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壮室笔记》堂室格局研究的重要意义及近期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晖 郑玥 叶佳成 《建筑史学刊》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刘敦桢先生《大壮室笔记》等系列论文所论述的周制“前堂后室”格局的延续性问题,是隐含在建筑史中的一条内在线索,对研究礼制影响下建筑形态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结合相关史书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成果进行延伸考察,笔者推断堂室格局及其... 刘敦桢先生《大壮室笔记》等系列论文所论述的周制“前堂后室”格局的延续性问题,是隐含在建筑史中的一条内在线索,对研究礼制影响下建筑形态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结合相关史书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成果进行延伸考察,笔者推断堂室格局及其功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分化,出现了“前后殿、东西堂”的组合形制,而在主殿(前殿)内部及士大夫住居的“厅事”等礼仪空间中仍见维持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壮笔记 堂室格局 功能分化 魏晋南北朝
下载PDF
湘西传统民居堂室格局的类型与变迁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斯亮 李晓峰 汤诗旷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87,共6页
以堂室格局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湘西苗族与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分为"前堂后室"型、"切分组合"型和"一明两暗"型3类,进而厘清它们的分布情况,探究变迁机制及潜在的变迁动... 以堂室格局为线索,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将湘西苗族与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分为"前堂后室"型、"切分组合"型和"一明两暗"型3类,进而厘清它们的分布情况,探究变迁机制及潜在的变迁动因,以期辨析苗族与土家族的住居空间特质,并为该地区传统民居的存旧续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苗族 土家族 传统民居 堂室格局
原文传递
“睹奥升堂”与堂、室、奥释析
3
作者 周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1期50-50,共1页
唐代医家王焘出身仕宦,一生官运亨通。他长期主持弘文馆的工作,深入研究并辑录了弘文馆所藏图籍方书,于天宝十一年,写成了《外台秘要》四十卷。该书内容宏富,次序分明。
关键词 医救 经典温课 、奥
下载PDF
释义“室”兼论中国早期明堂路寝建筑空间形式寓意
4
作者 陈蔚 刘晨 邹晔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2期35-41,共7页
王国维先生《明堂庙寝通考》提出以“室”为宫室之制始的观点。本文从阐释“室”所反映的“中和”宇空文化象征寓意出发,以各家学说观点对照先秦建筑考古成果的二重证据分析方法,阐释中国早期宫室建筑形制发展与文化象征意义传续之间的... 王国维先生《明堂庙寝通考》提出以“室”为宫室之制始的观点。本文从阐释“室”所反映的“中和”宇空文化象征寓意出发,以各家学说观点对照先秦建筑考古成果的二重证据分析方法,阐释中国早期宫室建筑形制发展与文化象征意义传续之间的关系,再论王国维先生“四栋(阿)之室”原型理论对于分析中国早期宫室建筑形制的重要价值,进而论证了以“择中”和“顺应天时”为思想核心的周制明堂“五室”形制来源以及早期宫殿建筑路寝“一室四堂”空间结构合理性以及对宫城“三大殿”格局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寝 四栋之
下载PDF
对井研大佛乡“四室同堂”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方式的研究
5
作者 伍鹏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12期18-22,共5页
党中央指出“执政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执政理念贯 彻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井研县大佛... 党中央指出“执政重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执政理念贯 彻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井研县大佛乡党委在大佛村、团结村试点两村支部共建,推进“四室同堂”建设,初步打造出井研党建特色品牌,实现基层党建对乡村振兴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农村
下载PDF
先秦两汉宫室城阙制度考释六题
6
作者 杨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6-19,共4页
本文收集了散见于古籍典章中的六组常见的概念并运用多种史料进行考证和解释。对于了解和研究先秦两汉宫室城阙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城隅 堂室 魏阙 宗庙 典章制度
下载PDF
