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曾晓华 聂艳良 +1 位作者 熊叶 钟富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行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介入栓塞治疗)与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6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行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介入栓塞治疗)与对照组(30例,行支架辅助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住院时长,手术前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术后Raymond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ADL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血清sICAM-1、S100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血清sICAM-1、S100β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Raymond分级Ⅰ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观察组预后恢复良好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的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可调节sICAM-1、S100β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微导管精准立体塑形技术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钛板预塑形技术在额颞顶颅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继 陈兴河 +3 位作者 赵建华 吴磊 冯三平 王永恒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46-1546,共1页
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后颅骨缺损,不但影响美观[1],还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脑组织的损害,导致颅骨缺损综合症[2]。颅骨修补术可使原有颅骨缺损综合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行额颞顶颅骨缺损修补术62例,其... 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后颅骨缺损,不但影响美观[1],还易造成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和脑组织的损害,导致颅骨缺损综合症[2]。颅骨修补术可使原有颅骨缺损综合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我院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共行额颞顶颅骨缺损修补术62例,其中采用术前计算机辅助下颅骨钛板三维塑形技术修复额颞顶颅骨缺损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钛板 颅骨修补 三维塑形技术
下载PDF
颅骨缺损钛合金修复体三维数字化塑形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建华 吴磊 +1 位作者 陈兴河 冯继 《河北医药》 CAS 2010年第16期2220-2221,共2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下三维塑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前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钛网板个性化设计,对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钛钉使用量、术后美观满意度比较分析,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下三维塑形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8例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补术前均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钛网板个性化设计,对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钛钉使用量、术后美观满意度比较分析,以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三维成型塑形组平均手术时间(45±6)min,较手工塑形组(85±10)min明显缩短(P<0.05),平均住院时间(9±1)d较手工塑形组(15±2)d短(P<0.05),平均钛钉使用量较手工塑形减少4~5枚,患者对塑形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使用三维数字化钛网修补效果优于人工塑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钛网 颅骨修补 三维塑形技术
下载PDF
角膜塑形技术对角膜的不良影响
4
作者 汤明芳 史永胜 +1 位作者 黄发明 冯建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技术(OK镜)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 252例(483只眼)近视患者进行过夜配戴OK镜治疗,观察其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结果OK镜对角膜 的... 目的 分析角膜塑形技术(OK镜)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 252例(483只眼)近视患者进行过夜配戴OK镜治疗,观察其对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良影响。结果OK镜对角膜 的不良影响包括:角膜上皮损伤371眼(7.81%);角膜溃疡7眼(1.45%);角膜变性10眼(2.07%);角膜知觉缺失18眼 (3.73%);角膜变形323眼(66.81%)。结论 在OK镜治疗近视中,角膜上皮损伤、角膜缺氧、OK镜片的污染、镜片移位 等可导致角膜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K镜 近视 角膜塑形技术
下载PDF
5F Tiger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李静 杨政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551-1554,共4页
