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4篇文章
< 1 2 2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合治理视野下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和机制——以陕西省S县为例
1
作者 何得桂 韩雪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基层治理现代化命题为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范式指引。通过提高基层场域的治理韧性,统合治理克服科层治理和条块分割的内在局限,从而增强基层治理体系的行动力。与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相比,统合治理以“全过程统合”的逻辑积极... 基层治理现代化命题为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范式指引。通过提高基层场域的治理韧性,统合治理克服科层治理和条块分割的内在局限,从而增强基层治理体系的行动力。与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相比,统合治理以“全过程统合”的逻辑积极回应基层社会既要和谐安定又要充满活力的行动目标。它突出和释放党建势能优势,注重向下负责和敏捷回应,强调属地管理和属性治理、为民服务和筑牢基础的互动,致力于探索基层善治和共同缔造的有效实现路径。通过党领共治、条抓块统、融合赋能和激励约束的运行机制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在执政党整合社会、社会积极回应的统合链条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合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全过程统合 积极治理
下载PDF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问题及其应对——以河南省为例
2
作者 李三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奋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需要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运行基础。然而,新形势下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思想认识不到位、有机融合不够、治理作... 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奋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需要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以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运行基础。然而,新形势下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思想认识不到位、有机融合不够、治理作用发挥不强、工作机制尚待优化等问题,必须通过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领导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建构“一核多元”的治理主体格局,不断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新图景的日益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 实践
下载PDF
河南省市县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朱广威 侯宇 金东辉 《协商论坛》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市县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凝聚共识等职能,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需求和理论逻辑高度契...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市县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凝聚共识等职能,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需求和理论逻辑高度契合,对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市县政协作为人民政协制度在基层载体的重要抓手和统一战线组织,是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其组织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的巨大包容性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发展格局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高度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统一战线组织 基层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国家治理体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政协制度 基层社会治理
下载PDF
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模式及制度化实践
4
作者 柏巍 张晓波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与矛盾变化,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实践中往往牵涉多元主体,包含多元价值取向,表现出多种特质属性。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成功案例表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选择应重点把握地域性特征,需...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与矛盾变化,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呈现多元化趋势,在实践中往往牵涉多元主体,包含多元价值取向,表现出多种特质属性。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典型成功案例表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选择应重点把握地域性特征,需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等客观发展因素。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构建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总结不同地域城市典型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特点、先进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为当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借鉴,亦可为不同城市结合自身客观发展环境找到适应本地域发展的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基层社会治理 治理模式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赋能国家安全的六个维度
5
作者 赵俊男 《行政与法》 2024年第3期28-39,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不仅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更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机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治理从“社会建设”领域调整为“国家安全”范畴,这并非是内容的简单位移,而是社会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不断丰富,不仅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更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重要机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社会治理从“社会建设”领域调整为“国家安全”范畴,这并非是内容的简单位移,而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全方位变迁。我国社会治理效能体现的关键在基层,核心在基层,在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视角下主要集中于制度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行动共同体、资源共同体和技术共同体六个层面。从这六个维度出发探讨国家安全和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二者之间的互动,有助于通过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不断向国家安全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安全 共同体 人民性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野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完善路径
6
作者 张俊霞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1,共5页
数字化转型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完善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数字化转型要求下放权力并延伸基层治理空间,能够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有助于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缺乏系统规划、精细程度不够、主体参与不... 数字化转型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完善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数字化转型要求下放权力并延伸基层治理空间,能够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有助于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缺乏系统规划、精细程度不够、主体参与不足等功能性问题,据此应从实现全域赋能,推进基层治理与技术深度融合;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多元主体参与,提升共建共治基层治理能力;完善实践措施,全面提升干部群众数字素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基层社会治理 功能完善 共建共治 智能化
