第21天ELISA法测hFIX抗原量分别为(98.0±4.3)和(30.9±6.5)ng.106cell-1.24h-1。未转导组为(2.7±0.1)ng.106cell-1.24h-1。C26细胞转导了rAAV-2/hFIX后在第2天测hFIX抗原量为(78±5.12)ng.106cell-1.24h-1。未转导组为(2.9±0.1)ng.106cell-1.24h-1。hFIX活性与hFIX抗原浓度明显相关。较对照组亦显著增高。结论:rAAV-2/GFP能有效地转导SW480/C26细胞。rAAV-2/hFIX能有效地转导SW480/C26细胞并表达具有凝血活性的功能蛋白hF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B 基因治疗法 重组腺相关病毒 人凝血因子Ⅸ基因 结肠上皮细胞
下载PDF
瘤体内注射肿瘤坏死因子重组腺病毒对大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10
作者 郝强 田建明 +7 位作者 曹雪涛 章卫平 陈宙艳 于益芝 林琳 陈炜 张火俊 袁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观察腺病毒重组肿瘤坏死因子 (TNF)基因转染对大鼠乳腺癌细胞 Walker2 5 6体内致瘤性的影响及瘤体内注射 TNF重组腺病毒对 Walker2 5 6荷瘤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Walker2 5 6乳癌细胞感染人 TNF重组腺病毒后 ,观察其体外增殖能... 目的 :观察腺病毒重组肿瘤坏死因子 (TNF)基因转染对大鼠乳腺癌细胞 Walker2 5 6体内致瘤性的影响及瘤体内注射 TNF重组腺病毒对 Walker2 5 6荷瘤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Walker2 5 6乳癌细胞感染人 TNF重组腺病毒后 ,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皮下致瘤性的变化及进行肿瘤局部病理学检查 ;瘤体局部注射 TNF重组腺病毒 (Ad.h TNF) ,观察荷瘤大鼠的肿瘤生长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Walker2 5 6感染人 TNF重组腺病毒后 ,培养上清中 2 4h TNF的分泌量达 5 .2 ng/10 6细胞 ,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 ,体外增殖能力和皮下致瘤性显著下降 ,瘤体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肿瘤局部注射 Ad.h TNF能显著抑制 Walker2 5 6的生长 ,并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期。结论 :重组腺病毒能有效介导 TNF基因转染 Walker2 5 6细胞 ,瘤体内局部注射 Ad.h TNF对 Walker2 5 6荷瘤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腺病毒科 基因治疗法 免疫治疗 局部灌注治疗 大鼠 乳腺癌
下载PDF
角膜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臻 赵敏通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关键词 基因治疗法 角膜病 发病机制 酶缺乏症 腺苷脱氨 分子水平 视功能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尿激酶原基因疗法预防小血管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良万 郭加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9-590,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原 (Pro uk)基因疗法对损伤和修复的小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大鼠颈总动脉和颈静脉剪切伤和挤压伤后间断缝合切口 ,向血管腔内注入含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腺病毒载体 (Adv5 CMV)溶液 (对照组 )或腺病毒重... 目的 探讨尿激酶原 (Pro uk)基因疗法对损伤和修复的小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大鼠颈总动脉和颈静脉剪切伤和挤压伤后间断缝合切口 ,向血管腔内注入含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的腺病毒载体 (Adv5 CMV)溶液 (对照组 )或腺病毒重组体Adv5 CMV Pro uk溶液(治疗组 ) ,使之在腔内滞留 30min ,应用纤维蛋白平板溶圈法检测血管壁组织的纤溶酶活力观察Pro uk基因的表达 ,并进行粘附于血管壁同位素标记的血小板计数和病理观察血管腔内有无血栓形成。结果 治疗组术后 2、7、14、90d颈总动脉和颈静脉均检测到纤溶酶活力 ,治疗组颈动脉壁血小板计数 ( 67± 3)× 10 6 明显少于对照组 ( 130± 9)× 10 6 (P <0 .0 1) ,治疗组颈静脉壁血小板计数 ( 5 9± 2 )× 10 6 ,明显少于对照组 ( 163± 14 )× 10 6 (P <0 .0 1) ,不论是颈总动脉还是颈静脉 ,治疗组血栓出现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将腺病毒载体介导的Pro uk基因转入损伤、修复的小血管壁中能有效地防止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法 小血管 血栓形成 尿激酶原
原文传递
脐血采集和保存的实用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聪 漆洪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7-209,共3页
关键词 脐血采集 脐血保存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法 医师协会 规范化操作 自我复制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郝景锋 姜秋杰 +8 位作者 李静姬 张宇航 尹柏双 付连军 黄岩 李心慰 李小兵 赵晨旭 刘国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6-18,共3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间质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巨大,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问题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兽医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抗菌药、中草药及其方剂、中西药、基...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实质、间质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对奶牛养殖业危害巨大,严重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奶牛乳房炎的防治问题一直是广大科研人员、兽医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抗菌药、中草药及其方剂、中西药、基因、生物制剂、细胞因子、微生态制剂治疗以及物理方法治疗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以期为科学、合理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中草药 基因治疗法 生物制剂 微生态制剂 食品安全
下载PDF
Genzyme的高歇病市场优势不会受到产酶烟草的威胁
15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2-23,共2页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VPI)研究人员披露,他们经遗传工程获得了产生葡糖脑苷酯酶(GCR)的烟草植株。对此,Genzyme公司立即作出反应,很快消除了它的股东们的顾虑,并声称,该公司的药物(世界上价格最高的药物之一)仍具有强大的市...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VPI)研究人员披露,他们经遗传工程获得了产生葡糖脑苷酯酶(GCR)的烟草植株。对此,Genzyme公司立即作出反应,很快消除了它的股东们的顾虑,并声称,该公司的药物(世界上价格最高的药物之一)仍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不会受到什么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优势 烟草植株 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 遗传工程 基因治疗法 药物市场 药品费用 试验研究 衍生蛋白