目的探讨5F Tiger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收治的82例复杂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比较2组X线曝光时... 目的探讨5F Tiger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收治的82例复杂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比较2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X线剂量、对比剂使用剂量、导管数量、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剂量、对比剂使用剂量、导管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采用5F TigerⅠ导管塑形技术可缩短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使用剂量、X线剂量、导管数量,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冠状动脉造影 5F TigerⅠ 导管塑形技术 并发症 造影成功率
下载PDF
正确认识角膜塑形技术
6
作者 梅颖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5年第21期120-121,共2页
角膜塑形技术是目前视光学的研究和应用热点。角膜塑形技术对儿童近视控制的良好作用,在全球相关视光研究领域中获得了一致看好的前景。我国人口众多,但全国开展角膜塑形技术的单位并不多,了解角膜塑形技术的视光人员也还比较少。天明... 角膜塑形技术是目前视光学的研究和应用热点。角膜塑形技术对儿童近视控制的良好作用,在全球相关视光研究领域中获得了一致看好的前景。我国人口众多,但全国开展角膜塑形技术的单位并不多,了解角膜塑形技术的视光人员也还比较少。天明视光眼科诊所开展角膜塑形技术有8年历史了,但笔者每次推荐塑形技术时总会招来不少质疑的声音:“没听说过”、“安全吗”、“等我问问眼科医生”(其实很多眼科医生也不一定了解硬性接触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技术 儿童近视 眼科医生 验配 硬性角膜接触镜 角膜地形图 药监局 儿童家长 医师资格 专业技术要求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预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9-0112,共4页
分析探讨3D打印结合预塑钢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C型骨折4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案资料中有20例使用3D打印结合塑形钢... 分析探讨3D打印结合预塑钢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C型骨折4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案资料中有20例使用3D打印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另外20例患者采用传统胫骨钢板固定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时间、Matta骨折复位以及Johner-wruh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15±1.7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51±3.08)天;研究组解剖复位总满意度8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5.00%;研究组的解剖复位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Johner-wruhs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的出血量和透视的次数,缩短了手术操时间,降低手术的创伤和危险,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提高病人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3D打印 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3次胃塑形技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兵 严同 +4 位作者 罗丹 杨华武 王海波 李琴 刘雁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3次胃塑形技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采用3次胃塑形技术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和术后30 d内恶心/呕吐... 目的探讨3次胃塑形技术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期间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采用3次胃塑形技术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和术后30 d内恶心/呕吐、胃漏、出血、梗阻/扭转等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收集966例患者,其中男294例,女672例;年龄16~65岁、(32.8±8.6)岁;身体质量指数27.5~47.2kg/m2、(34.2±3.5)kg/m2。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45~170 min、(100.2+33.4)min。术后出现恶心/呕吐484例(50.10%),出血2例(0.21%,腹腔内出血1例、胃腔内出血1例),胃漏1例(0.10%,B级漏),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住院时间4~24 d、(7.55±2.47)d。术后随访30 d内因恶心/呕吐再次入院患者2例(0.21%),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缓解出院。结论采用3次胃塑形技术的袖状胃切除术更符合生理,安全性较好,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次胃塑形技术 切缘缝合 大网膜固定 腹腔镜 袖状胃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截肢术后患者残肢包扎塑形技术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海涨 崔秀梅 +1 位作者 陈何凤 庞少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观察截肢术后患者患肢残端采用医用弹力绷带包扎塑形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截肢患者行残肢包扎塑型技术,一般于术后第3天开始包扎塑形,包扎塑形前先对患者患肢残端血运和肿胀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患者伤口周围皮肤红润... 目的观察截肢术后患者患肢残端采用医用弹力绷带包扎塑形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截肢患者行残肢包扎塑型技术,一般于术后第3天开始包扎塑形,包扎塑形前先对患者患肢残端血运和肿胀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患者伤口周围皮肤红润,伤口无渗液,患肢残端血运好,肿胀Ⅱ级以下,即可进行残肢包扎塑形,包扎时弹力绷带的压力要适宜,以斜形的方式从远端向近端缠绕,大腿部位的残肢塑形要缠至骨盆处,小腿部位的残肢塑形要缠至膝关节以上,每天放松2~4次,每次30~40min,夜间不能解松包扎。结果包扎塑形后患者患肢残端外表美观,伤口愈合好,表面圆滑,无瘢痕增生、骨刺形成以及残端表面门凸不平等情况出现。结论截肢术后患者患肢残端采用医用弹力绷带包扎塑形,既可减轻患幻肢痛,又有利于肢体残端塑造成形,缩短安装假肢的时间,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肢术 护理 残端包扎塑形技术 应用
