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终结还是开端?(上)——试析(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徐龙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7,共16页
本文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是: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究竟是开端还是终结。文章尝试讨论了(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意在指出,其旨趣在于如何将一方面是绝对超验的上帝和作为另一方面的自我传介的上帝联系起来思考,来探究神学和哲... 本文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是: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究竟是开端还是终结。文章尝试讨论了(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意在指出,其旨趣在于如何将一方面是绝对超验的上帝和作为另一方面的自我传介的上帝联系起来思考,来探究神学和哲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此相关联,本文探讨了(托名)狄奥尼修斯的梯次性存在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屈普里安所表述的"教会之外无救赎"的本体论基础及意义;(托名)狄奥尼修斯为屈普里安所表述的这一公理给出了本体论上的理由,并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真理。而恶及其来源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神正论问题,也是(托名)狄奥尼修斯在建构其哲学神学本体论时所无法绕过而必须讨论的主题;(托名)狄奥尼修斯并非如同奥古斯丁一样主要在神学层面讨论恶,而是重点在本体论和形上学的层面上研讨恶。本文认为,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自(托名)狄奥尼修斯始,而且(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思想具有一种超时间限定的品性,以及其对我们当代生命的意义,就此回答了本文在大标题中所提出的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名)狄奥尼修斯 基督宗教哲学 哲学神学 上帝 存在秩序
下载PDF
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终结还是开端?(下)——试析(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龙飞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60,共14页
本文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是: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究竟是开端还是终结。文章尝试讨论了(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意在指出,其旨趣在于如何将一方面是绝对超验的上帝和作为另一方面的自我传介的上帝联系起来思考,来探究神学和哲... 本文所提出和关注的问题是: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究竟是开端还是终结。文章尝试讨论了(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意在指出,其旨趣在于如何将一方面是绝对超验的上帝和作为另一方面的自我传介的上帝联系起来思考,来探究神学和哲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的。与此相关联,本文探讨了(托名)狄奥尼修斯的梯次性存在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屈普里安所表述的"教会之外无救赎"的本体论基础及意义;(托名)狄奥尼修斯为屈普里安所表述的这一公理给出了本体论上的理由,并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真理。而恶及其来源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神正论问题,也是(托名)狄奥尼修斯在建构其哲学神学本体论时所无法绕过而必须讨论的主题;(托名)狄奥尼修斯并非如同奥古斯丁一样主要在神学层面讨论恶,而是重点在本体论和形上学的层面上研讨恶。本文认为,基督宗教哲学的独立自(托名)狄奥尼修斯始,而且(托名)狄奥尼修斯的哲学神学本体论思想具有一种超时间限定的品性,以及其对我们当代生命的意义,就此回答了本文在大标题中所提出的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名)狄奥尼修斯 基督宗教哲学 哲学神学 上帝 存在秩序
下载PDF
希腊哲学对基督教义“三位一体论”之辩护
3
