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剧的声腔体制和基本曲调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娴 宋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7-58,共2页
豫剧在其萌生和发展时期,曾受到过曲牌体类戏曲剧种的多方影响,但就目前流行的豫剧基本声腔板类的构成看,它应属于板腔体类地方剧种。它的全部声腔板式是以被称作"两句调"的二八板为原型的,二八板的曲调即为基本曲调,通过各种节... 豫剧在其萌生和发展时期,曾受到过曲牌体类戏曲剧种的多方影响,但就目前流行的豫剧基本声腔板类的构成看,它应属于板腔体类地方剧种。它的全部声腔板式是以被称作"两句调"的二八板为原型的,二八板的曲调即为基本曲调,通过各种节奏变化可发展成为众多的唱腔板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声腔体制 基本曲调 二八板
下载PDF
黄梅戏“基本曲调”与音乐风格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先康 《黄梅戏艺术》 1996年第1期32-37,共6页
中国戏曲,每个剧种都有它特有的一套传统的唱腔曲调,不同的剧种,唱腔曲调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戏曲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靠这些特有的曲调来刻划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构成一出戏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黄梅戏是这样,其它剧种也莫... 中国戏曲,每个剧种都有它特有的一套传统的唱腔曲调,不同的剧种,唱腔曲调的风格也各不相同。戏曲音乐之所以丰富多彩,就是靠这些特有的曲调来刻划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构成一出戏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黄梅戏是这样,其它剧种也莫不如此。对于这些传统的唱腔曲调,我们通常称之为“基本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曲调 黄梅戏 戏曲音乐 音乐风格 声腔艺术 唱腔音乐 音乐形象 剧种 继承与发展 民间小调
下载PDF
晋南蒲剧现代唱腔慢板曲调的基本形式与发展变化
3
作者 姚蒲怀 《黄河之声》 2009年第23期50-52,共3页
晋南蒲剧唱腔慢板曲调的基本形式与发展变化,在现代戏里不是太大,这是因为过去对慢板的性能理解不透,又由于它本身戏剧程式化比较定型,没有其它板式用上方便,因此发展变化较慢。和其它板式比较起来,是字少、腔多、音乐性比较强。现在我... 晋南蒲剧唱腔慢板曲调的基本形式与发展变化,在现代戏里不是太大,这是因为过去对慢板的性能理解不透,又由于它本身戏剧程式化比较定型,没有其它板式用上方便,因此发展变化较慢。和其它板式比较起来,是字少、腔多、音乐性比较强。现在我们通常用的是三大句格式慢板,是在第三句的末句处进行过渡(即腔调过渡与过门过渡)。三大句的特点,是慢板的上句、下句可以反复运用,它的第三句本来是从上句变化发展而来,按照梆子腔板眼音乐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它应当是上句的一种变化腔调形式,不能作为一种固定形式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板曲调基本形式 慢板曲调的发展变化
下载PDF
鲁南五大调《四盼》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丽娜 《民族音乐》 2008年第4期8-9,共2页
鲁南五大调是一种流传于山东南部的郯城、苍山、临沭、莒南、莒县、日照、马头镇等地的较古老的民间大型套曲,又称"郯马调"。鲁南五大调采用歌曲演唱形式,其旋律委婉圆润,节奏平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被当地人称为"雅词... 鲁南五大调是一种流传于山东南部的郯城、苍山、临沭、莒南、莒县、日照、马头镇等地的较古老的民间大型套曲,又称"郯马调"。鲁南五大调采用歌曲演唱形式,其旋律委婉圆润,节奏平稳实徐缓,歌词高雅隽永,被当地人称为"雅词"、"细曲"。鲁南五大调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来源众说纷纭,一种说法五大调是由元曲中的小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江红 商调式 叠断桥 演唱形式 基本曲调 下句 套曲 民歌 旋律 日照
下载PDF
明清时调小曲的音乐系统──答谢桃坊的一封信 被引量:14
5
作者 洛地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4,共5页
明清时调小曲的音乐系统──答谢桃坊的一封信洛地今年应四川文艺出版社之约,编著《明清时调小曲解读》,因我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关于时调小曲所涉及的音乐系统等问题甚感困惑,特请教老友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洛地先生。先生... 明清时调小曲的音乐系统──答谢桃坊的一封信洛地今年应四川文艺出版社之约,编著《明清时调小曲解读》,因我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关于时调小曲所涉及的音乐系统等问题甚感困惑,特请教老友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洛地先生。先生是中国戏曲音乐研究专家,他竟耗费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调小曲 明清俗曲 民间音乐 音乐系 弦索调 基本曲调 词调 山歌 唱调 霓裳续谱
下载PDF
