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祖训规约与经济驱动——论傩堂戏传承的动力机制
1
作者 许钢伟 《非遗传承研究》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傩堂戏在传承中形成的有求必应与技必有传的祖训规约,使掌坛师在坚持从业的同时还必须收徒授艺;傩堂戏作为一种挣钱的手段而产生的经济驱动,使掌坛师在传承傩堂戏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内容。正是在祖训规约与经济驱动双重动力的共同作用下,... 傩堂戏在传承中形成的有求必应与技必有传的祖训规约,使掌坛师在坚持从业的同时还必须收徒授艺;傩堂戏作为一种挣钱的手段而产生的经济驱动,使掌坛师在传承傩堂戏的同时不断丰富其内容。正是在祖训规约与经济驱动双重动力的共同作用下,一代代掌坛师才能将傩堂戏传承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祖训规约 经济驱动 传承动力机制
下载PDF
湘西傩堂戏的传承与社会属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廷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湘西傩堂戏源于中原汉族的傩堂戏,曾经历了傩祭傩仪傩舞傩戏的演变历程。流入湘西后,受到当地土家族、苗族民间习俗和民族艺术的熏陶及影响,在传承的过程中产生流变并打上“湘西”的烙印,其民俗性、宗教性独具特色,是湘西旅游文化中一... 湘西傩堂戏源于中原汉族的傩堂戏,曾经历了傩祭傩仪傩舞傩戏的演变历程。流入湘西后,受到当地土家族、苗族民间习俗和民族艺术的熏陶及影响,在传承的过程中产生流变并打上“湘西”的烙印,其民俗性、宗教性独具特色,是湘西旅游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正被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传承 民俗性 宗教性 旅游文化
下载PDF
巴东堂戏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延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7,共7页
作者经过两次实地采风,详细记录了湖北省巴东县溪丘湾乡白羊坪村堂戏保护基地的巴东堂戏生存现状。并通过与20世纪80年代的资料相比较,发掘出巴东堂戏在历史发展中的变迁情况。此研究对于认识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戏曲的生态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巴东堂戏 田野调查 传承 变迁
下载PDF
恩施土家族堂戏的现状调查及非遗建档保护思路 被引量:4
4
作者 肖秋会 张博闻 +3 位作者 陈春霞 马燕慧 张瑞娜 杨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3,共5页
堂戏作为恩施土家族族群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地方戏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备受关注。文章对土家族堂戏及其生存保护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其在传承与... 堂戏作为恩施土家族族群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地方戏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备受关注。文章对土家族堂戏及其生存保护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了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系统阐述了对土家族堂戏开展非遗建档的保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堂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
下载PDF
黔东北土家族傩堂戏及演唱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邬小中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0,共2页
黔东北内辖铜仁、江口、玉屏、万山、松桃、德江、思南、沿河、石阡十个县市。流传着一种极富民间特色的剧种——傩堂戏。傩堂戏又称“傩坛戏”或“傩愿戏”.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它由酬神、插戏和正戏三部分组成,其分... 黔东北内辖铜仁、江口、玉屏、万山、松桃、德江、思南、沿河、石阡十个县市。流传着一种极富民间特色的剧种——傩堂戏。傩堂戏又称“傩坛戏”或“傩愿戏”.是一种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戏剧,它由酬神、插戏和正戏三部分组成,其分布遍及黔东北十个县市,尤其以德江、思南、沿河、石阡、江口、松桃流传最广。傩堂戏的演出分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内坛是驱鬼酬神的各种法事。一般不戴面具;外坛演出正戏和插戏.需要戴面具.演出中所使用的面具因演出角色不同而形态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演唱特点 东北 土家族 祭祀戏剧 演出 面具 县市
下载PDF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以德江傩堂戏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敏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7,共2页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应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契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以德江傩堂戏为例,分析其档案...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举措,全国各级档案部门应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契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本文以德江傩堂戏为例,分析其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管理 德江傩堂戏
