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混凝土可塑造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雷斌 马勇 +1 位作者 熊悦辰 胡小荣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78-3284,共7页
本文就3D打印混凝土的可塑造性能的评价工作展开研究,包括成型时间、承载力、变形和失稳控制。成型时间是打印混凝土试体硬化特征的判别依据,本文提出和设计了可塑造时间比的评价及测试方法;针对于打印混凝土承载力的评价,给出了统一流... 本文就3D打印混凝土的可塑造性能的评价工作展开研究,包括成型时间、承载力、变形和失稳控制。成型时间是打印混凝土试体硬化特征的判别依据,本文提出和设计了可塑造时间比的评价及测试方法;针对于打印混凝土承载力的评价,给出了统一流变模型的实验方法与参数获取手段;分析了打印混凝土材料在可塑造性能研究中的变形控制问题,提出了两项变形控制的评价方法,还给出了打印混凝土失稳破坏的控制指标;最后,通过控制打印行程时间与混凝土材料硬化强度增长关系及试体载重特征值的关系,推导出了3D打印混凝土结构总攀升高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塑造性 评价方法 承载力 变形 失稳
下载PDF
3D打印混凝土可塑造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雷斌 马勇 +1 位作者 熊悦辰 胡小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7-51,共5页
3D混凝土材料的可塑造性能是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的重点内容。对打印混凝土可塑造性能,包括物理形态的划分、成型时间的判别、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变形与失稳破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可塑造时间比控制打印混凝土的成型时间,讨论了... 3D混凝土材料的可塑造性能是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的重点内容。对打印混凝土可塑造性能,包括物理形态的划分、成型时间的判别、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变形与失稳破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可塑造时间比控制打印混凝土的成型时间,讨论了打印混凝土的流变过程及可能适用的流变模型,最后,分析了打印混凝土试体材料在受压过程中的变形机理,给出了各阶段变形控制、失稳破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塑造性 承载力 变形 失稳
下载PDF
生态环境变迁下教育塑造性发挥的影响因素——以异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在教育衔接过程中面临的文化断层和再适应过程为例
3
作者 韩雪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3年第1期10-13,共4页
异地求学的少数民族作为教育衔接过程中的特殊研究对象,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模式与新环境的相异性是与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相联系的。原有生态环境和文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影响的持久性和少数民族... 异地求学的少数民族作为教育衔接过程中的特殊研究对象,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模式与新环境的相异性是与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相联系的。原有生态环境和文化模式对少数民族影响的持久性和少数民族对原有生态环境和文化模式的依赖性,使得异地求学的少数民族在教育衔接过程中面临着文化断层现象和再适应过程。在生态环境变迁情况下,移居者的年龄阶段高低、移居者所处新旧生态环境和文化的相似程度、移居者对新环境的主观适应态度以及新环境对移居者的接纳度,影响着教育塑造性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少数民族 异地求学 文化断层 教育 塑造性
下载PDF
从《爱弥尔》反观教育的塑造性
4
作者 张春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年第27期166-167,共2页
《爱弥尔》这部作品产生的背景是当时法国封建统治占主要地位,但资产阶级意识开始觉醒并且开始发起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时期。本文从《爱弥尔》的创作背景出发,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弊端中反观教育的塑造性:教育应该走在儿童身心发展... 《爱弥尔》这部作品产生的背景是当时法国封建统治占主要地位,但资产阶级意识开始觉醒并且开始发起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时期。本文从《爱弥尔》的创作背景出发,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弊端中反观教育的塑造性:教育应该走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前面,引导儿童的身心发展,使儿童成为具有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并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证明教育塑造性存在的可能,也提出了教育塑造性对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弥尔 局限 反观教育塑造性
下载PDF
试论卡尔·菲利普·莫里茨的《关于美的塑造性摹仿》
5
作者 周游 《科教文汇》 2013年第4期134-134,139,共2页
在《关于美的塑造性摹仿》一文中,莫里茨不仅阐述了他的美学观念,还在论述过程中表达了他哲学观和理想世界的建构。
关键词 莫里茨 关于美的塑造性摹仿
下载PDF
塑造性教育浅论
6
作者 李万民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60-61,共2页
改造性教育和塑造性教育是德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而在德育过程中出现重改造性教育,经塑造性教育的偏向,端正对塑造性教育的认识,是做好德育工作所必需的.
