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偏头痛性眩晕与基底型偏头痛(附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马维娅 单希征 +3 位作者 孙勍 李娜 戴静 彭新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分析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头痛与眩晕/头晕的关系,以利正确诊治。方法作者医院收治的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详细收集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前庭功能、听力检查和头颅CT/MRI... 目的分析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头痛与眩晕/头晕的关系,以利正确诊治。方法作者医院收治的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详细收集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前庭功能、听力检查和头颅CT/MRI等实验室检查,以除外中枢性和耳源性眩晕。结果 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中,基底型偏头痛2例,无先兆偏头痛3例,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6例(其中2例为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数年后和50岁后转变为MV)。本组6例MV患者中,眩晕/头晕在头痛发作前数秒钟~1h内发生3例,在头痛发作后发生1例,与头痛同时发生1例,另1例偏头痛患者其头痛与眩晕从未同时发作过,为偏头痛等位征。结论 MV是不同于基底型偏头痛的头痛伴眩晕综合征,二者易与梅尼埃病、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等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混淆或并存,临床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眩晕/头晕 基底型偏头痛 头痛性眩晕
下载PDF
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常东红 杨春雪 +1 位作者 侯文豪 时国臣 《针灸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基底型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西比灵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用头痛的疗效判... 目的:探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基底型偏头痛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颈夹脊穴与西比灵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用西比灵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用头痛的疗效判定标准及经颅多普勒检查仪探测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值评定对基底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78.37%,两组间的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程度比较,P<0.05,具有显著意义。结论:针刺颈夹脊穴对基底型偏头痛具有显著疗效,提示针刺颈夹脊穴是控制基底型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颈夹脊穴 基底型偏头痛
下载PDF
30例基底型偏头痛TCD变化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吕晔 何霞 《世界医学杂志》 2003年第19期68-69,共2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系统(TCD)对基底型偏头痛脑动脉测定;探讨基底型偏头痛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与发作期和缓解期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在各期的合理用药.方法:对30例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分别于发作期及缓解期应用TCD测定其血...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系统(TCD)对基底型偏头痛脑动脉测定;探讨基底型偏头痛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与发作期和缓解期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在各期的合理用药.方法:对30例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分别于发作期及缓解期应用TCD测定其血流速度,并设健康志愿者28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30例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缓解期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液速度均加快;提示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脑血流灌注不足可能是基底型偏头痛发作的机制;对临床预防和治疗基底型偏头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型偏头痛 TCD 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系统 发作期 缓解期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谷松 过伟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16期130-132,共3页
目的:采用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收集基底型偏头痛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治疗方案:采用密封式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MPa(2.0ATA),稳压6... 目的:采用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收集基底型偏头痛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治疗方案:采用密封式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MPa(2.0ATA),稳压65min,期间面罩吸纯氧30min×2,中间吸空气5min,降压25min,每日治疗1次。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晚睡前口服。通过一个疗程10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VAS、VRS及非疼痛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VR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非疼痛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2)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s、Vm、Vd、和PI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的Vs、Vm、Vd均有增加,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治疗组PI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够显著改善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头痛程度及发作频度,改善患者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且高压氧治疗优于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有效,其机理之一可能为高压氧能够抑制炎性介质及血小板释放,增加基底动脉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型偏头痛 头痛 高压氧 经颅多普勒
下载PDF
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特点
5
作者 Kirchmann M. Thomsen L. L. +1 位作者 Olesen J. 谢琰臣(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9期10-11,共2页
Background: It remains uncertain whether basilar-type migraine (BM) is a subtype of migraine with typical aura (MTA) or a distinct phenotype or genotype.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ymptomatology, familial distribution... Background: It remains uncertain whether basilar-type migraine (BM) is a subtype of migraine with typical aura (MTA) or a distinct phenotype or genotype.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ymptomatology, familial distribution, and genotype of BM. Methods: The authors recruited 105 families comprising 362 patients with MTA or BM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1 criteria). Among these patients, 38 patients from 29 families had BM. In 12 of the families with BM with an apparently dominant inheritance the authors sequenced all exons of the CACNA1A (chromosome 19) and ATP1A2 (chromosome 1) genes responsible for most cases of the autosomal dominantly inherited 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 and performed a linkage analysis of chromosome 1 and 19 with a nonparametric or autosomal dominant parametric model using an affected only analysis. Results: BM occurred in 10%(38/362) of patients with MTA. The basilar-type aura had a median duration of 60 minutes and comprised vertigo 61%, dysarthria 53%, tinnitus 45%, diplopia 45%, bilateral visual symptoms 40%, bilateral paresthesias 24%, decreas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21%, hypacusia 21%, and ataxia 5%. The relative frequency of the individual basilar-type symptom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patients with hemiplegic migraine from a previous study. The patients with BM were equally distributed among the 105 families with MTA (p = 0.37). The attacks of MTA were identical in families with or without BM. No causative mutations and no linkage was identified. Conclusions: Basilar-type aura seemingly may occur at times in any patient with migraine with typical aura. There is no firm clinical, epidemiologic, or genetic evidence that BM is an independent disease entity different from M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型偏头痛 家族性瘫性头痛 遗传学特点 流行病学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号染色体 非参数连锁分析 临床
