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C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无量纲化计算模型研究
1
作者 卜良桃 刘港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33,共14页
为了方便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与取值,对RPC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无量纲化转化,推导了决定计算模型的... 为了方便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与取值,对RPC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对现有的计算方法进行无量纲化转化,推导了决定计算模型的四个原函数条件;对一个实际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计算,将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受弯矩形梁非极限状态下截面内力和力矩的推定计算进行了演示。针对应力-应变关系式含有非整次有理分式的情况提出了曲线拟合方法;研究了拟合次数、拟合区间和拟合函数类型对拟合精度与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4种典型的RPC本构模型在同种材料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损伤因子取值模型曲线,结果显示:拟合曲线得到的取值模型与其他原始曲线得到的取值模型在曲线上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证明了曲线拟合方法的准确可靠性;最后给出了一种RPC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系数与塑性损伤因子无量纲化取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粉末混凝土 应力-应变曲线系数 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 塑性损伤因子 曲线拟合方法
下载PDF
泡沫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在组合式防护结构中的应用
2
作者 时述峰 孔祥振 +2 位作者 方秦 杨亚 高矗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63,共15页
为了将新型泡沫混凝土动态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到防护结构中,首先开展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试验;随后利用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并将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S-DYNA中Soil and Foa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 为了将新型泡沫混凝土动态弹塑性损伤模型应用到防护结构中,首先开展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试验;随后利用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并将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LS-DYNA中Soil and Foam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基于验证的数值模型,开展以梯度泡沫混凝土作为分配层的组合式防护结构预制孔装药爆炸的数值模拟,探讨梯度泡沫混凝土层界面层数和排列方式对组合式防护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泡沫混凝土材料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与Soil and Foam模型相比,新模型在应力波传播和损伤破坏方面预测更好,泡沫混凝土层界面层数和排列方式对作用在主体结构上的应力以及分配层的损伤破坏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塑性损伤模型 组合式防护结构 梯度分配层
下载PDF
基于修正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大应变FRP约束混凝土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白玉磊 杨洪龙 +1 位作者 贾俊峰 梅世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143,共15页
精确的有限元分析(FEA)依赖于材料的准确定义。通过编写用户子程序UMAT实现了大断裂应变纤维增强聚合物(LRS FRP)在纤维方向上拉伸特性的定义。基于Abaqus中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用于定义LR... 精确的有限元分析(FEA)依赖于材料的准确定义。通过编写用户子程序UMAT实现了大断裂应变纤维增强聚合物(LRS FRP)在纤维方向上拉伸特性的定义。基于Abaqus中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用于定义LRS FRP约束混凝土的材料特性。这些改进包括:通过LRS FRP约束混凝土的实验数据校准了与屈服准则相关的参数K;硬化/软化准则与约束刚度相关;流动法则与轴向塑性应变相关。采用修改后的材料模型进行FEA,结果表明:FEA预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基于FEA的结果,讨论了矩形柱截面上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根据约束效果可分为有效约束区域和弱约束区域,且在约束有效区域上应力分布不均匀性随着截面比(长边/短边)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大应变FRP 约束混凝土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数值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章莉 赵兰浩 +1 位作者 刘智 毛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161,共10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描述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复杂力学行为的弹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借助四参数等效应变将复杂的多轴问题转换至单轴等效应变空间中求解,考虑了混凝土卸载过程中的刚度退化现象及不可逆变形。同时针对等效应变的非负特性,... 该文建立了一种描述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复杂力学行为的弹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借助四参数等效应变将复杂的多轴问题转换至单轴等效应变空间中求解,考虑了混凝土卸载过程中的刚度退化现象及不可逆变形。同时针对等效应变的非负特性,提出了拉压转换处理方法,从而在求解损伤变量时无需区分拉损伤和压损伤。该文提出的弹塑性损伤模型数学形式简洁,且实现过程不依赖于四参数模型,实现方法普遍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等效应变模型,通过模拟单轴循环荷载试验和Koyna大坝动态损伤过程,验证了该文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循环荷载 等效应变 塑性损伤 数值实现
下载PDF
考虑地震应变率效应的木材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利朋 谢启芳 +2 位作者 刘伊津 张保壮 吴亚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1,43,共11页
