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好基础媒介感受山水画营造笔墨之美
1
作者 周书廷 《美术馆》 2023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山水画欣赏课是一种新兴课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作,能够锻炼学生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高质量完成初中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任务,切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山水画欣赏课是一种新兴课程,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作,能够锻炼学生欣赏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高质量完成初中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任务,切实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综合利用基础媒介引导学生进行山水画欣赏,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和质量。研究利用基础媒介开展初中美术山水画欣赏课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用以共同探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媒介 山水画 笔墨之美
下载PDF
媒介基础设施视角下全球传播史的再书写——以跨洋电报与跨国通讯社为例
2
作者 史安斌 朱泓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91,共11页
回溯媒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可以探索重新书写全球传播史的路径。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跨洋电报和跨国通讯社为案例,在帝国、传播与媒介基础设施互构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念下,可审视全球传播基础设施的建... 回溯媒介基础设施的历史发展,可以探索重新书写全球传播史的路径。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欧陆、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跨洋电报和跨国通讯社为案例,在帝国、传播与媒介基础设施互构的“三位一体”系统观念下,可审视全球传播基础设施的建造、使用和扩散,最终建立了以美西方为主导的整全性的全球传播组织逻辑和规则制度,即全球传播的“卡特尔化”。中国“数智丝路”写就新的全球化媒介地方志需要超越这一霸权逻辑,重新锚定自身的角色与定位,参与、引领新一轮全球传播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全球传播 电报 通讯社 卡特尔化
下载PDF
加强媒介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途径
3
作者 罗国干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9-73,共5页
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需要掌握媒介知识,即媒介的种类、特点、本质、商业性和艺术性;培养媒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辨别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自我批判和约束能力,更好地融入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活动中去。同时... 媒介素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生需要掌握媒介知识,即媒介的种类、特点、本质、商业性和艺术性;培养媒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辨别处理媒介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自我批判和约束能力,更好地融入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活动中去。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基础知识教育,教会大学生批判性地解读媒介信息,正确理解和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基础教育 媒介信息 大学生媒介素养 有效途径
下载PDF
互联网基础设施对媒介地理景观的建构——以IP属地显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晓宇 王卫明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8-70,共3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以往的硬设施一样,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底,也形塑了人、技术和社会等多方的关系样态。IP属地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核心信息,其公开显示的新规实施不仅代表了媒介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变革的重要进展,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以往的硬设施一样,既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底,也形塑了人、技术和社会等多方的关系样态。IP属地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核心信息,其公开显示的新规实施不仅代表了媒介基础设施行政管理变革的重要进展,也通过“可见性”的特点构筑了不同的媒介地理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属地 媒介地理 媒介基础设施 媒介景观
下载PDF
内容、技术与基础设施的三维融合:深度媒介化时代女性媒介素养的概念内涵与价值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家辉 张开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4-60,共7页
