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自然(Стихия)到诗意(Стихи)——兼评罗伯特·伯德《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的元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8-52,共5页
对中国迷影来说,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从都市空间的"雕刻时光"连锁咖啡馆到虚拟空间的豆瓣小组,塔尔科夫斯基都是作为一个"大神"而存在的;塔尔科夫斯基对中国某些文艺片导演也有... 对中国迷影来说,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从都市空间的"雕刻时光"连锁咖啡馆到虚拟空间的豆瓣小组,塔尔科夫斯基都是作为一个"大神"而存在的;塔尔科夫斯基对中国某些文艺片导演也有显而易见的影响,由于并非本文的任务,故而不展开讨论。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塔尔科夫斯基的理解却久久停留在一种较为表浅的层面上,这不仅体现在某些导演对其影像的表面化模仿,也体现在塔尔科夫斯基研究的现状——更多停留在主题、诗意、时代背景、技术性的电影语言分析等传统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雕刻时光 电影语言 安德烈 迷影 都市空间 虚拟空间 文艺片
下载PDF
迷失与拯救——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斌箴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1-33,共3页
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193 2— 1986)被西方视为爱森斯坦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电影奇才。在他近 3 0年的电影旅程中 ,只留下一部短片和七部长片 ,却以其博大深邃的精神气质与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典范 ,奠定... 电影导演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193 2— 1986)被西方视为爱森斯坦之后俄罗斯最伟大的电影奇才。在他近 3 0年的电影旅程中 ,只留下一部短片和七部长片 ,却以其博大深邃的精神气质与庄重沉郁的诗性叙事开创出崭新的艺术典范 ,奠定了他在世界电影史上无可争议的经典地位。塔尔科夫斯基具有强烈的救赎精神 ,他的每一部电影都会让人造成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质问。 1983年在意大利完成的《乡愁》再次反思世界迷失与沦落并找寻人类生命母体 ,极具震撼力。塔尔科夫斯基也凭此片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国际影评人奖。《乡愁》讲的是一位俄罗斯诗人安德烈·哥查可夫来到意大利搜集俄罗斯农奴音乐家索斯诺夫斯基的资料 ,却一直被痛苦和愁绪所困绕。后在温泉边遇到了遭人奚落的“疯子”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的信仰却使哥查可夫感知了生命的全新意义 ,并答应多米尼克举着蜡烛走过温泉 ,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拯救世界。于是 ,影片最后一幕是长达 8分钟的长镜头 :哥查可夫手持蜡烛 ,进行从此岸向彼岸的艰难涉渡。在这近乎窒息而又令人震撼的 8分钟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乡愁》 哲意 电影导演 诗性叙事 救赎精神 宗教文化 主题思想 乡愁
下载PDF
“重整脱节的时代”——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尔科夫斯基的一个主题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163-168,共6页
"重整脱节的时代!"——哈姆雷特的这句台词,成为塔尔科夫斯基后期电影《乡愁》、《牺牲》等的突出主题。这种重整破碎的世界、匡正脱节时代的努力,与俄罗斯和欧洲特殊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有关。为解决那种双重乡愁所想象的跨... "重整脱节的时代!"——哈姆雷特的这句台词,成为塔尔科夫斯基后期电影《乡愁》、《牺牲》等的突出主题。这种重整破碎的世界、匡正脱节时代的努力,与俄罗斯和欧洲特殊的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有关。为解决那种双重乡愁所想象的跨越冷战界线的统一,最后演绎成了一个完整的、内部的欧洲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电影主题
下载PDF
对塔尔科夫斯基《镜子》多义性的方法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海洪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4期48-55,共8页
塔尔科夫斯基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在他一生的电影创作中,风格几经嬗变,比如他早期电影的纪实风格,《镜子》的多视点、多时空叙事,晚期作品的寓言方式等等,早有许多研究人员做过不同的阐释,而对《镜子》如何获得多义性这一点进行... 塔尔科夫斯基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在他一生的电影创作中,风格几经嬗变,比如他早期电影的纪实风格,《镜子》的多视点、多时空叙事,晚期作品的寓言方式等等,早有许多研究人员做过不同的阐释,而对《镜子》如何获得多义性这一点进行详细的方法分析也是研究的一个方面。塔尔科夫斯基是通过将多视点、多时空与多层面的段落相连接,利用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白与对位使影片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结构,并由此产生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镜子》 多义性 段落
下载PDF
带有神秘色彩的个人标记——追忆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月英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作为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无论是在主题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的一贯特征,他的电影被称为"作者电影",带有个人标记。其作品共同的内在思想就是神秘色彩的主题:人性的救赎和回归。对自己的创作遵循"记录下来的时间"... 作为俄罗斯电影导演,塔尔科夫斯基无论是在主题和风格上都有自己的一贯特征,他的电影被称为"作者电影",带有个人标记。其作品共同的内在思想就是神秘色彩的主题:人性的救赎和回归。对自己的创作遵循"记录下来的时间"的纪实主义美学主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救赎 回归 神秘色彩