原文传递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再塑形”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厚忠 凌锋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0年第5期299-301,共3页
颅内宽颈动脉瘤可选择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 ,某些部位如颈内动脉眼段、海绵窦段、岩段和基底动脉分叉部 ,因手术困难 ,可选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与球囊联合技术治疗 ,称为“再塑形”技术。主要适用于宽颈、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和动脉瘤初... 颅内宽颈动脉瘤可选择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治疗 ,某些部位如颈内动脉眼段、海绵窦段、岩段和基底动脉分叉部 ,因手术困难 ,可选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与球囊联合技术治疗 ,称为“再塑形”技术。主要适用于宽颈、形状不规则的动脉瘤和动脉瘤初次栓塞尚有残留的病例以及在某些部位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不能相区别时。由于这项技术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并发症多 ,操作者须经过特别严格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塑形技术 治疗
下载PDF
以软组织塑形技术作为二期种植手术的非侵入性选择
11
作者 谢翠柳(译) 孟玉坤(审) 《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 2013年第3期165-171,共7页
目前认为,种植支持式修复体的成功不仅在于骨整合,还在于能够获得天然牙的美学效果和健康的软组织。所谓的“粉色美学“已经成为前牙区种植支持修复的主要挑战。其中尤其困难的是有两颗相邻种植体的病例。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最终种植... 目前认为,种植支持式修复体的成功不仅在于骨整合,还在于能够获得天然牙的美学效果和健康的软组织。所谓的“粉色美学“已经成为前牙区种植支持修复的主要挑战。其中尤其困难的是有两颗相邻种植体的病例。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最终种植体周的牙龈,适当的骨支持,足够质与量的软组织。有些文献强调在拔牙后或者种植体暴露于口腔后有必要重建和保存骨组织。经典的种植方案需要数次切开种植区软组织并涉及种植体周软组织的手术处理。当显露种植体放置愈合基台的时候(二期手术),对软组织的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尽可能地获得良好的结果。尽管如此,由于软组织在每一步操作后都会变得更加脆弱和硬化,因此依旧存在软组织量减少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包括结缔组织移植物的植入和软组织塑形技术,这种技术基于卵圆形桥体的应用。此技术有助于最小化二期手术的生理性瘢痕反应,并且可以改善最终的修复体周牙龈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手术 软组织 塑形技术 非侵入性 种植支持 美学效果 二期手术 手术操作
原文传递
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涛 周鹏 陈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探讨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冠状动脉造影中采用5 F Tiger Ⅰ导管不能完成显影的研... 目的探讨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冠状动脉造影中采用5 F Tiger Ⅰ导管不能完成显影的研究对象1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6 F Judkins及Amplatz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试验组80例,采用5 F Tiger Ⅰ造影导管塑形技术,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复杂冠状动脉造影原因分为A、B、C 3类:A类为左、右冠状动脉起源异常;B类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较常规开口高或低,或开口向下、向上;C类为升主动脉较长、较宽,或较短、较细。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X线暴露时间[(4.17±1.67)min比(4.78±1.51)min,P=0.017]、X线剂量[230(175, 275)mGy比267(230, 321)mGy, P〈0.001]、对比剂剂量[(54.6±8.2)ml比(61.8±7.9)ml, P=0.001]、手术时间[21.6(18.9, 25.4)min比26.8(23.4, 31.4)min, P〈0.001]和使用的导管数量[(1.30±0.56)根比(2.47±0.57)根, P=0.001]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78/80)比98.7%(78/79),P=0.567]。试验组与对照组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2.5%(2/80)比5.1%(4/79),P=0.396]和冠状动脉痉挛[1.3%(1/80)比3.8%(3/79),P=0.639]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A和C类原因的研究对象中,两组之间的X线暴露时间、X线剂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使用的导管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在C类原因的研究对象中,试验组使用的对比剂剂量少于对照组(P=0.001)。在B类原因的研究对象中,试验组的X线剂量、对比剂剂量、手术时间和使用的导管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之间的X线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2)。结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造影,运用5 F Tiger Ⅰ导管塑形技术与使用6 F Judkins及Amplatz导管相比造影成功率相当,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5 F TIGER Ⅰ导管 塑形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光特征的新疆机采棉高产创建全程塑形调控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俊铎 郑巨云 +5 位作者 梁亚军 龚照龙 郭江平 莫明 李雪源 艾先涛 《棉花科学》 2020年第1期44-53,共10页
