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墓葬中的窣堵波:再论武惠妃石椁勇士神兽图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庆卫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8,共14页
此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武惠妃石椁外壁纹饰的宗教内涵重新分析,认为其中的4幅"勇士神兽图"表现的可能是力士狮子的含义,它所表现的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的护法者郝拉克勒斯和狮子形象的变体。石椁外壁的动植物纹饰... 此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武惠妃石椁外壁纹饰的宗教内涵重新分析,认为其中的4幅"勇士神兽图"表现的可能是力士狮子的含义,它所表现的是犍陀罗佛教艺术中的护法者郝拉克勒斯和狮子形象的变体。石椁外壁的动植物纹饰表达着不同的生死信仰,共同组成了一幅佛教的涅槃之地——窣堵波的墓葬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犍陀罗艺术 堵波 石椁线刻画 墓葬美术
下载PDF
论《大唐西域记》所载之佛本生窣堵波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尚勇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8,共11页
《大唐西域记》所载与佛本生故事相关的窣堵波,凡十七处,文中选择了其中的五处,通过与相关佛教经典及印度文献的比较分析,指出这些遗迹都是某一佛本生故事的最初上演之地,亦皆反映了相关经典的戏剧表演背景。六群比丘表演佛本生戏剧的事... 《大唐西域记》所载与佛本生故事相关的窣堵波,凡十七处,文中选择了其中的五处,通过与相关佛教经典及印度文献的比较分析,指出这些遗迹都是某一佛本生故事的最初上演之地,亦皆反映了相关经典的戏剧表演背景。六群比丘表演佛本生戏剧的事实,说明本生经可能都是在相关戏剧表演的基础上形成文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西域记》 堵波 戏剧背景
下载PDF
汉译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窣堵波”考
3
作者 屈大成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51-171,共21页
窣堵波,通称塔、佛塔,为收藏佛或其他佛教圣者遗骨的纪念性建筑,除了是佛教的标志外,也是僧俗礼拜或朝圣的对象。古塔遗迹,现遍布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佛教广被之地;佛塔这课题,亦横跨考古、美术、历史、文献等学科,历来亟受学者和文化... 窣堵波,通称塔、佛塔,为收藏佛或其他佛教圣者遗骨的纪念性建筑,除了是佛教的标志外,也是僧俗礼拜或朝圣的对象。古塔遗迹,现遍布南亚、东南亚、东亚等佛教广被之地;佛塔这课题,亦横跨考古、美术、历史、文献等学科,历来亟受学者和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按佛教经律对佛塔及其相关建筑,皆有不少记载;而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篇幅弘大,约二世纪于印度半岛西北部成书,跟考古发掘可相印证。本文分述律中所载不同种类之塔,并配合考古发现及其他文献记载,就塔跟制底之异同、塔的建地、建塔者等课题,加以考察,期望有助了解在公元初年佛教僧团有关佛塔的信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 印度佛教 堵波 制底
下载PDF
从窣堵波到舍利塔
4
作者 杨峰 《中国艺术》 2017年第8期46-47,共2页
塔是一种神圣的中国传统建筑,但它的根却在印度。最初是用以收藏佛舍利的建筑,外形如覆钵,称“窣堵波”,也叫“浮屠”。又因为阿育王时期重分佛舍利,建塔储之,被称为“阿育王塔”,其意实指坟冢,外形好似馒头。这种建筑艺术品从诞生开始... 塔是一种神圣的中国传统建筑,但它的根却在印度。最初是用以收藏佛舍利的建筑,外形如覆钵,称“窣堵波”,也叫“浮屠”。又因为阿育王时期重分佛舍利,建塔储之,被称为“阿育王塔”,其意实指坟冢,外形好似馒头。这种建筑艺术品从诞生开始,就是与佛舍利紧密相关的,也是对佛祖的礼拜。这种建筑形制在汉代传入中国,后来逐渐吸收了中式建筑的各种要素,最终发展成了中国塔的独特建筑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形制 堵波 中式建筑 佛舍利 舍利塔 阿育王塔 覆钵 佛教建筑 塔刹 楼阁式塔
下载PDF
塞杜沙里夫一号大窣堵波横饰带:通向犍陀罗叙事艺术历史的窗口 被引量:3
5
作者 安娜.菲利真齐 王倩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2,94-95,共6页