下载PDF
生物基因疗法可杀灭微小肿瘤灶
16
《抗癌之窗》 2010年第4期79-79,共1页
为防止或延迟肝癌复发和转移,北京佑安医院近年开展了生物基因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该院开展的一项"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肝癌的生物基因治疗。
关键词 基因 肿瘤复发 自杀基因 生物 基因治疗法 肿瘤细胞 微小 延迟 肝癌患者 肝癌复发
原文传递
今后25年科技新突破预测
17
《花炮科技与市场》 1996年第1期46-46,共1页
德国教育、研究和技术部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就今后25年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预测。2002年:制成小型可视电话,集电话、文传、电脑、录像多功能于一身的微型机器可放入衣袋。2002年:个人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调阅全世界的藏书。2003年:生物帮... 德国教育、研究和技术部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就今后25年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预测。2002年:制成小型可视电话,集电话、文传、电脑、录像多功能于一身的微型机器可放入衣袋。2002年:个人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调阅全世界的藏书。2003年:生物帮助清除大面积受污染土地的有毒物质。2003年:级癌症治疗取得突破,基因治疗法初显威力。2003年:屋顶和墙上的太阳能电池成为门窗一样的建房必备部件。2004年:垃圾桶能自动分捡各种家庭垃圾。2004年:机器设备能像人一样视物并区别各种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突破 太阳能电池 基因治疗法 计算机网络 体神经系统 世界科技发展 2003年 癌症治疗 污染土地 癌症预防
下载PDF
ShRNA-mediated gene silencing of β-catenin inhibits growth of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 被引量:34
18
作者 Wen-Sheng Huang Jian-Ping Wang Ting Wang Jie-Yu Fang Ping Lan Jin-Ping 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8期6581-6587,共7页
AIM: To observe the gene silencing mediated by the specific shRNA targeted against β-catenin and its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ycle distribution in the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Colo205. METHODS: Two shRNA... AIM: To observe the gene silencing mediated by the specific shRNA targeted against β-catenin and its effect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ycle distribution in the human colon cancer cell line Colo205. METHODS: Two shRNA plasmid vectors against β-catenin were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Colo205 cells with LipofectamineTM2000. The down-regulations of β-catenin, c-myc and cyclinD1 expressions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The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and soft agar colony formation assay.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β-catenin shRNAs on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apoptosis was examin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se two shRNA vectors targeted against β-catenin efficiently suppressed the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and its down stream genes, c-myc and cyclinD1. The expression inhibition rates were around 40%-50% either at the mRNA or at the protein level. The shRNA-mediated gene silencing of β-catenin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inhibition of cell growth both on the culture plates and in the soft agar. Moreover, the cancer cells showed significant G0/G1 arrest and increased apoptosis at 72 h post transfection due to gene silencing. CONCLUSION: These specific shRNAs targeted against β-catenin could have a gene silencing effect and block the WNT signaling pathway. They could inhibit cell growth, increase apoptosis, and induce cell cycle arrest in Colo205 cells. ShRNA interference against β-catenin is of potential value in gene therapy of colo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RNA interference Apoptosis Colon cancer WNT
下载PDF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s in Serbia and Montenegro: The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 cance 被引量:5
19