女性媒介素养被认为是应对媒介空间中的性别暴力、推动女性充分平等地运用媒介进行社会参与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女性媒介素养不再仅仅意味着批判性审读媒介内容的能力,更囊括理解当下传播环境背后的物质基础和底层逻辑,... 女性媒介素养被认为是应对媒介空间中的性别暴力、推动女性充分平等地运用媒介进行社会参与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深度媒介化时代,女性媒介素养不再仅仅意味着批判性审读媒介内容的能力,更囊括理解当下传播环境背后的物质基础和底层逻辑,以支持她们通过实际行动为自身赋权的能动实践。具体而言,可以围绕媒介基础设施的“物质技术实践”和“话语建构”这两个视角将女性媒介素养概念经验化:一是积极介入媒介基础设施及媒介产品的分配、设计和使用以及深度参与过程的能力;二是理解围绕媒介基础设施所展开的话语建构,深入挖掘其背后所反映的特定社会文化意涵的能力,由此理解女性媒介素养的深层内涵,以提升女性群体的主体意识并改善其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女性媒介素养 深度媒介 媒介赋权 主体意识
下载PDF
媒介机器崛起:机器谱系与技术网络
6
作者 沙璨 胡翼青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17,共9页
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推广,媒介机器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电子媒介的显形与推广则进一步让媒介机器本身具备了创造媒介化场域的能力,从而型构了现代性的社会世界。这一切引发了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的高度重视,他们从机器研究的谱... 随着机械印刷术的推广,媒介机器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电子媒介的显形与推广则进一步让媒介机器本身具备了创造媒介化场域的能力,从而型构了现代性的社会世界。这一切引发了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和媒介环境学派的高度重视,他们从机器研究的谱系中汲取营养,从而开创了媒介机器研究的谱系。然而,随着计算机、阿帕网等一系列媒介机器的涌现,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开放域多轮对话能力之后,媒介机器不仅赋魂“硬”基础设施,而且也通过作为人的语言、知识和计算能力的“软”基础设施使社会实现了万物互联,这无疑预示着媒介机器的彻底崛起,也启发了当代媒介机器研究的想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 媒介机器 媒介基础设施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下载PDF
媒介的呈现性与物质性:当下媒介化研究的两元取向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翼青 张一可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6-29,共4页
当下的媒介化研究可以依据研究者对“媒介”的不同理解,分为呈现性媒介取向的研究和物质性媒介取向的研究,本文试图以此为标准对国内的媒介化研究做出分类和梳理,发现由于没有严谨地界定自己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媒介这个概念,“媒介化”变... 当下的媒介化研究可以依据研究者对“媒介”的不同理解,分为呈现性媒介取向的研究和物质性媒介取向的研究,本文试图以此为标准对国内的媒介化研究做出分类和梳理,发现由于没有严谨地界定自己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媒介这个概念,“媒介化”变成了一个能在任何场合使用的宽泛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呈现性 物质性 界面 基础设施媒介
下载PDF
物质性视角下的媒介使用差异:智能电动汽车的使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强 何明阳 《新媒体与社会》 2023年第2期297-315,共19页
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社会现实,是智能媒介发展的下一个前沿。作为智能媒介的智能电动汽车,是交通媒介与传播媒介的融合,也是人的具身性与车的物质性在空间上的耦合。研究采取访谈和深度观察的方式,对... 智能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和社会现实,是智能媒介发展的下一个前沿。作为智能媒介的智能电动汽车,是交通媒介与传播媒介的融合,也是人的具身性与车的物质性在空间上的耦合。研究采取访谈和深度观察的方式,对智能电动汽车车主进行深度访谈和使用情景观察,从媒介物质性角度考察使用智能电动汽车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智能电动汽车在媒介物质性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涉及驾驶者的身体、媒介与空间、媒介与话语以及媒介基础设施。更在物质性基础上建构用户的社会身份与社会交往,形成从物质属性到社会属性的鲜明使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动汽车 媒介物质性 媒介使用差异 媒介基础设施
下载PDF
俄罗斯媒体市场化转型与集中化发展的法律基础
9
作者 许莲华 王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在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媒体市场化转型及集中化发展过程中,俄政府遵循媒体行业及其媒介产品的基本经济属性,在各阶段制订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媒介法律与政府规制政策,实现媒体由舆论工具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变及其集中化发展优势。随着俄罗... 在苏联解体至今俄罗斯媒体市场化转型及集中化发展过程中,俄政府遵循媒体行业及其媒介产品的基本经济属性,在各阶段制订符合其发展规律的媒介法律与政府规制政策,实现媒体由舆论工具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变及其集中化发展优势。随着俄罗斯媒体产业市场化的发展,俄政府及其立法部门不断补充和完善媒介法律法规,适时调整政府规制导向,形成了符合媒体市场化转型的社会环境、行业集中化发展属性的内在规律与要求的媒介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媒体 市场化转型 集中化发展 媒介法律基础 政府规制导向
下载PDF
普罗米修斯盗火与大禹治水:中西元素型媒介观的文明互鉴研究
10
作者 谢清果 王婷 《媒介批评》 2023年第2期135-152,共18页