2015年11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犍陀罗艺术探源”讲座在关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邀请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卡列宁(Pierfrancesco Callieri)、意大利考古队斯瓦特考古项目负责人奥里威利(Luca ... 2015年11月16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犍陀罗艺术探源”讲座在关院图书馆报告厅举行。邀请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卡列宁(Pierfrancesco Callieri)、意大利考古队斯瓦特考古项目负责人奥里威利(Luca Maria Olivieri)、意大利那波利大学“东方学院”研究员安娜’菲利真齐(Anna Filigenzi)三位学者,分别做专题讲座《公元前2至前1世纪西北印度地区的希腊化视觉文化》、《意大利考古队斯瓦特考古项目的背景和研究现状》和《塞杜沙里夫一号大率堵波横饰带:通向犍陀罗叙事艺术历史的窗口》。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即古代乌仗那国所在地,曾是连接犍陀罗平原和面向中亚的北部山区之间的商贸枢纽,亦是佛教文化和艺术的渊薮之地。1956年意大利考古队获准在斯瓦特开展考古项目,60年来考古队以复原斯瓦特及周边地区始自人类居住直至当今的历史文化面貌为宗旨,不仅梳理出斯瓦特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而且充分认识到其在楗陀罗佛教雕刻艺术的发端与兴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心执行主任罗世平教才受、副主任王颖生教授、副主任兼秘书长张鹏教授分别担任三场讲座的主持人。罗世平教授代表中心接受了意大利来宾捐赠的《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和《犍陀罗艺术探源》两本汉译著作。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中心还将在未来开展更广泛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本期刊发此次讲座中的一篇论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波 犍陀罗艺术 叙事艺术 饰带 里夫 艺术杰作 出土材料 时间顺序 伯尔 贵霜王朝
原文传递
印度贵霜时期耆那教窣堵波图像考论
6
作者 梁燕 张同标 《中国美术研究》 2022年第1期44-53,共10页
贵霜的秣菟罗地区,耆那教和佛教并峙称尊,两者都流行供养窣堵波,建筑型制几无二致。耆那教窣堵波建筑遗址未见报道,从奉献板浮雕图像分析,都是覆钵式结构,其他诸如栏楯、伞盖、陀兰那塔门等细节和装饰,也都与桑奇大塔等佛教窣堵波相似... 贵霜的秣菟罗地区,耆那教和佛教并峙称尊,两者都流行供养窣堵波,建筑型制几无二致。耆那教窣堵波建筑遗址未见报道,从奉献板浮雕图像分析,都是覆钵式结构,其他诸如栏楯、伞盖、陀兰那塔门等细节和装饰,也都与桑奇大塔等佛教窣堵波相似。由于佛耆二教的窣堵波都源于世俗王侯的葬仪,因而现有不少窣堵波图像目前还难以确定其佛耆属性,歧议之处尚待将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秣菟罗 堵波 耆那教
原文传递
早期印度佛教美术的华盖图像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同标 《艺术探索》 2015年第5期18-36,共19页
古印度象征王侯身份和权势的"五威仪"中,尤以伞盖为代表。伞盖本为遮阳蔽雨的实用器具,后转为王仪标志,美称为"华盖"。早期印度佛教图像中的"华盖"既表示释迦牟尼的世俗身份为迦毗罗卫王子,又表示他是极... 古印度象征王侯身份和权势的"五威仪"中,尤以伞盖为代表。伞盖本为遮阳蔽雨的实用器具,后转为王仪标志,美称为"华盖"。早期印度佛教图像中的"华盖"既表示释迦牟尼的世俗身份为迦毗罗卫王子,又表示他是极受人尊重的出家僧侣,其思想底层是极易被忽视的王权意识。而在中国汉晋时期,华盖与神仙方术系统联系密切,多用于道教性质的仪式和图像,与王权无关。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长江流域出现的华盖楼阁和华盖佛像,及汉桓帝设华盖之座并祠浮图、老子的文献记载,表现了中国当时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华盖的理解,既显示了把佛陀视为神仙的基本态度,又意味着印度华盖作为图像原型的主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盖 堵波佛塔 华盖佛像 华盖楼阁 神仙方术
下载PDF
赣南古塔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万幼楠 《南方文物》 1993年第1期71-77,共7页