作者 Neda Svirtlih Dragan Delic +9 位作者 Jasmina Simonovic Djordje Jevtovic Ljubisa Dokic Eleonora Gvozdenovic Ivan Boricic Dragica Terzic Sladjana Pavic Gorana Neskovic Sonja Zerjav Vladimir Urb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5-360,共6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genotypes in Serbia and Montenegro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m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64...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genotypes in Serbia and Montenegro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om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64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Complete history, route of infection, assessmen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 abdominal ultrasound, standard biochemical tests and liver biopsy were done. Gene sequencing of 5' NTR type-specific PCR or commercial kits was performed for HCV genotyping and subtyping. The SPSS for Windows (version 10.0) was used for un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furth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genotypes 1, 2, 3, 4, 1b3a and 1b4 were present in 57.9%, 3.7%, 23.2%, 6.7%, 6.7% and 1.8% of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 The genotype 1 (mainly the subtype 1b) was found to be independent of age in subjects older than 40 years, high viral load, more severe necro-inflammatory activity, advanced stage of fibrosis, and absence of intravenous drug abuse. The genotype 3a was associated with intravenous drug abuse and the age below 40. Mult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age over 40 and intravenous drug abuse as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genotypes lb and 3a, respectively.CONCLUSION: In Serbia and Montenegro, the genotypes 1b and 3a predominat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CV infection. The subtype lb is characteristic of older patients, while the genotype 3a is common in drug abusers. Association of the subtype lb with advanced liver disease, higher viral load and histological activity suggests earlier infection with this genotype and eventually its increased pathogen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S PREVALENCE Serbia MONTENEGRO
下载PDF
Lysophosphatidic acid induced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in Panc-1 cells by mobilizing cytosolic free calcium 被引量:5
20
作者 Yoshiyuki Arita Tetsuhide Ito +3 位作者 Takamasa Oono Ken Kawabe Terumasa Hisano Ryoichi Takayanag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8期4473-4479,共7页
AIM: To clarify whether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activates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in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Panc-1, a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was used throughout th... AIM: To clarify whether 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 activates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in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Panc-1, a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was used throughout the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LPA receptors was confirmed by reverse-transcrip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Cytosolic free calcium was measured by fluorescent calcium indicator fura-2,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NF-κB was visualized by immunofluorescent method with or without various agents, which effect cell signaling. RESULTS: Panc-1 expressed LPA receptors, LPA1, LPA2 and LPA3. LPA caused the elevation of cytosolic free calcium dose-dependently. LPA also caused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F-κB. Cytosolic free calcium was attenuated by pertussis toxin (PTX) and U73122, an inhibitor of phospholipase C. The translocation of NF-κB was similarly attenuated by PTX and U73122, but phorbol ester, an activator of protein kinase C, alone did not translocate NF-κB. Furthermore, the translocation of NF-κB was completely blocked by Ca2+ chelator BAPTA-AM. Thapsigargin, an 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ATPase pump inhibitor, also promoted the translocation of NF-κB. Staurosporine, a proteinkinase C inhibitor, attenuated translocation of NF-κB induced by LPA. 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tein kinase C is activated endogenously in Panc-1, and protein kinase C is essential for activating NF-κB with cytosolic calcium and that LPA induces the nuclear translocation of NF-κB in Panc-1 by mobilizing cytosolic free calc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sophosphatidic acid Nuclear translocation Nuclear factor-κB Cytosolic free calcium PANC-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