作者 王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年第9期112-114,共3页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论是基督教的首要教义之一,也是争议颇多问题之一。早期教父在解释阐明该问题时,大多试图运用希腊哲学思想观念对此问题作出说明和阐释。例如,奥利金从纯粹精神意义上界定上帝的本质,查士丁、克莱门等人则试图...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论是基督教的首要教义之一,也是争议颇多问题之一。早期教父在解释阐明该问题时,大多试图运用希腊哲学思想观念对此问题作出说明和阐释。例如,奥利金从纯粹精神意义上界定上帝的本质,查士丁、克莱门等人则试图用逻各斯(logos)观念解释圣父与圣子的关系。也就是说希腊哲学对三位一体论合理合法性的阐释与说明,起到了首要辩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哲学 基督宗教哲学 三位一体论 辩护
下载PDF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士林哲学之研究与前瞻
4
作者 高凌霞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3-122,128,共11页
根据祁尔松(Etienne Gilson)的说法,中世纪哲学,尤其是十三世纪的思想,是基督宗教哲学。本文按其在台湾发展时所袭用的名词,称之为士林哲学。士林哲学之传入中国,虽然早在利玛窦时期(1550 -1610)已经开始,但真正成为学术思想之主流之一... 根据祁尔松(Etienne Gilson)的说法,中世纪哲学,尤其是十三世纪的思想,是基督宗教哲学。本文按其在台湾发展时所袭用的名词,称之为士林哲学。士林哲学之传入中国,虽然早在利玛窦时期(1550 -1610)已经开始,但真正成为学术思想之主流之一,是最近五十年来在台湾地区的发展。20世纪初士林哲学初传入台湾时,当时的思想环境,对基督宗教哲学并不十分友善,这种种情况,与中世纪的思想家,面对信仰与神学之挑战相似。当时的思想家,融合各种不同的思想派系,对柏拉图与亚理斯多德的观念,重新诠释与批判,批判与诠释是创新的基础。所以,中世纪可说是哲学的第二春,而中世纪哲学之精华,即全盛期的士林哲学。十四世纪唯名论之后,士林哲学逐步式微,于十九世纪末再兴。本文认为,士林哲学在台湾发展之过程,与其在中世纪之盛行,及十九世纪末之再兴,背景虽异但有不少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正是士林哲学之基本思想与立场。本文对台湾士林哲学之发展,从四方面探讨:(1)回到形上学之根以面对新的挑战;(2)形上学基本立场与概念之说明;(3)反思与批判;(4)未来发展之方向。本文所参考之资料, 一是已发表之学术文献;其二是与学者们之正式交谈——如学术演讲、座谈会等,及非正式之谈话、访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宗教哲学 士林哲学 形上学 直接实在论 超验多玛斯学派 生命哲学 专业化 哲学人学
下载PDF
赫尔曼·洛采宗教哲学的基本思想
5
作者 田书峰(译) +1 位作者 吴嘉豪(译) 于若冰(译) 《基督宗教研究》 2020年第1期15-62,共48页
赫尔曼·洛采(Hermann Lotze,1817-1881)作为一位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不仅在价值哲学的创建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在宗教哲学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突出贡献。一方面,洛采要面对以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和理性主义的有神论的传统,另一方面... 赫尔曼·洛采(Hermann Lotze,1817-1881)作为一位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不仅在价值哲学的创建方面功不可没,而且在宗教哲学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突出贡献。一方面,洛采要面对以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启蒙主义的和理性主义的有神论的传统,另一方面,他也受到黑格尔-谢林的思辨性的有神论和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的影响,还包括施莱尔马赫的从宗教自身的心理感受为出发点的宗教哲学的影响。洛采选择了另外一条可以由理性的形而上学通向最高的存在者的独特道路:将上帝理解为、经验为一个无限而完满的人格,上帝并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人格化的精神和爱。洛采将最高的存在者理解为有自我意识的精神性存在,将一个有生命的人格视作最高的宇宙本源(Weltgrund),不是我们受限制的人格,而是无限、完满的人格理想。这样,他既摆脱了传统的理性主义的思辨有神论的僵硬,又避免了自然神论和泛神论的非人格化危险。本文就围绕着这个核心内容而对洛采的宗教哲学的基本特征进行勾勒和描绘。对于洛采来说,宗教哲学的任务就在于协调信仰与知识并证明,我们对于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作为一切事物的创造者的信仰与由一个对世界整体的形而上学思考将我们引向的世界图景并不矛盾。与历史中的其他宗教传统和道德学说相比,基督宗教的独特之处在于,道德戒律是上帝的意志,基督宗教道德的根基既不是康德的道德哲学意义上的"自律",亦不是古希腊哲学中的完人理想的"德性"实现,而是出于对活生生的上帝的爱和服从。"(基督宗教道德)它并没有通过诸个别真理的填充使知识变得丰富,而是在一个真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新的生活,这个真理只有作为持续的生命感受而渗透到整个人的时候,而不是单纯地被意识到,才会被拥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采 基督宗教哲学 人格化的上帝 宗教灵魂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