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出场境域、范式特征和价值意蕴
1
作者 孙斌 饶华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5,共7页
从西方现代化的问题出发,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关系调节和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出场境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形成了现代化普遍意义特征与中国特色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相结合的范式特征,为人类现代化提供... 从西方现代化的问题出发,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化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关系调节和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出场境域,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形成了现代化普遍意义特征与中国特色现代化新道路的丰富内涵相结合的范式特征,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实现现代化要坚持价值的本质回归、坚持自信自立和坚持系统观念的价值意蕴,丰富了现代化理论,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出场境域 范式特征 价值意蕴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教学理论研究的意蕴、困境与超越——兼论教学境域的产生 被引量:2
2
作者 孟雪 刘鹂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5-27,共13页
教学是教育的本体,教学理论研究是推进教学改革的终极关怀。基于现象学的教学理论研究不仅研究教学是什么,更关注教学怎么样。教学现象的本质在教学现象境域的变迁、发生与充盈中流转更换,指向人发展的教学本体岿然不动。教学理论与日... 教学是教育的本体,教学理论研究是推进教学改革的终极关怀。基于现象学的教学理论研究不仅研究教学是什么,更关注教学怎么样。教学现象的本质在教学现象境域的变迁、发生与充盈中流转更换,指向人发展的教学本体岿然不动。教学理论与日常教育对话基本形式相混淆、主客体和主体间境域的分离、难以发现生活世界的普遍教育意义是当下教学理论研究的藩篱。基于生活体验研究新范式,构建合理性、合目的性的境域互动,在研究反思中检验、提升教学理论研究的效度是现象学视域下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教学理论 境域 教学境域 生活体验
下载PDF
语言、意义和历史境域中的体育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卓 任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共6页
无"境域"地考证体育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无效反而生乱,盖因这类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问题的探讨要受到所讨论问题的境域限定。围绕体育的存在特质,在"语言境域"、"意义境域"、"时间境域"三境的"... 无"境域"地考证体育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无效反而生乱,盖因这类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问题的探讨要受到所讨论问题的境域限定。围绕体育的存在特质,在"语言境域"、"意义境域"、"时间境域"三境的"缠绕"中考察体育的本质、功能和起源,并且关注人类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作品之间的"互构共生",也许就是实质性地解决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中的基本难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体育本质 体育功能 体育起源 语言境域 意义境域 历史境域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三重境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爱文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为厘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思想迷雾,理论上正确定位该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按照历史发生学和现象发生学方法,分别从历史、自然和社会三个维度捋清了技术创新的演变路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为厘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思想迷雾,理论上正确定位该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按照历史发生学和现象发生学方法,分别从历史、自然和社会三个维度捋清了技术创新的演变路径,从中发现技术创新遵循历史嵌入、自然本位和民主导向等三个原则。因此,准确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溯源,将为其路径与方向的自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历史境域 自然境域 民主境域
下载PDF
敦煌出土吐蕃历史文献P.T.1288“扎之夏热”地名考——以《世界境域志》吐蕃史料为中心
5
作者 巴尔卡·阿贵 格桑玉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9-84,共6页
“扎之夏热”(sprags kyi shara)这一地名出自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P.T.1288,是与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和杜松芒波支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关的重要历史地名,在P.T.1288“大事纪年”中共出现了5次,分别是公元659年、668年、676年、680年和683年。... “扎之夏热”(sprags kyi shara)这一地名出自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P.T.1288,是与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和杜松芒波支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关的重要历史地名,在P.T.1288“大事纪年”中共出现了5次,分别是公元659年、668年、676年、680年和683年。该文以前贤之研究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所得材料、《世界境域志》以及各种藏文历史文献等,以目前西藏中部实际地名为准,提出了“扎之夏热”位于今拉萨北部林周境内(古时称“彭波”或“彭域”)的学术观点。同时,对《世界境域志》有关吐蕃史料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所载内容反映了9世纪中叶吐蕃末代赞普达摩被弑后,二王子继位及斗争等历史事件,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吐蕃史、唐代民族关系史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之夏热” 历史地名 吐蕃 《世界境域志》
下载PDF
从“盗亦有道”直观《庄子》的伦理境域
6
作者 农文聪 《理论观察》 2023年第10期24-29,共6页
《庄子·胠箧》在伦理问题上与内诸篇共处一个意蕴整体,并通过“盗亦有道”勾连了三个层次的伦理言说。“盗亦有道”直观地给予了悖谬的伦理现象,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即可牵引出《庄子》的伦理意涵。“盗亦有道”之“道”,实质为“技”... 《庄子·胠箧》在伦理问题上与内诸篇共处一个意蕴整体,并通过“盗亦有道”勾连了三个层次的伦理言说。“盗亦有道”直观地给予了悖谬的伦理现象,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即可牵引出《庄子》的伦理意涵。“盗亦有道”之“道”,实质为“技”,以“道”为名正在于提示出“德”离于“道”而失真的伦理乱象。在“道”意向性的思维进路中,庄子探寻着“德”之本身。“德”之本身并非概念化或对象性的现成之物,而是自身触发和自身缘构成的伦理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亦有道 “道”意向性 伦理境域
下载PDF
聚焦三类关键词 深度品味诗词的“意境域”——从关键词视角探秘诗歌教学的奥义之二