关键词 塑造性 各科教学 育人环境 德育过程 教育情境 教书育人 教育 教育过程 思想品德 受教育者
下载PDF
论“译语”的再生性质
7
作者 魏泓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译语”(翻译语言)是译者据于源语与目标语进行语效整合的第三语言,具有变形性、变异性、开放性、创意性、影响性、塑造性等性质。源语在社会历史语境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与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后,会在音形义的变异中再生出新的意义。... “译语”(翻译语言)是译者据于源语与目标语进行语效整合的第三语言,具有变形性、变异性、开放性、创意性、影响性、塑造性等性质。源语在社会历史语境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与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后,会在音形义的变异中再生出新的意义。译语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系统所交织的广阔而动态的语境中产生,又在词句的重新组合中构建出新的语境,其意义更具不确定性。译语以中西结合的方式让读者倾听,在与读者的对话中绽开一个多彩的世界。译语拥有独特的影响效果,会反过来塑造人、创造人。本研究首次专门阐述“译语”的再生性质,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译语”本体地位和文学翻译再生性质的认知,强化翻译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建构翻译学科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语 再生 变异 开放 塑造性
下载PDF
论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中音乐的塑造性——以《觉醒年代》为例
8
作者 刘加柱 马亚楠 余光武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91,107,共5页
献礼剧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影视剧文化现象,在题材、创作手法等方面已十分成熟。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作为其中一种典型影视剧类型,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主题表达,都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其中音乐的成熟运用对影像的表达起到独特辅助功能。本... 献礼剧作为中国本土化的影视剧文化现象,在题材、创作手法等方面已十分成熟。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作为其中一种典型影视剧类型,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主题表达,都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其中音乐的成熟运用对影像的表达起到独特辅助功能。本文以《觉醒年代》这一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为例,从历史真相与艺术创造的统一、历史群像中对英雄人物的真实呈现、及情感表达共筑精神传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革命历史题材献礼剧中音乐在情景、人物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塑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礼片 影视音乐 塑造性 革命历史题材
原文传递
纸张材料的可塑性在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创意应用
9
作者 宋昊荣 《造纸信息》 2024年第3期63-64,共2页
随着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对新材料创新应用的不断探索,纸张材料在艺术设计与创作中逐渐表现出丰富多样性和环境友好性。其独特的可塑性在立体构造中的应用,为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意空间,拓展了人们对于传统纸艺术的认知边界... 随着当代艺术和设计领域对新材料创新应用的不断探索,纸张材料在艺术设计与创作中逐渐表现出丰富多样性和环境友好性。其独特的可塑性在立体构造中的应用,为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创意空间,拓展了人们对于传统纸艺术的认知边界。文章从纸张的可塑性出发,探讨其在立体艺术设计中的物理表现和创意潜力,以期为相关设计师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材料 可塑 塑造性 立体艺术设计
下载PDF
地方性形成过程中结构性动力与非结构性动力的关系——以曲阜地方性塑造过程为例 被引量:15
10
作者 唐顺英 周尚意 刘丰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4,共5页
地方性是指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性。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结构性动力机制决定了某个地方在空间网络中的功能和地位,他们强调结构性动力机制的决定作用。然而后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尽管存在强大的结构力量,但是个体的能动作... 地方性是指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性。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结构性动力机制决定了某个地方在空间网络中的功能和地位,他们强调结构性动力机制的决定作用。然而后结构主义地理学者认为,尽管存在强大的结构力量,但是个体的能动作用也会改变地方性。目前尚未有研究成果明确地说明个体能动性与结构性动力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该文的探索主题。以孔子故里曲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主义的文献分析法,分析在曲阜地方性塑造过程中,结构性动力和非结构性动力的内容与关系及其背后的主体。结论如下:第一,在突破原有意识形态的意义上,孔子创立儒学体现了非结构的动力,这成为后续国库资金流向曲阜的动因。第二,历朝历代国家文化空间的建设目的是满足宣传国家正统意识形态需要,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力量,它决定国家文化空间建设的财力分配去向。曲阜在尊孔兴儒的朝代里,获得国库拨付的大量资金,用以兴建大型建筑群等,这背后的主体是以帝王为首的官僚群体。第三,地方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主要依靠地方居民。孔氏家族及其当地居民共同塑造了曲阜的地方文化,这是非结构力量的作用。这些非结构力量创造出来的地方性是吸引结构性动力下资金流动的源泉。若要曲阜文化价值在当今得到延续和提升,须调动国家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等多方面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塑造 结构动力 非结构动力 曲阜