木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可能遭遇地震作用,木材表现出明显的地震应变率敏感性,需要建立考虑地震应变率效应的木材非线性本构模型。文章系统梳理已有研究中木材在不同地震应变率水平、不同纹理方向的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纹理方向考虑应变率... 木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可能遭遇地震作用,木材表现出明显的地震应变率敏感性,需要建立考虑地震应变率效应的木材非线性本构模型。文章系统梳理已有研究中木材在不同地震应变率水平、不同纹理方向的试验结果,分析其不同纹理方向考虑应变率影响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绝对值统计规律性,建立木材考虑地震应变率效应的强度与弹性模量地震应变率影响系数表征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建立考虑地震应变率效应的木材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编写相应的UMAT子程序,并将其嵌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采用所建立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对木材进行顺纹与横纹受压加载模拟,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所建本构模型及UMAT子程序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木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评估提供更符合实际的本构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地震应变率 应变率敏感性 塑性损伤 本构模型 UMAT子程序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桥墩在快速水流作用下的损伤分析
6
作者 胡邵凯 杨万里 +3 位作者 边莉 王浩 孔德祥 赵晋平 《交通运输研究》 2023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为探究快速水流作用对桥梁水下结构的影响,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了某桥墩在水流压力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水流速度、水深条件下不同强度桥墩结构变形及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特征。结果显示,快速水流作用下,... 为探究快速水流作用对桥梁水下结构的影响,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了某桥墩在水流压力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系统分析了不同水流速度、水深条件下不同强度桥墩结构变形及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特征。结果显示,快速水流作用下,桥墩根部迎水面的受拉区更容易发生损伤;考虑结构非线性后,桥墩的水位高度临界值在8m左右,水流速度的临界值在6m/s左右;超过临界值后桥墩的塑性损伤及墩顶位移发展急剧加快,在一定条件下会超过规范限值。计算结果还表明,对同一个桥墩而言,损伤发生时的预警流速仅为按照规范规定的墩顶位移限值确定的预警流速的0.6倍左右,故目前传统设计的桥梁存在一定的损伤隐患;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并不能显著提高预警流速,将混凝土强度从C25提高到C40,预警流速仅增加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水流压力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数值分析 水下结构检测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的X80管线钢塑性损伤评估技术研究
7
作者 宋宇佳 范利锋 +3 位作者 杨学灵 苟建军 王森 秦淑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4-210,共7页
为了监测和评估管线钢服役状态,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双相结构X80管线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声发射技术对其塑性变形过程的损伤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估。通过使用sym4系小波、Birge-Massart算法和小波包分解算法对声发射信号... 为了监测和评估管线钢服役状态,以应用最为广泛的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双相结构X80管线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声发射技术对其塑性变形过程的损伤状态进行监测与评估。通过使用sym4系小波、Birge-Massart算法和小波包分解算法对声发射信号进行去噪和特征提取处理,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结合LightGBM算法对提取后的特征进行选择。基于能量耗散模型,并考虑在塑性损伤过程中弹性模量衰减的因素,定义了损伤变量来定量表征塑性损伤程度。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实现了特征参量和损伤变量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服役中的管线钢进行监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声发射检测 塑性损伤 小波分析 径向基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随机骨料模型的混凝土塑性损伤耦合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杨帅东 高月明 +1 位作者 曾涛 陈文昭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7-52,94,共7页
为了探讨混凝土塑性损伤耦合力学性能,基于随机骨料模型和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研究了骨料质量分数和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几何模型及本构模型确定其参数,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 为了探讨混凝土塑性损伤耦合力学性能,基于随机骨料模型和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研究了骨料质量分数和加载速率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几何模型及本构模型确定其参数,再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荷载增大,裂纹走向趋于复杂,局部裂纹扩展逐渐形成贯穿裂纹最终导致混凝土失效。骨料的存在改变了砂浆受力性能,骨料质量分数的增加提高了砂浆的强度,同时,高骨料质量分数也改变了混凝土的破坏模式。随着加载速率的减小,混凝土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耦合 随机骨料模型 数值模拟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岩盐弹塑性损伤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房敬年 周辉 +2 位作者 胡大伟 邵建富 梁玉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3-368,374,共7页
岩盐力学模型是进行能源岩盐储存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损伤和塑性机制并存且相互耦合是岩盐力学行为的基本特点。采用云应岩盐,进行了多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岩盐的变形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岩盐力学模型是进行能源岩盐储存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损伤和塑性机制并存且相互耦合是岩盐力学行为的基本特点。采用云应岩盐,进行了多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了不同围压下岩盐的变形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描述岩盐特性的弹塑性损伤耦合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岩盐损伤的演化和塑性变形的耦合关系,并引入了一种非关联的塑性流动法则来描述岩盐从塑性体积压缩到膨胀的转化。采用该模型对在三轴压缩下的岩盐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岩盐的主要力学和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 力学模型 塑性损伤耦合
下载PDF
三峡船闸高边坡开挖卸荷弹塑性损伤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强勇 朱维申 陈卫忠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9-22,共4页
本文建立了断续裂隙岩体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三峡船闸高边坡,进行了边坡开挖弹塑性损伤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和结论.