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来源于佛教。其梵文名为“窣堵波”(stapa),又名“兜婆”(topes),音译名还有偷婆、佛图、浮图等。南北朝时,译经人造了个“塔”字来表示它。自从窣堵波(一种用于埋藏佛灵骨,即舍利子,状如圆面包,上插一尖状物的坟冢... 塔,是一种纪念性建筑,来源于佛教。其梵文名为“窣堵波”(stapa),又名“兜婆”(topes),音译名还有偷婆、佛图、浮图等。南北朝时,译经人造了个“塔”字来表示它。自从窣堵波(一种用于埋藏佛灵骨,即舍利子,状如圆面包,上插一尖状物的坟冢)传入中国后,便与我国传统建筑结合起来,各地的僧徒、塔匠因地、因技制宜,对其原型进行发挥创造,从而形成我国大地上数以万计的形式多样的中国式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塔 堵波 纪念性建筑 塔刹 赣州府志 兜婆 文峰塔 楼阁式塔 译经 佛图
下载PDF
广州怀圣塔建筑年代考 被引量:2
9
作者 廖大珂 《南洋问题研究》 1990年第1期88-93,共6页
唐宋时期广州与阿拉伯帝国的海上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大批阿拉伯商人航海东来,在此经商、定居,并传播伊斯兰教,因此留下了不少伊斯兰遗迹,其中最早的伊斯兰建筑是怀圣寺和怀圣塔。唐宋时代的怀圣寺今已不存,现在的怀圣寺是元代重建的... 唐宋时期广州与阿拉伯帝国的海上贸易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大批阿拉伯商人航海东来,在此经商、定居,并传播伊斯兰教,因此留下了不少伊斯兰遗迹,其中最早的伊斯兰建筑是怀圣寺和怀圣塔。唐宋时代的怀圣寺今已不存,现在的怀圣寺是元代重建的,但是怀圣塔至今完好无损,仍耸立于珠江之滨。怀圣塔,宋时俗称“番塔”、“窣堵波”,或者“广人呼为光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塔 建筑年代 怀圣寺 堵波 伊斯兰建筑 光塔 岳珂 蕃客 唐宋时代 郭祥正
下载PDF
浅议堆塑罐
10
作者 李彤彤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90,共4页
流行于吴晋的堆塑罐将大量当时社会的民俗、宗教、建筑及丧葬信息集中于一体,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定名及器物功能性的讨论是陶瓷研究界的课题之一,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笔者试图以自身的理解,归纳梳理历... 流行于吴晋的堆塑罐将大量当时社会的民俗、宗教、建筑及丧葬信息集中于一体,多年来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定名及器物功能性的讨论是陶瓷研究界的课题之一,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笔者试图以自身的理解,归纳梳理历来关于堆塑罐器物功能的相关研究,同时进行浅显的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塑罐 堵波 谷仓 魂瓶 器物功能
下载PDF
印度巴尔胡特大塔的无佛像雕塑
11
作者 穆宝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巴尔胡特大塔是印度无佛像时代著名的窣堵波建筑与佛教艺术表现形式,没有出现佛陀的形象,而是以台座、菩提树、华盖、脚印、法轮等象征物寓意佛陀的存在,本文以巴尔胡特大塔的塔门和围栏的雕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无佛像时期佛教艺术... 巴尔胡特大塔是印度无佛像时代著名的窣堵波建筑与佛教艺术表现形式,没有出现佛陀的形象,而是以台座、菩提树、华盖、脚印、法轮等象征物寓意佛陀的存在,本文以巴尔胡特大塔的塔门和围栏的雕塑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无佛像时期佛教艺术的表现形式及佛教题材中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的表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胡特 堵波 无佛像时代 佛教艺术 本生故事 佛传故事
下载PDF
承德清代佛塔剪影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振远 《文物春秋》 1993年第3期86-87,80,共3页
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体建筑中,除有亭、台、楼、阁、榭、庙宇、殿堂外,还可以见到雄伟挺拔、形态各异的佛塔。这些塔以其独特的风姿点缀着秀丽的避暑山庄和金碧辉煌的外八庙。 佛塔最早起源于印度,起初是为埋葬佛的舍利而建,后来... 在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整体建筑中,除有亭、台、楼、阁、榭、庙宇、殿堂外,还可以见到雄伟挺拔、形态各异的佛塔。这些塔以其独特的风姿点缀着秀丽的避暑山庄和金碧辉煌的外八庙。 佛塔最早起源于印度,起初是为埋葬佛的舍利而建,后来随着宗教的发展,塔成了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佛塔的诞生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工匠的加工创造,出现了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建筑材料的塔。纵观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现存的四、五十座塔,都属佛塔,采用砖石、琉璃材料的较多,构造式样有楼阁式、窣堵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八庙 堵波 整体建筑 永佑寺 建筑材料 楼阁式 舍利塔 塔身 塔刹 相轮
