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2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质控理念指导下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骨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付佳 袁利月 +2 位作者 朱子佳 任畅 张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4-0097,共4页
探究循环质控理念指导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运用于骨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并分析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 抽取2021.12-2022.6期间实施常规风险管理的42例骨科住院患者,设定为参照组,并以2022.7-2022.12期间实施循环质控理念指... 探究循环质控理念指导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运用于骨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并分析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作用。方法 抽取2021.12-2022.6期间实施常规风险管理的42例骨科住院患者,设定为参照组,并以2022.7-2022.12期间实施循环质控理念指导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42例骨科住院患者,设定为实验组,就2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模式了解、风险因素了解、危险管理行动方向、风险意识态度)、院感发生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功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满意度(护理内容、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护理态度)等指标展开比对。结果 评估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数据差异,且实验组风险管理模式了解、风险因素了解、危险管理行动方向、风险意识态度较参照组同值更高(P<0.05)。实验组院感发生率2.38%、护患纠纷发生率4.76%均较参照组同项14.29%、19.05%有更低值(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测后以实验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功能、社会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较参照组有更高表现(P<0.05)。满意度各项值经统计后以实验组护理内、护理方法、护理效果、护理态度较参照组有更高水平值(P<0.05)。结论 循环质控理念指导下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有明显效果,且在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可借鉴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质控理念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 骨科 住院患者 医院感染发生率
下载PDF
基于SHEL模式的消化内镜中心护理风险管理
2
作者 黎丽 闵悦 +1 位作者 白东梅 王明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年第21期4005-4009,共5页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基于SHEL模式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处理和评价4个阶段。比较干预前后护理风险发生频次、护理质量以...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基于SHEL模式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分析、处理和评价4个阶段。比较干预前后护理风险发生频次、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护理风险发生频次较干预前降低,护理质控得分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SHEL模式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分析解决消化内镜中心的护理风险问题,充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安全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为医疗机构其他科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中心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SHEL模式
原文传递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马秋娟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护理中应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的100例23~39岁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护理中应用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的100例23~39岁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一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ART治疗相关指标,治疗过程中负性情绪变化、风险事件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比对照组高(P<0.05);取卵日、移植日的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 护理风险管理 辅助生殖护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在ICU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肖伟霞 王翠彩 于月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中应用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3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6—12月ICU住院患者340例作为干预...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患者中应用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5月寿光市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3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医院感染管理;选取2023年6—12月ICU住院患者340例作为干预组,实施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比较2组管理质量、风险事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管理质量(感染监测、组织管理、风险评估、制度建设)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47%)低于对照组(4.48%)(P<0.05);干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3.82%)低于对照组(7.46%)(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8.24%)低于对照组(95.52%)(P<0.05)。结论循环质控理念联合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ICU住院患者中,可提高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与医院感染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体现了《ICU十大安全目标》的执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管理 循环质控理念 风险管理模式 管理质量 风险事件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的风险管理模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杜炜 徐任菊 武艳阳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4期441-44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管理,试验组实施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期间的依从性、管理前后疾病活动度、管理前后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管理期间依从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管理期间的完全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管理前相比,两组管理后疾病活动率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管理前相比,两组管理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管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理论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风险管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内镜室麻醉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周敏 毛雯雯 +1 位作者 熊国霞 丁妙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探析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内镜室麻醉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内镜室麻醉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麻醉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应用追踪方法学... 目的:探析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内镜室麻醉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内镜室麻醉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麻醉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应用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家属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麻醉护理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家属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追踪方法学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应用于内镜室麻醉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护理质量,减少麻醉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家属的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方法学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内镜室 麻醉 护理风险管理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初春茂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地区某基层医院的1900件手术医疗器械进行研究,根据管理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950件手术医疗器械为对照组,2022年1月...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地区某基层医院的1900件手术医疗器械进行研究,根据管理时间进行分组,其中2021年1月—2021年12月的950件手术医疗器械为对照组,2022年1月—2022年12月的950件手术医疗器械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手术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手术医疗器械安全性能、清洁效果、包装质量合格率,以及缺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医疗器械安全性能、清洁效果、包装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医疗器械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手术医疗器械管理中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医疗器械的合格率,降低缺陷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基层医院 手术医疗器械管理
下载PDF
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慧孜 单海霞 +1 位作者 王利维 陈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 探讨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时间、复苏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5、10 min内复苏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风险管理模式可缩短新生儿窒息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思维导图 风险管理模式 护理
下载PDF
多元合作模式在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磊 尹伟 刘玉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第2期53-55,共3页
现代医学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进步与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密切相关。医疗设备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工具,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医疗设备的应用是现代医学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保障医疗设备的稳... 现代医学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进步与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密切相关。医疗设备作为现代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工具,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医疗设备的应用是现代医学取得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保障医疗设备的稳定运行成为各级医院必须面对的问题。医疗设备由众多零件组成,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设备的使用时间长,导致医疗设备难以避免故障的出现。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不能使用,影响医院正常开展疾病的诊疗服务。因此,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显得尤为重要,是保障医院诊疗服务有序开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医院设备更新频繁,各品牌各型号的设备层出不穷,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医院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将多元合作模式应用于基层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中,旨在总结医疗设备的维保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多元合作模式 基层医院 硬件维护
下载PDF
风险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小玲 吴建萍 +4 位作者 梅杰松 张昌娇 冯晶 黎宝珍 欧阳风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1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 目的探讨和分析风险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者联合上级医院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心理应激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应激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肌体疼痛低于对照组,总体健康和躯体角色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基层医院联合上级医院实施风险管理模式干预,可降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和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减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基层医院风险管理模式 心理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山区县级基层医院急诊患者急救时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亚伟 游江红 +1 位作者 况杭 刘永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山区县级基层医院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丰都县级基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20例,其中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常规组(常...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山区县级基层医院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丰都县级基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20例,其中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常规组(常规急救模式,n=60),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一体化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n=60),比较两种急救模式院内评估至确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专业会诊时间、有效治疗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种急救模式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两种急救模式患者远期预后及总满意度。结果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评估至确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专业会诊时间、有效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6.67%、96.67%,治愈率分别为43.33%、63.33%,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5.00%,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1.67%、18.33%,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一体化组患者远期预后中、重度残疾、植物人占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78.33%、93.33%,一体化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可大大提高山区县级基层医院急诊抢救的时效性,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治愈率,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参与急诊科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 基层医院 急诊科 运行 急救时效性 影响