下载PDF
译者后记:安·塔尔科夫斯基及其他
6
作者 王迪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0-63,94,共5页
关键词 安·塔尔科夫斯基 电影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导演 俄罗斯 艺术事业
下载PDF
论塔尔科夫斯基早期电影的纪实性
7
作者 林海洪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基于塔尔科夫斯基的早期电影,具体分析了这些电影利用情节的偶然性与轶事性、长镜头、物质现实复原的逼真性等手段来造成的纪实风格。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多义性 纪实性
下载PDF
流动的美学传承——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8
作者 刘伦 《艺术家》 2020年第4期187-188,共2页
塔尔科夫斯基美学体系的建立绝非孤立的、静态的,我们无法离开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其进行独立分析。他的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导演,其风格独树一帜,他的美学思想并非"前无古人",面对众多思... 塔尔科夫斯基美学体系的建立绝非孤立的、静态的,我们无法离开社会思潮的影响对其进行独立分析。他的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塔尔科夫斯基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导演,其风格独树一帜,他的美学思想并非"前无古人",面对众多思想流派和理论学说,他发出了响亮的塔尔科夫斯基声音,不管是源于直接的理论肯定和继承,还是来自反面的理论否定和批判,其中包含的所有元素构成了塔尔科夫斯基的全部美学思想,并且共同在电影创作中得以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美学思想 理论渊源
下载PDF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镜中镜”构图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崔晶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7,共3页
塔尔科夫斯基是世界著名导演之一,他的"七部半"电影彰显出导演诗意的艺术风格,影片独特的电影语言对后世的电影创作与研究都影响深远。观摩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不难发现影片都具有"镜中镜"的构图特点。所谓"... 塔尔科夫斯基是世界著名导演之一,他的"七部半"电影彰显出导演诗意的艺术风格,影片独特的电影语言对后世的电影创作与研究都影响深远。观摩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不难发现影片都具有"镜中镜"的构图特点。所谓"镜中镜"的构图,在这里是指由镜子或镜子的替代物与电影银幕共同构成的套层视觉效果。导演主要借助"镜子"和"水"两种意象参与"镜中镜"的构图,这不仅拓展了影片的叙事内容,而且还承载着深刻的修辞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镜中镜”构图 意象 叙事 修辞
下载PDF
回忆与表白:塔尔科夫斯基的心路历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宝蔷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俄罗斯 电影创作 创作历程 导演
下载PDF
“我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安德烈依·塔尔科夫斯基答《通向银幕之路》记者问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海明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96-202,共7页
安德烈依·塔尔柯夫斯基是现代电影史上的一位杰出导演,他的哲学性电影诗章所倾注的人类忧患意识,越出了苏联国界,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本期刊登的这篇谈话,虽然属于60年代的电影文献,但其中涉及的创作和电影教育问题,却具有现... 安德烈依·塔尔柯夫斯基是现代电影史上的一位杰出导演,他的哲学性电影诗章所倾注的人类忧患意识,越出了苏联国界,产生了世界性影响。本期刊登的这篇谈话,虽然属于60年代的电影文献,但其中涉及的创作和电影教育问题,却具有现实性和普遍性的意义,可以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安德烈 记者 银幕 塔尔夫斯基 电影史 忧患意识 60年代
下载PDF
电影《潜行者》中的声音——兼及塔尔科夫斯基的音乐与音响美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威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9-110,共2页
塔尔科夫斯基的音乐与音响美学 一般而言.电影中声音轨道的安排是根据影片前后的连续性和相关性来进行的,通常分为两个步骤:(1)在另一段声音中加上音响,例如在对话中。(2)根据影像添加音响。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音响 声音 美学 音乐 电影 行者 连续性
下载PDF
俄罗斯时光雕刻大师——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雪森 《俄语学习》 2006年第6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电影大师 安德烈 俄罗斯 雕刻
下载PDF
“乌托邦”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创作关系分析
14
作者 郑琳 《今传媒》 2014年第3期140-141,共2页
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观中蕴含着十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乌托邦精神"与导演的电影创作存在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如他所竭力推崇的真实就主要表现为虚幻与现实交织的结构模式,大量象征蒙太奇影像的使用等等。本文... 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观中蕴含着十分鲜明的理想化色彩,所以我们不难发现,"乌托邦精神"与导演的电影创作存在着微妙的内在联系,如他所竭力推崇的真实就主要表现为虚幻与现实交织的结构模式,大量象征蒙太奇影像的使用等等。本文的研究将以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创作观念为基点,以分析其电影的艺术手法与艺术特征为途径,将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思想与电影艺术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把他放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分析乌托邦精神与其电影创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乌托邦精神 虚与实 知识分子情节
