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汉基本句类主位结构对比及翻译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洪洁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76-80,共5页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通过对英汉基本句类的主述位结构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主述位错位现象的问题。
关键词 主位结构 英汉基本句 对比 翻译
下载PDF
论词的句法形式及其功能——关于俄语基本句法构造单位的分析
2
作者 陈中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6,共6页
一 语法与词汇,句法与语义是语言学的不同领域,但它们在语言构造中却又互有联系,彼此作用。随着对语法和词汇相互关系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功能语法的兴起,句法研究也多与语义相结合。
关键词 法形式 构造单位 词形 基本句 法特性 述语 论词 法联系 语义要素
下载PDF
HNC基本句类表示式在汉英机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幸梦阳 马延周 《软件》 2022年第3期59-61,186,共4页
神经机器翻译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翻译方法,其优秀的性能依赖于丰富的语料库和庞大的计算机算力。但通过此方法,在语料库稀缺或者数据算力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十分困难。为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神经机器翻译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翻译方法,其优秀的性能依赖于丰富的语料库和庞大的计算机算力。但通过此方法,在语料库稀缺或者数据算力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十分困难。为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实现融入语言学知识的机器翻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对HNC理论中基本句类语义块表示式进行边界识别,在汉英机器翻译中融入句类知识的方法。首先对属于HNC理论基本句类的句子进行分词和词性标注,根据词性标注的结果进行特征语义块识别和句类分析,然后再由句类表示式对整个句子的语义块表示式进行边界识别。最后设计了一种融入句类知识的汉英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将每个边界划分后的对象单独计算注意力和词向量计算的注意力进行相加,做为输入训练翻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C 基本句 机器翻译
下载PDF
现代汉语施事宾语句与基本句的偏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朴珍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33-36,共4页
从认知的角度看,现代汉语基本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施事+动作+受事/结果",凡是违背这一语序的在语法上就体现为种种有标记的句式。在充当主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中,施事作宾语是最不典型的,因此施事宾语句应该是最特殊的,... 从认知的角度看,现代汉语基本句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施事+动作+受事/结果",凡是违背这一语序的在语法上就体现为种种有标记的句式。在充当主宾语的语义角色优先序列中,施事作宾语是最不典型的,因此施事宾语句应该是最特殊的,但在现代汉语中这种句式并不少见。从类型学上看,汉语不用格标记参项,语序是最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施事置于宾语位置一定有语用动因。本文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对汉语语序的安排做了相应的解释。我们认为汉语这种以"话题—说明"为框架的语言必须走"句法—语义—语用"结合的路子才能对特殊语法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结构 施事宾语 有定性 动词语义溢出 汉语基本句
原文传递
试说补充“同一项目”的“还”字复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表"补充增加"意义的"还"字复句(句组)[H1,H2]有两类:补充同类项目与补充同一项目。前者"还"的补充项目(H2中的B)与已有项目(H1中的A)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同一关系。后一类句式中,A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成分... 表"补充增加"意义的"还"字复句(句组)[H1,H2]有两类:补充同类项目与补充同一项目。前者"还"的补充项目(H2中的B)与已有项目(H1中的A)是并列关系,后者是同一关系。后一类句式中,A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成分,补充A的H2也有事物属性和动作情状两类。句法上,该复句(句组)(基本句)可以变换为复杂的单句(变式句),语用表达上具有简洁明了、强调性状、主观情感色彩浓烈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项目” 体词性成分 谓词性成分 基本句 变式 现代汉语 “还”字复 补充项目
下载PDF
汉语无主话旨话题句简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延俊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7期45-47,2,共3页
"无主话旨话题句"就是以无主结构作话旨的话题句。汉语的基本句有主谓句和无主句两种。主谓基本句可以通过某个成分的话题化而成为话题句,无主结构也能够通过某个成分的话题化而形成话题句。
关键词 话题 话题 话旨 基本句 无主结构
下载PDF
英汉句子扩展方式对比
7
作者 曹立勤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核,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适用不同的术语。两种句核在组合生成能力与组合形式上差别很大,英语有两种常见的基本句形式,而汉语有七种常见的基本句形式。在基本句的扩展上,英语偏好通过增加附属成分,用大单位替代小单位... 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核,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适用不同的术语。两种句核在组合生成能力与组合形式上差别很大,英语有两种常见的基本句形式,而汉语有七种常见的基本句形式。在基本句的扩展上,英语偏好通过增加附属成分,用大单位替代小单位,来表达复杂思想,而汉语偏好通过增加并列性成分,并列性分句,来表达复杂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句 扩展方式