略论比较法在西南民族民居空间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晖 叶佳成 明焱 《建筑创作》 202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本文运用人类学中的比较法考察了瑶族、苗族、侗族、壮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的空间演变,指出整体上存在"从前后关系向左中右关系演变"的共性趋向。比较法在乡土建筑研究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拓展视野,获得新的认识。而比... 本文运用人类学中的比较法考察了瑶族、苗族、侗族、壮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的空间演变,指出整体上存在"从前后关系向左中右关系演变"的共性趋向。比较法在乡土建筑研究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拓展视野,获得新的认识。而比较框架的建立、族群划分的逻辑、源与流的分辨以及人类学标志物等,是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法 西南民族 民居 堂室格局
下载PDF
汉代庙制问题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柏中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1-26,共6页
西汉采用了每帝各专一庙的“独宫庙制” ,并因时立制广设郡国庙 ,空前强化了宗庙的政权象征作用。从汉元帝时开始 ,依照儒家经典变革庙制 ,废置了郡国庙 ,并初步确立了按昭穆迭毁宗庙的庙制原则。东汉前期 ,创立了“同堂异室”的庙制形... 西汉采用了每帝各专一庙的“独宫庙制” ,并因时立制广设郡国庙 ,空前强化了宗庙的政权象征作用。从汉元帝时开始 ,依照儒家经典变革庙制 ,废置了郡国庙 ,并初步确立了按昭穆迭毁宗庙的庙制原则。东汉前期 ,创立了“同堂异室”的庙制形式 ,西汉诸帝和东汉诸帝分祭于高祖庙和世祖庙。献帝初平年间 ,虽然采纳蔡邕建议 ,实行了以“天子七庙”为核心的复古改革 ,但却没有改变“同堂异室”的庙制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庙制 迭毁制度 独宫庙
下载PDF
金中都太庙之制解读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7-230,共4页
金中都太庙是国家宗庙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庙制史料乏载,迄今未见学者对此详加剖析。金中都太庙属"同堂异室"之制,且基本实行"七世之庙"制度。在特殊情况下,庙室经历了一个变易的过程,出现"八世十二室&q... 金中都太庙是国家宗庙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庙制史料乏载,迄今未见学者对此详加剖析。金中都太庙属"同堂异室"之制,且基本实行"七世之庙"制度。在特殊情况下,庙室经历了一个变易的过程,出现"八世十二室"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中都 太庙制度
下载PDF
唐朝庙制及其昭穆次序述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衡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8-93,共6页
先民们大概在从图腾崇拜过渡到祖先崇拜时,便创建了旨在祭祀祖先的宗庙。因此,在古人的心目中,“礼莫大于宗庙”。而在诸多的宗庙礼仪活动中,排列昭穆次序又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正如《礼记·中庸》所说:“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先民们大概在从图腾崇拜过渡到祖先崇拜时,便创建了旨在祭祀祖先的宗庙。因此,在古人的心目中,“礼莫大于宗庙”。而在诸多的宗庙礼仪活动中,排列昭穆次序又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正如《礼记·中庸》所说:“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然而自春秋以降,因史文阙佚,人们对三代以上的宗庙之制与昭穆之制已不十分清楚,虽系经师硕儒,亦难言其详,故其注释,遂生歧义。唐称盛世,硕儒辈出,然据新、旧《唐书》所载,亦未指陈唐宗庙中昭穆次序之正误。后世治唐史者,就笔者所知,亦着墨不多。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恳请方家与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穆 庙制 太祖 七庙 宗庙 兄弟 昭穆制度 中宗 礼官
下载PDF
东汉皇帝宗庙礼制考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善兵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16,共6页
东汉初期 ,皇帝宗庙制度沿袭西汉中后期七庙制度。建武十九年庙议后 ,宗庙之制有所变革 ,表现为 :变以往异庙之制为“同堂异室”之制 ;除殇、冲、质、灵四帝外 ,其余东汉诸帝庙皆谥以“祖”、“宗”庙号 ,宗庙毁庙礼制废而不行。直至东... 东汉初期 ,皇帝宗庙制度沿袭西汉中后期七庙制度。建武十九年庙议后 ,宗庙之制有所变革 ,表现为 :变以往异庙之制为“同堂异室”之制 ;除殇、冲、质、灵四帝外 ,其余东汉诸帝庙皆谥以“祖”、“宗”庙号 ,宗庙毁庙礼制废而不行。直至东汉献帝时 ,在蔡邕建议下 ,重新实行皇帝宗庙立庙、毁庙礼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时期 皇帝宗庙制度 礼制 考证 宗庙礼议 “同”庙制 蔡邕 “宗庙迭毁议”
下载PDF
论汉代国家宗庙设置的特点
12
作者 王柏中 杨晓明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5-19,共5页