下载PDF
伴意识丧失的儿童基底型偏头痛二例
6
作者 李琴 周冀英 +1 位作者 谭戈 陈力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935-935,共1页
患者1,男性,15岁,发作性头痛伴眩晕5年。每月发作头痛2~3次,强光照射及劳累、紧张均可诱发。头痛前有视觉先兆,而后出现双颞侧交替的中重度跳痛或胀痛,伴畏光、畏声、恶心、思考困难、言语困难及活动后加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患者1,男性,15岁,发作性头痛伴眩晕5年。每月发作头痛2~3次,强光照射及劳累、紧张均可诱发。头痛前有视觉先兆,而后出现双颞侧交替的中重度跳痛或胀痛,伴畏光、畏声、恶心、思考困难、言语困难及活动后加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其中有4次发作出现昏迷,可发生在头痛前后,持续5min至1h。4年前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癫痫,予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治疗,头痛无明显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型偏头痛 意识丧失 发作性头痛 抗癫痫药物 儿童 强光照射 卡马西平 中重度
原文传递
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39例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忠伦 王欣 段劲峰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对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观察疼痛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强度降低...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对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单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观察疼痛及伴随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强度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头痛 都梁软胶囊 疗效
下载PDF
西比灵对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春燕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5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头痛 药物治疗 西比灵 TCD
下载PDF
高压氧预防性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9
作者 吕进东 卢韦 《吉林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高压氧预防性治疗 动脉头痛 5-羟色胺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型偏头痛误诊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洪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椎-动脉头痛 误诊 中西药治疗
下载PDF
西比灵、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保爱 刘峰 侯拉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M)是偏头痛的一种特殊发作类型,临床并不少见.国内文献报告不多,目前治疗方法繁多,疗效不一.现将我院近3年来应用西比灵、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4例作一临床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西比灵 复方丹参滴丸 治疗 动脉头痛
下载PDF
TCD检查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惠琴 张育娟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6期30-31,共2页
对2001-08~2003-08经TCD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M)60例进行总结,就其发作诱因、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TCD检查 动脉头痛 检查结果 发作 经颅多普勒 诱因 临床表现 分析
下载PDF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M)32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王丽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4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头痛 临床分析 门诊治疗 住院治疗
下载PDF
碟脉灵治疗基底节动脉型偏头痛伴眩晕60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王子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碟脉灵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碟脉灵注射夜。14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加用西比灵。结果两组病例均能很好的改善症状,降低血液... 目的观察碟脉灵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给予碟脉灵注射夜。14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加用西比灵。结果两组病例均能很好的改善症状,降低血液粘稠度,TCD检查显示有一定好转。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碟脉灵治疗基底动脉型偏头痛伴眩晕有肯定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脉灵 动脉头痛 眩晕
下载PDF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艳娥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关键词 头痛患者 自发性眩晕 基底型偏头痛 周围环境 前庭症状 眩晕症状 原发性头痛 紧张头痛
下载PDF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1例报告
16
作者 李松石 刘国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61-61,共1页
近年来,在头痛研究中对偏头痛的研究是最多的。偏头痛可分为八个临床类型,即典型偏头痛、普通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及偏头痛等值症。其中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极少见。
关键词 眼肌麻痹 头痛 麦角胺咖啡因 动脉头痛 心得安 丛集性头痛 前列腺素 毛细血管通透性 临床类 血管活性物质
下载PDF
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被引量:30
17
作者 竹島多賀夫 徐万鹏 《日本医学介绍》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国际头痛学会关于头痛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在2004年发表。其中偏头痛被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等6种亚型,各亚型进一步被分成多个派生型。在先兆偏头痛中,根据先兆的种类和头痛的形式又分成典型先兆偏头痛、典型先兆伴非偏头... 国际头痛学会关于头痛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在2004年发表。其中偏头痛被分为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等6种亚型,各亚型进一步被分成多个派生型。在先兆偏头痛中,根据先兆的种类和头痛的形式又分成典型先兆偏头痛、典型先兆伴非偏头痛性头痛、仅典型先兆不伴头痛、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利用ICHD-II可以容易、准确地诊断头痛。头痛诊断的标准化促进了世界各国研究成果、治疗经验的共享,使科学比较研究成为可能。因此,日常头痛诊疗和所有的头痛相关研究都应该以ICHD-II为标准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HD-Ⅱ 先兆 闪辉性暗点 瘫性头痛 动脉头痛 影响程度
下载PDF
临床表现类似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琳 王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8期5540-5542,共3页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发作性左侧或全头痛伴眩晕、畏声畏光、恶心呕吐5年"入住我科。患者头痛发作较频繁,大多每月一次或每2个月一次,偶有多达每周3次;头痛一般持续数小时,伴随的眩晕症状持续时间往往为0.5h左右而不超过1h。
关键词 动脉头痛 动脉 临床表现 头痛发作 先兆症状 丙戊酸钠 VBD 综合征 综合病症
原文传递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合并基底动脉近端成窗畸形1例报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钟生 李英杰 +1 位作者 孔桂良 王冰洁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年第5期302-302,共1页
关键词 动脉头痛 畸形 近端 发作性头痛 四肢乏力 视物不清 视物成双 听力减退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20
作者 龚云成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23期19-19,共1页
资料与方法 病历资料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内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67例,男21例,女46例,年龄18~54岁,平均24±10岁。按方思羽、张苏明等分类标准:典型偏头痛14例,普通偏头痛28例,基底动脉型偏头痛16... 资料与方法 病历资料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内科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67例,男21例,女46例,年龄18~54岁,平均24±10岁。按方思羽、张苏明等分类标准:典型偏头痛14例,普通偏头痛28例,基底动脉型偏头痛16例,周期性偏头痛9例。病史3-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复方丹参滴丸 治疗组 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 动脉头痛 周期性头痛 门诊病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