下载PDF
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越峰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85-88,共4页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乡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迫切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乡村发展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而基层社会治理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石,其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基层组织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该文介绍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意义,提出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现代化 乡村振兴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下载PDF
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中普法工作创新建设研究
8
作者 乌兰图雅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1期0229-0231,共3页
普法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常态化法治支持。近些年内蒙古的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要求还存在差距,在普法的目标上、体制上、内容上、方式上以及效益上需要进行系统... 普法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常态化法治支持。近些年内蒙古的普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要求还存在差距,在普法的目标上、体制上、内容上、方式上以及效益上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弥补。从构建新时代内蒙古普法教育大格局、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完善保障机制,建立普法的反馈评估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与时俱进地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内蒙古基层社会治理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基层社会治理 普法创新
下载PDF
新总体性治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转向
9
作者 吴侗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转向“新总体性治理”。将新时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置于中国特色的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其“总体性”主要表现在政党、国家和基层社会的统合与相融、同向聚合与同频共振以及政府治理和... 进入新时代,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已转向“新总体性治理”。将新时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置于中国特色的政党、国家和社会关系中进行考察,其“总体性”主要表现在政党、国家和基层社会的统合与相融、同向聚合与同频共振以及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等方面。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性”是由时空共同塑造的,它建基于特定的治理结构之上,蕴含于一套领导与协同的嵌合机制或控制与互惠的耦合策略之中。新时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的这种“新总体性治理”完全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总体性社会的治理,它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政社关系的基础上,从权威分布和治理结构、建构逻辑和治理指向、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对改革开放之前“总体性治理”的扬弃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新总体性治理 党建引领 新时代 城市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逻辑体系及其运营机制建构
10
作者 何继新 张晓彤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革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有效途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亟须构建系统性逻辑体系和创新型运营机制。现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探索为... 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革新、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有效途径。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亟须构建系统性逻辑体系和创新型运营机制。现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探索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逻辑体系及其运营机制建构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和经验参照。为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普遍存在的引导乏力、能力低弱、协同不畅、规制孱弱、激励虚空和监管滞后等问题,需要利用横纵两条逻辑脉络搭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逻辑体系,探寻与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过程脉络相契合的宣传引导机制、能力提升机制、激励补贴机制、利益趋同机制、风险规避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协同联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明晰不同运营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持续发展与稳步推进提供支撑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智能化 逻辑体系 运营机制
下载PDF
递进式嵌合: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11
作者 苏海贵 《理论导刊》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新征程上,基层社会在结构性治理体系、过程性治理服务和功能性治理能效上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社会工作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具有政策同源、理念相近、场域重叠和文化交织的独特优势和嵌合逻辑。社会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无法做... 新征程上,基层社会在结构性治理体系、过程性治理服务和功能性治理能效上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社会工作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具有政策同源、理念相近、场域重叠和文化交织的独特优势和嵌合逻辑。社会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无法做到一步到位式的完全嵌合,而是需要根据新情况、新需求和新问题进行新治理、开展新服务、促进新融合。通过适应式治理、融入式治理、连接式治理及共进式治理等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递进式嵌合,提升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将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好迈向新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 递进式嵌合 治理创新
下载PDF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12
作者 江琳琳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8-149,152,共3页
基层是党治国安邦的基石,也是支撑党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妥善处理和防范化解各种矛盾问题,基层极为关键,迫切需要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新时代我国治... 基层是党治国安邦的基石,也是支撑党工作最坚实的力量。妥善处理和防范化解各种矛盾问题,基层极为关键,迫切需要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新时代我国治理制度进行创新和补充,丰富和发展了满足新时代社会治理需求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新理念,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依托、是创造人民幸福的源泉。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组织动员群众为基层社会治理凝聚力量、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落实处、创新治理方式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共同体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群众 国家安全 公共服务保障体系 社会稳定
下载PDF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士绅传统——基于“国家-社会”互构的视角
13
作者 王雄刚 《兰州学刊》 2024年第3期97-112,共16页