关键词 断续裂隙 塑性损伤 三峡船闸 高边坡开挖
下载PDF
水泥土的弹塑性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童小东 龚晓南 蒋永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2-85,共4页
首先阐述了损伤理论中损伤变量的定义及其测定 ,并介绍了基本的损伤本构关系。然后通过对水泥土的弹塑性损伤试验 ,探讨了水泥土的损伤机制 ,并得到了一系列损伤关系曲线 ,为建立水泥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泥土 塑性损伤 损伤变量 损伤机制 荷载 塑性变形
下载PDF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无砟轨道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2
作者 蔡小培 钟阳龙 +3 位作者 阮庆伍 任西冲 高亮 沈宇鹏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为满足无砟轨道非线性损伤分析及长期服役性能研究的需求,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和CA砂浆劈裂抗拉试验结果,建立可考虑无砟轨道各组成结构材料非线性损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主要考虑温度和列车荷载作用,对比分析塑性损伤模型与线... 为满足无砟轨道非线性损伤分析及长期服役性能研究的需求,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和CA砂浆劈裂抗拉试验结果,建立可考虑无砟轨道各组成结构材料非线性损伤的有限元分析模型。主要考虑温度和列车荷载作用,对比分析塑性损伤模型与线弹性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变形较小时,非线性塑性损伤模型与线弹性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当无砟轨道升温幅度超过30℃、正温度梯度超过60℃/m或列车荷载大于225kN时,两种模型的计算结果开始产生差异且随着荷载的增大而不断扩大。配筋的塑性损伤模型与现场实际结构和材料属性较为相符,可为无砟轨道非线性分析、塑性变形及损伤累积效应分析、长期服役性能研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塑性损伤 强度试验 温度效应 列车荷载
下载PDF
岩土材料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变形局部化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杨强 陈新 周维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3577-3583,共7页
常规的弹塑性模型由于没有考虑到损伤和塑性的耦合作用,难以模拟破坏时由于内部损伤的累积导致的变形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因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结构的细观破坏机理。作者采用一种宏细观结合的思路,基于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一个适... 常规的弹塑性模型由于没有考虑到损伤和塑性的耦合作用,难以模拟破坏时由于内部损伤的累积导致的变形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因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结构的细观破坏机理。作者采用一种宏细观结合的思路,基于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岩土材料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均质材料在外部环境作用下由于损伤和塑性的耦合导致的局部化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对基体材料服从 Drucker-Prager 准则的球形孔洞体胞单元提出了一个塑性损伤屈服面,为了反映岩土材料在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下不同的孔洞形成机理,分别采用了球形拉应力和塑性应变的成核机制来建立孔隙率的演化方程,根据塑性损伤屈服面和孔隙率的演化方程,导出了关联流动法则下的岩土材料塑性损伤本构方程。将笔者提出的岩土材料弹塑性损伤模型,通过用户子程序嵌入到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MRAC中。为了研究塑性和损伤的耦合作用,分别采用Gurson弹塑性损伤模型和Mises弹塑性模型,对Tvergaard关于自由表面有周期性分布微小形状缺陷的半无限大板在平面应变拉伸作用下剪切带的形成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在模拟变形局部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作者提出的岩土材料弹塑性损伤模型,对平面应力条件下有一个缺陷单元的均质岩土材料单轴受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塑性损伤 塑性模型 屈服面 剪切带 变形局部化 单轴受压 演化方程 球形 无限大
下载PDF
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弹塑性损伤安全评价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杜荣强 林皋 胡志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56-1062,共7页
本文利用能考虑混凝土软化并可反映实际损伤耗散的模型,对结构进行动力损伤分析,用损伤量这一表明材料或结构渐进破坏的指标,并结合结构应力重分布,对大坝进行地震安全评价。对Koyna坝动力弹塑性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大坝的最大拉应力、最... 本文利用能考虑混凝土软化并可反映实际损伤耗散的模型,对结构进行动力损伤分析,用损伤量这一表明材料或结构渐进破坏的指标,并结合结构应力重分布,对大坝进行地震安全评价。对Koyna坝动力弹塑性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大坝的最大拉应力、最大压应力和损伤分布与Koyna大坝实际破坏情况大致相符,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三峡大坝的一个非溢流断面,得到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损伤响应,并据此评价大坝结构的安全性能和超载潜能。研究表明,利用损伤力学进行混凝土重力坝安全评价将取得较合理的结果,损伤是除应力之外对结构安全评判的可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塑性损伤 Koyna大坝 三峡大坝 安全评价 地震
下载PDF
抑郁症海马神经可塑性损伤机制探讨及丹栀逍遥散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龚胜兰 富文俊 +3 位作者 黄彬青 孙繁鑫 桂丹 虢周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3-666,共4页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从传统的单胺假说逐渐转向神经可塑性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可塑性介导的神经网络对外界刺激产生了适应性的改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可塑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与抑...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研究从传统的单胺假说逐渐转向神经可塑性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于神经可塑性介导的神经网络对外界刺激产生了适应性的改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可塑性的重要调节因子,与抑郁症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而冷休克蛋白对神经可塑性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抑郁症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新的探讨,并综述了近年有关抑郁症海马神经可塑性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和中医药复方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有效治疗抑郁症开辟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神经可塑性损伤 BDNF 冷休克蛋白 丹栀逍遥散
