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上调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1
作者 李玉昌 徐存拴 +4 位作者 林俊堂 张会勇 李文强 魏明旭 张云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7,共6页
以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 1 1 2h为试验方 ,以 0h对照为驱动方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高效率的正向消减cDNA文库 ,从中随机挑取的 5 0个克隆中有 45个包含了 1 0 0~ 3 5 0bp插入片段 ,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序后经GenBankblast同源... 以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 1 1 2h为试验方 ,以 0h对照为驱动方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高效率的正向消减cDNA文库 ,从中随机挑取的 5 0个克隆中有 45个包含了 1 0 0~ 3 5 0bp插入片段 ,对这些片段进行测序后经GenBankblast同源性检索 ,表明 8个片段均为未知新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 抑制性消减杂交 肝再生 大鼠 上调表达基因 基因克隆
下载PDF
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新一类肿瘤特异性上调表达基因调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吐尔逊帕夏.吾布力卡斯木 玛依拉.卡米力江 +4 位作者 刘开江 希尔扎提.苏来曼 热孜万古丽.约麦尔 哈丽丹.热依木 Abulizi Abudula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38-141,146,共5页
目的:通过新的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特异性上调表达基因的分析,探讨宫颈癌发生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种新发现的宫颈癌组织特异性上调表达候选基因,设计 mRNA 特异性引物,对25例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 目的:通过新的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特异性上调表达基因的分析,探讨宫颈癌发生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种新发现的宫颈癌组织特异性上调表达候选基因,设计 mRNA 特异性引物,对25例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22例宫颈内上皮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和25例宫颈炎组织 RNA 进行半定量 RT-PCR 鉴定。结果 CSCC 与宫颈炎组织比较, SHISA2、SIX1、果蝇同源盒基因(DTL)、桥粒芯糖蛋白-2(DSG2)、NUP62CL 和胞嘧啶脱氨酶(APOBE63B)6种基因的 mRNA 水平均有差异(P <0.05);CSCC 与 CINⅡ~Ⅲ比较,SHISA2、SIX1、APOBEC3B 和 DSG24种基因的mRNA 水平有差异(P <0.05),而 CINⅡ~Ⅲ与宫颈炎比较,只有 SHISA2基因的 mRNA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HISA2、SIX1、DTL、DSG2、NUP62CL 和 APOBE63B 6种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变化可能成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的早期预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上调基因表达基因 mRNA
下载PDF
ABCA1和SR-B1双重基因上调表达剂5242331的合成
3
作者 田文华 姜珊 +1 位作者 许艳妮 李文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603-606,共4页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5242331是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的小分子ABCA1和SR-B1双重基因上调表达剂,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4-正丁基苯胺为原料,环合得到2-氨基-6-丁基苯并噻唑中间体1,3-氨基丙腈与4-氯磺酰基苯甲酸酰化得到4-[(N-氰乙基... 苯并噻唑类化合物5242331是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的小分子ABCA1和SR-B1双重基因上调表达剂,具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以4-正丁基苯胺为原料,环合得到2-氨基-6-丁基苯并噻唑中间体1,3-氨基丙腈与4-氯磺酰基苯甲酸酰化得到4-[(N-氰乙基)氨磺酰基]苯甲酸中间体2,再与中间体1缩合合成了化合物5242331,收率为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242331 ABCA1 SR-B1 双重基因上调表达 合成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测序筛选牛卵泡发育相关的上调表达基因
4
作者 孟金柱 安清明 +1 位作者 武渊勋 赵园园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为研究牛卵泡发育过程中促进卵泡生长成为优势卵泡的重要调控因子及其表达模式,采集牛卵巢上的最大卵泡(8~10 mm)与第二大卵泡(5~8 mm),通过测定卵泡液中雌二醇(E2)与孕激素(P)的水平,确定优势卵泡(DF)和从属卵泡(SF)。刮取DF和SF中的... 为研究牛卵泡发育过程中促进卵泡生长成为优势卵泡的重要调控因子及其表达模式,采集牛卵巢上的最大卵泡(8~10 mm)与第二大卵泡(5~8 mm),通过测定卵泡液中雌二醇(E2)与孕激素(P)的水平,确定优势卵泡(DF)和从属卵泡(SF)。刮取DF和SF中的颗粒细胞,提取其总RNA并建立文库,通过Illumina平台进行测序。用SOAP V2.0软件将测序获得的序列与牛参考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获得mRNA序列;用DESeq 2软件对获得的m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并对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进行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上调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测序共获得32346个基因,其中在DF颗粒细胞中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有194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表达上调的基因共分为3大类33组,其中参与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的基因占60.6%;与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相关基因占21.2%,其中31个基因参与了细胞质功能;与分子功能(Molecular fuction)相关的基因占18.2%,其中18个基因参与金属离子结合。KEGG信号通路分析共发现4条通路,其中基因富集最为显著的是轴突导向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19A1基因(CYP19A1)在DF颗粒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SF(P<0.01),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脑表达X2(BEX2)和丝氨酸蛋白酶35(PRSS35)基因在DF颗粒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F(P<0.05),与Illumina测序表达趋势一致。综上,PRSS35、CYP19A1、BEX2和TXNIP在牛卵泡的发育过程中可能会起促进作用,最终引起卵泡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发育 颗粒细胞 Illumina测序 上调表达基因
下载PDF
p53、PUMA、MCL-1对于凋亡途径的调控 被引量:6
5
作者 师迎旭 苏秀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1期1923-1926,共4页
p53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的诱导凋亡作用对抑制肿瘤发生至关重要,其能激活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p53上调... p53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的诱导凋亡作用对抑制肿瘤发生至关重要,其能激活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与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作为p53的靶分子,在决定细胞是否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细胞凋亡过程中p53基因的激活及其对下游PUMA、MCL-1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受p53基因上调表达的凋亡调控蛋白 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RCA1 affects global DNA methylation through regulation of DNMT1 被引量:5