彼得斯在《奇云》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元素型媒介哲学”,这拓展了学界对媒介的理解,即将媒介视为“元素”,而每一种元素型媒介都作为基础设施隐藏在可见性媒介的后台。凭借此书,我们可以从元素型媒介的视角理解媒介及其技术延伸。中西文... 彼得斯在《奇云》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元素型媒介哲学”,这拓展了学界对媒介的理解,即将媒介视为“元素”,而每一种元素型媒介都作为基础设施隐藏在可见性媒介的后台。凭借此书,我们可以从元素型媒介的视角理解媒介及其技术延伸。中西文明也在元素型媒介观的差异中,表现出传播思想史的差异。换言之,从对元素型媒介差异的理解中,中西文明可以交流互鉴。在对水与火两种元素型媒介的理解中,西方文明强调火型元素媒介代表的是对自然的征服技术,而中华文明则更强调水型元素媒介代表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技术。工业革命以来,“声光化电”等火型元素媒介大行其道,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受到其影响,但是随着21世纪生态文明的兴起,传统中国水型媒介观显现出新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彼得斯 文明互鉴 元素型媒介 技术型媒介 媒介基础设施
下载PDF
政策、情感与技术话语:2024年国际传播的热点议题与研究方向前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沛楠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2023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情感化与共情传播、人工智能与ChatGPT、平台化与媒介基础设施六大热点议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2023年国际传播研究... 2023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发展、全球风险与国家安全、情感化与共情传播、人工智能与ChatGPT、平台化与媒介基础设施六大热点议题。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2023年国际传播研究热点议题与潜在研究进路,并将其归纳为政策话语,情感话语和技术话语为代表的三个主要研究取向。2024年的国际传播研究可以在这三个研究取向中进一步发力,深化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价值,拓展国际传播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中国式现代化 “一带一路” 共情传播 媒介基础设施
下载PDF
城市技术治理的隐与显:媒介基础设施不可见性的批判性重构
12
作者 毛万熙 柳明泽 《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 2024年第5期128-143,共16页
基于不可见性是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这一前提,近年来媒介与传播研究领域发生的基础设施转向强调以“倒置”作为基本方法,将研究对象从不可见状态转换为可见状态进行研究。通过对武康大楼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不可见性的流动... 基于不可见性是基础设施的基本特性这一前提,近年来媒介与传播研究领域发生的基础设施转向强调以“倒置”作为基本方法,将研究对象从不可见状态转换为可见状态进行研究。通过对武康大楼架空线入地工程的案例研究,揭示了不可见性的流动性与多重维度及各维度的联动性,指出关于不可见性的经典假设的不稳定和局限性,并基于此提出将跟踪不可见性的操作与变化过程作为媒介基础设施的整体性考察方式,进一步发掘基础设施视角为媒介研究及相邻学科带来的理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转向 不可见性 媒介基础设施 媒介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
原文传递
蹭Wi-Fi:一项差序共享媒介基础设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战伟 刘蒙之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8,共12页
研究采用民族志的方法观察一个村庄里农民蹭Wi-Fi的现象,深描L村诸多村民如何通过共享一位村民家的Wi-Fi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世界的故事。中央宽带村村通工程,打通了万千村庄接入互联网的信息大动脉,却未能联通户户通宽带的毛细血管。面... 研究采用民族志的方法观察一个村庄里农民蹭Wi-Fi的现象,深描L村诸多村民如何通过共享一位村民家的Wi-Fi基础设施接入互联网世界的故事。中央宽带村村通工程,打通了万千村庄接入互联网的信息大动脉,却未能联通户户通宽带的毛细血管。面对互联网最后10米的神经末梢,村民通过历时性的媒介共享聚落惯习,生发出一项基于地理、权力、贫富和亲缘的差序共享机制,多数村民得以接入通讯基础设施。媒介共享遗产与共享基础设施不仅是L村的地方性知识,更是中国乡村社会的普遍性知识。从民间智慧上升为公共政策,建立免费Wi-Fi广场,以差序共享唤醒休眠的基础设施,成为连接通讯基础设施最后10米的中国方案,从而让Wi-Fi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数字鸿沟 媒介共享 差序格局
原文传递
中西报纸起源及其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翔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中西报纸的起源起受不同的物质媒介基础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轨道,并最终导致名自新闻体制的形成。
关键词 报纸 物质媒介基础 中国 西方
下载PDF
中西报纸起源及其差异
15
作者 罗翔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8-101,共4页
中西报纸的源起受不同的物质媒介基础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发展轨道,并最终导致各自新闻体制的形成。
关键词 报纸 物质媒介基础 起源
下载PDF
中国传播学研究年度报告·2023
16
作者 姬德强 蒋效妹 朱泓宇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5-23,共9页
2023年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在重访经典理论、深研人机关系、探求社会包容、创新风险治理、理解平台社会,以及提升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领域的知识生产能力等方面产出了众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传播学的开放性、包容... 2023年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呈现出较强的自主创新意识,在重访经典理论、深研人机关系、探求社会包容、创新风险治理、理解平台社会,以及提升媒体融合和国际传播领域的知识生产能力等方面产出了众多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传播学的开放性、包容性、自反性特征得到彰显。基于对本土复杂传播实践的经验感知和对国际学术圈层的前沿把握,中国传播学者正在努力拓展问题域的边界,提升理论概念的原创力和解释力,自觉地将自身的学术主体性投射进一个学科交织与经验交叠的传播场景中,努力洞察具有时代性的研究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传播思想 数字包容 媒介基础设施 国际传播 媒体融合
