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塔伊夫玫瑰分外香
- 1
-
-
作者
李忠东
-
出处
《阿拉伯世界》
2004年第4期59-59,共1页
-
-
关键词
沙特
塔伊夫
旅游胜地
玫瑰生产
玫瑰水
玫瑰油
-
分类号
F433.8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阿拉伯的劳伦斯》第一史诗片
被引量:2
- 2
-
-
作者
Outlaw
-
出处
《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4期60-63,共4页
-
文摘
抛弃一切国籍与种族的成见,将劳伦斯的行为放在任何一个时空与环境当中,他都无愧于一个真正崇尚自由的人。他全心全意地为一个异乡民族的生存与独立出谋划策,已然超越了阶级与国界现在人们谈及《阿拉伯的劳伦斯》时,总是被它波澜壮阔的画面所折服倾倒,
-
关键词
阿拉伯世界
一轮红日
中东司令部
亚喀巴
土耳其人
英雄人物
塔伊夫
中东地区
萧伯纳
托马斯
-
分类号
J912.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走上实现全国和解道路的黎巴嫩
- 3
-
-
作者
王维周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5-7,1,共4页
-
文摘
奥恩倒台、“大贝鲁特”计划顺利实现、扩大的民族团结政府组成、各派民兵组织解散,黎巴嫩终于走上全国和解之路。海湾危机成了黎结束内战的契机。
-
关键词
塔伊夫
奥恩
民兵组织
基督教马龙派
阿迈勒运动
真主党
社会进步党
赫拉维
逊尼派穆斯林
拉希德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烈火中飞起的“凤凰”——科威特抵抗运动
- 4
-
-
作者
方舟
-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8-21,共4页
-
文摘
亡国恨,何时灭“多少事,不堪回首”,阿里·巴沙尽管努力不去想它,但当时“厄运降临”的那一幕的每一个细节在他的记忆中却仍然历历在目。这是8月28日、星期二下午1点刚过,巴沙潜入距沙特北部边界23公里的科威特某处。作为特殊的“科威特跨国公司”的代表,巴沙已经先后8次进入科威特。之所以利用中午时间,是因为此时烈日当空,巡逻的伊拉克士兵也是真主塑造的血肉之躯,焉有不避烈日之理。然而今天却见鬼了!
-
关键词
科威特人
伊拉克人
抵抗运动
国际石油公司
石油美元
萨巴赫
塔伊夫
北部边界
壶水
反坦克武器
-
分类号
D51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伊斯兰时期的阿拉伯社会状况
- 5
-
-
作者
史文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3年第1期66-69,共4页
-
文摘
在阿拉伯国家的史学研究中,从穆罕默德先知传教始至倭马亚朝崩溃,这一历史时期被称作伊斯兰时期,本文就这一时期的阿拉伯社会状况从下述几个方面试作探析,旨在抛砖引玉,求教史学方家. 民族矛盾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上出现了伊斯兰教,并迅速向外传播.这是半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社会变革,其意义在于:在伊斯兰精神的感召下,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平等.