通过新疆机采棉高产创建的实践,在向"温"要产量的基础上挖掘从光要产量,因而总结了新疆机采棉全程塑形调控技术。本文从棉花种植21个关键环节阐述了塑形调控技术的目标与措施,打破了新疆以往只注重棉花群体优势,忽视个体优势... 通过新疆机采棉高产创建的实践,在向"温"要产量的基础上挖掘从光要产量,因而总结了新疆机采棉全程塑形调控技术。本文从棉花种植21个关键环节阐述了塑形调控技术的目标与措施,打破了新疆以往只注重棉花群体优势,忽视个体优势不足问题,实现棉花促早发、生殖前移、生殖量增加、多结铃、结优质铃,从而达到高产稳产、提质增效的目的。塑形调控技术能塑造合理的群体、个体结构,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实现棉农增产增收,提高新疆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光特征 新疆 高产创建 塑形调控技术
下载PDF
二维和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后并发症的异同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均贤 袁玉明 +2 位作者 赵德英 徐春林 吴雅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826-2830,共5页
背景: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后可发生与材料相关及不相关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二维和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后的并发症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颅骨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采用二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材料,160例采用三维... 背景:颅骨缺损患者行颅骨修补后可发生与材料相关及不相关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二维和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后的并发症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颅骨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采用二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材料,160例采用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材料,总结两组修补后发生与修补材料相关并发症(包括钛网钛钉外露与钛钉松动翘起)及不相关并发症(包括顽固性皮下积液、癫痫、头皮坏死、头皮感染、颅内感染和颅内血肿)的情况。结果与结论:二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组发生并发症14例,包括顽固性皮下积液2例、癫痫7例、钛网钛钉外露2例、钛网钛钉松动翘起2例、皮感染1例,最后统计发生与修补材料相关并发症4例,与修补材料不相关并发症10例;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组发生并发症17例,包括顽固性皮下积液5例、癫痫9例、头皮坏死1例、颅内感染1例、颅内血肿1例,最后统计发生与修补材料相关并发症0例,与修补材料不相关并发症17例;两组发生与材料相关并发症例数差异显著(χ~2=5.577,P=0.018);结果表明,使用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后的与材料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二维数字化塑形钛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塑形钛网 二维数字化塑形钛网 颅骨修补 数字化塑形技术 钛合金 钛网 并发症 生物材料
下载PDF
非侵入性减脂塑形方法概述
15
作者 许琳 刘志飞 王晓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863-1865,共3页
长期以来,减脂塑形是整形美容外科最受欢迎的操作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不通过外科手术,即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达到对于美和健康的追求,故应用各类仪器设备的非侵入性减脂塑形技术满足了广大求美者的要求,并已成为目前最... 长期以来,减脂塑形是整形美容外科最受欢迎的操作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不通过外科手术,即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达到对于美和健康的追求,故应用各类仪器设备的非侵入性减脂塑形技术满足了广大求美者的要求,并已成为目前最热门的整形美容外科领域之一[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方法 塑形技术 减脂 整形美容外科 外科手术 仪器设备 外科领域
下载PDF
电脑三维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江鸿 宋元茂 +1 位作者 庞劲宏 吴大顺 《贵州医药》 CAS 2010年第3期264-265,共2页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塑形技术 应用 三维 电脑 钛网 手术风险 颅骨缺损
下载PDF
球囊再塑形联合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4例
17