下载PDF
“汉英句子扩展机制”管见 被引量:2
8
作者 蒋国辉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8-44,72,共8页
《汉英句子扩展机制对比研究》(刘宓庆),《现代外语》1992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扩展》在对比汉英句子不同扩展型式的基础上,说明汉英句法规范、句段结构的不同,归根到底是操不同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翻译应是语段与语段之间的... 《汉英句子扩展机制对比研究》(刘宓庆),《现代外语》1992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扩展》在对比汉英句子不同扩展型式的基础上,说明汉英句法规范、句段结构的不同,归根到底是操不同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翻译应是语段与语段之间的动态对译。这样的观察分析也不失细腻深入。但文中的一些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扩展机制 思维过程 扩展形式 汉语语法 言语行为 基本句 思维方式 延伸 语法机制
下载PDF
汉英句子扩展机制对比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宓庆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5,72,共7页
0.概述不同的语言的句子(指基本句)具有不同的扩展型式。这里的所谓“扩展”,指基本句结构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呈现的线性延伸。本文关注的中心,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承载思维作线性延伸时,各自具有不同的型式(pattern),正是特定的型式,决定汉... 0.概述不同的语言的句子(指基本句)具有不同的扩展型式。这里的所谓“扩展”,指基本句结构随着思维的发展而呈现的线性延伸。本文关注的中心,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承载思维作线性延伸时,各自具有不同的型式(pattern),正是特定的型式,决定汉英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段(text)发展程式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研究 基本句 扩展机制 线性扩展 汉语 修饰语 英语 语段 延伸 两种语言
下载PDF
句群结构的复杂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克章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63-66,共4页
1.1 句群的结构方式取决于句群内句子之间的语义、语法、逻辑的多维联系,取决于句群内句子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取决于句群内句子与句子之间信息扩展——从已知信息引出未知信息的不同情况。据此我们可以将句群的结构方式分为基本式、复合... 1.1 句群的结构方式取决于句群内句子之间的语义、语法、逻辑的多维联系,取决于句群内句子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取决于句群内句子与句子之间信息扩展——从已知信息引出未知信息的不同情况。据此我们可以将句群的结构方式分为基本式、复合式、综合式、包孕式四大类。 1.2 关于基本式,我在另文已经谈及,它可分为并列式、顺承式、层递式、蝉联式、推理式五个小类。这里着重谈谈对句群结构的复杂式——复合式、综合式、包孕式句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 综合式 复合式 归结式 顺承 并列式 基本句
下载PDF
存在句之我见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海中 《外语学刊》 1987年第3期40-43,10,共5页
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s)是英语中的一种常用句型,其基本句法模式是:THERE+BE+NP+(MOd.).
关键词 限定词 存在 短语 形容词 辞典编纂 最高级 常用 基本句 TENDER 少语
下载PDF
谈句法结构的分析
12
作者 季永兴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1-69,共9页
§1 我们所说的句法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构成的组合形式。对于这种组合形式,在我国语法学界,有人叫短语,有人叫仂语,有人叫词组,有人叫结构。句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句子。就一般来说,它是词和句子之间的中间... §1 我们所说的句法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构成的组合形式。对于这种组合形式,在我国语法学界,有人叫短语,有人叫仂语,有人叫词组,有人叫结构。句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句子。就一般来说,它是词和句子之间的中间站。汉语语法范畴主要依靠大小语言单位互相结合的次序和层次来表达,我们从这个中间站来考察汉语句法结构的分析问题,可能是比较有利的。 目前,语法学界在讨论分析方法问题。我们想,既然是分析方法,要用就可以拿来,不用就把它搁起,如有镰刀和斧头,问题在怎么掌握和运用它。可是,在语法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结构 子成分分析法 偏正词组 直接成分分析法 基本句 《中国语文》 分析方法 偏正结构 汉语语法 1981年
下载PDF
英语动词句型简析
13
作者 刘海军 于秀荣 《朝阳师专学报》 1993年第2期66-71,共6页
英语句子富有各种变化,我们若阅读一大辱英语文章,好像没有两句子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若要观察这些句子的结构,就能找到许多共同之应。事实上,句子几乎全部都是按为数不多的基本句型构成的。假如我们若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句型,并能熟... 英语句子富有各种变化,我们若阅读一大辱英语文章,好像没有两句子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若要观察这些句子的结构,就能找到许多共同之应。事实上,句子几乎全部都是按为数不多的基本句型构成的。假如我们若能很好地掌握这些句型,并能熟悉如何把这些句型进行扩展和结合,就可以迅速提高我们实际说话和写作的能力。因此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句型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动词 英语文章 英语 学习英语 基本句 写作
