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基础生物资源现状及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金辉 徐韧 +2 位作者 秦玉涛 孙亚伟 刘材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1-828,共8页
探讨长江口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对生物栖息环境的保护措施,2004年对长江口海域的基础生物资源进行4次监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5月份有5门39属86种,8月份有6门48属139种,河口锋附近水域的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较多,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探讨长江口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对生物栖息环境的保护措施,2004年对长江口海域的基础生物资源进行4次监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5月份有5门39属86种,8月份有6门48属139种,河口锋附近水域的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较多,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浮游动物5月份为77种,8月份为91种,中小型浮游动物的数量在河口锋附近水域较高,主要优势种有针刺拟哲水蚤(Paracalanus aculeatus)等,大型浮游动物种类数量较高的区域位于长江冲淡水以外的海域,主要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2004年共鉴定底栖生物146种,5月份63种,8月份108种,其中多毛类41种、甲壳类41种、软体动物32种、棘皮动物6种、鱼类21种、其他4种;长江口沿岸的崇明东滩、南汇边滩和嵊山岛共鉴定潮间带生物126种,其中5月份86种,8月份71种;鱼卵仔鱼计8目20科30属34种,鱼卵中绝大部分为凤鲚,其数量占95.7%,仔鱼以中华小公鱼出现频次最多。通过年际变化分析表明,长江口门以内区域浮游生物种类明显下降,长江冲淡水区域的生物资源基础饵料生物种类数基本保持稳定,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硅藻比重减少,甲藻增加,长江口区域的潮下带和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以口门以内区域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基础生物资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渤海湾基础生物资源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马玉艳 张秋丰 +3 位作者 徐玉山 尹翠玲 屠建波 石海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5-850,共6页
根据2011年5月和8月渤海湾海域生物调查资料分析其现状,结果表明:渤海湾浮游植物春季为37种,夏季为46种;优势种5种,其中硅藻门4种,甲藻门1种;春、夏季平均细胞数量分别为47.58×104个/m3和994.15×104个/m3。浮游动物春季为30种... 根据2011年5月和8月渤海湾海域生物调查资料分析其现状,结果表明:渤海湾浮游植物春季为37种,夏季为46种;优势种5种,其中硅藻门4种,甲藻门1种;春、夏季平均细胞数量分别为47.58×104个/m3和994.15×104个/m3。浮游动物春季为30种,夏季为37种;优势种7种,其中桡足类6种,毛颚类1种;春、夏季平均密度分别为12.74×103个/m3和57.31×103个/m3,平均生物量为291.04 mg/m3和37.00 mg/m3。底栖生物春季为29种,夏季为36种,优势种4种,其中软体动物3种,甲壳动物1种;春、夏季平均密度分别为83.75个/m2和107.25个/m2,平均生物量为31.38 g/m2和22.71 g/m2。通过年际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渤海湾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明显下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甲藻比重增加,浮游动物优势种个体有小型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基础生物资源 现状 变化趋势
原文传递
海岛生活支持系统的生物资源基础及其遗传改良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唐建军 陈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海岛 生活支持系统 生物资源基础 遗传改良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