拉场戏唱腔音乐的变化发展手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不全是戏的戏”.“是戏”是说拉场戏已从说唱艺术中脱颖而出,已初步形成了戏曲的基本特点;“又不全是戏的戏”,是说与京评大戏比,仍然残留着浓重的(特别在音乐上)说唱艺术的特点,因此,在音乐上,拉场戏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 拉场戏唱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场戏 发展手法 基本曲调 曲牌 板式变化体 东北地区 说唱艺术 初步形成 艺术特征 唱腔音乐
下载PDF
傣族章哈音乐简介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安秀 《民族艺术研究》 1998年第2期45-46,共2页
章哈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属我国少数民族曲艺,流行于我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聚居区。 一、章哈音乐的分类 1、以伴奏乐器划分 章哈音乐民间分为(竹必)章哈和(王王丁)章哈两种。(竹必)章哈傣语称为哈赛(竹必),即用(竹必)伴... 章哈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属我国少数民族曲艺,流行于我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聚居区。 一、章哈音乐的分类 1、以伴奏乐器划分 章哈音乐民间分为(竹必)章哈和(王王丁)章哈两种。(竹必)章哈傣语称为哈赛(竹必),即用(竹必)伴奏的章哈调;(王王丁)章哈傣语称为哈赛(王王丁),即用(王王丁)伴奏的章哈调。(竹必)章哈和(王王丁)章哈调均具有抒情性与叙事性和谐结合,“清脆高低、缠绵柔和、婉转动听、波浪式进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音乐 民间说唱艺术 演唱内容 傣族聚居区 伴奏乐器 基本曲调 叙事性 婚礼歌 装饰音
下载PDF
硝烟中的奇葩——灌沭中学文工队纪实
8
作者 汤草元 《上海艺术家》 1995年第3期70-70,共1页
1943年11月间的苏北,活跃着一支文艺轻骑兵——灌中文工队,总负责人是汤增桐老师,大家都叫他桐先生。1943年9月,桐先生应孙存楼校长的聘请来到学校,担任政治课教师兼社会服务部主任。在他领导下,学校的文艺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都搞得有... 1943年11月间的苏北,活跃着一支文艺轻骑兵——灌中文工队,总负责人是汤增桐老师,大家都叫他桐先生。1943年9月,桐先生应孙存楼校长的聘请来到学校,担任政治课教师兼社会服务部主任。在他领导下,学校的文艺活动和社会服务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在全校广泛开展文艺活动的基础上,发现并培养了一批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和骨干,从中选拔二十余人于1943年10月成立了灌沭中学业余文工队。参加文工队的同学有卢静、张泉、徐辛、汤景球、王生、孙中笑、于通浩、于通琪、侍坦、汤展(现名汤草元)、汤化生、汤化葵、汤儆仪、陈冰、吴玮、孙熙琴,等等。大约在1944年春季,汤沟镇的几位业余京剧爱好者曹廷文、戴长征、屈效寒、汤化铭、张振赢等同志也参加了文工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戏 文艺活动 1943年 黄克诚 社会服务工作 文艺轻骑 基本曲调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文艺工作者 学文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口传心授”的传承特征 被引量:60
9
作者 刘富琳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7,共7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民间音乐 西洋音乐 基本曲调 宗教音乐 宫廷音乐 传承方式 程式性 创作手法 直接性
原文传递
“润腔”初探 被引量:10
10
作者 席强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6-57,共2页
润腔就是在“吟唱”的基础上对某个基本曲调进行装饰性的华采演唱。中国音乐的曲调(主要指汉族音乐)在歌唱时往往囚歌词、乐种、歌者、时间、地点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对它即兴地加以变化、装饰和发展,使之产生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即“乐... 润腔就是在“吟唱”的基础上对某个基本曲调进行装饰性的华采演唱。中国音乐的曲调(主要指汉族音乐)在歌唱时往往囚歌词、乐种、歌者、时间、地点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对它即兴地加以变化、装饰和发展,使之产生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即“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腔 基本曲调 音乐效果 装饰性 汉族 主要指 中国音乐 音乐风格 声调 东方音乐
原文传递
论板腔体戏曲音乐的板式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映辉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1年第3期19-26,共8页
引述 板腔体戏曲音乐,是以节拍的整散及板眼的变化为其主要特征,即在一种具有若干特点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板腔体 基本曲调 若干特点 主要特征 节拍 戏曲唱腔 河北梆子 表现功能 二八板
原文传递
达斡尔族“乌春”及其文化功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鹏飞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26,共2页