在中国古代,宗庙不仅是举行祖先祭祀的场所,而且也是王朝世袭统治的象征.由于国家宗庙与郊祀、社稷一样,在国家祀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说宗庙又是国家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础.从宗庙的设置方式来看,其虽取决于祖先信仰这种宗教观念,但... 在中国古代,宗庙不仅是举行祖先祭祀的场所,而且也是王朝世袭统治的象征.由于国家宗庙与郊祀、社稷一样,在国家祀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说宗庙又是国家礼仪制度的一个重要基础.从宗庙的设置方式来看,其虽取决于祖先信仰这种宗教观念,但也受到国家的统治思想,政治与经济等现实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由此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庙 长安城 后汉书 中国古代 设置方式 《汉书》 太上皇 设置地点 《汉书·诸侯王表》
下载PDF
“大礼之争”是非考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真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67-71,共5页
关于明嘉靖年间的“大礼之争”,史家历来鲜有定评。《明史》卷一九○责难杨廷和“未暇为世宗熟计审处,准酌情理,以求至当”;夏燮认为,天子有统无嗣,继统不可以伦序言,世宗之天下,受之武宗,既然继武宗之统,“则当祢武宗而祖孝宗”;谷应... 关于明嘉靖年间的“大礼之争”,史家历来鲜有定评。《明史》卷一九○责难杨廷和“未暇为世宗熟计审处,准酌情理,以求至当”;夏燮认为,天子有统无嗣,继统不可以伦序言,世宗之天下,受之武宗,既然继武宗之统,“则当祢武宗而祖孝宗”;谷应泰则持两端议:“兄称武庙,因欲并考孝宗,则孝以无孙反因得子,于义为诬;称子逼武,二统嫌孝,于理亦碍。……所疑者,考兴献则疑于无孝宗,皇兴献则疑于跻武宗。凭几弥留,奉迓入继,不能得世宗而延其嗣,仅欲召兴献而乱其统”。笔者认为,“大礼之争”,杨廷和等议礼诸臣的主张完全合乎古礼,无可厚非。下面谨——胪陈辨析。至于“礼争”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廷和 太庙 继统 遗诏 兄终弟及 昭穆 考辨 古礼 伦序
下载PDF
汉代祭祀、丧葬礼俗及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小晖 龙华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丧葬礼俗 厚葬之风 灵魂不灭 丧葬礼仪 独尊儒术 武帝 泰山 秦始皇帝陵 大面积建筑
下载PDF
古代宫室制度与周秦汉“房中乐”索隐
15
作者 王淑梅 于盛庭 《乐府学》 2020年第2期97-109,共13页
从周《房中乐》及《燕乐》到秦《寿人乐》,再到汉《房中祠乐》,乃至后来的《安世乐》和《正始之乐》等宗庙之乐,前人史籍虽然注意到其间的密切联系与演化轨迹,却未能厘清这种密切联系与演化的意义和本质。究其实,房中乐的联系与演化都... 从周《房中乐》及《燕乐》到秦《寿人乐》,再到汉《房中祠乐》,乃至后来的《安世乐》和《正始之乐》等宗庙之乐,前人史籍虽然注意到其间的密切联系与演化轨迹,却未能厘清这种密切联系与演化的意义和本质。究其实,房中乐的联系与演化都与古代宫室制度的房室结构与功用的演变紧密相关。房作为室旁夹室,古人于房中祭祀祖先神灵、接待兄弟宾客、行婚配之礼及生活起居,故周代房中乐与宗庙乐、燕乐、后夫人祷祀之乐相通,却于具体施行时又因等级之别有所不同,尤其是下层士人的房中祭祀乐与汉代房中乐一脉相承。秦时始皇信奉神仙长生之术,缘此将周《房中乐》更名为《寿人》。汉高祖唐山夫人制楚声《安世房中乐》及武帝求神仙方术而用乐,乃周《房中乐》、秦《寿人乐》之一脉延续。汉代重制房中乐,体现出汉代社会普遍的祖宗神灵、性与长生、治国安世的文化观念,从而形成了《房中乐》宗庙祭祀、燕享宾客、房中养生、安定天下的基本宗旨,成为后世《房中乐》壇变改造的礼乐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中乐 寿人乐 安世乐 宗庙乐 堂室
原文传递
金朝皇家宗庙制度考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洁 赵永春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115,共4页
关于金朝的具体庙制,史乏详载。经笔者考证,金基本实行"七世之庙"制度,在特殊情况下,庙室经历了一个变易的过程,出现"八世十二室"等局面。金朝太庙属"同堂异室"①之制。
关键词 金朝 皇家宗庙 庙制
原文传递
张生解诗何错之有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万岭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第三章第二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认为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有意让张生解错了莺莺的“诗简” ,这样一来 ,张生就喜欢得“冲昏了头脑” ,忘记围墙上有扇角门 ,偏...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第三章第二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语言艺术和社会影响》 ,认为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有意让张生解错了莺莺的“诗简” ,这样一来 ,张生就喜欢得“冲昏了头脑” ,忘记围墙上有扇角门 ,偏要“鲁莽痴迂”地选择“跳墙”。本文以各种《西厢记》的版本为依据 ,从解读莺莺原诗入手 ,然后考释王实甫改动原诗一个字有何意义 ,结合对诗中“户”字的训诂 ,并引征金圣叹的论述 ,以充分的证据说明张生解诗没有出错 ,从而辨清了《西厢记》研究中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莺"诗简" 立足点 "隔墙" 堂室曰户 金圣叹 评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