-
关键词
阿卜杜
天课
社会平等
欧默尔
历史时期
《古兰经》
蒙昧时期
波斯人
塔伊夫
圣门弟子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中东玫瑰之都
- 6
-
-
作者
水工
-
出处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1-42,共2页
-
-
关键词
塔伊夫
玫瑰香精
玫瑰水
玫瑰
蔷薇属
中东
-
分类号
K9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94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95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9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9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伊斯兰前阿拉伯半岛上流行的宗教及其影响
- 7
-
-
作者
史文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1年第1期59-62,共4页
-
文摘
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半岛上曾出现过一些独立的小王国,但各国君王均无统一半岛的雄才大略。公元后,北方的希赖王国和加萨尼王国分别成为波斯和罗马两大帝国的附庸国。
-
关键词
伊斯兰革命
希木叶尔王国
基督教教义
塔伊夫
萨尼
易司马仪
努海
希贾兹
穆圣
耶稣基督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黎巴嫩战乱析因
- 8
-
-
作者
王国富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1期68-71,26,共5页
-
文摘
黎巴嫩战乱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导致战乱的原因并没有得到消除,黎巴嫩今后政局的发展取决于这些原因的变化,因而分析黎巴嫩战乱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一。
-
关键词
德鲁兹派
长枪党
阿迈勒运动
黎巴嫩内战
阿以冲突
逊尼派
真主党
塔伊夫
析因
社会进步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黎叙风波的由来与发展
- 9
-
-
作者
时延春
-
机构
中国驻叙利亚前大使
-
出处
《学习月刊》
2005年第4期30-32,共3页
-
-
关键词
大马士革
以色列
法国
军队
法兰西共和国
国家机器
叙利亚
贝鲁特
黎巴嫩
黎巴嫩长枪党
塔伊夫协议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联合公报
- 10
-
-
-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1年第25期906-907,共2页
-
文摘
一、为了加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保持两国会晤与磋商,应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政府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1991年7月11日至14日率高级代表团对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李鹏总理及随行代表团在大马士革受到了热烈欢迎。
-
关键词
正式友好访问
中东问题
联合国决议
地区事务
塔伊夫
中东地区
不干涉内政
地区冲突
国际新秩序
日至
-
分类号
D62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黎巴嫩的富翁总理——拉菲克·哈里里
- 11
-
-
作者
张良福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3期27-29,共3页
-
文摘
贫困的农民儿子——亿万富翁——政府总理;黎巴嫩战后重建和民族和解的希望之星。
-
关键词
政府总理
战后重建
黎巴嫩人
塔伊夫
菲克
逊尼派穆斯林
赫拉维
希望之星
个人财富
企业管理专业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黎巴嫩走向民族和解
- 12
-
-
作者
林木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9期46-46,共1页
-
文摘
黎巴嫩最大的基督教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4月29日宣布,遵守黎民族团结政府关于解散民兵组织和收缴武器的决定,向政府军交出武器。在这之前,另一些主要的民兵组织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和穆斯林社会进步党所属德鲁兹民兵等也向政府军交出武器。随后,黎国防部长米歇尔.穆尔宣布政府军5月1日起在原民兵组织控制区部署兵力,并收复被原民兵组织控制的所有机场和港口。这标志着16年战乱的黎巴嫩在民族和解道路上进入一个新阶段。
-
关键词
民兵组织
阿迈勒运动
社会进步党
穆尔
黎巴嫩内战
在原
德鲁
法赫德
塔伊夫
奥恩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黎巴嫩局势的重大转折
- 13
-
-
作者
王文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1期15-16,共2页
-
文摘
打了两年内战的黎巴嫩,因反政府军头目奥恩的投降而出现了有利全国和解的重大转折。10月13日清晨,黎巴嫩政府军在叙利亚军队的支援下出动7架“苏霍伊”战斗轰炸机,轰炸了设在贝鲁特市东区的奥恩将军总部,与此同时,地面炮火也一齐向这一地区轰击。
-
关键词
奥恩
苏霍伊
反政府军