下载PDF
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公民性塑造 被引量:34
11
作者 马长山 李金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8-97,共10页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核心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因此,它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适应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战略要求...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核心在于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治实践参与能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因此,它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适应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战略要求的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法治启蒙工程。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公民教育模式,确立法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努力培养公民的民主法治理念、权利义务观念、民主参与能力和共同体伦理。为此,创新公民法治教育模式,探索多元共建的法治教育方式与路径,就显得重要而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法治教育 法治启蒙 公民塑造 法治教育模式
下载PDF
公民性塑造:中国法治进程的关键要素 被引量:24
12
作者 马长山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层变革,因而公民性重塑也就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重大的社会转型,也促发了文化断裂,而由于历史等因素导致的公民性缺失,致使文化断裂背景下的价值真空、道德滑坡...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层变革,因而公民性重塑也就成为一个时代主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不仅带来重大的社会转型,也促发了文化断裂,而由于历史等因素导致的公民性缺失,致使文化断裂背景下的价值真空、道德滑坡和社会失范等现象加剧。因此,迫切需要进行公民性塑造,从而为推进民主进程和建立法治秩序提供根本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塑造 文化断裂 公民缺失 过程公民权 积极公民
下载PDF
法治进程中民间组织的公民性塑造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长山 《北方法学》 2008年第3期5-11,共7页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产生了民间治理空间和公民性诉求。而民间组织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力量和平台,承担着公民性塑造的重要功能和责任,也即推进"公民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技能、增进公民的公共... 中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期,产生了民间治理空间和公民性诉求。而民间组织作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力量和平台,承担着公民性塑造的重要功能和责任,也即推进"公民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技能、增进公民的公共精神、培育公民的理性自律品格。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间组织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境和问题,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民间组织建设,发挥其公民性塑造功能,从而推进民主法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组织 转型期 公民塑造 法治进程
下载PDF
女艺术家创作身份的重构——论拜厄特《占有》中对女主人公拉莫特的神话性塑造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晓冬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0年第2期50-61,共12页
神话的借用或改写是英国当代知识分子女作家A.S.拜厄特塑造女艺术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占有》为研究文本,采用神话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视角,以相关的神话为线索,比较神话人物与小说人物在不同语境下... 神话的借用或改写是英国当代知识分子女作家A.S.拜厄特塑造女艺术家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占有》为研究文本,采用神话批评理论和女性主义视角,以相关的神话为线索,比较神话人物与小说人物在不同语境下的生存状态,探究神话的借用或改写对人物身份的识别,尤其对女艺术家身份重构所产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厄特 女艺术家 神话塑造 身份的识别与重构
下载PDF
塑造性格迥异的典型——谈张建琴在风流三部曲中塑造的女性形象
15
作者 艾治国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17,共2页