下载PDF
贵州省德江县傩堂戏及其面具文化考察报告(下)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嘉铭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4-33,共10页
该调查报告从德江县简况;德江县傩堂戏及戏班;德江县傩堂戏面具;德江县傩堂戏面具制作工艺;德江县傩堂面具制作艺人传承;结语六个部分进行分述。重点为德江县傩堂戏面具、面具制作工艺和面具制作艺人传承。
关键词 德江 堂戏 面具文化
下载PDF
论湘西傩堂戏音乐的风格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蓉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7-89,86,共4页
被称谓“活化石”的湘西傩堂戏 ,其音乐形式的简洁性 ,音乐取材的地域性 ,音乐功能的多样性 ,以及音乐发展手法的纯朴性等等 ,与湘西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
关键词 湘西傩堂戏 唱腔 旋律 调式 风格特征
下载PDF
傩堂戏掌坛师的身份辨析——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一 被引量:2
9
作者 许钢伟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掌坛师是傩堂戏的主要传承人,在当地社会中有多重身份:一是农民;二是处于"大神"与道士之间,广泛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巫师;三是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这种多重身份,使傩堂戏掌坛师在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 堂戏 掌坛师 身份
下载PDF
明清堂戏中的戏俗:点戏与参堂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怀堂 李道明 《运城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0-36,共7页
明清堂戏中有一套不成文的俗规。如明代堂戏中戏单多由末脚呈送,到清代稍有变化;点戏以长者、尊者为先,且有不少忌讳,因此出现了"戏提调"。堂戏中往往要参堂,其时间、人数、仪式都有一套规矩,稍有疏忽或不懂规矩,戏班就会有... 明清堂戏中有一套不成文的俗规。如明代堂戏中戏单多由末脚呈送,到清代稍有变化;点戏以长者、尊者为先,且有不少忌讳,因此出现了"戏提调"。堂戏中往往要参堂,其时间、人数、仪式都有一套规矩,稍有疏忽或不懂规矩,戏班就会有麻烦。笔者臆测,明清堂戏中的参堂当是由元代戏班参场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点戏 参堂
下载PDF
土家族傩堂戏的戏剧品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晓辉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4-146,共3页
土家族傩堂戏为我们追溯中国戏曲的最远源头提供了翔实依据,土家族的傩堂戏已具备了戏曲艺术所特有的喜剧性、变异性、表演性等品格,它有助于我们从戏曲的本体特征入手,去破释傩堂戏的发生之谜。
关键词 土家族 堂戏 原始戏剧 戏剧品格
下载PDF
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傩堂戏掌坛师及其传承行为刍议——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二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钢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傩堂戏掌坛师在保持其原有社会角色的同时,或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或被市、县等政府授予荣誉称号。这些身份和荣誉促使掌坛师对自身掌握的技艺有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傩堂戏掌坛师在保持其原有社会角色的同时,或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或被市、县等政府授予荣誉称号。这些身份和荣誉促使掌坛师对自身掌握的技艺有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感,进而促使他们在传承傩堂戏时有了更多的责任担当和更明显的能动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堂戏 掌坛师 传承人 传承行为
下载PDF
贵州铜仁傩堂戏及其文化精神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大章 王天培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11-15,共5页
作为远古社会中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之一,傩的产生、延续和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傩戏研究界有一种说法:世界的傩戏在中国,中国的傩戏在贵州,贵州的傩戏在铜仁。试图从铜仁傩堂戏的渊源、内涵以及特色着手,分析铜仁傩堂戏形... 作为远古社会中原始宗教的祭祀仪式之一,傩的产生、延续和流传,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在中国傩戏研究界有一种说法:世界的傩戏在中国,中国的傩戏在贵州,贵州的傩戏在铜仁。试图从铜仁傩堂戏的渊源、内涵以及特色着手,分析铜仁傩堂戏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其文化精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渊源 内涵 宗教信仰 文化精神
下载PDF
藏戏面具与傩堂戏面具之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贵 《咸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85-187,共3页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以藏戏面具和傩堂戏面具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面具积淀了宗教、民族、民俗、艺术等多种内涵,展现了东方审美的意趣和理想,是世界面具文化的瑰宝。本文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阐述。