军事行动
赫拉维
塔伊夫
实力地位
黎巴嫩问题
萨达姆
次叙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黎巴嫩议会选举新总统
- 14
-
-
作者
常毅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3期10-11,共2页
-
文摘
结束无元首的局面11月5日,黎巴嫩议会在北部城市特里波利召开议会会议,伊斯兰教、基督教两大教派的58名议员从国内外汇集一堂。会议以52票多数选举勒内·穆瓦德议员为黎巴嫩第九任总统,并批准了黎巴嫩议员10月22日在沙特塔伊夫城通过的“全国和解文件”。穆瓦德是基督教派中的温和派开明人士,是黎巴嫩各派都能接受的人物。议会选举后,穆瓦德当即宣誓就职,从而结束了黎巴嫩长达13个月没有国家元首的状况。
-
关键词
议会选举
塔伊夫
穆瓦
宣誓就职
奥恩
德鲁兹派
社会进步党
勒内
波利
穆斯林武装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黎巴嫩中央政府逐步巩固
- 15
-
-
作者
封哲如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2期39-39,共1页
-
文摘
贝鲁特专电 从7月1日开始,黎巴嫩政府军在两个南部沿海城市——巴勒斯坦人聚居的赛达市和苏尔市及其周围进行军事部署。3个星期来,黎巴嫩政府军迫使约1万名巴解战士放弃了赛达市以东地区的七个阵地,退入赛达郊区的难民营,并收缴了他们的重、中型武器;苏尔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已被黎政府军包围10多天,黎国防部长米歇尔·
-
关键词
南部沿海
塔伊夫
军事部署
真主党
武装冲突
国家主权
武装人员
军事存在
治安措施
苏尔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黎叙“特殊关系”的由来与发展
- 16
-
-
作者
李义昌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6期24-25,共2页
-
文摘
在中东这块多事的土地上,黎巴嫩是个令人关注的热点。造成这个小国绵延不断16年的兵燹内乱的原因很多,既有国内各教派的内讧与冲突,也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和插手。其中黎巴嫩与邻国叙利亚由于历史等方面原因而形成的“特殊关系”,分外引人注目。
-
关键词
外部势力
叙利亚人
中东地区
对外政策
两国关系
塔伊夫
叙利亚总统
黎巴嫩问题
长枪党
阿拉伯世界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起伏跌宕的黎巴嫩局势
- 17
-
-
作者
蒋大鼎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15,共2页
-
文摘
基督教派增强周结,穆斯林派内聚力弱,叙利亚军队受到多方牵制。舆论认为黎巴嫩局势受这三方面因素制约尚不致爆发重大战争。黎巴嫩局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11月22日贝鲁特西区一声巨响,当选仅17天的穆阿瓦德总统被炸身亡。
-
关键词
阿瓦德
阿迈勒运动
奥恩
塔伊夫
一波未平
真主党
社会进步党
赫拉维
流血冲突
长枪党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内忧外患困扰黎巴嫩
- 18
-
-
作者
王连志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0-21,共2页
-
文摘
经济恶化、教派纷争使赫拉维政府倒台,新内阁刚一成立就面临瘫痪危险—— 1990年10月奥恩军政府的垮台,标志着黎巴嫩持续15年之久的内战开始走向结束。在此后的一年多里,拥兵自重的各派民兵武装纷纷解散,割据局面开始改观,并成立了一个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民族团结政府。饱受战乱之苦的黎巴嫩人民心头重又燃起了希望。然而“好事多磨”,在经历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间之后,黎巴嫩又开始动荡起来。
-
关键词
黎巴嫩人
真主党
赫拉维
基督教马龙派
奥恩
德鲁兹派
塔伊夫
头重
逊尼派穆斯林
利库德集团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黎巴嫩局势出现新转机
- 19
-
-
作者
张兰华
水均益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6期41-43,共3页
-
文摘
黎巴嫩议会于10月22日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市以58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1票缺席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拉伯三方委员会起草的黎巴嫩民族和解宪章。
-
关键词
塔伊夫
政治改革
国家主权
基督教马龙派
中东问题
奥恩
黎巴嫩问题
国际社会
逊尼派
矛盾的主要方面
-
分类号
D5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黎巴嫩出现和平曙光
- 20
-
-
作者
李义昌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7-19,共3页
-
文摘
各派民兵征战不休,黎巴嫩兵燹内乱16年; 阿盟促成塔伊夫协议,各派民兵终于同意交出武器、握手言和——5月1日,满载着黎巴嫩政府军的车队隆隆开进贝鲁特东部的舒夫山区、阿莱山区,以及北部的凯斯鲁万和朱拜勒等地,开始接管这些原来由各派民兵组织控制的地区。
-
关键词
塔伊夫
民兵组织
黎巴嫩内战
国家主权
阿迈勒运动
基督教马龙派
朱拜勒
社会进步党
夫山
黎巴嫩人
-
分类号
C49
[社会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