6
作者 Vivek Shukla Xavier Coumoul +9 位作者 Tyler Lahusen Rui-Hong Wang Xiaoling Xu Athanassios Vassilopoulos Cuiying Xiao Mi-Hye Lee Yan-Gao Man Mutsuko Ouchi Toru Ouchi Chu-Xia Deng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01-1215,共15页
Global DNA hypomethylation at CpG islands coupled with local hypermethylation is a hallmark for breast cancer, yet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change remains elusive. In this study, we showed that DNMT1, which encod... Global DNA hypomethylation at CpG islands coupled with local hypermethylation is a hallmark for breast cancer, yet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is change remains elusive. In this study, we showed that DNMT1, which encodes a methylation maintenance enzyme, is a transcriptional target of BRCA1. BRCA1 binds to the promoter of the DNMT1 gene through a potential OCT1 site and the binding i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a transcriptional active configuration of the promoter in both mouse and human cells. We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impaired function of BRCA1 leads to global DNA hypomethylation, loss of genomic imprinting, and an open chromatin configuration in several types of tissues examined in a BRCA1 mutant mouse model at premaligant stages. BRCA1 deficiency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expression levels of several protooncogenes, including c-Fos, Ha-Ras, and c-Myc, with a higher expression in tumors, while premalignant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displayed an intermediate state between tumors and controls. In human clinical samples, reduced expression of BRCA1 correlates with decreased levels of DNMT1, and reduced methylation of CpG islands. Thus, BRCA1 prevents global DNA hypomethylation through positively regulating DNMT1 expression, and this provides one of mechanisms for BRCAl-associated breast cancer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histone modification DNA methylation DNMT 1 genomic imprinting tumor formation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人体呼吸系统细胞16HBE和Beas2B的接触暴露毒性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宁美霖 胡俊杰 +3 位作者 卢莉蓉 蔡仪威 李桂英 安太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1-939,共9页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应用量非常大的化学品,广泛用在印刷电路板以及其他聚合材料的阻燃剂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其普遍存在于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介质中.本研究采用人体支气管细胞Beas2B和肺上皮细胞16HBE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TBBPA的... 四溴双酚A(TBBPA)是一种应用量非常大的化学品,广泛用在印刷电路板以及其他聚合材料的阻燃剂中.作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其普遍存在于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介质中.本研究采用人体支气管细胞Beas2B和肺上皮细胞16HBE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TBBPA的接触暴露毒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TBBPA的暴露浓度从0μmol/L增加至50μmol/L,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逐渐下降,细胞通透性不断提高.此外,流式分析也表明了细胞在暴露后出现了部分凋亡,且随着浓度的提高,凋亡率也随之提高.进一步通过基因表达测定分析发现,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Survivin, bax, bcl-2, Caspase-3, Caspase-9的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其中24 h的暴露相较于12 h会激发更为强烈的表达上调.此外,对暴露过程中细胞胞内活性氧(ROSs)组分、抗氧化性酶SOD和CAT活力活性进行了测定.两种细胞内的ROSs组分和抗氧化性酶均出现明显的提高,表明细胞在TBBPA暴露过程中收到了一定的氧化损伤并出现了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 氧化应激 基因表达上调
原文传递
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PUMA损伤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天智 王智惠 +5 位作者 朱莹 张文丽 魏蕊 徐玉翔 张艳淑 王瑞敏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阐明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实验组(BCCAO后7、14、21d)。通过间隔1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Sham组大鼠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以结扎。采... 目的阐明血管性痴呆早期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线粒体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实验组(BCCAO后7、14、21d)。通过间隔1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Sham组大鼠暴露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以结扎。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相关蛋白Bax、Bcl2、凋亡相关蛋白PUMA的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线粒体功能蛋白Cyt C亚细胞分布的变化。结果 (1)与Sham组相比,BCCAO各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BCCAO各组海马CA1区神经元中Cyt C与线粒体标志性蛋白TOM20的共表达较Sham组明显减少;(3)PUMA蛋白于BCCAO后14、21d的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BCCAO后7d的PUMA表达略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管性痴呆早期神经元线粒体产生的损伤可能与PUMA介导的凋亡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线粒体 凋亡 受p53基因上调表达的凋亡调控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