下载PDF
复句和复合结构
14
作者 吴道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92-104,共13页
为了正确描写复句的结构,我们主张在语法研究中使用一个新的术语——复合结构。 复合结构是现代汉语里客观存在的一种基本句法结构,是构成复句和复合短语的一种结构方式。确认并深入研究这一基本句法结构,不仅有助于廓清有关复句的各种... 为了正确描写复句的结构,我们主张在语法研究中使用一个新的术语——复合结构。 复合结构是现代汉语里客观存在的一种基本句法结构,是构成复句和复合短语的一种结构方式。确认并深入研究这一基本句法结构,不仅有助于廓清有关复句的各种错误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成分 短语 结构方式 复合结构 基本句 主谓结构 紧缩结构
下载PDF
NP_1+Vi+NP2结构中动词的配价问题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莲 王玉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配价是动词或名词等所具有的联结其它句子成分的能力。动词的语义指向和与动词同现成分之间的选择限制关系构成动词的句法潜力。配价语法家的特殊贡献就在于对动词在这种句法潜力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个体动词不同的句法潜力如何彼此关联... 配价是动词或名词等所具有的联结其它句子成分的能力。动词的语义指向和与动词同现成分之间的选择限制关系构成动词的句法潜力。配价语法家的特殊贡献就在于对动词在这种句法潜力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个体动词不同的句法潜力如何彼此关联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个体动词进行定价分类。现代汉语的动词配价研究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学者们关于若干在NP1+Vi+NP2结构中的动词配价问题有较大分歧和争议,本文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价 NP +Vi+NP 结构 语义指向 选择限制关系 表层结构 基本句
下载PDF
英汉第三人称代词后照应的几个问题——与赵宏、邵志洪先生商榷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礼进 《外国语言文学》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对赵宏和邵志洪 (2 0 0 2 )“句内后照应单向性”论点的有效性提出质疑。目的在于 ,利用语言实据比较它与西方理论对第三人称代词后照应条件阐释的异同 ,以辨明几个有关人称代词后照应的事实。文章主要包括 :第三人称代词后照应制... 本文对赵宏和邵志洪 (2 0 0 2 )“句内后照应单向性”论点的有效性提出质疑。目的在于 ,利用语言实据比较它与西方理论对第三人称代词后照应条件阐释的异同 ,以辨明几个有关人称代词后照应的事实。文章主要包括 :第三人称代词后照应制约条件 ;复合句的“基本句”与“变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英语 后照应 制约条件 复合 基本句 变体 语篇照应功能 内后照应单向性 认知语法 参照点理论 照应单向性
下载PDF
动结式组构的成分及其关系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街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3-68,共6页
动结式组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既有一定的并立性,又有一定的说明性。这个语义关系决定了动结式组构形式上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动结式组构 基本 结合 并立性关系 说明性关系
下载PDF
“主位”结构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婷婷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3-105,共3页
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汉语中居于主位的主语不一定像英语那样与述位中的动词构成... 本文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翻译研究,描写发生在小句主位上的语际转换现象,文章集中讨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法结构的区别而造成的主位结构上的两大差异:汉语中居于主位的主语不一定像英语那样与述位中的动词构成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汉语小句复合体中主语常被省略,造成主位空位。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通过对英汉基本句类的主述位结构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主述位错位现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位结构 英汉基本句 主语主位 话题主位 情景
下载PDF
对外汉语中的连词教学——以“甚至”、“以至”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桂孟秋 《海外华文教育》 2015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将连词"甚至"分解为"递进义"与"极端义",将"以至"分解为"递进义"与"结果义";并指出二者容易发生语义纠缠的是"递进义",在表达"递进"义时,"... 本文将连词"甚至"分解为"递进义"与"极端义",将"以至"分解为"递进义"与"结果义";并指出二者容易发生语义纠缠的是"递进义",在表达"递进"义时,"甚至"强调递进项的极端性,在语义上有突兀感,"以至"强调递进项是延伸性,语义上没有突兀感。二者连接不同类型的连接项时,语义选择也有所不同。二者所属的基本句位都是递进复句,又因语势和推理性的不同与其他同类连词构成连续统。最后以"甚至"、"以至"为例提出对比法、常用格式法、基本句位—特殊句式教学法三结合连词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项分解 语义突兀 量质变因果关系 推理性因果关系 基本句位—特殊式教学法
下载PDF
俄语的语法词序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政民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20,共6页
我们假设,在每种语言中都有一种在时间轴上句子成分的最佳排列形式。在生成抽象的句子模式时,这种最佳词序是始终存在的,我们把这种词序称为非语境词序()或语法词序,以此与由广义语境决定的词序区分开来。
关键词 语法词 俄语词序 子成分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反身代词 广义语境 基本句 人称代词 语言学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