7
作者 孙正磊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4期26-28,共3页
以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教学为例,聚焦意象关键词、炼字关键词和典故关键词,揣摩意象的深刻含义,推敲、辨析意旨的深义,剖析品味典故的隐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领悟诗歌的特美意境。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意象关键词 意旨关键词 典故关键词 境域
下载PDF
界面与方法——论中国哲学图景中的道德境域与类推思维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进 杨明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4,共5页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境域涵摄有静态把握、动态把握与价值把握三个面向,类推思维则包含着形态类比、属性类比、以类度类、以己度物形态。道德境域是理论学习向行为实践转化的重要界面,类推思维则是建构及呈现道德境域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论... 中国哲学中的道德境域涵摄有静态把握、动态把握与价值把握三个面向,类推思维则包含着形态类比、属性类比、以类度类、以己度物形态。道德境域是理论学习向行为实践转化的重要界面,类推思维则是建构及呈现道德境域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论:道德境域是导向实践的充要条件,而类推思维则是构成道德境域的必要条件;在形构道德境域时必须利用类推思维来把握静态事物、动态事物与价值原则;道德境域的形构理路可用类推思维拓展至其它范围;冲突或两难的道德境域则有赖类推思维的运作以对其做出选择并导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道德境域 类推思维
下载PDF
论马克思哲学在具体境域上的开新:实践人类学哲学 被引量:4
9
作者 苗启明 杨学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7-32,共6页
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由“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具体境域,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对象的人类学哲学;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从自然物质... 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由“一切存在”(整个世界)的形而上学本质,转向了“社会化了的人类”即人的社会存在这一具体境域,创立了以“人的社会存在”为对象的人类学哲学;在哲学立场上,马克思从自然物质本体论转向社会的实践本源论,创立了实践世界观;在社会历史动力观上,由精神意识动力观转向物质生产实践动力观,创立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即实践史观,从而为人类学哲学奠定了基础;在哲学功能上,由传统的追求“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哲学,通过实践和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而转向了追求“改变世界”,即改变人类的不合理生存状况的人类学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践 具体境域 人对世界的实践关系 实践本源论 人的社会存在 人类学哲学
下载PDF
课堂场域中的权力运作与学生的生存境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松林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 在课堂场域中,权力以学生身体为作用点,以知识为基础,以话语为媒介,在宏观的战略性运作下尽可能轻便、迅速、有效地施行一系列具体的策略、手段与技术,并通过学生的自我知识和自我检视,制造与生产出驯服-有用的身体和自我规训的主体。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载体,学生便被整合在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的共生体中,其获得的知识形式和主体形式也正是知识、话语、权力和能动性等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场域 权力运作 学生 生存境域
下载PDF
专业发展共同体: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域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永朋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90,共3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必要。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自觉有目的、自主有对话、自为有反思的过程。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共同愿景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完成由"他驱"转变...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必要。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自觉有目的、自主有对话、自为有反思的过程。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共同愿景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完成由"他驱"转变为"自觉"的专业过渡,协商对话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完成由"他决"到"自主"的专业过渡,自我反思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完成由"他教"到"自为"的专业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发展共同体 高校 青年教师 境域
下载PDF
拓展生态伦理学的文化境域 被引量:9
12
作者 佘正荣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6-60,共5页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明显的全球效应之后,生态伦理学成了一门负有拯救大地母亲使命的重要学科。不过在生态伦理学的研讨过程中,人们主要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地带去发展这门学科,而不太重视更加广阔的...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明显的全球效应之后,生态伦理学成了一门负有拯救大地母亲使命的重要学科。不过在生态伦理学的研讨过程中,人们主要从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地带去发展这门学科,而不太重视更加广阔的人类生存的其它领域,这就影响了这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文化境域 生态学 环境学 伦理学
下载PDF
境域之中的“心”与“物”--王阳明心物关系说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王阳明思想中的"心"不是主体化的"意识"或精神实体,不是孤立的自性自体,而是生活境域之中的原本的知觉领会。这样,它天然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物"也不是对象化的"客观实在",而是境域之中显发... 王阳明思想中的"心"不是主体化的"意识"或精神实体,不是孤立的自性自体,而是生活境域之中的原本的知觉领会。这样,它天然与天地万物相通相融。"物"也不是对象化的"客观实在",而是境域之中显发出来的"活物",它具有直接的可领会、可体验性。心与物处于相通相融、发生构成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境域 现象学
下载PDF
体育参与的社会融合功能之境域澄清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远兵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74-78,104,共6页
