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片段扫描检测T细胞受体多样性运用于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杰 桑锋 +3 位作者 邓博文 岳静宇 李强 郭会军 《中医研究》 2021年第2期12-17,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片段扫描建立检测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β链多样性的方法,并探讨运用其观察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疗效的效果。方法:①收集17例健康者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多重荧光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 目的:利用基因片段扫描建立检测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β链多样性的方法,并探讨运用其观察益艾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疗效的效果。方法:①收集17例健康者外周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设计多重荧光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别扩增TCRβ链互补决定区3(CDR3)的2个V-J重组区和1个D-J重组区,以分子量内标(Liz-500)为标准品,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使用一代测序仪进行基因片段扫描,最后通过GeneMapper ID-X数据分析软件,根据荧光信号差异识别PCR产物,并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②从样本储存库中筛选40例HIV/AIDS患者在益艾康胶囊治疗前及治疗1年时的血液样本,采用上述方法检测TCRβ链CDR3重组区多样性,从峰形、目标区域曲线下面积、离散度等方面评估其变化情况。结果:①Liz-500可在分子量50~500 bp之间扫描出15条标记片段,用以判定目标片段长度。样本DNA完整,可检测出300 bp以上扩增峰。②健康对照组TCRβ链A/B/C管(其中A/B管为V-J区,C管为D-J区)峰形均呈现类似钟形的正态分布;③TCRβ链C管益艾康胶囊治疗前、后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益艾康胶囊治疗后HIV/AIDS患者TCRβ链D-J区基因重组多样性较治疗前有所增加;④治疗前、后TCRβ链各管离散度均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因片段扫描检测T淋巴受体多样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益艾康胶囊对艾滋病的治疗效果,进而反映机体免疫系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益艾康胶囊 基因片段扫描 T淋巴受体 多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