山西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晋京演出,给首都人民送来了现代戏风流三部曲,即《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这三出戏分别诞生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和末期,实际上它们都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廿年来农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 山西省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晋京演出,给首都人民送来了现代戏风流三部曲,即《风流父子》、《风流婆媳》、《风流姐妹》。这三出戏分别诞生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和末期,实际上它们都深刻地反映了改革开放廿年来农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是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现实主义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造性 三部曲 人物形象 银杏 婚姻问题 形象 精神与情感 传统文化观念 封建礼教 现代文明
原文传递
中国外交转型的新方向:包容性塑造外交
16
作者 徐庆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2-110,2,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若干次转型,大体上从革命外交到发展外交,再到大国外交。2008、2009年之交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外交面临着新的转型任务。包容性、塑造性及包容地塑造,正显著地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若干次转型,大体上从革命外交到发展外交,再到大国外交。2008、2009年之交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中国外交面临着新的转型任务。包容性、塑造性及包容地塑造,正显著地成为中国外交转型的新特点,而包容性塑造外交或可概括为中国外交转型的一种新方向。参照传统外交,文本尝试就包容性塑造外交的概念、原则、历史经验、时代特征和目标宗旨等作出探索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外交转型 包容塑造外交
下载PDF
论修辞的功能与公民性塑造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超 杨席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西方修辞术是伴随着古希腊的公民社会而产生的。在当时,古希腊的青年公民学习修辞成为他们做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技能。通过梳理史料文献以及对于修辞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修辞的功能。修辞的这些功能与公民性塑造息息相关,理解二... 西方修辞术是伴随着古希腊的公民社会而产生的。在当时,古希腊的青年公民学习修辞成为他们做一名合格公民的必备技能。通过梳理史料文献以及对于修辞现象的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修辞的功能。修辞的这些功能与公民性塑造息息相关,理解二者的关系对于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公民 公民塑造 公民教育
下载PDF
论拜厄特《孩子们的书》中多萝西的童话性塑造
18
作者 盛盈袖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6期169-171,193,共4页
《孩子们的书》中的刺猬人形象,源自《格林童话》中《罕斯我的刺猬》一则。人兽变形童话常常影射着儿童的无知与无能,源自德国的童话元素则暗示了多萝西的德国血统。解读童话是她自我探寻的重要方式,故事随现实发展而逐步推进的动态过... 《孩子们的书》中的刺猬人形象,源自《格林童话》中《罕斯我的刺猬》一则。人兽变形童话常常影射着儿童的无知与无能,源自德国的童话元素则暗示了多萝西的德国血统。解读童话是她自我探寻的重要方式,故事随现实发展而逐步推进的动态过程影射着她与创作者奥丽芙关系的变化。童话体现了成人站在“他者”立场上对儿童做出的种种界定,潜藏着成人的权力掌控意识。过度沉溺于童话的儿童可能模糊幻想与真实的界限,消极避世。汤姆与多萝西的对照说明儿童的成长之路即是脱离童话世界、正视现实磨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厄特 《孩子们的书》 童话塑造 他者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创业文化的特质与塑造路径探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梅纪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7-38,共2页
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具有塑造性、兼容性、教育性和创新性等特质。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文化特质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塑造路径,即依附校园文化,立足专业文化,结合地方文化,融入企业文化。
关键词 创业文化 塑造性 兼容 创新 教育
下载PDF
地域性影像书写与现代性困境突围——论“新东北电影”的复兴式创作路径
20
作者 管雪莲 石航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4-18,共5页
21世纪以来,东北电影阵地涌现出“新东北电影”,“新东北电影”的主要景观是东北老工业文明留下的“工业废墟”。围绕着这些“废墟”,电影塑造了迷茫的工人群体——“跌落者”“漂泊者”,这些坠入现代性困境中的“工业人”,代表了失落... 21世纪以来,东北电影阵地涌现出“新东北电影”,“新东北电影”的主要景观是东北老工业文明留下的“工业废墟”。围绕着这些“废墟”,电影塑造了迷茫的工人群体——“跌落者”“漂泊者”,这些坠入现代性困境中的“工业人”,代表了失落者之痛,引发人的共鸣。电影的浪漫主义向度是引入温情的乡村,与工业失落形成对比,展现出活力与自然亲和力。两个视角形成的张力,显现了“新东北电影”独特的现代性之思及对东北地区电影复兴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东北电影 东北文艺复兴 地域影像塑造 工业废墟 现代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