体育参与的社会融合功能需要境域澄清.采用比较和批判的思维方式,厘清决策界意愿和学界研究间的分裂;一方面深入剖析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合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对该逻辑进行前提和界限的澄清.结果表明:体育参与确为社会融合提供了一个兼... 体育参与的社会融合功能需要境域澄清.采用比较和批判的思维方式,厘清决策界意愿和学界研究间的分裂;一方面深入剖析体育参与促进社会融合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对该逻辑进行前提和界限的澄清.结果表明:体育参与确为社会融合提供了一个兼容的机会;但是,若要真切把握体育参与的社会融合功能:在理论上,要确立高效度的研究框架;在关系考虑上,要将体育公平、体育环境等因素纳入讨论;在变量操作上,要合理量化相关变量.体育参与的社会融合功能在理论和实操上都要谨慎审查;唯有澄清体育参与的社会融合功能之境域,才能接近于对二者关系的准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 社会融合 融合功能 境域批判 体育公平 体育环境
下载PDF
文化境域中的诗性象征——侗族鼓楼的美学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良范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2年第4期47-52,共6页
侗族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其丰富的文化功能及其精神意义构成了极有民族特性与风格的文化境域。从美学人类学的诠释角度对鼓楼这一文化事相进行解读 ,可以发现隐含于其中的大量的丰富象征。侗族人通过鼓楼这个高度形成化的建筑 ... 侗族鼓楼是侗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其丰富的文化功能及其精神意义构成了极有民族特性与风格的文化境域。从美学人类学的诠释角度对鼓楼这一文化事相进行解读 ,可以发现隐含于其中的大量的丰富象征。侗族人通过鼓楼这个高度形成化的建筑 ,将自己的宇宙论与人文论的文化诉求作出了诗性的叙述与表达。美学人类学的阐释意义在从这个巨大的象征符号中揭示出侗族文化的全幅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境 境域 美学 风格 侗族 诗性 文化诉求 民族特性 精神 角度
下载PDF
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之境域构成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天道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和"应该是最根本的境域构成。它既不在此,也不在彼。可以说,"中和"原则就体现着中国生态美学所推崇的尚"和"精神。以"和谐"为核心的尚"和"精神,注重人与自然环境... 作为一种美学追求,"和"应该是最根本的境域构成。它既不在此,也不在彼。可以说,"中和"原则就体现着中国生态美学所推崇的尚"和"精神。以"和谐"为核心的尚"和"精神,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紧密相连,认为人的生存与其他存在的关系是相亲相和、互济互生、平正调和的。显然,这实质上也就是以天人合一的和谐为基本内容的深沉生态美学意趣和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和谐 美学 中国 传统生态美学 境域构成
下载PDF
论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被引量:1
17
作者 卜祥记 赖志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实证科学的理论视域,或者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实证科学之哲学基础的传统本体论的理论根基,是在历史上以及在现实中导致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种种误读的理论根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决不是作为实证科学世界的伦理的、道德的、人性方... 实证科学的理论视域,或者从根本上来说,作为实证科学之哲学基础的传统本体论的理论根基,是在历史上以及在现实中导致对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种种误读的理论根源。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决不是作为实证科学世界的伦理的、道德的、人性方面的外在补充,而是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之全部内容的一个侧面;作为历史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关于社会的学说、关于人的学说,即马克思哲学存在论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主义 存在论境域 实证科学 感性对象性活动
下载PDF
试论新时代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四个境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丽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4-160,共7页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境域,正在不断推动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化;与此同时,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为了有效应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境域,正在不断推动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化;与此同时,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为了有效应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价值体系的调整优化,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维方式转型、话语体系创新,以课程改革为主要举措,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境域,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民族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境域
下载PDF
“境域”视角下的意象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开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73-79,共7页
境域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构建他们各自哲学体系共用的一个中心概念,揭示了意识发生以及存在者的时间性绽放的特点。意象既是一种意识活动现象也是一个具体的因缘性存在。意象的发生、呈现和展开方式,直观、意象和弦等某些解释意象问题... 境域作为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构建他们各自哲学体系共用的一个中心概念,揭示了意识发生以及存在者的时间性绽放的特点。意象既是一种意识活动现象也是一个具体的因缘性存在。意象的发生、呈现和展开方式,直观、意象和弦等某些解释意象问题的传统理论,借用现象学的"境域"理论都可得到全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境域 意象 内时间意识 缘在
下载PDF
在存在论境域中领会历史唯物主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德峰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3-38,共6页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已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曲解。历史唯物主义之被曲解,根源于西方近代存在论与当今资本世界的同构性。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从它的被曲解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就在于人们已有可能从存在论的境域中揭明并批判当今... 历史唯物主义自诞生以来,已遭到了各种各样的曲解。历史唯物主义之被曲解,根源于西方近代存在论与当今资本世界的同构性。因此,把历史唯物主义从它的被曲解的状况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就在于人们已有可能从存在论的境域中揭明并批判当今世界的本质原理。本文从“生产力”和“感性意识”等概念出发,分析、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存在论境域 生产力 感性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