下载PDF
单景茧房、液态环境与开源未来——媒介基础设施视域下的影像传播特征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颖 申国敏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0-75,共6页
从"自然即媒介"到"人体即媒介",再到"媒介即基础设施",显现了学界和业界对于媒介认知的观念与机制演变。伴随着政策导向、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媒介基础设施内涵、外延还将继续演化。在此视域... 从"自然即媒介"到"人体即媒介",再到"媒介即基础设施",显现了学界和业界对于媒介认知的观念与机制演变。伴随着政策导向、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媒介基础设施内涵、外延还将继续演化。在此视域下观照,影像的传播呈现如下特征:在用户个体对影像管理权力的内容层面,形成了自由与束缚悖论化并存的"单景茧房";在用户群体与媒介之间的影像传播形式层面,处于"液态环境"交互流动与边界消融"熵增困囿"的双重境地;在对未来影像传播的愿景层面,提出构建超级共享的"影像云"、实现"长尾效应"的开源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影像 传播特征
原文传递
国际传播的媒介基础设施: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下的海底电缆 被引量:24
18
作者 陆国亮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9,共15页
本土国际传播研究主要关注文本与受众,甚少关注国际传播的基础设施。对此,本文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思考作为物质基底的海底电缆与国际传播的关联,尝试呈现一种国际传播的“另类想象”。通过经验案例的分析,本文发现:一方面,作为基础设... 本土国际传播研究主要关注文本与受众,甚少关注国际传播的基础设施。对此,本文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思考作为物质基底的海底电缆与国际传播的关联,尝试呈现一种国际传播的“另类想象”。通过经验案例的分析,本文发现:一方面,作为基础设施的海底电缆支撑着全球传播;另一方面,海底电缆绝非被动,它也在主动连接起各种行动者,与人共同构建错综复杂的国际传播网络。在此网络里,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平台巨头等形色各异的行动者,正围绕着海底电缆,周而复始地争夺国际传播的物质控制权,并催生社会与技术的不平等。最后,本文希望通过对海底电缆的经验考察,为从“物”的角度重新思考国际传播提供一个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海底电缆 媒介基础设施 另类想象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在媒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践与辩证思考——以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刁基诺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95,共7页
媒介基础设施是兼具技术性与社会性双重属性特点的"虚拟性"基础设施。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现代社会中物质层面、结构层面、程序层面的基础,且始终存在。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面对未来的全新动力,无论是作为推进媒介基础设施建设... 媒介基础设施是兼具技术性与社会性双重属性特点的"虚拟性"基础设施。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现代社会中物质层面、结构层面、程序层面的基础,且始终存在。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面对未来的全新动力,无论是作为推进媒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技术,还是将在未来成为媒介基础设施的存在本身,都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的应用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媒介基础设施视域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分析人工智能对电影产业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风险,从而思考如何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媒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5G时代的产业技术融合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媒介基础设施 电影产业
原文传递
神奇基站在哪里?5G基站的位置与媒介基础设施的文化倒置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文斌 张磊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91,共12页
人人都在谈论5G,但它与人们日常数字生活的连接却笼罩在迷雾之中,以至于5G基站的位置对公众来说都并不清晰,甚至形成了一个分析盲点。本文对5G基站进行“寻址”,通过基础设施的文化倒置,实现“图形-背景”的转换,以此探索当代基础设施... 人人都在谈论5G,但它与人们日常数字生活的连接却笼罩在迷雾之中,以至于5G基站的位置对公众来说都并不清晰,甚至形成了一个分析盲点。本文对5G基站进行“寻址”,通过基础设施的文化倒置,实现“图形-背景”的转换,以此探索当代基础设施实践所体现的文化逻辑。研究发现,5G基站在不同经验尺度(宏观-微观)与经验形式(物质-符号)上呈现出多维交织结构,它们的位置呈现为区域差异与不均匀的地图,在人与媒介交织的场景中凸显和隐藏,同时又叠加在基础设施地形学中,不断地建立网络并隐藏网络。寻址5G基站构成了基础设施的“分析时刻”,实现了从“背景”到“图形”的文化倒置,将5G基站位置背后所隐含的技术过程与文化效果展露开来,也进一步反思人在技术化世界中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基础设施 媒介地理学 5G基站 媒介物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