关键词 面具 藏戏面具 堂戏面具
下载PDF
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的来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江林 何历蓉 《铜仁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6-53,共8页
从德江土家族傩堂戏的起源、在德江广泛流传的原因、傩堂戏的传说故事、土家族人"还愿"的心理活动、傩堂戏的演出剧目等方面,探索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产生的根源,分析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在德江得以比较完整地... 从德江土家族傩堂戏的起源、在德江广泛流传的原因、傩堂戏的传说故事、土家族人"还愿"的心理活动、傩堂戏的演出剧目等方面,探索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产生的根源,分析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在德江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的历史文化原因,指出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的精神价值,梳理出德江土家族傩堂戏"和谐"思想的四个来源,即:土家族人对生活的祈求和期盼、土家族傩堂戏的传说故事、土家族人"还愿"的心理活动、土家族傩堂戏的演出剧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江土家族 堂戏 “和谐”思想 来源
下载PDF
试论傩堂戏的复杂性——以德江傩堂戏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许钢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4-29,共6页
傩堂戏是由歌唱(诗)、音乐、舞蹈、面具、服饰、道具、巫术等一系列要素以一定的形式构成的复杂整体。傩堂戏的复杂性,既表现在傩堂戏的仪式和信仰上,也表现在傩堂戏的戏剧形态上,还表现在傩堂戏动用的手段上。傩堂戏复杂性的形成,是傩... 傩堂戏是由歌唱(诗)、音乐、舞蹈、面具、服饰、道具、巫术等一系列要素以一定的形式构成的复杂整体。傩堂戏的复杂性,既表现在傩堂戏的仪式和信仰上,也表现在傩堂戏的戏剧形态上,还表现在傩堂戏动用的手段上。傩堂戏复杂性的形成,是傩在社会文化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思维或行为方式,是长期适应性累积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复杂性 表现 形成机制
下载PDF
论贵州德江傩堂戏语言中的仿拟修辞格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文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9-23,共5页
贵州德江傩堂戏语言中的仿拟类型有仿词、仿语、仿句。其中,仿词又主要包括反义仿、近义仿。德江傩堂戏仿拟辞格的特点是仿拟类型以仿词、仿语为主,内容通俗易懂、幽默、生动;与汉语普通话相比,仿体的运用比较宽泛。
关键词 德江傩堂戏 仿拟 仿词 仿语 仿句
下载PDF
从湘西傩堂戏面具看其宗教文化特色
18
作者 谷遇春 郑英杰 《民族论坛》 2009年第10期43-45,共3页
本文以湘西傩堂戏面具文化特色为切入点,探讨了湘西傩堂戏娱神娱人、神圣与世俗混融的宗教文化特色以及音乐文化特色。
关键词 堂戏 音乐 面具 宗教文化
下载PDF
傩堂戏的传承形式新论
19
作者 许钢伟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1期35-42,107,共9页
傩堂戏的传承形式多被表述为"家传与师传相结合",此种认识并不准确。根据师徒之间有无血缘关系,可以将傩堂戏的传承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内传,即通常所说的家传,多为父子(有时为爷孙或伯叔侄)传承;一是外传,指师徒之间没有血缘... 傩堂戏的传承形式多被表述为"家传与师传相结合",此种认识并不准确。根据师徒之间有无血缘关系,可以将傩堂戏的传承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内传,即通常所说的家传,多为父子(有时为爷孙或伯叔侄)传承;一是外传,指师徒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内传本质上也是师传,是父为子师。质言之,傩堂戏的内传与外传都是师传,内传优先,辅之以外传。正是这样的传承形式保证了傩堂戏在历史上传承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传承形式 师徒传授 内传 外传
下载PDF
傩堂戏的经济成分透析
20
作者 许钢伟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第4期118-123,共6页
在傩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傩戏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种看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本文认为作为傩戏的一种,傩堂戏就包含着浓重的经济成分。从地方志、相关调查报告以及笔者最新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傩堂戏都明显以... 在傩戏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傩戏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这种看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本文认为作为傩戏的一种,傩堂戏就包含着浓重的经济成分。从地方志、相关调查报告以及笔者最新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傩堂戏都明显以营利为目的。傩戏与经济(市场)之间是否有关这一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应从各种傩戏类型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戏 经济成分 市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