下载PDF
迷思与归省:塔尔科夫斯基电影悲剧主题的探赜
15
作者 赵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4-78,共5页
塔尔科夫斯基(Tarkovsky)是被称为继爱森斯坦(Eisenstein)之后,前苏联最杰出的导演。他自1960年起开始执导拍摄电影,一生共创作七部半影片,虽作品数量不多,但部部皆可称为精品,尤其是其处女作《压路机与小提琴》(1960)更是一鸣惊人,不... 塔尔科夫斯基(Tarkovsky)是被称为继爱森斯坦(Eisenstein)之后,前苏联最杰出的导演。他自1960年起开始执导拍摄电影,一生共创作七部半影片,虽作品数量不多,但部部皆可称为精品,尤其是其处女作《压路机与小提琴》(1960)更是一鸣惊人,不仅给当时的苏联电影界带来极大的创作热情,而且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阵“诗”电影风潮。可以说,塔尔科夫斯基的出现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革新运动注入了动力,拓展了电影“诗意美学”的表现技巧;同时作为典型个案,在文化反思及信仰归省等方面对后来的思想电影与诗电影提供了宝贵的审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诗电影 诗意美学 爱森斯坦 革新运动 创作热情 作品数量 悲剧主题
下载PDF
迷失与拯救——塔尔科夫斯基《乡愁》的哲意读解
16
作者 崔斌箴 《艺术广角》 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
塔尔科夫斯基具有强烈的救赎精神,“每一次他的电影都会让人造成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质问。”①沦落与拯救,精神的迷失与文明的危机,是他贯穿一生的创作主题。“这个诗人的儿子,这个刚愎执顽、不能随遇而安、无法及时行乐的圣徒,这... 塔尔科夫斯基具有强烈的救赎精神,“每一次他的电影都会让人造成一种关于生命意义的质问。”①沦落与拯救,精神的迷失与文明的危机,是他贯穿一生的创作主题。“这个诗人的儿子,这个刚愎执顽、不能随遇而安、无法及时行乐的圣徒,这个抑郁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乡愁》 救赎精神 创作主题 影片评论 电影导演 意境 人物形象塑造
下载PDF
不回俄罗斯,我会死 塔尔科夫斯基的乡愁
17
作者 饭饭 《西部广播电视》 2010年第1期246-247,共2页
他必须回去,即使是死亡,因为村口大树下烟雾弥漫中等待他的女孩、孩子、狗、老人,无一不在无声地热切地呼唤,静默中有震撼的力量。他会被永远拴在那里。
关键词 《乡愁》 俄罗斯 塔尔科夫斯基 电视剧
下载PDF
塔尔科夫斯基影片生命主题的根源
18
作者 张涤 谭钟琪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6期97-97,共1页
一、塔尔科夫斯基及其影片简介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1932—1986),被誉为继爱森斯坦之后前苏联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是电影哲人、末日论的权威阐释者。他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和从不媚俗的创作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七部半旷世杰作,在世... 一、塔尔科夫斯基及其影片简介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1932—1986),被誉为继爱森斯坦之后前苏联最杰出的电影导演,是电影哲人、末日论的权威阐释者。他以顽强的抗争精神和从不媚俗的创作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七部半旷世杰作,在世界电影史上人们评价他是以探索生命终极价值为己任的艺术家以及杰出的电影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生命主题 影片 世界电影史 电影导演 爱森斯坦 创作理念 抗争精神
下载PDF
内心的表达与空间的建构:塔尔科夫斯基电影中的空间叙事研究
19
作者 邵思源 《视听》 2019年第1期88-90,共3页
纵观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不论是作为主角的人还是构成景象的物,都被投放至一个广阔的空间内,传递出画面外部引伸出的多义性,给予观众无限的解读空间。塔氏一向以平缓的镜头不厌其烦地展示自然环境,连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并置于自然中,成... 纵观塔尔科夫斯基的影片,不论是作为主角的人还是构成景象的物,都被投放至一个广阔的空间内,传递出画面外部引伸出的多义性,给予观众无限的解读空间。塔氏一向以平缓的镜头不厌其烦地展示自然环境,连同影片中的主人公一并置于自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塔氏的作品中,每一部影片都讲述着一个主题,因此在每一部影片中他都会搭建一个新的建筑空间作为故事的承载和人物内心的投射,而这些建筑在空间构造上又有相似之处,可以说,影片中的空间承载了其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本文从承载人物内心的叙事空间、画面之中的重构空间两个方面解读塔氏诗意电影中的空间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空间叙事 长镜头 画面构图 电影气氛
下载PDF
塔尔科夫斯基时间观探源
20
作者 张涤 谭钟琪 《神州》 2013年第18期228-228,共1页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时间的有关理论,来源于哲学和宗教中对时间的理解。同时,塔尔科夫斯基的时间观主要从对蒙太奇和电影纪实理论的参悟中而来。本文分别从哲学和宗教的时间观、蒙太奇和电影纪实理论两个方面探究塔尔科夫斯基电影时间观...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时间的有关理论,来源于哲学和宗教中对时间的理解。同时,塔尔科夫斯基的时间观主要从对蒙太奇和电影纪实理论的参悟中而来。本文分别从哲学和宗教的时间观、蒙太奇和电影纪实理论两个方面探究塔尔科夫斯基电影时间观的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尔科夫斯基 时间观 蒙太奇和电影纪实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