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逆龄化”分布与资源配置优化--基于社会代际关系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蓉 晋晓姝 李明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12期94-112,共19页
基本公共服务旨在构筑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民生基线,基于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设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本文从社会代际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和评估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实证证明公众的基本公... 基本公共服务旨在构筑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民生基线,基于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设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本文从社会代际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和评估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实证证明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呈现“逆龄化”分布的现状,具体是指青年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分别比中年群体和老年群体低9.7%和19.3%;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可观测因子:充足性、均衡性、便利性和普惠性也都存在类似分布态势;本文从公众的政府责任认知度和社会安全感两方面诠释了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对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实现机制以及在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和文体服务对青年群体更加显著。以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优化机制能够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在供给效率与不同年龄群体需求适配性的基础上,合理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和谐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 “逆龄化”分布 资源配置 社会安全
下载PDF
公共服务质量与公民获得感——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廖福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公共服务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获得感可以成为评判公共服务成效的重要标准。综合获得感的时间比较维度和公共服务维度,从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5个方面的主观评价界定民生获得感,... 公共服务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获得感可以成为评判公共服务成效的重要标准。综合获得感的时间比较维度和公共服务维度,从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5个方面的主观评价界定民生获得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省级层面匹配了公共服务统计年鉴,从宏观结构和微观评价互动的角度,探讨公共服务提升民生获得感的内在逻辑。在时间维度上,中国公民的民生获得感不断增强,但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省际比较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民众获得感较高,中西部省份民众的获得感相对较低。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可以显著地增强民生获得感,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认知对获得感也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十分稳健。机制分析发现,财政投入直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提升了民生获得感。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公民获得感,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公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 财政投入 均等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