下载PDF
塑性损伤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丁非 戴庆伟 +2 位作者 胡耀波 齐福刚 李鹏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8,共7页
本文介绍了塑性损伤的机制和建立塑性损伤模型的一般方法;系统地分析比较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细观力学、连续损伤力学等多种损伤理论,推导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综述了三轴度、应变路径、组织等对塑性损伤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损伤-塑性... 本文介绍了塑性损伤的机制和建立塑性损伤模型的一般方法;系统地分析比较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细观力学、连续损伤力学等多种损伤理论,推导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综述了三轴度、应变路径、组织等对塑性损伤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损伤-塑性流变的耦合分析;还介绍了电阻测量、统计与定量表征、有限元等塑性损伤的分析方法;并且分析了目前塑性损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指明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损伤 损伤模型 塑性流变 连续损伤力学
下载PDF
饱和和非饱和介质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杨松岩 俞茂宏 范寿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8-206,共9页
针对饱和和非饱和工程材料变形和强度特点,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该本构方程可以描述材料性质的劣化过程(即损伤和软化)以及饱和程度对材料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该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 针对饱和和非饱和工程材料变形和强度特点,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该本构方程可以描述材料性质的劣化过程(即损伤和软化)以及饱和程度对材料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此外,还讨论了该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的有限元实施方法,编制了专用的有限元程序.对常规三轴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损伤 软件 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轨道板损伤规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娟娟 王吉 +3 位作者 李家乐 邓世杰 徐家铎 李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48-1456,共9页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离缝长度的不断扩展,损伤产生及完全损伤的临界离缝高度均逐渐变小;当离缝长度扩展至第2、3锚穴时,客车荷载下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分别约为0.8、1.0mm,货车荷载下约为0.5、0.8mm;一旦超出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由于轨道板损伤的发展,轨道结构整体抗弯刚度迅速降低导致板端竖向位移迅速增大;对于客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0mm后,CA砂浆形成脱空,板端位移不再增长,对于货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3mm后,由于二次损伤带的产生,板端竖向位移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客货共线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砂浆离缝 轨道板
下载PDF
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及其在油页岩地下开发热破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可明 赵阳升 杨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52,共11页
地下加热开发油页岩面临着储层渗透性极低或不渗透的难题,在油页岩层各井间形成渗透带关系到油页岩地下开发的成败,油页岩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和化学作用是形成渗透带的重要条件。针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建立油页岩非均质... 地下加热开发油页岩面临着储层渗透性极低或不渗透的难题,在油页岩层各井间形成渗透带关系到油页岩地下开发的成败,油页岩加热过程中的热力和化学作用是形成渗透带的重要条件。针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建立油页岩非均质热弹塑性损伤模型;然后较系统地给出确定损伤变量的方法,并将热膨胀系数、热传导性、比热、弹性模量、抗拉压强度等材料参数作为满足Weibull分布的随机变量,利用Matlab和Monte Carlo方法实现数值计算物性参数的随机赋值,对油页岩地下开发加热过程中热力破坏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组成油页岩各种矿物颗粒热膨胀和弹塑性性质的不同及其分布的随机性,导致油页岩加热过程中温度场、变形场和应力场的非均匀性,使得油页岩颗粒间变形不协调和油页岩热解产物释放引起油页岩材料与结构性能发生不可逆的劣化损伤,这是油页岩发生热破裂的主要原因;热传导方式加热油页岩,温度的传递比较缓慢,加热井和生产井的间距不宜过大,对油页岩储层性质存在差异时,注热井应选择较高热导率的区段;油页岩的层理对油页岩地下原位开发形成渗透带至关重要,油页岩达到热解温度会产生附加的膨胀力,首先在层理处开裂,应充分利用油页岩层理赋存条件改造其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非均质 热弹塑性损伤模型 油页岩 热破裂
下载PDF
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童小东 龚晓南 蒋永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8,共6页
水泥加固土作为一种弹塑性介质,但很难用通常的弹塑性模型来描述。本文通过对水泥加固土的损伤试验得到的一系列损伤关系曲线的分析,分别推导建立了水泥加固土的弹性与损伤、塑性与损伤本构关系并首次建立了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水泥加固土作为一种弹塑性介质,但很难用通常的弹塑性模型来描述。本文通过对水泥加固土的损伤试验得到的一系列损伤关系曲线的分析,分别推导建立了水泥加固土的弹性与损伤、塑性与损伤本构关系并首次建立了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通过与损伤试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水泥加固土的弹塑性损伤模型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加固土 塑性损伤 本构模型 各向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