作者 李学东 陈家康 +3 位作者 文超勇 刘桂彪 陈宏谋 覃军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再塑形联合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3D-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采用球囊再塑形联合3D-GDC对4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其中后交通动脉瘤(PcomA)3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其中3例动脉瘤瘤颈>4mm,1例颈体比... 目的:探讨球囊再塑形联合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3D-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采用球囊再塑形联合3D-GDC对4个颅内宽颈动脉瘤进行栓塞治疗。其中后交通动脉瘤(PcomA)3个,脉络膜前动脉瘤1个。其中3例动脉瘤瘤颈>4mm,1例颈体比>0.7,而<1,均使用HyperForm球囊辅助3D-GDC、GDC治疗。球囊辅助技术采用双导管,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前1/3,再将不可脱球囊置于瘤颈,充盈将瘤颈覆盖,再将GDC填塞动脉瘤。结果:所有动脉瘤全部致密填塞,无任何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经DSA复查,均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结论:球囊再塑形联合3D-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处理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球囊保护技术栓塞动脉瘤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弹簧圈栓塞的效果,并且球囊保护技术复杂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球囊再塑形技术 三维电解可脱弹簧圈
下载PDF
3D打印数字化塑形聚醚醚酮和钛网颅骨修补后并发症异同和应用改进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均贤 赵德英 +4 位作者 王雷 黄明火 吴雅兰 陈劲草 刘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327-3331,共5页
背景:颅骨修补材料种类繁多,但目前仍然没有哪种材料能在生物相容性、性价比等各方面性能上全部满足临床需要。目的:分析3D打印数字化塑形聚醚醚酮和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差异,针对并发症明确改进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 背景:颅骨修补材料种类繁多,但目前仍然没有哪种材料能在生物相容性、性价比等各方面性能上全部满足临床需要。目的:分析3D打印数字化塑形聚醚醚酮和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术后并发症差异,针对并发症明确改进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黄冈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7例颅骨缺损患者,男157例,女50例,年龄16-68岁,其中42例使用聚醚醚酮修补材料,165例使用钛网修补材料。术后第3周,进行额颞顶区缺损区塑形满意度调查;术后随访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聚醚醚酮组32例进行额颞顶区缺损修补,塑形满意度为56.3%;钛网组117例进行额颞顶区缺损修补,塑形满意度为75.2%,两组塑形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聚醚醚酮组42例中1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12例(28.6%)、癫痫1例、额部螺钉固定处隆起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钛网组165例中2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15例(9.1%)、癫痫7例、颅内感染2例、材料外露2例、颅内血肿1例、材料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0%,两组间皮下积液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额颞顶区骨质缺损处采用钛网修补较聚醚醚酮材料修补美观、满意度更高,聚醚醚酮材料应用于颅骨修补的主要改进方向是降低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聚醚醚酮 钛网 颅骨修补 颅骨缺损 数字化塑形技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电脑三维塑形在颅骨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建国 褚闻来 金成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年第6期509-510,共2页
因创伤及手术等因素造成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患者对颅骨修补术后头颅形状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其今后社交生活的心态。本次研究将电脑三维塑形技术应用于颅骨修补术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颅骨修补术 电脑三维 塑形技术 外科常见病 颅骨缺损 满意程度 修补术后
下载PDF
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内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小千 段安安 +4 位作者 王大明 刘加春 姜宏志 王利军 陆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4例60岁以上患者共52个颅内动脉瘤,全部经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针对老年患者路径动脉迂曲、狭窄形成等特点,栓塞时,可采用多种入路,包括股动脉、颈动脉或肱...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和血管内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44例60岁以上患者共52个颅内动脉瘤,全部经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针对老年患者路径动脉迂曲、狭窄形成等特点,栓塞时,可采用多种入路,包括股动脉、颈动脉或肱动脉等。采用三维弹簧圈成篮技术、联合支架或球囊重塑形技术等栓塞宽颈动脉瘤和梭形动脉瘤。结果52个动脉瘤有49个被成功实施栓塞术(成功率为94.2%);44例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33例,中残6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适于合并症多、血管条件较差的老年颅内动脉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临床研究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60岁以上患者 血管内栓塞治疗 全脑血管造影 梭形动脉瘤 宽颈动脉瘤 治疗方法 影像特点 动脉迂曲 老年患者 塑形技术 股动脉 肱动脉 弹簧圈 栓塞术 合并症 血管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