“士绅传统”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由来已久,士绅群体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社会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殊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构成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维。纵观士绅的形成和发展,特定时期的确存在“土豪劣绅”现象... “士绅传统”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由来已久,士绅群体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社会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殊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构成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维。纵观士绅的形成和发展,特定时期的确存在“土豪劣绅”现象,但总体而言,士绅充当着沟通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的“桥梁”,有效回避或缓冲了因国家与社会相分离而产生的冲突,维系着传统社会基本面的平稳。时至今日,在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深入发掘士绅传统中的优良因子,一方面可为“中国之治”的纵深推进提供本土化治理经验;另一方面,希冀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传统 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互构 中间阶层
下载PDF
智慧微党建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14
作者 魏兵海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9-91,共3页
传统信息化党建引领驱动基层社会治理既取得了成功,也遭遇到多种瓶颈。进化的智慧微党建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微技术深度融合党建应用,赋能“完善信息化支撑”高度强化;智慧微党建深度畅联智慧微沟通,赋能“完善网格化管理”... 传统信息化党建引领驱动基层社会治理既取得了成功,也遭遇到多种瓶颈。进化的智慧微党建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微技术深度融合党建应用,赋能“完善信息化支撑”高度强化;智慧微党建深度畅联智慧微沟通,赋能“完善网格化管理”高效提升;智慧微党建促进智慧微行动,精准实施基层社会“精细化服务”;智慧微党建凸显智能微范式,助推“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微党建 赋能 基层社会治理 创新
下载PDF
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思考
15
作者 冯巧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民族地区的地缘特殊性和民族多样性决定了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其治理成效不仅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大局稳定。在现代化背景下,新时代民族地区基...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民族地区的地缘特殊性和民族多样性决定了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其治理成效不仅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大局稳定。在现代化背景下,新时代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协同联动性不强、治理模式转型滞后、治理资源相对短缺、治理技术供给不足等困境,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实践证明,加强和创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要以“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方向、以“放管结合”凝聚治理合力、以“重心下移”推动治理革新、以“技术赋能”提高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基层社会治理 现代化 治理效能
下载PDF
技术理性—生活理性: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二维框架
16
作者 柯玉婷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4,共9页
理解基层社会治理有效的基础是理解技术理性的整体性逻辑和生活理性的个体性逻辑之间的张力。技术治理常态化是治理资源缺乏的理性选择,国家透过技术之眼系统“看”社会,却常常陷入看不清的境地,最后得到的只是技术之后的整体想象。现... 理解基层社会治理有效的基础是理解技术理性的整体性逻辑和生活理性的个体性逻辑之间的张力。技术治理常态化是治理资源缺乏的理性选择,国家透过技术之眼系统“看”社会,却常常陷入看不清的境地,最后得到的只是技术之后的整体想象。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推动人们日常生活理性个体化和多样化,个体适应性造就了社会复杂性,而技术常常简化社会,造成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分裂与对立,从而导致技术“悬浮”于社会。鉴于此,基层社会治理也难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治理有效。因此,以技术理性和生活理性二维因素为主线,可构建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二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 技术理性 生活理性 技术治理
下载PDF
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路径研究——以赤峰市为例
17
作者 王立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遵循、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为新时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本文在阐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赤峰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找出当前赤峰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困境,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赤峰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 基层社会治理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发挥统一战线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中的作用
18
作者 李维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2,88,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统一战线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有可为。本文通过聚焦统一战线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统一战线摆在治国理政重要位置。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有可为。本文通过聚焦统一战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探析统一战线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的独特优势、逻辑构建和具体实践。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应进一步强化治理主体担当、畅通治理渠道、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机制联动,以统一战线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 基层社会治理 效能提升
下载PDF
“三治融合”中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结构与构建路径
19
作者 李才森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三治融合”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三治融合”中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有三方面内涵:自治、法治、德治的目标融合推动人人有责的价值共同体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过程融合推动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建设,自治、法治... “三治融合”与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三治融合”中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有三方面内涵:自治、法治、德治的目标融合推动人人有责的价值共同体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过程融合推动人人尽责的行动共同体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的主体融合推动人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建设。“三治融合”中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促进任务分解与绩效评价,建设责任明确的价值共同体;推动流程再造与场景转换,建设协同有序的行为共同体;深化权力让渡与权利维护,建设向往美好的利益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治融合”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价值共同体 行为共同体 利益共同体
下载PDF
曲靖市强化“六个引领”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20
作者 赵丽娟 谭鑫 刘平 《创造》 2024年第4期74-7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出“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曲靖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提出“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曲靖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2022年全面启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三年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 战略发展目标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年 曲靖市 加强基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