下载PDF
钟祥文风塔建造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新生 《华中建筑》 2006年第9期121-123,共3页
该文通过对文风塔现状勘察测绘,简述覆钵式塔的发展演变,文风塔独特的建筑风格、优美的建筑造型,体现了文风塔精湛的建造艺术。中国佛塔建筑的传统特色,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才智。
关键词 塔座 覆钵式喇嘛塔 塔刹 十三天 塔脖子 相轮 宝盖 冲天戟 堵波
下载PDF
闽南小型石构佛塔与经幢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拥 杨昌鸣 《古建园林技术》 1993年第4期54-57,共4页
闽南盛产花岗石,其石建筑成就在我国独树一帜。大型石塔、石屋、石桥以外,更有众多小型石塔经幢留存。它们或在佛寺院内,或在津桥侧畔,成为烘托环境的建筑小品。从造型高度看,更有观赏艺术价值。下面介绍四种主要类型:楼阁式塔,窣堵波... 闽南盛产花岗石,其石建筑成就在我国独树一帜。大型石塔、石屋、石桥以外,更有众多小型石塔经幢留存。它们或在佛寺院内,或在津桥侧畔,成为烘托环境的建筑小品。从造型高度看,更有观赏艺术价值。下面介绍四种主要类型:楼阁式塔,窣堵波式塔、宝箧印经式塔、经幢。一、楼阁式塔(1)应庚塔(图1)应庚塔在泉州市区崇福寺大殿北侧院内,自基至刹通高9.60米,实心。建造年代无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箧 堵波 楼阁式塔 崇福寺 印经 建筑小品 建造年代 梵天寺 古塔 密宗
下载PDF
《陕西古塔全编》概述
15
作者 徐进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09,共16页
《陕西古塔全编》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数据库为基本依据,结合"二普"资料和截至2017年底项目组踏查、访探及考证、梳理资料成编。该书由西北大学出版社遴选申报,被批准为"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 《陕西古塔全编》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陕西)数据库为基本依据,结合"二普"资料和截至2017年底项目组踏查、访探及考证、梳理资料成编。该书由西北大学出版社遴选申报,被批准为"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三章,依次介绍关中、陕北、陕南地上现存不可移动古塔共计517座;属性涵盖佛塔、道士塔、宣礼塔(伊斯兰教"邦克楼")、文星塔、料敌塔、风水塔、灯塔等;质地则砖、石、铁、木、土、琉璃等一应俱有,可谓将陕西境内可见的古塔遗存,无论完整、残损抑或修复和迁建者皆囊括殆尽。下编两章,分别记述近一个世纪消失的陕西古塔和陕西发现佛教供奉塔、造像塔、壁塑塔及画像砖塔概要,藉此可增文史、宗教史、建筑史、民俗史和社会发展史(诸如陕南开发史)资料,并引起有关方重视和带动相关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堵波 汉唐京畿 陕西古塔 世界遗产
下载PDF
富足与缺憾——关于《法门寺地宫秘闻》及其它
16
作者 杨明琪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88-91,共4页
一与传统的、也与尹西农过去的报告文学注重单点单线写人不同,在《法门寺地宫秘闻》中,作者追赶着全景集合式报告文学的大潮,从新闻上溯到历史,注重知识与信息的集纳,拿出周详的历史调查,从而舒展一幅佛骨流传的漫长画卷。这里,有释迦... 一与传统的、也与尹西农过去的报告文学注重单点单线写人不同,在《法门寺地宫秘闻》中,作者追赶着全景集合式报告文学的大潮,从新闻上溯到历史,注重知识与信息的集纳,拿出周详的历史调查,从而舒展一幅佛骨流传的漫长画卷。这里,有释迦牟尼安祥的圆寂,窣堵波形状的八级佛塔的来历,阿育王对佛骨的分送,法门寺的兴衰史,还有那个拾玉镯的孙玉姣的天真无邪、一次次迎佛骨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骨 法门寺地宫 西农 堵波 丈六金身 文学意义 阿育王 历史调查 秦公大墓 宝函
下载PDF
婆罗浮屠的建筑和浮雕艺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鲍月 《亚太艺术》 2018年第1期45-56,共12页
