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骶段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术后内固定并发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彬 王冰 +6 位作者 吕国华 徐洁涛 李亚伟 李磊 戴瑜亮 王锟 肖什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57-1064,共8页
目的:总结分析腰骶段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非对称全脊椎截骨矫形术(posterior asymmetric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AVCR)后内固定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PAVCR治疗的45例腰骶段塌陷型... 目的:总结分析腰骶段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非对称全脊椎截骨矫形术(posterior asymmetric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AVCR)后内固定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PAVCR治疗的45例腰骶段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6±17.4岁(22~65岁),平均随访时间36.4±9.8个月(24~6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畸形节段CT、MRI检查,术后随访行正侧位X线检查及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必要时行CT复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螺钉松动及连接棒断裂进行分组,比较无内固定并发症组分别与螺钉松动组、连接棒断裂组患者性别、年龄、截骨节段、融合节段、骨密度、远端锚定点数量比、术前、术后(2周)及终末随访局部后凸Cobb角、冠状面侧凸Cobb角、ODI评分。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内固定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预防策略。结果:9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并发症,平均发生时间25.4±7.3个月,发生率20%。其中固定远端螺钉松动5例,连接棒断裂3例,固定远端螺钉松动合并对侧连接棒断裂1例。无并发症组与螺钉松动组比较,术后2周局部后凸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19.2°±6.3°vs 24.5°±8.7°,P<0.05)、终末随访局部后凸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21.2°±6.1°vs 28.4°±8.4°,P<0.05),终末随访ODI评分有统计学差异(11.1±3.6 vs 17.3±4.3,P<0.05)。无并发症组与连接棒断裂组比较,术后2周局部后凸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19.2°±6.3°vs 25.6°±7.3°,P<0.05),终末随访局部后凸Cobb角有差异(21.2°±6.1°vs 30.2°±7.9°,P<0.05),终末随访ODI评分有差异(11.1±3.6 vs 19.5±5.8,P<0.05)。无并发症组与螺钉松动组远端锚定点数量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密度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并发症组与连接棒断裂组远端锚定点数量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局部后凸Cobb角、术前、术后2周及终末侧凸Cobb角、术前ODI、术后ODI三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骶段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行PAVCR术后存在发生螺钉松动及连接棒断裂的风险,术后残留后凸、远端锚定点数量不足、前中柱融合不良及骨质疏松可能造成腰骶段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术后螺钉松动,而术后残留后凸、中段锚定点缺失、前中柱融合不良与连接棒断裂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陷型结核后凸畸形 腰骶段 内固定并发症 非对称截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