下载PDF
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分层培训模式在无锡市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12
作者 孔钟慧 何冰君 +2 位作者 杨靖华 陈烨 刘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6期0045-0048,共4页
探讨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分层培训模式对无锡市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文林卫生院261名护理人员实施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分层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科研能力、态... 探讨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分层培训模式对无锡市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文林卫生院261名护理人员实施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分层培训模式,比较两组科研能力、态度、知识及动机情况。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科研态度优于培训前;护理科研动机中除其他维度外,占比均高于培训前;护理人员科研知识及能力得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临床护理科研小组分层培训模式可改善无锡市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科研态度及科研动机,提升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小组 分层培训模式 基层医院 护理人员 科研态度 科研能力
下载PDF
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广明亮 冯劲立 +2 位作者 陈楚云 谢箐 胡兴杰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2022年1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82例,根据救治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按照...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2022年1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82例,根据救治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按照一般抢救流程救治,观察组给予患者常规流程下HFMEA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抢救时间、并发症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反应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植物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HFMEA风险管理模式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风险管理模式 多发性创伤 急诊科急救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周巨平 姚惠萍 +2 位作者 葛明玉 沈吉 陈红梅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宁市中心医院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25人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 目的 探究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新入职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宁市中心医院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25人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25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培训考核模式,线上线下理论培训、技能考核;试验组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视频教学及角色互换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 培训后,两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t=11.353,P<0.001)、技能操作考核成绩(t=5.316,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基层医院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升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模式 基层医院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 护士
下载PDF
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珲娉 周荣 +2 位作者 黄莉萍 王勤 白焕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400件医疗器械及20名工作人员展开研究,将2022年1月至6月200件医疗器械纳入实施前组(未实施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 目的探讨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400件医疗器械及20名工作人员展开研究,将2022年1月至6月200件医疗器械纳入实施前组(未实施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将同年7月至12月200件医疗器械纳入实施后组(开始实施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组器械的清洗质量、拆装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及环境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组(P<0.05)。实施后组器械的外观光亮度评分高于实施前组,锈斑、污垢及血渍评分低于实施前组(P<0.05)。实施后组的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组(P<0.05)。实施后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各维度评分高于实施前组(P<0.05)。结论基于多点反馈的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改善器械外观情况,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也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反馈 风险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质量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基层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游嘉琪 雷菊蕊 +2 位作者 彭丹 黎美琪 李丽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基层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收治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 目的:探讨研究基层医院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诊治的1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收治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22年10月前接诊的60例患者采取急诊救治快速通道诊治流程,纳入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11月接诊的60例患者在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应用HFMEA,纳入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救治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血红蛋白报告时间、血尿素氮报告时间、输血流程启动至实施时间、急诊内镜启动至实施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72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临床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较小(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建设中应用HFMEA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效率与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 效应分析 基层医院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救治快速通道
下载PDF
PPP模式下小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研究
17
作者 陈可琦 王薇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小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对包头市的旅游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识别出包括4个一级风险因素和19个二级风险因素的风险清单,计算出该项目整体风险的等级可算是中风险。针对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分别提出相对应的... 小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对包头市的旅游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识别出包括4个一级风险因素和19个二级风险因素的风险清单,计算出该项目整体风险的等级可算是中风险。针对政府风险、企业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分别提出相对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如何推进小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风险管理 小白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设
下载PDF
基于循证的风险管理模式在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中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艳妮 付芳芳 宋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为优化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本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8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应用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效果,为优化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本院接受玻璃体切割术的84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风险管理,观察组术后实施基于循证理念构建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管理,均管理至出院,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管理后负性情绪变化情况,对比两组管理后舒适度、管理过程及随访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管理后3个月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管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过程及随访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理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并应用基于循证的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消除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舒适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并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循证理念 风险管理模式 舒适度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娟 刘倩倩 李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94-796,800,共4页
目的分析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人员50例,2022年1~6月未进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2022年7~12月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对比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安全隐... 目的分析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人员50例,2022年1~6月未进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2022年7~12月行分层管理培训模式。对比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专业考核成绩、医师满意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分层培训管理后操作技能、手术室管理、手术配合、安全隐患认知、风险意识、安全隐患管理态度、护理文件书写、专业知识以及总分均高于分层培训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培训管理后患者满意率、医师满意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分层培训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分层培训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安全隐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培训管理模式 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新模式下临床药学服务对基层医院癌痛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
20
作者 依再提古丽·司马义 艾力江·阿木提 赵丽杰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新模式下临床药学服务对基层医院癌痛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纳入的86例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介入提供综合性药学... 目的探讨新模式下临床药学服务对基层医院癌痛患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纳入的86例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临床药师介入提供综合性药学服务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疼痛情况、服药依从性、治疗和回访满意度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药物认知度和疼痛认知度评分、最常见的疼痛、当前疼痛及最严重疼痛评分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治疗满意度和回访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模式的管理下,基层医院癌痛患者采用临床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对癌痛治疗的认知水平和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临床药学服务 模式 基层医院 认知水平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