婆罗浮屠是印度尼西亚乃至世界佛教建筑与雕刻的杰出代表,建于公元8世纪夏连特王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佛教在印度尼西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印度尼西亚美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婆罗浮屠这座伟大的佛塔是建筑与雕刻完美结合的综合体。其建筑... 婆罗浮屠是印度尼西亚乃至世界佛教建筑与雕刻的杰出代表,建于公元8世纪夏连特王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佛教在印度尼西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印度尼西亚美术发展的辉煌时期。婆罗浮屠这座伟大的佛塔是建筑与雕刻完美结合的综合体。其建筑形制源于印度的窣堵波,它的平面布局采用曼陀罗图案,体现了佛教的宇宙观。布满塔身的精美雕刻叙述了佛传、佛本身故事以及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故事,不仅向世人宣扬着佛法和教义,也体现了古代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智慧,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本文主要结合佛教文化和印度尼西亚当时的社会背景,对婆罗浮屠的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连特王朝 大乘佛教 曼陀罗 堵波“三界” 浮雕艺术
下载PDF
伯希和西域探险曰记(十四)
18
作者 伯希和 耿昇 《丝绸之路》 2015年第7期56-62,共7页
1906年12月17日,星期一 马队于清晨5时许就出发了。7时许,我也出发去寻找窣堵波或烽火台去了。然而,瓦阳与努埃特则必须沿赴齐兰的大路而行。天气仍然非常阴沉,而且也很寒冷。刚出门,还刮起了一场冰冷的风暴。它将沙子刮到了人脸上,从... 1906年12月17日,星期一 马队于清晨5时许就出发了。7时许,我也出发去寻找窣堵波或烽火台去了。然而,瓦阳与努埃特则必须沿赴齐兰的大路而行。天气仍然非常阴沉,而且也很寒冷。刚出门,还刮起了一场冰冷的风暴。它将沙子刮到了人脸上,从而使这条路很难走了。我骑着自己那匹栗色的马,它很难让人骑上去,也不愿意留在原地。我根本不可能核对准确罗盘,而我在整个沿途却被迫必须这样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兰 堵波 伯希和 柯坪 辟展 库车 东北方向 黄沙河 西南方 西北方向
下载PDF
藏经阁 佛教寺院图书馆的文化功能及其演变
19
作者 许魁义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5,共2页
作为佛教寺院的图书馆,历史上的藏经阁具有保存典籍、传承文化等多重文化功能。在现代社会,藏经阁的传统功能进行现代性转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藏经阁又称经库、经堂、经阁、藏经楼,是佛教寺院收藏佛教典籍的殿堂,也就是相当于寺... 作为佛教寺院的图书馆,历史上的藏经阁具有保存典籍、传承文化等多重文化功能。在现代社会,藏经阁的传统功能进行现代性转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藏经阁又称经库、经堂、经阁、藏经楼,是佛教寺院收藏佛教典籍的殿堂,也就是相当于寺院的图书馆。据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三记载,迦腻色迦王曾令五百贤圣造三藏的注释各十万颂,并“以赤铜作鍱,镂写论文,缄封于石函,建窣堵波(塔),藏于其中”。可见在古印度已经有藏经制度,不过起藏经作用的主要是佛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经楼 迦腻色迦王 佛教寺院 现代性转换 佛教典籍 藏经阁 传承文化 堵波
原文传递
佛图式塔建筑规制本土化研究——塔寺制度的本土化:以灵岩寺塔为例
20
作者 付林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窣堵波”即佛图式塔,是古印度佛教极具特色的建筑,在古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已存在,是古印度塔最主要的形式。东汉时期,佛图式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在佛图式塔本土化过程中,最为宏观的变化便是塔寺制度的本土化。塔寺制度在中国传统建筑规... “窣堵波”即佛图式塔,是古印度佛教极具特色的建筑,在古印度原始佛教时期就已存在,是古印度塔最主要的形式。东汉时期,佛图式塔随佛教传入中国,在佛图式塔本土化过程中,最为宏观的变化便是塔寺制度的本土化。塔寺制度在中国传统建筑规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式塔寺制度,并且最终完全融入了我国传统建筑体系。灵岩寺自古以来便是海内名刹,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在唐代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寺内主塔—辟支塔建造所依据的塔寺制度便反映出了佛图式塔塔寺制度本土化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对佛图式塔塔寺制度本土化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图式塔 堵波 塔寺制度 灵岩寺 辟支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