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电法查明南京某工程基岩面起伏及构造变动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郭鹏杰 杨凤根 《勘察科学技术》 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
该文通过南京市某220k V电缆隧道工程的勘察实例,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高密度电法能较细致可靠地反映场地下伏基岩面的埋深、起伏,同时能够揭示小规模断层的... 该文通过南京市某220k V电缆隧道工程的勘察实例,探讨了高密度电法在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有效的技术保障措施,高密度电法能较细致可靠地反映场地下伏基岩面的埋深、起伏,同时能够揭示小规模断层的组合展布规律及其含水情况,取得了较好的解释精度和地质效果,为盾构的工程评价与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复杂场地条件 基岩面起伏 组合断层
原文传递
探地雷达在探测基岩起伏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成立 崔红清 +1 位作者 王玉玲 王来虎 《矿产与地质》 2002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简要介绍探地雷达的技术原理、解释方法及其在探测基岩起伏面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探测 基岩起伏 卵石层
下载PDF
电测深法在基岩面探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凡兴 《华北自然资源》 2022年第6期54-57,61,共5页
文章通过某研究区勘察实例,探讨了电测深法在复杂地表地质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电测深法能够较细致可靠地反映场地松散层厚度、下伏基岩面的埋深、起伏情况,并取得了较好的解释精度和地质效果。
关键词 电测深法 松散层厚度 基岩面起伏
下载PDF
基于变形控制的倾斜岩面的基础方案比选
4
作者 张松 刘金波 +1 位作者 张寒 范美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358-2363,共6页
在地质条件复杂、倾斜岩面地基中通常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因受限于刚性角及入岩深度的要求,往往在岩层埋深较深的位置需要施工深度上百米的工程桩,大大的增加项目难度。以云南某项目基础方案选型为例,针对其岩面起伏、施工难度... 在地质条件复杂、倾斜岩面地基中通常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因受限于刚性角及入岩深度的要求,往往在岩层埋深较深的位置需要施工深度上百米的工程桩,大大的增加项目难度。以云南某项目基础方案选型为例,针对其岩面起伏、施工难度、沉降控制特点,从方案比选、基础设计、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对比研究。采用复合地基加嵌岩桩桩顶软垫层的处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施工难度、大幅度降低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该方案有效解决了岩层起伏加大的基础选型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面起伏 桩基础 复合地基 软垫层 沉降控制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在水底隧道工程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黄佳坤 刘宏岳 +2 位作者 林朝旭 殷勇 林孝城 《工程勘察》 2013年第9期84-89,共6页
高密度电法在陆地上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在水域包括淡水水域和浅海水域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水域工程相对于陆域工程,勘察技术难度显而易见,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物探方法,高密度电法在水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建立淡水水域... 高密度电法在陆地上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在水域包括淡水水域和浅海水域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水域工程相对于陆域工程,勘察技术难度显而易见,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物探方法,高密度电法在水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值得研究。本文通过建立淡水水域和浅海水域地质模型,进行正反演计算分析,应用两个实例证实高密度电法在水底隧道勘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在水底地下低阻构造带、地层界线的划分、基岩面起伏情况勘察方面效果尤为突出,这对水底地下隧道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水底隧道 低阻构造带 地层界线划分 基岩面起伏
下载PDF
成都市中心城区第四系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与隐伏断裂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世明 张明 +4 位作者 林刚 吴腾飞 宋同伟 裴秋明 巫锡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01-2612,共12页
隐伏断裂的探测是城市地质调查的基本要素。成都中心城区位于成都平原东侧,整体表现为受断裂控制、西陡东缓的陆内逆冲断陷盆地,并以覆盖巨厚的第四纪砂卵石沉积为特征,隐伏断裂发育特征不明,识别难度大。本文基于多年来成都中心城区地... 隐伏断裂的探测是城市地质调查的基本要素。成都中心城区位于成都平原东侧,整体表现为受断裂控制、西陡东缓的陆内逆冲断陷盆地,并以覆盖巨厚的第四纪砂卵石沉积为特征,隐伏断裂发育特征不明,识别难度大。本文基于多年来成都中心城区地铁勘察、房建地基勘察、水文地质调查、基坑探槽等累积的数据,结合实地勘察与其他地学数据整合信息库,运用计算机三维精细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建立了成都中心城区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实测钻孔剖面图,在精细刻画的三维基岩起伏面上识别出两条明显的北东向隐伏断裂,确定了其在中心城区经过的具体位置及展布形态;结合上覆砂卵石层的分布,确认蒲江-新津-成都断裂为主控断裂,早更新世开始活动,双桥子-包江桥断裂为其次级断裂,晚更新世初开始活动;同时发现了一条可能受断裂控制、贯穿市区的北西西向凹陷带。三维地质模型与沉积层等厚线图揭示了隐伏断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砂卵石层沉降中心由西北向东南逐渐迁移。此次研究建立了成都中心城区的三维基岩起伏面模型,识别出了隐伏断裂具体位置及其主要特征,为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科学规划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层 三维地质模型 基岩起伏 隐伏断裂 成都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