“乌春”是达斡尔族的一种诵唱体叙事民歌,其曲调结构短小,音乐语言凝炼。每首“乌春”有一个基本曲调,多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基本曲调在反复中随歌词内容、句式或声韵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其结构。“乌春”的曲... “乌春”是达斡尔族的一种诵唱体叙事民歌,其曲调结构短小,音乐语言凝炼。每首“乌春”有一个基本曲调,多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基本曲调在反复中随歌词内容、句式或声韵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不影响其结构。“乌春”的曲调大部分是“专曲专用”的。“乌春”的歌词是韵文,格律严谨、押头韵,讲究句之间的对称。一般是两句一韵。歌词多为四句一段,篇幅长短不等,短则十余行;长则数百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基本曲调 文化功能 音乐语言 曲调结构 歌词内容 民歌 句式 专用 头韵
原文传递
吟唱和咏唱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良 《中国音乐》 1982年第2期48-51,共4页
在各种歌唱活动中,归纳起来不外两种歌唱方式,即“吟唱”与“咏唱”。这两个名词作为术语来使用,应先把它们的含意略作说明。所谓“吟唱”是指歌者所唱歌调,大体上是一首具有某种程度灵活性的旋律音调,在它和不同的歌词相结合的时候,由... 在各种歌唱活动中,归纳起来不外两种歌唱方式,即“吟唱”与“咏唱”。这两个名词作为术语来使用,应先把它们的含意略作说明。所谓“吟唱”是指歌者所唱歌调,大体上是一首具有某种程度灵活性的旋律音调,在它和不同的歌词相结合的时候,由于歌词、唱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唱 歌唱方式 歌唱活动 旋律音调 术语 名词 民歌 歌唱者 基本曲调 九连环
原文传递
楚剧的传统伴奏形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际洲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0,61,共3页
所谓传统伴奏,是指在二十年代初,楚剧加入胡琴伴奏后,至解放后开始实行定谱前的即兴式的伴奏方法。 本文探讨的对象是迓腔的伴奏方法。因迓腔是楚剧的主腔,它的伴奏最具本剧种特色,所以研究迓腔的伴奏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 复调式的... 所谓传统伴奏,是指在二十年代初,楚剧加入胡琴伴奏后,至解放后开始实行定谱前的即兴式的伴奏方法。 本文探讨的对象是迓腔的伴奏方法。因迓腔是楚剧的主腔,它的伴奏最具本剧种特色,所以研究迓腔的伴奏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一 复调式的伴奏音型 在戏曲唱腔伴奏中,最常见的是以跟腔形式出现的伴奏方法。这时的唱腔与伴奏是“形”和“影”的关系。影跟形走,托腔保调,伴奏有时也用变奏,加花等手法来润饰唱腔,但它和唱腔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京剧、黄梅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奏音型 戏曲唱腔 楚剧 即兴伴奏 支声复调 托腔保调 胡琴伴奏 基本曲调 瓤子 剧种特色
原文传递
核-象-形:豫剧唱腔旋律形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纪明明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6-103,共8页
豫剧,是中国戏曲家族中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其唱腔音乐形态独具特色,是豫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内容。两段四句式结构、徵色宫色音列、“豫剧fa”、双三度并置框架以及四度跳进后反向补偿性运动,是豫剧唱腔旋律的核心基因。■和■基本... 豫剧,是中国戏曲家族中流传较广的地方剧种,其唱腔音乐形态独具特色,是豫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重要内容。两段四句式结构、徵色宫色音列、“豫剧fa”、双三度并置框架以及四度跳进后反向补偿性运动,是豫剧唱腔旋律的核心基因。■和■基本曲调是核心基因的乐象化表达。以基本曲调为“动机”,豫剧唱腔旋律衍展出徵宫色调、“峰-凹”回旋接续的多姿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剧 唱腔旋律 音乐基因 基本曲调
原文传递
粉墨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澄 《翠苑》 2010年第2期4-9,共6页
乡村里的"小同场"父亲在我童年时心目中的形象很有些怕人。有时候,远远望见他摇晃着高大的身子从镇上回来,母亲就赶紧回去,把杯子、碗盏那些容易打碎的东西一一收藏起来,我和二妹不声不响地躲在门背后或者屋角里。我们知道父... 乡村里的"小同场"父亲在我童年时心目中的形象很有些怕人。有时候,远远望见他摇晃着高大的身子从镇上回来,母亲就赶紧回去,把杯子、碗盏那些容易打碎的东西一一收藏起来,我和二妹不声不响地躲在门背后或者屋角里。我们知道父亲又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簧 父亲 丫环 小曲 红马甲 母亲 演员 艺人 基本曲调 九连环
原文传递
戏曲音乐的“孏鷮S谩眴栴}
17
作者 王元坚 《人民音乐》 1960年第Z2期65-68,共4页
我們艺人在无数次的舞台实踐中,以本剧种基本曲调为基础,进行細致的創造来刻划各种人物性格。由于不同人物感情的要求,以及艺人們不同的歌喉条件,塑造了各种不同的、难以数計的戏曲人物的音乐形象;同时也丰富了本剧种的音乐曲牌。这是... 我們艺人在无数次的舞台实踐中,以本剧种基本曲调为基础,进行細致的創造来刻划各种人物性格。由于不同人物感情的要求,以及艺人們不同的歌喉条件,塑造了各种不同的、难以数計的戏曲人物的音乐形象;同时也丰富了本剧种的音乐曲牌。这是戏曲音乐创作方法的特点。称这个方法为“一曲多用”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一曲多用 创作方法 人物性格 音乐形象 基本曲调 剧种 艺人 物感 舞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